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基础课件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0906939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80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推拿基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小儿推拿基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小儿推拿基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推拿基础1小儿推拿基础1什么是小儿推拿小儿推拿是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通过手法作用小儿体表某些特定穴位,改变或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提高小儿机体免疫力,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小儿推拿不用吃药,打针,无创伤,无毒副作用。属中医外治法的一种。2什么是小儿推拿小儿推拿是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通过小儿推拿起什么作用1 1、缓解,解除疾病缓解,解除疾病 2 2、减少抗生素对小儿的危害、减少抗生素对小儿的危害3 3、提高小儿机体各项功能、提高小儿机体各项功能4 4、已病防变、已病防变3小儿推拿起什么作用1、缓解,解除疾病 2、减少抗生素对小儿的小儿推拿的适应范围1 1、小儿小儿推拿适用于推拿适用于2 21414岁岁小儿小儿。2 2、调理小儿生理疾病:发烧、感冒、咳嗽、肺炎、调理小儿生理疾病:发烧、感冒、咳嗽、肺炎、支气管炎、哮喘、厌食、积滞、呕吐、便秘、腹泻、支气管炎、哮喘、厌食、积滞、呕吐、便秘、腹泻、腹痛、盗汗、夜啼、遗尿、尿频、及营养不良等。腹痛、盗汗、夜啼、遗尿、尿频、及营养不良等。3 3疑难杂症,小儿肌性斜颈,面瘫,多动症,发育疑难杂症,小儿肌性斜颈,面瘫,多动症,发育迟缓,脑瘫后遗症,以及增强儿童体质免疫力推拿迟缓,脑瘫后遗症,以及增强儿童体质免疫力推拿等。等。4.4.保健服务:小儿预防感冒保健、小儿强壮身体保保健服务:小儿预防感冒保健、小儿强壮身体保健、小儿健脾胃保健、小儿保肺保健、小儿益智健健、小儿健脾胃保健、小儿保肺保健、小儿益智健脑保健、小儿安神保健等。脑保健、小儿安神保健等。4小儿推拿的适应范围1、小儿推拿适用于214岁小儿。2、调小小儿儿推推拿拿有有哪哪些些特特点点1、见效见效快,疗效高快,疗效高 2、安全安全稳定,不易反弹稳定,不易反弹3、无毒无毒副作用,利于疾病康复副作用,利于疾病康复4、不不受痛苦,易于受痛苦,易于接受接受5、预防预防保健,适于家庭保健,适于家庭5小儿推拿有哪些特点1、见效快,疗效高 5小小儿儿的的生生理理和和病病理理特特点点中医是如何认识小儿身体的?中医是如何认识小儿身体的?1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2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小儿的生理特点6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中医是如何认识小儿身体的?1、脏腑娇嫩,小小儿儿的的生生理理和和病病理理特特点点中医是如何认识小儿身体的?中医是如何认识小儿身体的?(一)易于发病(一)易于发病(二)易于传变(二)易于传变(三)易于康复(三)易于康复小儿病理特点小儿病理特点7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中医是如何认识小儿身体的?(一)易于发病小儿五脏调病论8小儿五脏调病论899小儿推拿肺肺肺常不足肺常不足,外邪由表而入,外邪由表而入,首先犯肺,而致咳喘,首先犯肺,而致咳喘,因此,儿科呼吸系统疾因此,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病最常见。10小儿推拿肺肺常不足,外邪由表而入,首先犯肺,而致咳喘,因此,1111常用常用手法手法操作:操作:将小儿的无名指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将小儿的无名指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或来回推称为清肺经;由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或来回推称为清肺经;由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肺经。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肺经。100500次。次。作用:作用:宣肺止咳,顺气化痰,疏风解表,清热通便。宣肺止咳,顺气化痰,疏风解表,清热通便。主治:主治:感冒,发热,咳喘,肺炎,肺虚,自汗,盗汗,便感冒,发热,咳喘,肺炎,肺虚,自汗,盗汗,便结等症。结等症。说明:说明:肺经一般用清法或泻法,不用补法。小儿慢性腹泻、肺经一般用清法或泻法,不用补法。小儿慢性腹泻、虚寒泻,应用本穴时应慎重,推清本穴时间要少,或不取虚寒泻,应用本穴时应慎重,推清本穴时间要少,或不取本穴,用之不当,多见腹泻加剧;如患急症需用本穴时,本穴,用之不当,多见腹泻加剧;如患急症需用本穴时,可推清本穴可推清本穴12次,待症见缓解后,应停用。自汗、盗汗次,待症见缓解后,应停用。自汗、盗汗及脱肛可用补法,对肺风喘急等症,禁用补法。及脱肛可用补法,对肺风喘急等症,禁用补法。12常用手法操作:将小儿的无名指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小儿推拿脾脾脾常不足脾常不足,脾胃病多见。,脾胃病多见。小儿脾胃功能尚未健全,小儿脾胃功能尚未健全,而生长发育快,对营养而生长发育快,对营养物质需要迫切,饮食不物质需要迫切,饮食不知自节,脾胃病多见。知自节,脾胃病多见。13小儿推拿脾脾常不足,脾胃病多见。小儿脾胃功能尚未健全,而生长1414常用常用手法手法操作:操作:术者用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小儿手,食指和拇指捏术者用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小儿手,食指和拇指捏住小儿拇指,用右手拇指推之。住小儿拇指,用右手拇指推之。直推法:将小儿拇指屈曲,直推法:将小儿拇指屈曲,自指尖推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称补脾经(或补脾土);自指尖推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称补脾经(或补脾土);将小将小儿拇指伸直,自指根至指尖来回推,称清脾经(或清补脾经)。儿拇指伸直,自指根至指尖来回推,称清脾经(或清补脾经)。旋推法:拇指面旋推,顺时针方向为补,逆时针方向为泻。旋推法:拇指面旋推,顺时针方向为补,逆时针方向为泻。一般用一般用300500次。次。作用:作用:脾为后天之本,补之可补虚扶弱,补血生肌,进饮食,脾为后天之本,补之可补虚扶弱,补血生肌,进饮食,化痰涎,助消化,止泻痢;清之可清热利湿,消食化积。化痰涎,助消化,止泻痢;清之可清热利湿,消食化积。主治:主治: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疳积,痢疾,惊厥,黄疸,湿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疳积,痢疾,惊厥,黄疸,湿痰,痿证,疹、痘不出,改变面色等。痰,痿证,疹、痘不出,改变面色等。说明:说明:经实验证明:推补脾经有以下作用:经实验证明:推补脾经有以下作用:对胃蠕动有促进对胃蠕动有促进作用;作用;可使胃液的酸度增高;可使胃液的酸度增高;可使胃蛋白酶分泌增加;可使胃蛋白酶分泌增加;对淀粉酶作用不明显。对淀粉酶作用不明显。15常用手法操作:术者用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小儿手,食指和拇指小儿推拿肾肾肾常虚肾常虚,易发生肾气不足。,易发生肾气不足。小儿易因先天禀赋不足,小儿易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养育不好而发生或后天养育不好而发生肾气不足,多见五迟、肾气不足,多见五迟、五软等症。五软等症。16小儿推拿肾肾常虚,易发生肾气不足。小儿易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常用常用手法手法位置:位置:在小指掌面,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在小指掌面,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操作:操作:将小儿的小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将小儿的小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由小儿小指指尖推至指根,称补肾经。手拇指由小儿小指指尖推至指根,称补肾经。100500次。次。作用:作用:肾为先天之本,补肾经可补肾益脑,益气助神,肾为先天之本,补肾经可补肾益脑,益气助神,纳气定喘,温下元,止虚火等。纳气定喘,温下元,止虚火等。主治:主治:五更泻,遗尿,尿频,肾虚咳喘,惊风,癫痫,五更泻,遗尿,尿频,肾虚咳喘,惊风,癫痫,牙痛,骨软无力,先天不足。牙痛,骨软无力,先天不足。17常用手法位置:在小指掌面,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17小儿推拿心心心常有余心常有余,产生内热。,产生内热。小小儿心常有余,心属火,儿心常有余,心属火,动则易亢奋,产生内热动则易亢奋,产生内热。18小儿推拿心心常有余,产生内热。小儿心常有余,心属火,动则易亢1919常用常用手法手法操作:操作:将小儿的中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将小儿的中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称为清心经;由指尖推向指根,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称为清心经;由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心经。称为补心经。100500次。次。作用:作用:清热,泻心火,补益心血,养心安神。清热,泻心火,补益心血,养心安神。主治:主治:小便不利,口舌生疮,目赤,五心烦热,惊惕不安。小便不利,口舌生疮,目赤,五心烦热,惊惕不安。说明:说明:心经一般用泻法,不用补法,因心火不能妄动。若心心经一般用泻法,不用补法,因心火不能妄动。若心气虚或不采用本穴,可用清天河水穴代之。如患儿高热并见气虚或不采用本穴,可用清天河水穴代之。如患儿高热并见两颧腮部色赤尤甚,为火来烁金,可有剧咳发作,应采用泻两颧腮部色赤尤甚,为火来烁金,可有剧咳发作,应采用泻法,推法,推12次后多见两颧腮色赤消退,对剧咳也可缓解。次后多见两颧腮色赤消退,对剧咳也可缓解。但对患有肺结核病的两颧腮色赤者,用之无效。但对患有肺结核病的两颧腮色赤者,用之无效。20常用手法操作:将小儿的中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小儿推拿肝肝肝常有余肝常有余,神气怯弱,易,神气怯弱,易引动肝风。小儿肝常有引动肝风。小儿肝常有余,容易导致抽搐等余,容易导致抽搐等。21小儿推拿肝肝常有余,神气怯弱,易引动肝风。小儿肝常有余,容易2222常用常用手法手法操作:操作:将小儿的食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将小儿的食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称为清肝经(或称平肝或泻肝);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称为清肝经(或称平肝或泻肝);由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肝经。一般由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肝经。一般100500次。次。作用:作用:开郁,除烦,平肝胆之火,息风镇惊。开郁,除烦,平肝胆之火,息风镇惊。主治:主治:目赤,昏闭,烦躁不安,惊风抽搐,口苦咽干。目赤,昏闭,烦躁不安,惊风抽搐,口苦咽干。说明:说明:肝经一般用清法,不用补法,若肝虚应补时,则用补肝经一般用清法,不用补法,若肝虚应补时,则用补肾经代之,为滋肾养肝法。因肾为肝之母,补肾即补肝。如肾经代之,为滋肾养肝法。因肾为肝之母,补肾即补肝。如肝实或不采用本穴,可用泻心火,或用清天河水、清小肠穴肝实或不采用本穴,可用泻心火,或用清天河水、清小肠穴代之,因肝为心之母,实则泻其子,心与小肠相表里。代之,因肝为心之母,实则泻其子,心与小肠相表里。23常用手法操作:将小儿的食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捏捏脊脊不得生硬用力,令孩子惧怕不得生硬用力,令孩子惧怕;不得饭后不得饭后1小时内捏脊小时内捏脊;高烧、高血压要从上向下捏(倒捏脊)。高烧、高血压要从上向下捏(倒捏脊)。捏脊禁忌捏脊禁忌24捏脊不得生硬用力,令孩子惧怕;捏脊禁忌241、孩子吃饭不香、便秘腹泻、睡卧不宁、贫血、四肢冰冷、发育缓慢、体弱多病等。2、一般人被提拉时会发出啪啪的响声被提拉时会发出啪啪的响声,这就叫做“积”,所以小孩子捏脊也叫捏积。3、人体前身为阴后背为阳。捏脊捏的是后背,是大补阳气!捏脊捏的是后背,是大补阳气!就是倒捏脊也是在后背上啊,是在补阳气的基础上,补中有泻。所以不要怕倒捏脊!适应之后,还是要一律向上捏的!4、关于冬不捏脊的说法:小儿为木气时代,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肾常不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肾常不足。捏脊第一提振脾胃之气,强力补肾。小儿正处于发育迅速阶段,一定要脾胃运化好、肾气足!所以,所有小儿都应所以,所有小儿都应该捏脊。冬不捏脊的说法只适合完全健康,阴阳完全平衡的小儿。该捏脊。冬不捏脊的说法只适合完全健康,阴阳完全平衡的小儿。5、平时保健的捏脊,最好在早上或者饭前饭后一小时。晚上睡前捏脊也行,但睡卧不宁的孩子要、平时保健的捏脊,最好在早上或者饭前饭后一小时。晚上睡前捏脊也行,但睡卧不宁的孩子要提前捏!提前捏!6、倒捏脊手法:倒捏脊手法:高血压、高烧(39度、39.5度以上)的捏脊的方向是从大椎到长强,即反向捏脊捏脊的方向是从大椎到长强,即反向捏脊(倒捏脊)(倒捏脊)。甚至沿着肋骨向两旁做八字捏脊。7、体弱的孩子可以上午捏脊体弱的孩子可以上午捏脊,晚上搓王佑三药膏,从大椎开始向下来回搓督脉,搓红搓热,尤其多搓长强穴,可起到强力补肾的作用。捏脊能解决的问题捏脊能解决的问题25捏脊能解决的问题25捏脊手法:捏脊手法:、第一至三遍:从尾骨尖开始向上滚捏(或者叫擀皮)一直到大椎,提拉一、第一至三遍:从尾骨尖开始向上滚捏(或者叫擀皮)一直到大椎,提拉一两下后,双手反手向下,紧贴脊柱抹下去直到尾椎骨,开始第二次捏脊,共捏两下后,双手反手向下,紧贴脊柱抹下去直到尾椎骨,开始第二次捏脊,共捏三遍。记住:到大椎一定要提拉。每一趟上去后都要用手掌从大椎处沿脊柱两三遍。记住:到大椎一定要提拉。每一趟上去后都要用手掌从大椎处沿脊柱两侧抹下来。即从夹脊穴下来,可以平补平泻。侧抹下来。即从夹脊穴下来,可以平补平泻。、第四第五遍:从尾椎骨开始,捏起肉先提拉一下,然后开始、第四第五遍:从尾椎骨开始,捏起肉先提拉一下,然后开始“一、二、提!一、二、提!一、二、提!一、二、提!”即左右手各向上捻一下就要提拉一下。提拉到肋骨就不要提了即左右手各向上捻一下就要提拉一下。提拉到肋骨就不要提了(上面是心脏位置了),继续捻上去到大椎如前所述。(上面是心脏位置了),继续捻上去到大椎如前所述。26捏脊手法:26疾疾病病变变化化易于康复易于康复易于传变易于传变小儿病情变化迅速,具体表现为易虚、易实、小儿病情变化迅速,具体表现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若调治不当,容易轻病变重、易寒、易热。若调治不当,容易轻病变重、重病转危。重病转危。小儿机体生机蓬勃、活力充沛。在患病过程中,小儿机体生机蓬勃、活力充沛。在患病过程中,其组织再生和修补能力也是旺盛的,且病因单其组织再生和修补能力也是旺盛的,且病因单纯,很少受七情影响。在患病之后,如能及时纯,很少受七情影响。在患病之后,如能及时调治,则容易痊愈,较快恢复。调治,则容易痊愈,较快恢复。27疾病变化易于康复易于传变小儿病情变化迅速,具体表现为易虚、易谢谢欣赏28谢谢欣赏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