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课件-人民版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0907335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课件-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课件-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课件-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课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二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识字是终身学习的关键,是民主和公民社会的基础工具,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更是最基本的人权。1966年起,每年9月8日为国际扫盲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识字是终身学习的关键,是民一、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奠基)一、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奠基)“扫除文盲的标准是:干部和工人识2000常用字,能阅读通俗书报,能写200300字的应用短文;农民识1000常用字,大体上能阅读通俗的书报,能写农村中常用的便条、收据等。1953年11月中央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发布关于扫盲标准、毕业考试等暂行办法的通知一、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奠基)“扫除文盲的标1 1、指导方针、指导方针(1 1)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2 2)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化的劳动者2 2、内容、内容(1 1)确立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确立社会主义教育制度(2 2)向工农及其子女)向工农及其子女“开门开门”(3 3)多种形式办学)多种形式办学1、指导方针(1)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2)全面发北京工农速成中学学生在学习北京工农速成中学学生在学习劳模郝建秀(中)在山东大学附属工农速成中学学习采煤工人施玉海在中国煤矿工人速成中学学习劳模郝建秀(中)在山东大学附属工农速成中学学习采煤工人施玉海exampleexample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课件-人民版3 3、影响、影响(1 1)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2 2)培养大批国家经济建设人才)培养大批国家经济建设人才3、影响(1)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2)培养大批国家经文盲、半文盲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1949年年1964年年60%以上以上38.1%年均扫盲604.3万人(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文盲、半文盲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1949年1964年60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发展情况一览表高等学校中等学校初等学校学校数在校生数学校数在校生数学校数在校生数1949205所11.7万人5219所127万人34万多所2400万人1965434所67.4万人81274所1141万人168万多所11620万人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发展情况一览表高等学校中等学校初等学校学校二、二、“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中的中的“教育革命教育革命”(挫折)(挫折)(停课闹革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开门办学工农兵大学)二、“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挫折)(停课闹革命知青北大红卫兵批判校长陆平等“反动学术权威”北大红卫兵批判校长陆平等“反动学术权威”清华大学红卫兵批斗“反动学术权威”(古人)谢枋得叠山集记载:“当时(元朝)社会阶层的划分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的说法。清华大学红卫兵批斗“反动学术权威”(古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全部前往农村。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和“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课件-人民版 历史证明,生活的进程是不会按照人们的主观臆想和如意算盘而发展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为这场狂热的运动所付出的代价,是过于沉重了。上千万的纯真无瑕的青少年,在艰苦的劳动中和坎坷的遭际中,也许获得了某种有利于他们思想和体力成熟和发展的收益;但是,一个无可回避和无可补救的问题是:数以千万计的青少年(在他们当中肯定有许多人是富于才能和理想、甚至是在某方面才智过人的),却因而丧失了继续学习,继续获得科学文化知识,从而也就丧失了发挥自己的才华和创造潜力的机会。冯牧 历史证明,生活的进程是不会按照人们的主观臆想和如意算盘而发 1968年7月21日,毛泽东发表观点:“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随后,上海机床厂根据毛泽东的“721”指示精神,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七二一”工人大学。1968年7月21日,毛泽东发表观 改革学校领导体制。原有的学校教育管理体制被彻底废除,学校的领导权转移到“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委员会”手中,“解放军宣传队”也进驻大中学校。“外行领导内行”。改革教学体制。要求高校文科师生到工厂、农村、部队和工农兵一起“批林批孔”,评法批儒;理工科师生则进行厂校挂钩,大办小工厂、小农场,组织师生与工农兵一起开展革命大批判。学校教学以阶级斗争为主课,以劳动为中心,师生纷纷进入社会大课堂。改革学校领导体制。原有的学校教育管理体制工农兵学员在上课工农兵学员的任务是“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工农兵学员在上课工农兵学员的任务是“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 二战后,日本教育开始实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度。1957年获理工农医专业博士学位的占博士总数的88%。19651970年培养出19万工科中级技术人员。刘天纯日本改革史纲 二战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单位:亿美元)年份1952196319701976产值17368219695544国外经济统计资料(19491976)二战后,日本教育开始实行九年免费义务二战后日本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1 1、指导方针、指导方针(1 1)“三个面向三个面向”(2 2)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1、指导方针(1)“三个面向”(2)科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1995年)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2 2、内容、内容恢复高考尊师重教风气形成教育立法教育改革2、内容恢复高考 1977年冬天,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参加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1977年冬季和1978年夏季报考大学的人数达到了空前的规模1160万人!当时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中国,居然拿不出足够的纸张印制考卷,为了解决考卷问题,中共中央临时决定:动用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1977年冬天,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参加 77级学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高考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校园中最流行的口号:全国流行的口号:“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北大学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清华学子)“把失去的光阴夺回来!”77级学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高考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校园邓小平为“希望工程”题词(1990年9月5日)邓小平为“希望工程”题词(1990年9月5日)1991年4月15日“希望工程”开始实施,这是第一所希望小学安徽金寨希望小学1991年4月15日“希望工程”开始实施,这是第一所希望小学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课件-人民版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课件-人民版3 3、影响、影响促进教育发展推动现代化建设3、影响促进教育发展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课件-人民版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课件-人民版 当代中国教育存在哪些问题?教育投入总量不足;义务教育资金严重短缺;义务教育在不同地区的发展不平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尤其是女生)辍学率较高;教育师资队伍质量参差不齐,待遇偏低;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素质教育难以落实;高考制度一考定终生(对于学生长达12年的学习来说,最后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那一次考试、一张试卷)等等。教育投入总量不足;2010年GDP:中国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 人均GDP:中国排名世界第100位国家竞争力:中国排名世界第27位人均收入:排名世界第127位,与1949年排名一样中国公共教育投入占国家财政支出的2.3%,世界平均教育投入5%中国公共医疗投入比例,世界排名倒数第四2010年GDP:中国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中国公共教育投入 “中国经济转型需要教育的转型,需要培养兴趣丰富、人格完整、头脑健全的通识公民、思辨型公民。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中国恐怕只能继续是给世界提供低级劳动力的工厂”“中国经济转型需要教育的转型,需要培养兴趣丰富 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世界教育报告(1990年)有一流的教育,才能成为一流的国家。温家宝(2006年7月18日)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在很大程度上取(2014北京文综19)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这一“重大改革”是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A A)(2014北京文综19)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2013全国新课标卷文综31)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A A)(2013全国新课标卷文综31)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2011山东基本能力测试29)“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下列有关新中国教育的表述,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面向工农“开门”,开办工农学校恢复高考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A BC D(B B)(2011山东基本能力测试29)“国运兴衰,系于教育。”(2007全国文综20)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这A标志着十年动乱的结束B宣告了改革开放的开始C体现了社会公正的重建D意味着拨乱反正的完成(C C)(2007全国文综20)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