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泵讲义课件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0920152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77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磁力泵讲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磁力泵讲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磁力泵讲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磁力泵工作原理电动机与外磁转子(即驱动转子)联在一起组成驱动部件,叶轮和内磁转子通过泵轴联接在一起,组成从动部件。内外磁转子之间设有密封隔离套,将内外磁转子完全隔离开,内磁转子处于介质之中,电动机的转动通过外磁转子的磁极与内磁转子的磁极耦合产生的吸力和斥力组成的推拉合力驱使从动部件(内磁转子、泵轴和叶轮)转动。磁力泵就是通过磁力来驱动的离心泵。磁力泵工作原理电动机与外磁转子(即驱动转子)联在一起 磁力泵磁力泵结构外磁缸隔离套内磁缸垫片SiC轴承SiC轴套SiC推力盘叶轮 磁力泵磁力泵结构外磁缸隔离套内磁缸垫片SiC轴承Si 磁力泵1、永磁体由稀土永磁材料制成的永磁体工作温度范围广(-45400),矫顽力高,磁场方向具有很好的各向异性,在同极相接近时也不会发生退磁现象,是一种很好的磁场源。永磁体 磁力泵1、永磁体由稀土永磁材料制成的永磁体工作温度 磁力泵2、隔离套在采用金属隔离套时,隔离套处于一个正弦交变的磁场中,在垂直于磁力线方向的截面上感应出涡电流并转化成热量。选用高电阻率、高强度的非金属材料制作隔离套,在降低涡流方面效果十分明显。隔离套 磁力泵2、隔离套在采用金属隔离套时,隔离套处于一个 磁力泵3、滑动轴承 磁力泵滑动轴承的材料有碳化硅、填充聚四氟乙烯、工程陶瓷等。由于碳化硅具有很好的耐热、耐腐蚀、耐摩擦性能,所以磁力泵的滑动轴承多采用碳化硅制作。由于碳化硅很脆且膨胀系数小,所以轴承间隙不得过小,以免发生抱轴事故。由于磁力泵的滑动轴承以所输送的介质进行润滑,所以应根据不同的介质及使用工况,选用不同的材质制作轴承。磁力泵3、滑动轴承 磁力泵泵运转时,必须用少量的液体对内磁转子与隔离套之间的环隙区域对滑动轴承的摩擦副进行冲洗冷却。冷却液的流量通常为泵设计流量的2%-3%,内磁转子与隔离套之间的环隙区域由于涡流而产生高热量。当冷却润滑液不够或冲洗孔不畅、堵塞时,将导致介质温度高于永磁体的工作温度,使内磁转子逐步失去磁性,使磁力传动器失效。磁力泵泵运转时,必须用少量的液体对内磁转子与隔离套之 磁力泵以IMC系列泵为例说明IMC-I型系列磁力驱动化工流程泵1.泵体2.叶轮3.泵盖4.止推轴承5.滑动轴承6.泵轴7.隔离罩8.内磁转子9.外磁转子10.托架11.电动机12.底座 磁力泵以IMC系列泵为例说明IMC-I型系列磁力驱动 磁力泵IMC-II型系列磁力驱动化工流程泵1.泵体2.叶轮3.泵盖4.止推轴承5.滑动轴承6.泵轴7.隔离罩8.内磁转子9.外磁转子10.托架 11.轴承箱12.防护罩13.联轴器14.电动机15.底座 磁力泵IMC-II型系列磁力驱动化工流程泵 磁力泵IMCIMC系列磁力泵的型号说明系列磁力泵的型号说明IMC系列磁力泵的命名方法IMCXXXXXXX I A 泵的系列名称(英文缩写):符合国际标准的磁力驱动离心式化工流程泵。泵的吸入口经(mm)。泵的排出口径(mm)。叶轮名义尺寸(mm)。泵的结构形式(I为直联式,II为中间联轴式)。泵的叶轮切割顺序(ABCD分别为第一到第四次切割)。磁力泵IMC系列磁力泵的型号说明 磁力泵例如:IMC6540160 I A 泵的系列名称;符合国际标准的磁力驱动离心式化工流程泵。泵的吸入口经为65mm。泵的排出口径40mm。叶轮名义尺寸160mm)。泵的结构形式(I为直联式)。泵的叶轮切割为第一次切割。磁力泵例如:IMC6540160 I A 磁力泵的优点同使用机械密封或填料密封的离心泵相比较,磁力泵具有以下优点:1、泵轴由动密封变成封闭式静密封,彻底避免了介质泄漏。2、无需独立润滑和冷却水,降低了能耗。3、由联轴器传动变成同步拖动,不存在接触和摩擦。功耗小、效率高,且具有阻尼减振作用,减少了电动机振动对泵的影响和泵发生气蚀振动时对电动机的影响。4、结构简单、维修简便。5、过载时,内、外磁转子相对滑脱,对电机、泵有保护作用。磁力泵的优点同使用机械密封或填料密封的离心泵相比较,磁力泵的缺点同使用机械密封或填料密封的离心泵相比较,磁力泵具有以下缺点:1、磁力泵的效率比普通离心泵低。2、对防单面泄漏的隔离套的材料及制造要求较高。如材料选择不当或制造质量差时,隔离套经不起内外磁钢的摩擦很容易磨损,而一旦破裂,输送的介质就会外溢。3、磁力泵由于受到材料及磁性传动的限制,因此国内一般只用于输送100 以下,1.6Mpa 以下的介质。4、由于隔离套材料的耐磨性一般较差,因此磁力泵一般用于输送不含固体颗粒的介质。5、联轴器对中要求高,对中不当时,会导致进口处轴承的损坏和防单面泄漏隔离套的磨损。磁力泵的缺点同使用机械密封或填料密封的离心泵相比较,磁力泵注意事项1、防止颗粒进入:a.不允许有铁磁杂质、颗粒进入磁力传动器和轴承摩擦副。b.输送易结晶或沉淀的介质后要及时冲洗(停泵后向泵腔内灌注清水,运转1min后排放干净),以保障滑动轴承的使用寿命。c.输送含有固体颗粒的介质时,应在泵流管入口处过滤。磁力泵注意事项1、防止颗粒进入:磁力泵注意事项2、防止退磁:a.磁力矩不可设计得过小。b.应在规定温度条件下运行,严禁介质温度超标。可在磁力泵隔离套外表面装设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检测环隙区域的温升,以便温度超限时报警或停机。磁力泵注意事项2、防止退磁:磁力泵注意事项3、防止干摩擦 a.严禁空转。b.严禁介质抽空。c.在出口阀关闭的情况下,泵连续运转时间不得超过2min,以防磁力传动器过热而失磁 d.保证磁力泵最小流量(安全流量)为额定流量的10。磁力泵注意事项3、防止干摩擦 磁力泵运行注意事项1、不能让泵空转;2、;3、不能让泵在流量不足或过大的情况下长期运转;4、不能使泵超过额定温差;5、不能使泵遭受热冲击;6、不允许泵在出口管路全闭状态下起动;7、不允许泵在未排净气体的情况下起动;8、不能让泵在汽蚀状态下工作;9、不允许泵逆向旋转时起动。磁力泵运行注意事项1、不能让泵空转;磁力泵巡检注意事项1、检查泵的电流有无波动及是否超过额定电流;2、检查泵的出口压力表有无波动及是否在允许范围内;3、检查泵的声音有无异常;4、检查泵的温度有无异常;5、检查泵的振动有无异常;6、检查泵的各部位有无跑、冒、滴、漏。磁力泵巡检注意事项1、检查泵的电流有无波动及是否超过 磁力泵开车1、开泵前必须用手盘动电动机风扇或联轴器,检查泵的转动是否灵活均匀,并细听泵腔内有无异物碰撞声或较重的摩擦声;如有则查出原因及时排出直至处于正常状态,方可起动泵。2、关闭泵上所有的排液口和排出口的切断阀(出口阀),全开(开足)吸入口管线上的切断阀,使泵充满液体。3、间断打开出口管线上的排气阀(放空阀),排净空气或蒸汽。磁力泵开车1、开泵前必须用手盘动电动机风扇或联轴器,磁力泵4、点动电动机,观察判定电动机的转动方向是否与泵体上标示的箭头方向一致。如不一致,表明电源相位接反,重新调换相线,然后再点动电动机,判断转向一致无误。5、将关闭的出口切断阀开置于1/51/4的开启度,这是为了防止开车时出现泵或电动机的负荷过大。6、注意出口压力表的读数,然后起动电动机。出口压力应迅速上升,然后保持稳定。如果压力表指示不稳定并回落较低值时必须停机,查出不稳定的原因。7、停泵后需等待2030秒,然后再重新排气,重复起动步骤。只有压力表的读数达到正常数值,并保持稳定才表明泵起动成功。磁力泵4、点动电动机,观察判定电动机的转动方向是否与 磁力泵8、当泵稳定运转时,应倾听泵各部包括电动机有无不正常的噪音,检测泵运转的振动情况。如有不正常的情况应及时停车分析查找原因。如何查找和判断泵运转时的噪音、振动不正常的方法和原因,可参照如下几个方面。如果噪音来自电机端,并伴有振动量过大,则重点应检查电动机轴承有无损坏,轴承润滑油脂是否干燥变质,若是IMC-II型泵还应用仪器或仪表检查中间联轴器是否对中。如果异常音来至泵头端,若有金属的刮嚓声,可能有异物进入到叶轮密封环和泵体密封环之间造成研磨刮伤,请按泵的拆装步骤将泵拆开检查。磁力泵8、当泵稳定运转时,应倾听泵各部包括电动机有无 磁力泵 如果噪音为轰轰声并伴有机组的强烈振动,好像泵壳内有许多弹子在相互碰撞一样,这是汽蚀现象。汽蚀对泵的危害很大,如发生汽蚀应立即停机做如下工作:a)检查吸入管道系统有无堵塞物,吸入管道供料不足或紊流失衡都将产生汽蚀。b)应与系统设计者联系,重新校核装置的有效汽蚀余量(NPSHa),汽蚀现象是有效汽蚀余量(NPSHa)(泵的净正吸入压头)不足造成的后果。9、在试车中注意观察泵进出口之间的压力差,是否能满足工艺流程的设计要求,是否符合泵性能所示的值。对于出现的偏差,应仔细的分析研究找出原因。磁力泵 如果噪音为轰轰声并伴有机组的强烈振动,好像 磁力泵停车步骤:1、首先关闭出口管路切断阀,然后再关闭电源,停止运转。2、关闭进出口管路的压力表阀门,泵在灌注状态下还要关闭进口管路的切断阀。3、若环境温度低于液体凝固点时,应放净泵内的液体,以防止介质在泵内凝固,影响泵的再次起动。若输送的介质易沉淀、结晶和凝固,停机后还应及时清洗。4、装有A、B泵的工位,在使用中不宜轮换使用,尤其是输送易沉淀、易结晶、易凝固介质的泵,更不宜轮换使用。不然就失去了装备A、B泵的意义,备泵只有在工作泵出现故障后使用。5、长期停止使用的泵,除将泵内的腐蚀性液体放净外,还要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好是泵拆下清洗保养,封闭好进出口妥善保管。磁力泵停车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