第三章-新国际贸易理论课件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40920513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73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新国际贸易理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第三章-新国际贸易理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第三章-新国际贸易理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了解】1、国际贸易新要素学说2、技术差距论3、规模报酬递增说4、偏好相似说【理解】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2、产业内贸易理论【了解】1 1l l二战后,特别是二战后,特别是2020世纪世纪505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政治经济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相对稳定,国际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国形势的相对稳定,国际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区分布与战前相比发生了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区分布与战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大变化,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已难以作出有力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已难以作出有力的解释。的解释。l l一些经济学家围绕战后国际贸易的新特点,在国一些经济学家围绕战后国际贸易的新特点,在国际贸易研究中另辟蹊径,从修正要素禀赋理论的际贸易研究中另辟蹊径,从修正要素禀赋理论的前提条件,提出了许多解释当今世界国际贸易的前提条件,提出了许多解释当今世界国际贸易的新学说,形成了与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不同的新学说,形成了与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不同的新国际贸易理论。新国际贸易理论。l l事实上,事实上,新国际贸易理论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式,新国际贸易理论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式,而且它们只能解释国际贸易的特定方面。而且它们只能解释国际贸易的特定方面。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2 2第一节第一节 国际贸易新要素学说国际贸易新要素学说l l上一章中关于上一章中关于“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之谜”的几种解释,实的几种解释,实际上都是从不同侧面对要素禀赋理论一系列假定际上都是从不同侧面对要素禀赋理论一系列假定前提的修正,它们在特定的条件下,的确能够部前提的修正,它们在特定的条件下,的确能够部分地解释里昂惕夫悖论。但是,终不能解释里昂分地解释里昂惕夫悖论。但是,终不能解释里昂惕夫之谜所产生的对要素禀赋理论的一般疑问。惕夫之谜所产生的对要素禀赋理论的一般疑问。l l国际贸易新要素学说认为,应赋予国际生产要素国际贸易新要素学说认为,应赋予国际生产要素以新的含义,扩展生产要素的范围。以新的含义,扩展生产要素的范围。生产要素不生产要素不仅仅是比较优势理论中的劳动,也不仅仅是要素仅仅是比较优势理论中的劳动,也不仅仅是要素禀赋理论中的劳动、资本和土地,禀赋理论中的劳动、资本和土地,技术、人力资技术、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信息、管理等都是生产要素。本、研究与开发、信息、管理等都是生产要素。第一节 国际贸易新要素学说上一章中关于“里昂惕夫之谜”的几3 3l l人力资本说是美国经济学家人力资本说是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西奥多 舒尔茨舒尔茨创立的。该学说用人力资本创立的。该学说用人力资本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一国开展对外贸易的模式。和一国开展对外贸易的模式。l l舒尔茨和许多其他西方经济学家认舒尔茨和许多其他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为,劳动不是同质的劳动不是同质的,这种不同质,这种不同质表现在表现在劳动效率的差异劳动效率的差异上,而劳动上,而劳动效率的差异主要是由劳动熟练程度效率的差异主要是由劳动熟练程度决定的,而决定的,而劳动熟练程度的高低劳动熟练程度的高低又又取决于劳动者受教育、培训等智力取决于劳动者受教育、培训等智力投资的影响,因此,投资的影响,因此,高素质的劳动高素质的劳动力是一种投资的结果,是过去资本力是一种投资的结果,是过去资本支出的结果。支出的结果。一、人力资本说(一、人力资本说(human capital theory)人力资本说是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创立的。该学说用人力资4 4l l商品生产中的资本除了包括物质资本以外,还应商品生产中的资本除了包括物质资本以外,还应该包括人力资本。该包括人力资本。l l物质资本指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有形资本,物质资本指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有形资本,它是对物质资料投资的结果。它是对物质资料投资的结果。l l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指寓于人体中的人的智能,表现为人的指寓于人体中的人的智能,表现为人的文化水平、生产技巧、熟练程度、管理才能及健文化水平、生产技巧、熟练程度、管理才能及健康状况,它康状况,它是政府、企业和个人投资于教育和培是政府、企业和个人投资于教育和培训的结果。训的结果。l l一国通过对劳动力进行投资,可以使劳动者的素一国通过对劳动力进行投资,可以使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极大改善,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对质得到极大改善,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对该国的对外贸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该国的对外贸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l l一般来说,人力资本丰富的国家,在知识、技术一般来说,人力资本丰富的国家,在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上具有比较优势。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上具有比较优势。商品生产中的资本除了包括物质资本以外,还应该包括人力资本。5 5l l资本丰裕的国家,教育都比较发达,因而人力资资本丰裕的国家,教育都比较发达,因而人力资本资源也比较丰富,在需要大量人力资本的产业本资源也比较丰富,在需要大量人力资本的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上具有比较优势。l l舒尔茨和贝克通过研究,分析了美国工人身上蕴舒尔茨和贝克通过研究,分析了美国工人身上蕴含有大量资本的因素。美国的劳动密集并非单纯含有大量资本的因素。美国的劳动密集并非单纯的一般劳动力密集,而是具有高效率、高技术熟的一般劳动力密集,而是具有高效率、高技术熟练度的技术工人的密集,工人的高度熟练技术则练度的技术工人的密集,工人的高度熟练技术则来自对劳动力的高投资。来自对劳动力的高投资。l l如果把投入到劳动力身上的投资如果把投入到劳动力身上的投资(舒尔茨认为(舒尔茨认为19571957年这部分投资大约相当于有形资本的年这部分投资大约相当于有形资本的2/32/3)加加入到美国资本存量中去,入到美国资本存量中去,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劳劳动比可能得到提高,从而动比可能得到提高,从而可以部分地解释里昂惕可以部分地解释里昂惕夫悖论。夫悖论。资本丰裕的国家,教育都比较发达,因而人力资本资源也比较丰富,6 6l l人力资本说在解释国际分工产生的原因时,人力资本说在解释国际分工产生的原因时,引进引进了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了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即在劳动力身上的资本投即在劳动力身上的资本投资,并从这点出发资,并从这点出发否定了过去理论中劳动力具有否定了过去理论中劳动力具有同质特性的假设。同质特性的假设。l l同时,这一学说也表明,一个国家要想在人力资同时,这一学说也表明,一个国家要想在人力资本方面占有优势,就需要在教育、卫生保健、职本方面占有优势,就需要在教育、卫生保健、职业培训等方面进行投资,通过不断的积累,逐步业培训等方面进行投资,通过不断的积累,逐步形成本国新的比较优势。形成本国新的比较优势。l l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在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在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人力投资的结构比投资总量更重要。家,人力投资的结构比投资总量更重要。为了尽为了尽快形成新的比较优势,这类国家应注重人力投资快形成新的比较优势,这类国家应注重人力投资结构,投资重点下移,主要集中于普及教育、扫结构,投资重点下移,主要集中于普及教育、扫盲、职业培训及大众保健工作,这样才符合这类盲、职业培训及大众保健工作,这样才符合这类国家的国情,能够取得更好的投资效益。国家的国情,能够取得更好的投资效益。人力资本说在解释国际分工产生的原因时,引进了一种新的生产要素7 7二、研究与开发说(二、研究与开发说(R&D说)(说)(theory of factor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l研究与开发说是基辛、格鲁伯、弗农和梅达等人提出的。l这一学说的核心思想是,研究与开发也是一种生产要素,占有研究与开发的多寡可以改变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二、研究与开发说(R&D说)(theory of facto8 8l l19651965年,基辛在年,基辛在劳动技能与国际贸易:用单一劳动技能与国际贸易:用单一方法评价多种贸易方法评价多种贸易一文中,用美国在一文中,用美国在1010个发达个发达工业国家各部分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表示美国的工业国家各部分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表示美国的竞争力,竞争力,以美国用于研究与开发费用占美国各部以美国用于研究与开发费用占美国各部分销售额百分比、美国科学家和工程师占美国各分销售额百分比、美国科学家和工程师占美国各部门就业人数百分比表示研发指标。部门就业人数百分比表示研发指标。l l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美国产品竞争力强、出口占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美国产品竞争力强、出口占1010国出口总额比重大的部门,投入的研究和开发国出口总额比重大的部门,投入的研究和开发费用占美国销售额的百分比也大,科学家和工程费用占美国销售额的百分比也大,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占美国该部门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也大,师人数占美国该部门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也大,即即研究与开发要素比重大小是影响产品国际竞争研究与开发要素比重大小是影响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力的重要因素。1965年,基辛在劳动技能与国际贸易:用单一方法评价多种贸9 9l1967年,格鲁伯、弗农和梅达发表了一篇题为美国工业中的国际贸易研究开发要素与国际投资的论文。l他们根据1962年美国19个产业部门的有关资料,统计分析了研究开发费用、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与出口的关系,得出了与基辛基本相同的结论,即研究与开发要素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密切相关,研究与开发要素比重大的产品,其国际竞争力也强。1967年,格鲁伯、弗农和梅达发表了一篇题为美国工业中的国1010第二节第二节 动态国际贸易理论动态国际贸易理论一、技术差距论(一、技术差距论(一、技术差距论(一、技术差距论(technological gap theorytechnological gap theory)l l技术差距论又称创新与模仿理论技术差距论又称创新与模仿理论,由,由波斯纳波斯纳于于19611961年在年在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一文中提出。一文中提出。l l波斯纳的技术差距论认为,技术进步或技术创新波斯纳的技术差距论认为,技术进步或技术创新意味着一定的要素投入量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意味着一定的要素投入量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这样技术进步会对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比率产生这样技术进步会对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比率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各国产品的比较优势,对贸易格影响,从而影响各国产品的比较优势,对贸易格局的变动产生作用。因而,局的变动产生作用。因而,技术差距也是国家间技术差距也是国家间开展贸易的一个重要原因。开展贸易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节 动态国际贸易理论一、技术差距论(technolog1111l l一国的技术优势使其在获得出口市场方面占优势,一国的技术优势使其在获得出口市场方面占优势,当一国创新某种产品成功后,在国外掌握该项技当一国创新某种产品成功后,在国外掌握该项技术之前产生了技术领先差距,术之前产生了技术领先差距,可出口技术领先产可出口技术领先产品。品。l l但因新技术会随着专利权转让、技术合作、对外但因新技术会随着专利权转让、技术合作、对外投资、国际贸易等途径流传至国外,投资、国际贸易等途径流传至国外,当一国创新当一国创新的技术为外国模仿时,外国即可自行生产而减少的技术为外国模仿时,外国即可自行生产而减少进口,创新国渐渐失去该产品的出口市场,进口,创新国渐渐失去该产品的出口市场,因技因技术差距而产生的国际贸易逐渐缩小。术差距而产生的国际贸易逐渐缩小。l l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技术最终将被技术模仿国掌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技术最终将被技术模仿国掌握,使技术差距消失,握,使技术差距消失,贸易即持续到技术模仿国贸易即持续到技术模仿国能够生产出满足其对该产品的全部需求为止能够生产出满足其对该产品的全部需求为止。一国的技术优势使其在获得出口市场方面占优势,当一国创新某种产1212l l波斯纳把技术差距产生到技术差距引起的国际贸波斯纳把技术差距产生到技术差距引起的国际贸易终止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易终止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模仿滞后时期模仿滞后时期,全期,全期又分为又分为反应滞后反应滞后和和掌握滞后掌握滞后两个阶段,其中,两个阶段,其中,反反应滞后阶段初期为需求滞后阶段应滞后阶段初期为需求滞后阶段。l l反应滞后是指技术创新国家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其反应滞后是指技术创新国家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其他国家(技术模仿国)模仿其技术开始生产新产他国家(技术模仿国)模仿其技术开始生产新产品的时间。品的时间。l l掌握滞后是指其他国家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其新产掌握滞后是指其他国家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其新产品进口为零的时间。品进口为零的时间。l l需求滞后是指技术创新国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开始需求滞后是指技术创新国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开始出口新产品的时间。出口新产品的时间。波斯纳把技术差距产生到技术差距引起的国际贸易终止之间的时间间1313第三章-新国际贸易理论课件1414l技术差距论从技术创新出发,论述了产品贸易优势在创新国与追随国之间的动态转移,这是富有创新意义的,也为研究一个具体产品创新过程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l但技术差距论只解释了差距为何会消失,而无法充分说明贸易量的变动与贸易结构的改变。技术差距论从技术创新出发,论述了产品贸易优势在创新国与追随国1515l l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解释工业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解释工业制品贸易流向最有说服力的理制品贸易流向最有说服力的理论之一。由美国经济学家论之一。由美国经济学家雷蒙雷蒙德德 弗农弗农于于19661966年在年在生命周期生命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一文中提出。文中提出。l l后来许多经济学家如后来许多经济学家如威尔斯、威尔斯、赫希哲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这一理并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这一理论。论。二、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解释工业制品贸易流向最有说服力的理论之一。1616l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撇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前提,推出了如下假设:国与国之间的信息传递受到限制;生产函数是可变的,而且当生产达到一定水平后会产生规模经济;产品在生命周期的各阶段所表现的要素密集特点是各不相同的;不同收入国家的需求和消费结构是有差异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撇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前提,推出了如下假设:1717l l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凡是制成品都有一个生凡是制成品都有一个生命周期:命周期:新生期新生期 成长期成长期 成熟期成熟期 销售下降期销售下降期 让与期让与期l l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各国在国际贸易中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是不同的。产品的创新国在开始时出口这的地位是不同的。产品的创新国在开始时出口这种新产品,但随着产品的成熟与标准化,创新国种新产品,但随着产品的成熟与标准化,创新国逐渐丧失优势,最后变成这种产品的进口国。逐渐丧失优势,最后变成这种产品的进口国。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凡是制成品都有一个生命周期:1818第三章-新国际贸易理论课件1919l l当创新国发明新产品大量向其他发达国家出口时,当创新国发明新产品大量向其他发达国家出口时,正是其他发达国家大量进口时期;当创新国出口正是其他发达国家大量进口时期;当创新国出口下降时,正是其他发达国家开始生产、进口下降下降时,正是其他发达国家开始生产、进口下降时期;当创新国由出口高峰大幅下降时,正是其时期;当创新国由出口高峰大幅下降时,正是其他发达国家大量出口时期;而其他发达国家出口他发达国家大量出口时期;而其他发达国家出口下降时,正是发展中国家生产增加、进口减少时下降时,正是发展中国家生产增加、进口减少时期;其他发达国家从出口高峰大幅度下降时期,期;其他发达国家从出口高峰大幅度下降时期,正是发展中国家大量出口时期。正是发展中国家大量出口时期。l l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转移和扩散像波浪一样,一浪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转移和扩散像波浪一样,一浪接一浪向前传递和推进。接一浪向前传递和推进。近年来,新技术扩散滞近年来,新技术扩散滞后期大为缩短,使得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变得越来后期大为缩短,使得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变得越来越短。越短。当创新国发明新产品大量向其他发达国家出口时,正是其他发达国家2020l作为工业制成品贸易的动态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二战后制成品贸易模式和国际直接投资,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l它考虑了生产要素密集性质的动态变化、贸易国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以及进口需求的动态变化,对落后国家利用直接投资和劳动成本优势发展制造业生产,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作为工业制成品贸易的动态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二战后制成品2121l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把这种比较优势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变化,概括为亚洲经济发展的“雁行模式”。l迈耶则称之为“爬梯”。在比较优势梯子的最下端,是基本生产要素占统治地位的李嘉图型商品和俄林型商品,以自然资源、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为基础;在梯子的最上端,则是资本与知识等先进生产要素占统治地位的波特型商品和克鲁格曼型商品,这种商品的比较优势是后天形成的,是一种创造的比较优势。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把这种比较优势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变化,概括为2222第三节第三节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国际贸易理论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国际贸易理论一、规模报酬递增说(一、规模报酬递增说(一、规模报酬递增说(一、规模报酬递增说(theory of theory of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l l规模报酬递增说也称规模收益规模报酬递增说也称规模收益递增说,是著名美国经济学家递增说,是著名美国经济学家保罗保罗 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在在19851985年和艾涵年和艾涵南合著的南合著的市场结构与对外贸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易一书中提出的。一书中提出的。l l其论点为:其论点为:规模报酬递增也是规模报酬递增也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的基础,当某一产品,当某一产品的生产发生规模报酬递增时,的生产发生规模报酬递增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成本递减而取得成本优势,品成本递减而取得成本优势,因此导致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因此导致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一产品。一产品。第三节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国际贸易理论一、规模报酬递增说(t2323l l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都假设产品的规模报酬不变,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都假设产品的规模报酬不变,即所有的投入增加一倍,产出也增加一倍。这种即所有的投入增加一倍,产出也增加一倍。这种假设在以初级产品为中心的时代是接近现实的。假设在以初级产品为中心的时代是接近现实的。l l但在现代,尤其是在大工业生产中,许多产品的但在现代,尤其是在大工业生产中,许多产品的生产却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即生产却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即“规模经济规模经济”。l l所谓所谓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增是指产出水平的增长比例高于是指产出水平的增长比例高于要素投入的增长比例的生产状况,即所有的投入要素投入的增长比例的生产状况,即所有的投入增加一倍,产出将增加一倍以上。增加一倍,产出将增加一倍以上。l l规模报酬递增通常可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规模报酬递增通常可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模经济。l l规模报酬递增为国际贸易提供了直接基础规模报酬递增为国际贸易提供了直接基础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都假设产品的规模报酬不变,即所有的投入增加2424第三章-新国际贸易理论课件2525l l在存在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以规模报酬递增为在存在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以规模报酬递增为基础的分工和贸易会通过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基础的分工和贸易会通过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使产业达到更大的国际规模而获利,而参加分工使产业达到更大的国际规模而获利,而参加分工和贸易的双方均获其利。和贸易的双方均获其利。l l需要指出的是,需要指出的是,规模报酬递增说不能事先预测贸规模报酬递增说不能事先预测贸易模式,易模式,或者说某国生产何种产品是由随机因素或者说某国生产何种产品是由随机因素决定的。决定的。l l在现实中,一国生产某种产品往往是由某些历史在现实中,一国生产某种产品往往是由某些历史原因造成的。原因造成的。l l但是,规模报酬递增说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但是,规模报酬递增说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即规模收益能够产生比较优势规模收益能够产生比较优势。l l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放松要素禀赋、技术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放松要素禀赋、技术水平、消费偏好均同,经济的绝对规模完全相同水平、消费偏好均同,经济的绝对规模完全相同的假设并不影响结论的成立。的假设并不影响结论的成立。在存在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以规模报酬递增为基础的分工和贸易会2626二、偏好相似说(二、偏好相似说(theory of preference similarity)l偏好相似说又称需求相似(重叠)论,是瑞典经济学家斯戴芬伯伦斯坦林德在1961年出版的贸易与变化一书中提出的。l在该书中,林德第一次从需求角度试图对当代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现象进行解释。二、偏好相似说(theory of preference s2727l l林德认为,一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水平提高会林德认为,一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水平提高会使得该国的代表性需求向着某种比较昂贵的商品使得该国的代表性需求向着某种比较昂贵的商品移动。移动。不同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商品不同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商品需求偏好也不同。需求偏好也不同。l l基于需求偏好相同的要素禀赋理论只能解释初级基于需求偏好相同的要素禀赋理论只能解释初级产品的贸易,而不能解释工业品的贸易。这是因产品的贸易,而不能解释工业品的贸易。这是因为为前者的贸易模式主要是由供给要素决定的,而前者的贸易模式主要是由供给要素决定的,而后者的国际贸易模式是由需求决定的。后者的国际贸易模式是由需求决定的。l l国际间工业品贸易的发生,往往是国际间工业品贸易的发生,往往是先有国内市场先有国内市场建立起生产规模和国际竞争能力,建立起生产规模和国际竞争能力,尔后再拓展国尔后再拓展国外市场外市场。因为厂商总是出于利润动机,首先为他。因为厂商总是出于利润动机,首先为他所熟悉的本国市场生产新产品,当发展到一定程所熟悉的本国市场生产新产品,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国内市场有限时才开拓国外市场。度,国内市场有限时才开拓国外市场。林德认为,一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水平提高会使得该国的代表性需2828第三章-新国际贸易理论课件2929l l两国经济发展程度越相近,两国经济发展程度越相近,人均收入越接近,需人均收入越接近,需求偏好越相似,相互需求就越大,求偏好越相似,相互需求就越大,贸易可能性也贸易可能性也就越大。就越大。l l根据偏好相似说,根据偏好相似说,两国的资本两国的资本-劳动比越相近,劳动比越相近,表表明两国的经济发展程度越接近,因而人均收入的明两国的经济发展程度越接近,因而人均收入的差异将越小,重叠的市场部分将越大,差异将越小,重叠的市场部分将越大,两国的贸两国的贸易量将越大。易量将越大。l l林德的偏好相似论似乎较要素禀赋理论更适合于林德的偏好相似论似乎较要素禀赋理论更适合于解释贸易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现象,解释贸易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现象,林德的结林德的结论既符合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也与二战后发达国论既符合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也与二战后发达国家之间制成品贸易增长最快的现象一致。家之间制成品贸易增长最快的现象一致。两国经济发展程度越相近,人均收入越接近,需求偏好越相似,相互3030三、三、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intra-industry trade theory)l产业内贸易理论又称差异化产品理论(differentiated product theory),是解释产业内同类产品贸易增长特点和原因的理论。l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针对的是两国不同产业间的贸易,尤其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之间,或制成品与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三、产业内贸易理论(intra-industry trade3131l l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国际贸易实践中出现了一种与传统国际贸易理在国际贸易实践中出现了一种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所描述的情况相悖的新现象:国际贸易更多地论所描述的情况相悖的新现象:国际贸易更多地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而不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而不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而发达国家之间又出现了对于同类产国家之间;而发达国家之间又出现了对于同类产品既出口又进口的现象。品既出口又进口的现象。l l到到2020世纪世纪9090年代,产业内贸易已经占到了世界贸年代,产业内贸易已经占到了世界贸易易60%60%,开始取代产业间贸易成为发达国际贸易,开始取代产业间贸易成为发达国际贸易利益的主要来源。利益的主要来源。l l对产业内贸易的探讨已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理论最对产业内贸易的探讨已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理论最热门的课题之一。热门的课题之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国际贸易实践3232(一)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l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阶段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对统计现象进行直观推断解释,主要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的经验性研究;二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对统计资料进行理论解释。(一)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3333l l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中期以前,经济学家年代中期以前,经济学家佛丹恩、迈凯佛丹恩、迈凯利、巴拉萨和考基玛利、巴拉萨和考基玛对产业内贸易作了大量的经对产业内贸易作了大量的经验性研究。验性研究。l l2020世纪中期,以世纪中期,以格鲁贝尔、劳尔德、格雷、戴维格鲁贝尔、劳尔德、格雷、戴维斯、克鲁格曼、兰卡斯特斯、克鲁格曼、兰卡斯特等人为代表的一大批经等人为代表的一大批经济学家对产业内贸易现象作了开创性、系统性的济学家对产业内贸易现象作了开创性、系统性的研究,使产业内贸易理论发展从经验性检验进入研究,使产业内贸易理论发展从经验性检验进入到理论性研究阶段。到理论性研究阶段。l l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中期以后,在对产业内贸易的理论年代中期以后,在对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性研究不断深化的同时,对产业内贸易的经验性性研究不断深化的同时,对产业内贸易的经验性研究也步步深入。研究也步步深入。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经济学家佛丹恩、迈凯利、巴拉萨和考3434(二)产业内贸易的理论解释l产业内贸易指的是同一产业内部的差异产品及其中间产品的交换。l产业内贸易的出口和进口在国际收支表的经常项目中是记录在同一项目中的。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相同产品是指至少分类编码的前三位数字相同的产品,l产业内贸易是相对于产业间贸易(不同产业之间完全不同产品的交换)而言的。当今世界,两种类型的国际贸易均有发生。(二)产业内贸易的理论解释3535l l产业间贸易发生的基础和原因是各个国家要素禀产业间贸易发生的基础和原因是各个国家要素禀赋的差异引起的比较成本差异。国家间的要素禀赋的差异引起的比较成本差异。国家间的要素禀赋差异越大,产业间贸易量就越大。赋差异越大,产业间贸易量就越大。l l但国际贸易中的产业内贸易现象显然不能用传统但国际贸易中的产业内贸易现象显然不能用传统的贸易理论来解释,因为传统贸易理论有两个重的贸易理论来解释,因为传统贸易理论有两个重要假定:要假定:一是假定生产各种产品需要不同密度的要素,而各一是假定生产各种产品需要不同密度的要素,而各国具有的生产要素禀赋是不同的,因此,贸易结国具有的生产要素禀赋是不同的,因此,贸易结构、流向和比较优势是由各国不同的要素禀赋来构、流向和比较优势是由各国不同的要素禀赋来决定的;决定的;二是假定市场竞争是完全的,在一个特定产业内的二是假定市场竞争是完全的,在一个特定产业内的企业,生产同样的产品,拥有相似的生产条件。企业,生产同样的产品,拥有相似的生产条件。l l而这些假定与产业内贸易的现实相差甚远。而这些假定与产业内贸易的现实相差甚远。产业间贸易发生的基础和原因是各个国家要素禀赋的差异引起的比较3636l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及主要制约因素涉及面较广,经济学家主要是从产品异质性、规模报酬递增说及偏好相似说的角度对产业内贸易现象进行理论说明。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及主要制约因素涉及面较广,经济学家主要是37371、产品的同质性、异质性及其贸易l在产业内贸易理论中,符合产业内贸易的商品被分为两类:同质产品与异质产品,或相同产品与差异产品。l产品同质性或相同产品是指: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即商品需求的交叉弹性极高,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消费偏好完全一样。l这类产品在一般情况下大多属于产业间贸易的对象,但由于市场区位、时间等不同,也会在产业内进行贸易。1、产品的同质性、异质性及其贸易3838l l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可有以下几种情况: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可有以下几种情况:不同国家间大宗产品的不同国家间大宗产品的交叉型产业内贸易交叉型产业内贸易,如水,如水泥、木材、玻璃和石油的贸易。如果运输成本在泥、木材、玻璃和石油的贸易。如果运输成本在总成本中占的比重很大,那么使用国便会从使用总成本中占的比重很大,那么使用国便会从使用者最近处的国外生产地购入,而不会在国内远距者最近处的国外生产地购入,而不会在国内远距离地运输、以国产产品去供应使用者。例如,中离地运输、以国产产品去供应使用者。例如,中国在东北出口水泥而在华南进口水泥便属于这种国在东北出口水泥而在华南进口水泥便属于这种情况。情况。大量的大量的转口贸易转口贸易。这时同类产品将同时反映在转。这时同类产品将同时反映在转口国的进口项目与出口项目中,便会形成统计上口国的进口项目与出口项目中,便会形成统计上的产业内贸易。的产业内贸易。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可有以下几种情况:3939政府干预产生的价格扭曲,尤其是相互倾销,会使一国在进口的同时,为了占领其他国家的市场而出口同种产品,从而形成产业内贸易。另外,在存在出口退税、进口优惠时,国内企业为了与进口货物竞争,就不得不出口以得到退税,再进口以享受进口优惠,造成了产业内贸易。季节性产品贸易,为了调剂市场而在不同时间进出口。如欧洲一些国家之间为了“削峰填谷”而形成的电力进出口。政府干预产生的价格扭曲,尤其是相互倾销,会使一国在进口的同4040l l产品的异质性或差异产品是指:产品间不能完全产品的异质性或差异产品是指:产品间不能完全替代(尚可替代),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大多替代(尚可替代),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大多数产业内贸易的产品都属于这类产品。在每一个数产业内贸易的产品都属于这类产品。在每一个产业部门内部,产业部门内部,由于产品的质量、性能、规格、由于产品的质量、性能、规格、牌号、设计、装潢等的不同,每种产品在其中每牌号、设计、装潢等的不同,每种产品在其中每一方面都有细微差别,一方面都有细微差别,从而形成无数种差别的产从而形成无数种差别的产品系列。品系列。l l受财力、物力、人力、市场等要素的制约,受财力、物力、人力、市场等要素的制约,任何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生产所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生产所有的差别化产品,有的差别化产品,必须有所取舍,着眼于某些差必须有所取舍,着眼于某些差别化产品的专业化生产,以获取规模经济利益。别化产品的专业化生产,以获取规模经济利益。而而消费多样化造成的市场需求多样化,使各国对消费多样化造成的市场需求多样化,使各国对同种产品产生相互需求,同种产品产生相互需求,从而产生贸易。从而产生贸易。产品的异质性或差异产品是指:产品间不能完全替代(尚可替代),41412 2、来自、来自供给供给的解释:规模经济或规模报酬递增的解释:规模经济或规模报酬递增l l产业内贸易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利用规模经济产业内贸易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利用规模经济。由。由于国际上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为了降低成于国际上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为了降低成本,获得比较优势,工业化国家的企业往往会选本,获得比较优势,工业化国家的企业往往会选择某些产业中的一种或集中产品,而不是全部产择某些产业中的一种或集中产品,而不是全部产品。品。l l对企业而言,对企业而言,规模经济有外部的和内部的规模经济有外部的和内部的。前者。前者不一定带来市场不完全竞争,不一定带来市场不完全竞争,后者则将导致不完后者则将导致不完全竞争。全竞争。l l国际贸易开展后,厂商面对更广大的市场,生产国际贸易开展后,厂商面对更广大的市场,生产规模可以扩大,规模经济使扩大生产规模的厂商规模可以扩大,规模经济使扩大生产规模的厂商生产成本、产品价格下降,生产相同产品而规模生产成本、产品价格下降,生产相同产品而规模不变的其他国内外厂商因此被淘汰。不变的其他国内外厂商因此被淘汰。2、来自供给的解释:规模经济或规模报酬递增4242l在存在规模经济的某一产业内,各国将各自专于该产业部门的某些差异产品的发展,再相互交互以满足彼此的多样化需求。l国家间的要素禀赋越相似,越可能生产更多相同类型的产品,因而它们之间的产业内贸易量将愈大。在存在规模经济的某一产业内,各国将各自专于该产业部门的某些差43433 3、来自、来自需求需求的解释:偏好相似(重叠)的解释:偏好相似(重叠)l l在一些情况下,需求偏好相似(重叠)是产业内在一些情况下,需求偏好相似(重叠)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贸易发生的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收入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收入水平也就越高,而较高的收入水平使得人们的消费模也就越高,而较高的收入水平使得人们的消费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l l收入水平相近,收入水平相近,消费结构大体相同,对对方的产消费结构大体相同,对对方的产品形成广泛的相互需求。品形成广泛的相互需求。因重合需求大,所以发因重合需求大,所以发达国家间产业内贸易量大。达国家间产业内贸易量大。l l即便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富人的消费即便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富人的消费层次也很相似层次也很相似,这样在两国间便产生了共同的消,这样在两国间便产生了共同的消费群体与消费层次,在没有贸易限制的时候,便费群体与消费层次,在没有贸易限制的时候,便易于发生贸易。易于发生贸易。3、来自需求的解释:偏好相似(重叠)4444(三)产业内贸易的特点l通过与产业间贸易模式的比较,可以发现产业内贸易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产业间贸易是建立在国家之间要素禀赋差异产生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而产业内贸易是以产品的异质性和规模经济为基础。2、产业间贸易的流向可以凭借贸易前同种商品的价格差异来确定,而产业内贸易则不可以简单地凭贸易前同种商品的价格差来确定贸易模式。(三)产业内贸易的特点45453、按照要素禀赋理论,产业间贸易会提高本国丰裕要素的报酬而降低本国稀缺要素的报酬;而产业内贸易是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所有的要素都可能从中受益。4、产业间贸易是由各国要素禀赋之间存在的差异引起的,要素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是贸易的一种替代品。但是在一个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世界里,要素流动带来了作为产业内贸易载体的跨国公司的兴起,从这点上看,产业内贸易与要素流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关系。3、按照要素禀赋理论,产业间贸易会提高本国丰裕要素的报酬而降4646(四)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测定(四)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测定l l产产业业内内贸贸易易程程度度可可以以通通过过产产业业内内贸贸易易指指数数(B B)来测量(也称格鲁贝尔来测量(也称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劳埃德指数,G-LG-L指数)。指数)。l l即即1 1减去巴拉萨指数(减去巴拉萨指数(A A)l l上式中,上式中,X X与与MM分别代表属于同一产业的产品出分别代表属于同一产业的产品出口值与进口值。口值与进口值。B B的最大值为的最大值为1 1,最小值为,最小值为0 0。当当某一产业产品的进口、出口相等,某一产业产品的进口、出口相等,B B为最大值为最大值1 1;但当某一产业只有进口没有出口或只有出口没有但当某一产业只有进口没有出口或只有出口没有进口,即没有产业内贸易时,进口,即没有产业内贸易时,B B为最小值为最小值0 0。(四)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测定4747l工业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程度较高。根据格鲁贝尔和劳尔德的估算,1967年,10个工业化国家的B值平均为0.48,显然先进工业国之间的贸易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产业内贸易。l应该注意的是,界定一个产业的范围大小不同,会得出极不相同的B值。界定的范围越大,B值也越大,因为某一产业的范围越大,一国越可能出口该产业的某些差异产品,而进口另一些差异产品,反之亦然。工业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程度较高。根据格鲁贝尔和劳尔德的估算,4848l l多数学者认同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多数学者认同日本著名经济学家赤松要赤松要是雁行模是雁行模式的首创者,但在该理论形成的时间及其标志物式的首创者,但在该理论形成的时间及其标志物等问题上说法不一。等问题上说法不一。l l赤松要的门生、日本著名经济学家赤松要的门生、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小岛清小岛清认为,认为,该理论是赤松要于该理论是赤松要于19351935年在他所撰写的论文年在他所撰写的论文我我国羊毛工业品的贸易趋势国羊毛工业品的贸易趋势中提出的。中提出的。l l赤松要在对明治初年以后日本产业发展实证研究赤松要在对明治初年以后日本产业发展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如下结论:即日本某一产业的的基础上,得出了如下结论:即日本某一产业的发展发展“通常通常依次经过进口、生产和出口等各个时依次经过进口、生产和出口等各个时期,期,据此我们可将一产业的进口、生产和出口的据此我们可将一产业的进口、生产和出口的雁行发展定式化雁行发展定式化”。这是雁行模式提出的最初表。这是雁行模式提出的最初表述。述。【雁行模式雁行模式】多数学者认同日本著名经济学家赤松要是雁行模式的首创者,但在该4949l l据小岛清研究,赤松要曾将雁行形态分为据小岛清研究,赤松要曾将雁行形态分为原形和两原形和两个引申形个引申形。l l原形表现的是:在后发国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原形表现的是:在后发国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品呈现出品呈现出进口进口国内生产(进口替代)国内生产(进口替代)出口出口三个三个环节的继起的图形。环节的继起的图形。“生产的效率化生产的效率化”据小岛清研究,赤松要曾将雁行形态分为原形和两个引申形。5050l l引申形引申形A A表现的是:国内表现的是:国内消费品消费品进口、生产和出口进口、生产和出口资本品资本品进口、生产和出口;或从进口、生产和出口;或从低附加值制品低附加值制品进进口、生产和出口口、生产和出口高附加值制品高附加值制品进口、生产和出口进口、生产和出口依次继起的图形。依次继起的图形。“生产的多样化、高度化生产的多样化、高度化”第三章-新国际贸易理论课件5151l l引申形引申形B B表现的是:某一种产品的进口表现的是:某一种产品的进口生产生产出出口的这组动态演化,依次口的这组动态演化,依次在国与国之间逐个传导在国与国之间逐个传导的的图像(为更加直观,这里将进口生产、出口三条曲图像(为更加直观,这里将进口生产、出口三条曲线,简化为生产一条曲线)。线,简化为生产一条曲线)。“生产的国际传生产的国际传导导”第三章-新国际贸易理论课件5252l l雁行模式通过雁行模式通过FDIFDI实施动态的产业梯次传递,其前实施动态的产业梯次传递,其前提是投资国的生产函数先进于被投资国。提是投资国的生产函数先进于被投资国。l l如果以如果以“雁阵雁阵”比喻这种传递,那么最上层的国比喻这种传递,那么最上层的国家可称为家可称为“雁头雁头”,居中的国家可称为,居中的国家可称为“雁身雁身”,居后的国家可称为,居后的国家可称为“雁尾雁尾”。l l东亚地区形成的东亚地区形成的日本日本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虎亚洲四小虎(中国、越南)中国、越南)的由高到低的多层次的分工梯的由高到低的多层次的分工梯次结构,便是这种典型的垂直分工的具体表现。次结构,便是这种典型的垂直分工的具体表现。(“东亚模式东亚模式”)注:注:亚洲四小龙指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亚洲四小龙指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4 4国;国;亚洲四小虎指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亚洲四小虎指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律宾4 4国。国。雁行模式通过FDI实施动态的产业梯次传递,其前提是投资国的生5353l l图为亚洲四小龙的标图为亚洲四小龙的标志性建筑,自上而下志性建筑,自上而下依次为台北依次为台北101101大楼、大楼、首尔首尔6363大厦、香港大厦、香港中银大厦、新加坡鱼中银大厦、新加坡鱼尾狮像。尾狮像。图为亚洲四小龙的标志性建筑,自上而下依次为台北101大楼、首5454【迈克尔迈克尔波特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波特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l20世纪809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先后出版了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三部著作,分别从微观、中观和宏观角度论述了“竞争力”问题,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迈克尔波特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20世纪8090年代初,5555l波特指出: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未必具有竞争优势。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从长远角度考虑如何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the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波特指出: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未必具有竞争优势。波特在国家竞5656l l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核心是核心是“创新是竞争力创新是竞争力的源泉的源泉”。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企业、。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一国的竞争力高低取决于其产行业的竞争优势,一国的竞争力高低取决于其产业发展和创新的能力高低。业发展和创新的能力高低。l l在在国家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波特提出了著名的一书中,波特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钻石模型”。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四项基本要。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四项基本要素,即素,即“生产要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产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以及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和竞争对手”。另外,在国家环境与企业竞争力。另外,在国家环境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上,还有的关系上,还有“机会机会”和和“政府政府”两个辅助因两个辅助因素。素。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核心是“创新是竞争力的源泉”。波特认为5757第三章-新国际贸易理论课件5858l l波特还提出一国竞争优势发展的四个阶段:即生波特还提出一国竞争优势发展的四个阶段:即生产要素导向(产要素导向(factorfactordrivendriven)阶段、投资导向)阶段、投资导向(investmentinvestmentdrivendriven)阶段、创新导向)阶段、创新导向(innovationinnovationdrivendriven)阶段和财富导向()阶段和财富导向(wealthwealthdrivendriven)阶段。)阶段。l l前三个阶段是国家竞争优势发展的主要时期,通前三个阶段是国家竞争优势发展的主要时期,通常会带来经济上的繁荣;第四个阶段则是经济上常会带来经济上的繁荣;第四个阶段则是经济上的转折点。的转折点。l l政府的产业政策,应该随国家处于的阶段而进行政府的产业政策,应该随国家处于的阶段而进行调整。调整。l l当国家希望从早期的投资导向阶段进入创新导向当国家希望从早期的投资导向阶段进入创新导向阶段时,企业必须成为经济发展动力的主角;政阶段时,企业必须成为经济发展动力的主角;政府必须快速淡出,或顶多扮演间接性的角色。府必须快速淡出,或顶多扮演间接性的角色。波特还提出一国竞争优势发展的四个阶段:即生产要素导向(fac59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