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写作入门课件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0919600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57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写作入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诗词写作入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诗词写作入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格律诗词写作入门|概述|第一讲、诗的押韵|第二讲、诗的平仄|第三讲、诗的对仗|第四讲、诗的句式|第五讲、诗的语法|第六讲、词的特点|第七讲、另类的诗|第八讲、诗的自由|格律诗词写作入门概述从胡钉铰说起|南部新书卷九z胡生者,失其名,以钉铰为业。居霅溪而近白苹洲。去厥居十余步有古坟。胡生每茶饮,必奠酹之。尝梦一人谓之曰:“吾姓柳,平生善为诗而嗜茗。及死,葬室乃子今居之侧。常衔子之惠,无以为报,欲教子为诗。”胡生辞以不能。柳强之曰:“但率意言之,当有致矣。”既寤,试构思,果有冥助者,厥后遂工焉。又一说:列子终于郑,今墓在郊薮,谓贤者之迹,而或禁其樵采。里有胡生,性落魄,家贫,少为洗镜铰钉之业。倐遇甘果名茶美酝,辄祭于列御冦之祠垄,以求聪慧而思学道。历稔,忽梦一人,刀划其腹开,以一卷之书置于心腑。及睡觉,而吟咏之意皆甚美之词,所得不由于师友也。既成卷轴,尚不弃猥贱之业,真隐者之风。远近号为胡钉铰。|从胡钉铰说起南部新书卷九胡钉铰的诗|云溪友议卷下:z(前略,同后段)太守名流皆仰瞩之,而门多长者。或有遗赂,必见拒也;或持茶酒而来,则忻然接奉其文。略记数篇,资其异论耳。喜圃田韩少府见访一首:“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出草堂。儿童不惯见车马,争入芦花深处藏。”又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曰:“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咏江际小儿垂钓曰:“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恐畏鱼惊不应人。”|胡钉铰的诗云溪友议卷下:关于有无写作方法的争论|文有定法z桐城派“义法”|文无定法z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z能为文则无法,如有法则不能为文z八股有法,文章无法;文章有法,便是八股。|调和派z定体则无,大体则有。z文学之事,可授受者,规矩方圆;不可授受者,心营意造。|关于有无写作方法的争论文有定法格律诗词写作入门|概述|一、为什么要学格律诗词|二、格律诗词的基本特征|三、分类参考书目|格律诗词写作入门概述|一、为什么要学格律诗词|达芬奇:“限制产生力量,自由导向死亡。”|闻一多:戴着镣铐跳舞。|诗词的格律充分反映了汉语言的独特性。z格律诗(含词)与骈体文(也可以叫做格律文)是汉语言文学最极端的表现,是绝对不可译的。|了解格律,才能真正了解古典诗词。学习格律诗词,能让我们更深切地了解古典诗词的魅力。|概述一、为什么要学格律诗词为什么要学格律诗词|当然,格律总是在变化着的。介绍诗词格律的书很多,有的专门一些,有的通俗一点。诗词格律的内容很多,短短的课程自然无法讲完。我这里要讲的,就是结合我自己学写格律诗词的经验,讲一些我认为是必须知道的知识,放弃一些我认为可以不太讲究的东西。|既然是写作入门,那自然需要大家的写作来配合我的讲解了。每人每次课必须交一首诗歌。z形式限于五言律诗或七言律诗,原因以后再讲。如果你自己以前做过,或者一定要写其它格式,也可以交上来,但不能抵帐。|为什么要学格律诗词当然,格律总是在变化着的。为什么要学格律诗词|这门课不需要做笔记,因为我讲的知识在许多书上都能找到,如果遗忘,可以去翻检,最好买一本书常置手边。上课时以理解为主,如果不懂或有异议,一定要问。z除了讲课,我还会抽出时间评点同学们的诗。当然,同学们也可以来评点我的诗。教学相长嘛!|没有考试,只有平时作业。我们应该尽量使这门课变得轻松自然,不仅要忘掉学分,忘掉我在讲课,也忘掉你在学习。两相忘是最高境界,两相忘是最高境界,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什么要学格律诗词这门课不需要做笔记,因为我格律诗词|格律诗,包括律诗、排律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因为这种依照严格的规律来写的诗,是唐以前所未有的,故名)。z其实它是很古老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z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永明体、新体诗),就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古体和近体在用韵、平仄、对仗、句法上都有区别。|格律诗词格律诗,包括律诗、排律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格律诗词的基本特征|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格律诗词的基本特征用韵格律诗词的基本特征|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z何谓平仄,启功说得好:“仄声是低调、抑调,平声字是高调、扬调,平仄实际就是高矮,声调高的叫平,声调矮的叫仄。连起来念,如五言诗句就是仄仄平平仄,通俗点说就是矮矮高高矮。”|对仗对仗|区别比较简单,那就是近体诗中间的律诗要求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格律诗词的基本特征平仄格律诗词的基本特征|句式和语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由于句式的差别,语法上也有了许多不同。|因为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所以以因为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所以以下只讲近体诗。下只讲近体诗。|格律诗词的基本特征句式和语法五言律诗|首句不入韵(多见):z骆宾王在狱咏蝉z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z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z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z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首句入韵者(少见):z杜甫月夜忆舍弟z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z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z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z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五言律诗首句不入韵(多见):七言律诗|首句入韵者(多见):z储光羲万岁楼z江上巍巍万岁楼,不知经历几千秋。z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z猿狖何曾离暮岭,鹭鸶空自泛寒洲。z谁堪登望云烟里,向晚茫茫作旅愁。|首句不入韵(少见):z杜甫阁夜z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z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z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几处起渔樵。z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七言律诗首句入韵者(多见):绝句|绝句分为古体和近体两种,我们要讨论的是近体绝句。|绝句,据王力说,就是截句的意思。可以分为以下四类:z一、截取律诗的首尾两联的;z二、截取律诗的后半首的;z三、截取律诗的前半首的;z四、截取律诗的中两联的。|第一类全首都不用对仗,最常见,尤其是七绝;第二第四两类次之,第三类最少。z问题:为什么不选择其它组合?|绝句绝句分为古体和近体两种,我们要讨论的是近体绝句。绝句|截取律诗的首尾两联的|五绝z王维山中寄诸弟妹z山中多法侣,禅诵自为群。z城郭遥相望,唯应见白云。|七绝(最常见)z严武军城早秋z昨夜秋风入汉关,z朔云边月满西山。z更催飞将追骄虏,z莫遣沙场匹马还。|绝句截取律诗的首尾两联的绝句|截取律诗的后半首的|五绝(最常见)z杜甫八阵图z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z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七绝z李嘉祐访韩司空不遇z图画风流似长康,z文词体格效陈王。z蓬莱对去归常晚,z丛竹闲飞满夕阳。|绝句截取律诗的后半首的绝句|截取律诗的前半首的(罕见)|五绝z李白九日龙山饮z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z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七绝z李贺南园之八z春水初生乳燕飞,z黄蠭小尾扑花归。z窗含远色通书幌,z鱼拥香钩近钓矶。|绝句截取律诗的前半首的(罕见)绝句|截取律诗的中两联的|五绝z杜甫绝句二首之一z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z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七绝z韦应物登楼寄王卿z踏阁攀林恨不同,z楚云沧海思无穷。z数家砧杵秋山下,z一郡荆榛楚雨中。|绝句截取律诗的中两联的分类参考书目|诗词格律部分诗词格律部分|刘公坡:学诗百法学词百法,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据世界书局1928年版重新整理。分声韵、对偶、字句、章法、规则、忌病、派别、体裁八项)|丘琼荪:诗赋词曲概论,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影印中华书局1934年排印本|王力:汉语诗律学(增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z此书1958年由新知识出版社出版,1962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新一版,1979年出新二版。共980页,分五部分:近体诗,古体诗,词,曲,白话诗与欧化诗。|分类参考书目诗词格律部分王力像|王力像分类参考书目|诗词格律部分诗词格律部分|启功:诗文声律论稿,中华书局,1977|王力:诗词格律,中华书局,1982(1977年出版)z王力:诗词格律十讲,北京出版社,1964|夏承焘、吴熊和:读词常识,中华书局,2000|吴丈蜀:词学概说,中华书局,2000z上四种合称诗词常识名家谈四种|分类参考书目诗词格律部分分类参考书目|诗词格律部分诗词格律部分|任秉义:诗词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吕树坤编著:诗词趣话与诗词格律,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徐志刚编著:诗词韵律,济南出版社,1992|夏传才:诗词入门:格律、作法、鉴赏,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涂宗涛:诗词曲格律纲要(修订本),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1982年初版)|夏援道:诗词曲声律浅说,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格律诗词三要素:音韵、平仄、对仗)|姚普编著:传统诗词吟诵、格律、写作、鉴赏,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认为现代诗风有三个缺点:概念化,政治口号,返古复旧)|分类参考书目诗词格律部分分类参考书目|诗词格律部分诗词格律部分|龙榆生:唐宋词格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贺巍:诗词格律浅说,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王力:诗词格律概要,北京出版社,1979|龙榆生:词曲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徐青:古典诗律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将古诗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萌芽期,二是形成期即齐梁时期,三是成熟期,以唐代近体诗为代表,四是流变期,即唐宋词和元曲)|席金友编著:诗词基本知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吴丈蜀:读诗常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唐圭璋:元人小令格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分类参考书目诗词格律部分分类参考书目|诗韵部分诗韵部分|(清)周兆基辑:佩文诗韵释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诗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影印鸿宝斋石印本增广诗韵全璧|诗韵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5年第一版)|车锡伦:韵辙新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梁前刚、郭进双:诗韵常识简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王力:诗经韵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王力:楚辞韵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艾荫范、解保勤注释:笠翁对韵新注,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分类参考书目诗韵部分分类参考书目|诗词语汇部分诗词语汇部分z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中华书局,1957年第三版z王锳:诗词曲语辞例释,中华书局,1980年初版,1986年增订版|诗法部分诗法部分z周振甫:诗词例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第二版(1962年初版)z林东海:诗法举隅,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z按:诗法本是古代诗话的一部分,关于古代诗话,浩如烟海,可参看蔡镇楚的中国诗话史(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等书。|分类参考书目诗词语汇部分格律诗词写作入门|概述|第一讲、诗的押韵|第二讲、诗的平仄|第三讲、诗的对仗|第四讲、诗的句式|第五讲、诗的语法|第六讲、词的特点|第七讲、另类的诗|第八讲、诗的自由|格律诗词写作入门概述第一讲 诗的押韵|唐人所用的韵书为隋陆法言所写的切韵,这也是以后一切韵书的鼻祖。宋人增广切韵,编成广韵,共有二百余韵。实际上唐宋诗人用韵并不完全按这两部韵书,比较能够反映唐宋诗人用韵的是金人王文郁编的平水韵,以后的诗人用韵也大抵根据平水韵。|平水韵共有一百零六韵,其中平声有三十韵,编为上、下两半,称为上平声和下平声,这只是编排上的方便,二者并不存在声调上的差别。近体诗只押平声韵,我们就只来看看这些平声韵各部的韵目(每韵的第一个字):|第一讲 诗的押韵唐人所用的韵书为隋陆法言所写的诗的押韵|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z光是从这些韵目就可以看出古音和今音已大不相同。有一些在古代属于不同韵的,在现在已看不出差别,比如东和冬,江和阳,鱼和虞,真和文,萧、肴和豪,先、盐和咸,庚和青,寒和删,等等。|诗的押韵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诗的押韵|宽韵:东、支、先、阳、庚、尤、虞、真|中韵:冬、鱼、齐、灰、元、寒、萧、豪、歌、麻、侵、|窄韵:微、文、删、青、蒸、覃、盐|险韵:江、佳、肴、咸z这种分类并不一定合乎实际,如微、文、删三韵,字数虽少,却非常合用,诗人们都喜欢用它们z近体诗用韵很严,无论绝句、律诗、排律,必须一韵到底,而且不许通韵。|诗的押韵宽韵:东、支、先、阳、庚、尤、虞、真诗的押韵|如果我们具体看一看各个韵部里面的字,又会发现一个相反的情况:古人认为属于同一韵的,在今天读来完全不押韵。z比如杜甫三绝句第一首:z楸树馨香倚钓矶,z斩新花蕊未应飞。z不如醉里风吹尽,z可忍醒时雨打稀。z“飞”和“稀”在平水韵中同属五微,但在普通话读来并不押韵。|诗的押韵如果我们具体看一看各个韵部里面的字,又会发现一诗的押韵|又如杜甫三绝句第二首:z门外鸬鹚去不来,z沙头忽见眼相猜。z自今以后知人意,z一日须来一百回。z“猜”和“回”在平水韵中同属十灰,但在现在普通话中也不押韵。|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能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是近体诗的大忌。|诗的押韵又如杜甫三绝句第二首:诗的押韵|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比如杜甫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z酒渴爱江清,余甘漱晚汀。z软沙倚坐稳,冷石醉眠醒。z野膳随行帐,华音发从伶。z数杯君不见,都已遣沈冥。z这一首押的“汀、醒、伶、冥”属下平声九青,但首句借用了八庚的“清”。|这叫做借邻韵发端,在晚唐开始流行,到了宋代,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诗的押韵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仄韵|近体诗以平韵为正例,仄韵罕见。|仄韵五律:z刘长卿湘中纪行十首录一z秋月照潇湘,月明闻荡桨。z石横晚濑急,水落寒沙广。z众岭猿啸重,空江人语响。z清晖朝复暮,如待扁舟赏。|仄韵五绝(较为常见)z顾况忆旧游z悠悠南国思,夜向江南泊。z楚客断肠时,月明枫子落。|仄韵近体诗以平韵为正例,仄韵罕见。诗的押韵|仄韵七律:z韩偓意绪z绝代佳人何寂寞,梨花未发梅花落。z东风吹雨入西园,银线千条度灵阁。z脸粉难匀蜀酒浓,口脂易印吴绫薄。z娇娆意绪不胜羞,愿倚郎君永相着。|仄韵七绝极为罕见,这里就不举例了。有些看似仄韵七绝的诗歌其实是古风(如竹枝词等)。z仄韵律诗和绝句可以说是近体诗和古体诗的交界处。仄韵律绝往往也可认为是“入律的古风”。|诗的押韵仄韵七律:限韵与和诗|限韵z限韵不限字z限韵兼限字只限定一个字限定所有的字|和诗z最初只是唱和,不限韵z后来慢慢的必须用原韵,这叫做“次韵”或“步韵”。z“用韵”等于和古人的诗,“叠韵”(再叠、三叠)等于和自己的诗。|限韵与和诗限韵韵脚:平水韵与普通话读音的差异|开合口的通押z忆家望云路,东去独依依。水宿随渔火,山行到竹扉。寒花催酒熟,山犬喜人归。遥羡书窗下,千峰出翠微。(唐,钱起送元评事归山居)依:微韵开口三等;扉、归、微:微韵合口三等。|两韵同用并开合口通押z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回:灰韵合口一等;开、来:咍韵开口一等。灰、咍同用|端系、知系、章系字支韵开合口通押z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春相同,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杜甫秋兴八首之八)迤、陂、枝、移:支开三等,垂:支合三等|韵脚:平水韵与普通话读音的差异开合口的通押韵脚:平水韵与普通话读音的差异|端系、知系、章系字支脂之同用开合口通押z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巴山夜雨)期、时:之开三等,池,支开三等。支、脂、之同用。|二、三等字通押z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泣下。(陈子昂登幽州古台)者:马韵开口三等,下:马韵开口二等|入声韵z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二首之一)洁、节:屑开四等,悦:薛合三等,折:薛开三等|韵脚:平水韵与普通话读音的差异端系、知系、章系字支脂之同用开十三辙|现代人写近体诗,当然完全可以用今韵。如果要按传统用平水韵,则不能不注意古、今音的不同,读古诗更是如此。这些不同,有时可以借助方言加以区分,但不一定可靠,多读多背是最好的方法。|十三辙。z洪亮级:言前,江阳,人辰,中东(以上阳声韵),发花。z柔和级:遥条,由求,怀来,梭波。z细微级:灰堆,一七,姑苏,乜斜。z窄韵:怀来,灰堆,由求,乜斜。|十三辙现代人写近体诗,当然完全可以用今韵。如果要按传统用参考书目|(清)周兆基辑:佩文诗韵释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诗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影印鸿宝斋石印本增广诗韵全璧|诗韵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5年第一版)|车锡伦:韵辙新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梁前刚、郭进双:诗韵常识简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王力:诗经韵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王力:楚辞韵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艾荫范、解保勤注释:笠翁对韵新注,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参考书目(清)周兆基辑:佩文诗韵释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每课一练|平常游戏z对对子写一成句为上联,同桌互换z改诗z组诗z集句z家乡好(用忆江南形式)z换韵z补诗z诗句接龙|正式作业:五首五律|每课一练平常游戏诗词曲语词汇释与诗词语言的特殊意义诗词曲语词汇释与诗词语言的特殊意义 诗词曲语词汇释是张相的遗作,1945年成书。张相字献之,杭州人。诗词曲语词汇释是他唯一的一部著作。该书分六卷,汇集唐宋金元明人诗词曲中特殊的语词,详引例证,解释其意义和用法。其中包括单字和短语标目537条,加上附目共600多条,分条800多。叙言说:“诗词曲语词者,即约当唐宋金元明间,流行于诗词曲之特殊语辞,自单字以至短语,其性质泰半通俗,非雅诂旧义所能赅,亦非八家派古文所习见也。自来解释未有专书。然词为诗余,曲为词余,诗词曲三者各为分流,仍属同源,窃意汇而释之,事或较便。”“疏释之事,自古为难,是以说诗忌着死句。古人托兴所及,乍阴乍阳,正其妙绝天人只处,假定意义,即落呆诠;况以今语释古语,竭其千虑,终隔一指。古人语简,一语辞包涵数义,当时口耳流行,闻者意会,在今日则不得不设为多义,以求吻合。然而此义彼义,相通相近,推敲愈细,迷惘愈甚;兼之欣赏之事,凭乎主观,要在素养。吾斯未信,绳差纠谬,是所望于通人。”|诗词曲语词汇释与诗词语言的特殊意义 诗词曲必:必:假拟假拟之词,之词,犹倘犹倘也,也,若也,若也,如也,如也,或也或也|必能行大道,何用在深山。(杜荀鹤题会上人院)|哭君仰问天,天意安在哉?若必夺其寿,何如不与才。(白居易哭李三诗)|尊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心与绪。(苏轼玉楼春(宿道口寄子由才叔)|论语颜渊:“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左传昭公十五年:“必求之,吾助子请。”|必:假拟之词,犹倘也,若也,如也,或也必能行大道,何用在深山解:解:(1 1)会也,得也,能也;()会也,得也,能也;(2 2)犹回也,次也)犹回也,次也(1)|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李白月下独酌)|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辛弃疾祝英台近|沉恨细思,不如桃李,犹解嫁东风。(张先一丛花)|无花解比,似一钩新月,云际初生。(晁补之紫玉萧)|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罗隐西施)(2)|恰才嘱咐了三回五解。(黑旋风剧)|俺孩儿落不得席卷椽抬,谁想有这一解。(蝴蝶梦)|惹下场横祸飞灾,怎支吾这一解。(张天师剧)|解:(1)会也,得也,能也;(2)犹回也,次也(1)坐:(坐:(1 1)犹致也;()犹致也;(2 2)犹因也,为也)犹因也,为也(1)|居无逸身伎,安得坐梁肉。(鲍照观圃人艺植)|忽值风飚折,坐为波浪冲。(骆宾王浮槎)|胡不上书自荐达,坐令四海如唐虞。(韩愈致唐衢)(2)|行者见罗敷,下担捋胡须;少者见罗敷,脱帽著绍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夷民惊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苏轼十二月初到惠州)(附)|文选张茂先杂诗:“兰膏坐自凝”,注:“无故自凝曰坐。”|文选陆士衡乐府长歌行:“体洁坐自捐”,注:“无故自捐曰坐。”|文选张景阳杂诗:“百籁坐自吟”,注:“无故自吟曰坐。”以上三处都有“自然而成”,也就是“致使”义。|坐:(1)犹致也;(2)犹因也,为也(1)省:省:(1 1)犹记也,忆也,()犹记也,忆也,(2 2)犹少也,犹)犹少也,犹云休也,免也云休也,免也(1 1)|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谁开。(李商隐中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谁开。(李商隐中元作)元作)|费人省,隔夜浓欢,省处先觉。(张榘苏堤春晓费人省,隔夜浓欢,省处先觉。(张榘苏堤春晓)|临晚境,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张仙天仙临晚境,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张仙天仙子)子)|全不省上青骢,只记得金钟漫棒,直劝我吃的到喉全不省上青骢,只记得金钟漫棒,直劝我吃的到喉咙。(勘头巾杂剧)咙。(勘头巾杂剧)(2 2)|老罢休无赖,归来省醉眠。(杜甫问斛十六官未老罢休无赖,归来省醉眠。(杜甫问斛十六官未归时)归时)|姐姐且宽心,省烦恼。(倩女离魂)姐姐且宽心,省烦恼。(倩女离魂)|省得一朝疲造请,却教终日走长途。(杨万里壬省得一朝疲造请,却教终日走长途。(杨万里壬寅岁朝发石塔)寅岁朝发石塔)按(按(1 1)应读)应读xing3xing3,即,即“吾日三省吾身吾日三省吾身”的的“省省”,(2 2)应读)应读sheng3sheng3,即,即“省得省得”的的“省省”|省:(1)犹记也,忆也,(2)犹少也,犹云休也,免也(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