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孙建华)4章-信用与信用体系概要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0903774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孙建华)4章-信用与信用体系概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孙建华)4章-信用与信用体系概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孙建华)4章-信用与信用体系概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金 融融 学学第四章第四章 信用与信用体系信用与信用体系本本 章章 基基 本本 内内 容容 第一节第一节 信用概述信用概述 第二节第二节 信用形式信用形式 第三节第三节 信用体系信用体系本章需要识记的基本概念本章需要识记的基本概念 信用信用信用信用 背书背书背书背书 国库券国库券国库券国库券 高利贷高利贷高利贷高利贷 实物借贷实物借贷实物借贷实物借贷 货币借贷货币借贷货币借贷货币借贷 直接融资直接融资直接融资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间接融资间接融资间接融资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信用风险 商业信用商业信用商业信用商业信用 商业票据商业票据商业票据商业票据 银行信用银行信用银行信用银行信用 国家信用国家信用国家信用国家信用 消费信用消费信用消费信用消费信用 国际信用国际信用国际信用国际信用 买方信贷买方信贷买方信贷买方信贷 卖方信贷卖方信贷卖方信贷卖方信贷 信用秩序信用秩序信用秩序信用秩序 信用制度信用制度信用制度信用制度 信用机构信用机构信用机构信用机构 政府担保债券政府担保债券政府担保债券政府担保债券 国外直接投资国外直接投资国外直接投资国外直接投资 社会征信系统社会征信系统社会征信系统社会征信系统本章与各章的主要联结点本章与各章的主要联结点信用是金融学中的一个基础范畴,与其他章节有很强信用是金融学中的一个基础范畴,与其他章节有很强的关联性的关联性信用中介信用中介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第十二章:存款类金融机构第十二章:存款类金融机构第十三章: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第十三章: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第十四章:中央银行第十四章:中央银行信用创造信用创造第十六章:货币供给(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两层次)第十六章:货币供给(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两层次)信用调控信用调控第十八章:货币政策第十八章:货币政策信用基础信用基础第二十章:金融与经济发展(金融结构的基础)第二十章:金融与经济发展(金融结构的基础)第七章:金融市场与功能结构第七章:金融市场与功能结构信用价格信用价格第五章:货币的时间价值与利率第五章:货币的时间价值与利率第六章:金融资产与价格第六章:金融资产与价格第十章:衍生工具市场第十章:衍生工具市场第一节第一节 信用概述(信用概述(P79)P79)信用及其基本形态信用及其基本形态信用的产生与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信用的含义信用的基本形态最古老最古老的信用-高利贷私有制与信用信用、货币与金融范畴的形成高利贷的特点高利贷之“高利”的原因历史上反对高利贷的斗争赤字、盈余与债权债务关系五部门经济中的信用关系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风险现代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与特点信信用用概概述述一、信用及其基本形态(一、信用及其基本形态(P79P79)信用: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信用: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信用: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信用: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道德范畴的信用道德范畴的信用道德范畴的信用道德范畴的信用 经济范畴的信用经济范畴的信用经济范畴的信用经济范畴的信用 原理原理4.14.1偿还与收回、支付与收取利息是信用关系确立的必要条件,利率从信用关系中产生,又引导信用关系的发展。两种信用范畴的联系两种信用范畴的联系两种信用范畴的联系两种信用范畴的联系 经济范畴的信用价值单方面让渡未来还本付息的承诺道德范畴的信用具有信守承诺的意愿信用的基本形态(信用的基本形态(P80P80)实物借贷实物借贷:以实物为标的进行的借贷活动以实物为标的进行的借贷活动。货币借贷货币借贷:以货币为标的进行的借贷活动以货币为标的进行的借贷活动。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专业化,货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专业化,货币 借贷逐渐成为居于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借贷逐渐成为居于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二、二、二、二、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信用的产生与发展(P81P81)私有制与信用私有制与信用私有制与信用私有制与信用 私有制是信用产生的基础私有制是信用产生的基础私有制是信用产生的基础私有制是信用产生的基础。贫富差距分化是信贫富差距分化是信贫富差距分化是信贫富差距分化是信用产生的另一个条件。用产生的另一个条件。用产生的另一个条件。用产生的另一个条件。产权制度与信用的发展产权制度与信用的发展产权制度与信用的发展产权制度与信用的发展:产权制度的逐步建立与产权制度的逐步建立与产权制度的逐步建立与产权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为信用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完善,为信用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完善,为信用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完善,为信用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信用、货币与金融范畴的形成(货币与信用关系的信用、货币与金融范畴的形成(货币与信用关系的信用、货币与金融范畴的形成(货币与信用关系的信用、货币与金融范畴的形成(货币与信用关系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相对独立的货币与信用范畴(第一阶段)。古代相对独立的货币与信用范畴(第一阶段)。古代相对独立的货币与信用范畴(第一阶段)。古代相对独立的货币与信用范畴(第一阶段)。货币产生,实物信用与货币信用并存(第二阶段)。货币产生,实物信用与货币信用并存(第二阶段)。货币产生,实物信用与货币信用并存(第二阶段)。货币产生,实物信用与货币信用并存(第二阶段)。现代银行出现与金融范畴的形成现代银行出现与金融范畴的形成现代银行出现与金融范畴的形成现代银行出现与金融范畴的形成:现代银行的出现现代银行的出现现代银行的出现现代银行的出现使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融为一体(第三阶段)。使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融为一体(第三阶段)。使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融为一体(第三阶段)。使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融为一体(第三阶段)。原理原理4.24.2信用与货币相结合形成了新的范畴信用与货币相结合形成了新的范畴金融,它是以货币金融,它是以货币为载体的借贷活动为载体的借贷活动三、最古老的信用三、最古老的信用高利贷(高利贷(P82P82)高利贷的特点高利贷的特点高利贷的特点高利贷的特点 利率极高、利率不稳定且差异极大。利率极高、利率不稳定且差异极大。利率极高、利率不稳定且差异极大。利率极高、利率不稳定且差异极大。高利贷之高利贷之高利贷之高利贷之“高利高利高利高利”的原因(收入低、内生货币、的原因(收入低、内生货币、的原因(收入低、内生货币、的原因(收入低、内生货币、消费信用的举债需求刚性使借贷资金供不应求)。消费信用的举债需求刚性使借贷资金供不应求)。消费信用的举债需求刚性使借贷资金供不应求)。消费信用的举债需求刚性使借贷资金供不应求)。历史上反对高利贷的斗争。历史上反对高利贷的斗争。历史上反对高利贷的斗争。历史上反对高利贷的斗争。原理原理3.23.2自然经济条件下借贷资金供求矛盾、贷者集中垄断、高偿还风险和信用维系成本是高利贷者索取高利率的根本原因四、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与特征(四、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与特征(四、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与特征(四、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与特征(P85P85P85P85)赤字、盈余与债权债务关系赤字、盈余与债权债务关系赤字、盈余与债权债务关系赤字、盈余与债权债务关系。赤字形成净债务、盈余形成净债权赤字形成净债务、盈余形成净债权赤字形成净债务、盈余形成净债权赤字形成净债务、盈余形成净债权。五部门经济中的信用关系五部门经济中的信用关系五部门经济中的信用关系五部门经济中的信用关系。信用关系中的居民信用关系中的居民信用关系中的居民信用关系中的居民。信用关系中的政府信用关系中的政府信用关系中的政府信用关系中的政府。充当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充当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充当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充当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信用关系中的企业信用关系中的企业信用关系中的企业信用关系中的企业。信用关系中的国外部门信用关系中的国外部门信用关系中的国外部门信用关系中的国外部门。原理原理4.44.4国民经济中居民个人、非金融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与国外五个部门的资金余缺状态是现代信用关系存在的宏观经济基础 原理原理4.44.4国民经济中居民个人、非金融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与国外五个部门的资金余缺并存是现代信用关系存在的宏观经济基础 1992-2013年中国现金流量表:金融交易(年)年中国现金流量表:金融交易(年)。信用活动的两种基本融资形式(信用活动的两种基本融资形式(信用活动的两种基本融资形式(信用活动的两种基本融资形式(P87P87P87P87)直接融资直接融资直接融资直接融资: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经由金融市场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经由金融市场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经由金融市场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经由金融市场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间接融资: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间接融资: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间接融资: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间接融资: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金融中介金融中介金融中介机构间接机构间接机构间接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实现资金融通实现资金融通实现资金融通。两种融资形式的两种融资形式的两种融资形式的两种融资形式的区别在于有无金融中介参加区别在于有无金融中介参加区别在于有无金融中介参加区别在于有无金融中介参加,二,二,二,二者在充分发挥自身优点的同时,也互相弥补了各自者在充分发挥自身优点的同时,也互相弥补了各自者在充分发挥自身优点的同时,也互相弥补了各自者在充分发挥自身优点的同时,也互相弥补了各自的局限(的局限(的局限(的局限(P87P87P87P87)。)。)。)。信用活动的两种基本融资形式优缺点比较(信用活动的两种基本融资形式优缺点比较(信用活动的两种基本融资形式优缺点比较(信用活动的两种基本融资形式优缺点比较(P87P87P87P87)直接融资直接融资直接融资直接融资间接融资间接融资间接融资间接融资优优优优点点点点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利于资金快速合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利于资金快速合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利于资金快速合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利于资金快速合理配置和提高效益理配置和提高效益理配置和提高效益理配置和提高效益灵活便利灵活便利灵活便利灵活便利筹资成本低,投资效益高筹资成本低,投资效益高筹资成本低,投资效益高筹资成本低,投资效益高安全性高安全性高安全性高安全性高利于实现资金的顺利流通和优化配置利于实现资金的顺利流通和优化配置利于实现资金的顺利流通和优化配置利于实现资金的顺利流通和优化配置规模经济规模经济规模经济规模经济缺缺缺缺点点点点在数量、期限、利率方面受限多在数量、期限、利率方面受限多在数量、期限、利率方面受限多在数量、期限、利率方面受限多割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割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割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割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直接联系直接联系直接联系便利程度及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受金融市场便利程度及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受金融市场便利程度及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受金融市场便利程度及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受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制约发达程度制约发达程度制约发达程度制约筹资成本高,投资效益筹资成本高,投资效益筹资成本高,投资效益筹资成本高,投资效益较低较低较低较低投资风险大投资风险大投资风险大投资风险大较难同时满足资金供求较难同时满足资金供求较难同时满足资金供求较难同时满足资金供求双方各自不同要求双方各自不同要求双方各自不同要求双方各自不同要求 近代以来,我国就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近代以来,我国就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家,1995,199520042004年各年直接融资额占我国融年各年直接融资额占我国融资总额的比例都不到资总额的比例都不到20%20%。截至。截至20102010年,我年,我国国全社会融资总额全社会融资总额中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中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所占的比例分别为资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8.30%18.30%和和81.70%81.70%(见(见以下附表)。以下附表)。中国中国1995-2002年融资结构简图年融资结构简图 单位:单位:%20032014年中国融资结构简图 单位:%资料来自:中国人民银行资料来自:中国人民银行2003200320082008年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92009年和年和2011-20142011-2014年年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第四季度)(第四季度)。2011-20142011-2014年的直年的直接融资比例是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接融资比例是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图中的直接融资比重由新增未贴现银行汇票、企业债券融资、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图中的直接融资比重由新增未贴现银行汇票、企业债券融资、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加总得出。数据来自万得资讯金融终端。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加总得出。数据来自万得资讯金融终端。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 在现代社会,各经济主体之间都存在着错综复在现代社会,各经济主体之间都存在着错综复在现代社会,各经济主体之间都存在着错综复在现代社会,各经济主体之间都存在着错综复杂的信用关系。杂的信用关系。杂的信用关系。杂的信用关系。各类经济活动的开展,都以良好的信用为基础。各类经济活动的开展,都以良好的信用为基础。各类经济活动的开展,都以良好的信用为基础。各类经济活动的开展,都以良好的信用为基础。各种信用都存在风险。各种信用都存在风险。各种信用都存在风险。各种信用都存在风险。原理原理4.54.5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其健康运行依托信用关系的良性运转第二节第二节 信用形式(信用形式(P89P89)商业信用银行信用银行信用及其特征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我国经济中的银行信用国家信用的含义国家信用的形式我国国家信用的发展消费信用及其主要形式消费信用的作用国际信用的内容国际信用的主要形式我国利用国际信用的情况商业信用在我国的发展商业票据商业信用及其特点信用形式第二节第二节 信用形式(信用形式(P89P89)一、商业信用(一、商业信用(一、商业信用(一、商业信用(P89P89)商业信用及其特征商业信用及其特征商业信用及其特征商业信用及其特征 工商企业在买卖商品时以商业工商企业在买卖商品时以商业工商企业在买卖商品时以商业工商企业在买卖商品时以商业票据票据票据票据为工具提供的信用。典型的商业信为工具提供的信用。典型的商业信为工具提供的信用。典型的商业信为工具提供的信用。典型的商业信用形式是赊销和预付(例如造船厂的造船周期长,订购船舶需要预付)。用形式是赊销和预付(例如造船厂的造船周期长,订购船舶需要预付)。用形式是赊销和预付(例如造船厂的造船周期长,订购船舶需要预付)。用形式是赊销和预付(例如造船厂的造船周期长,订购船舶需要预付)。以商品买卖为基础,双方都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以商品买卖为基础,双方都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以商品买卖为基础,双方都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以商品买卖为基础,双方都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是企业间的直接信是企业间的直接信是企业间的直接信是企业间的直接信用。用。用。用。商业信用的良性发展,对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商业信用的良性发展,对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商业信用的良性发展,对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商业信用的良性发展,对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商业信用商业信用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既受自身在规模、方向和期限上的局限,也受实际既受自身在规模、方向和期限上的局限,也受实际既受自身在规模、方向和期限上的局限,也受实际既受自身在规模、方向和期限上的局限,也受实际商品供求状况的影响。商品供求状况的影响。商品供求状况的影响。商品供求状况的影响。商业商业商业商业票据票据票据票据:商业票据是商业票据是商业票据是商业票据是票据票据票据票据的一种,是商业信用中用来载明债权人的一种,是商业信用中用来载明债权人的一种,是商业信用中用来载明债权人的一种,是商业信用中用来载明债权人权利和债务人义务的书面凭证权利和债务人义务的书面凭证权利和债务人义务的书面凭证权利和债务人义务的书面凭证。主要分为商业汇票和商业本票两种。主要分为商业汇票和商业本票两种。主要分为商业汇票和商业本票两种。主要分为商业汇票和商业本票两种。商业票据受票据法的保护。商业票据受票据法的保护。商业票据受票据法的保护。商业票据受票据法的保护。汇票需要债务人承兑才有效汇票需要债务人承兑才有效汇票需要债务人承兑才有效汇票需要债务人承兑才有效,本票本票本票本票(我国票据法所说的本(我国票据法所说的本(我国票据法所说的本(我国票据法所说的本票是指银行本票)则不需要承兑。票是指银行本票)则不需要承兑。票是指银行本票)则不需要承兑。票是指银行本票)则不需要承兑。票据经过票据经过票据经过票据经过背书背书背书背书可以流通转让可以流通转让可以流通转让可以流通转让。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本票银行本票商业汇票连续背书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汇票连续背书银行汇票的背书商业信用在我国的发展商业信用在我国的发展商业信用在我国的发展商业信用在我国的发展商业信用的作用商业信用的作用商业信用的作用商业信用的作用:积极的:积极的:积极的:积极的:有利于润滑生产和流通,加速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有有利于润滑生产和流通,加速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有有利于润滑生产和流通,加速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有有利于润滑生产和流通,加速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有利于企业间的资金融通,加速资本周转利于企业间的资金融通,加速资本周转利于企业间的资金融通,加速资本周转利于企业间的资金融通,加速资本周转;有利于银行信用发有利于银行信用发有利于银行信用发有利于银行信用发展(例如银行对商业票据的贴现、转贴现买断、展(例如银行对商业票据的贴现、转贴现买断、展(例如银行对商业票据的贴现、转贴现买断、展(例如银行对商业票据的贴现、转贴现买断、转贴现转贴现转贴现转贴现回购回购回购回购业务)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央行再贴现业务)(业务)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央行再贴现业务)(业务)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央行再贴现业务)(业务)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央行再贴现业务)(2002200220022002年年年年3 3 3 3月月月月-2014-2014-2014-2014年年年年12121212月中国金融机构境内人民币票据融资额月中国金融机构境内人民币票据融资额月中国金融机构境内人民币票据融资额月中国金融机构境内人民币票据融资额)。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商业信用还是企业竞争的必要手段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商业信用还是企业竞争的必要手段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商业信用还是企业竞争的必要手段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商业信用还是企业竞争的必要手段。1991年年1月月-2016年年9月中国月中国8类景气指数类景气指数。图中数据引自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图中数据引自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2002年至年至2016年年8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表。上述金融机构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公司、金融表。上述金融机构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而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信用社和财务公司。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而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信用社和财务公司。票据融资方式包括贴现、转贴现、再贴现银行票据和商业票据。票据融资方式包括贴现、转贴现、再贴现银行票据和商业票据。注:资料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注:资料来自中国人民银行2002-2016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报告报告。2016年的数据是当年第二季度截止电子商业票据贴现和转贴现总额。年的数据是当年第二季度截止电子商业票据贴现和转贴现总额。消极的:消极的:容易形成债务链和债务危机(三角容易形成债务链和债务危机(三角债);影响货币供给的调控和信用总量债);影响货币供给的调控和信用总量的控制(央行收缩银根、控制信用时,的控制(央行收缩银根、控制信用时,企业可以用商业信用应对)。企业可以用商业信用应对)。二、银行信用(二、银行信用(P91P91)银行信用及其特征银行信用及其特征银行信用及其特征银行信用及其特征 银行类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银行类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银行类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银行类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以银行作为信用中介,属于间接融资的范畴。以银行作为信用中介,属于间接融资的范畴。以银行作为信用中介,属于间接融资的范畴。以银行作为信用中介,属于间接融资的范畴。突出特点突出特点突出特点突出特点:资金贷放规模大资金贷放规模大资金贷放规模大资金贷放规模大、具有广泛的授信对具有广泛的授信对具有广泛的授信对具有广泛的授信对象象象象、数量和数量和数量和数量和期限期限期限期限上相对更灵活上相对更灵活上相对更灵活上相对更灵活 ()。克服了商。克服了商。克服了商。克服了商业信用在规模、方向、期限上的局限性业信用在规模、方向、期限上的局限性业信用在规模、方向、期限上的局限性业信用在规模、方向、期限上的局限性。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 人民币:亿元人民币:亿元年份年份年份年份2004200420042004200920092009200920112011201120112012012012016 6 6 6、8 8 8 8M2M2M2M2253207.70253207.70253207.70253207.70610224.52 610224.52 610224.52 610224.52 851590.90 851590.90 851590.90 851590.90 1510982.91 1510982.91 1510982.91 1510982.91 M1M1M1M195970.82 95970.82 95970.82 95970.82 221445.81221445.81221445.81221445.81 289847.70 289847.70 289847.70 289847.70 454543.60 454543.60 454543.60 454543.60 M0M0M0M021468.30 21468.30 21468.30 21468.30 38246.9738246.9738246.9738246.97 50748.46 50748.46 50748.46 50748.46 63454.70 63454.70 63454.70 63454.70 注:现金、存款均属于银行体系的负债,要以银行信用业务为基础。注:现金、存款均属于银行体系的负债,要以银行信用业务为基础。198519852012016 6年中国的银行信用规模图年中国的银行信用规模图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总额: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总额: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总额: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总额:亿元)注:注:1985-2015年的数据为当年年的数据为当年12月份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总额的数据。月份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总额的数据。2016年的年的数据为数据为8月末的数据,为月末的数据,为1083159.10 亿元亿元.2004年年12月月-2016年年6月中国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单位:亿元)月中国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单位:亿元)。2004年年12月月-2016年我国商业性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单位:亿元)年我国商业性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单位:亿元)。2004年年12月月-2016年年6月中国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率(月中国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率(%)。2004年年12月月-2016年年6月中国商业性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率(月中国商业性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率(%)。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是现代经济中最基本、占主导地位的信银行信用是现代经济中最基本、占主导地位的信银行信用是现代经济中最基本、占主导地位的信银行信用是现代经济中最基本、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在资金提供规模、资金流向与范围、用形式,在资金提供规模、资金流向与范围、用形式,在资金提供规模、资金流向与范围、用形式,在资金提供规模、资金流向与范围、借贷借贷借贷借贷期限期限期限期限等三个方面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固有局限。等三个方面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固有局限。等三个方面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固有局限。等三个方面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固有局限。二者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二者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二者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二者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商业票据衍化到银行票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商业票据衍化到银行票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商业票据衍化到银行票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商业票据衍化到银行票据;从商号向银行衍化。据;从商号向银行衍化。据;从商号向银行衍化。据;从商号向银行衍化。银行信用的出现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得到发展:银行信用的出现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得到发展:银行承兑、贴现、银行承兑、贴现、转贴现转贴现、再贴现商业票据再贴现商业票据();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并存而非取代关系: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并存而非取代关系: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不可能也不应该互相替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不可能也不应该互相替代,信用方式的多元化有利于分散金融风险、代,信用方式的多元化有利于分散金融风险、提高融资效率、促销商品;有利于银行业的提高融资效率、促销商品;有利于银行业的改革与发展。改革与发展。在我国,银行信用是最主要的信用形在我国,银行信用是最主要的信用形式式()。三、国家信用(三、国家信用(三、国家信用(三、国家信用(P92P92P92P92)国家信用的含义国家信用的含义国家信用的含义国家信用的含义 国家信用是以政府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的信用。国家信用是以政府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的信用。国家信用是以政府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的信用。国家信用是以政府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的信用。中外各国政府在历史上大多利用过国家信用(包括公债和政府向银行的借款)中外各国政府在历史上大多利用过国家信用(包括公债和政府向银行的借款)中外各国政府在历史上大多利用过国家信用(包括公债和政府向银行的借款)中外各国政府在历史上大多利用过国家信用(包括公债和政府向银行的借款)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政府信用主要表现为政府作为债务人而形成的负债。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政府信用主要表现为政府作为债务人而形成的负债。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政府信用主要表现为政府作为债务人而形成的负债。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政府信用主要表现为政府作为债务人而形成的负债。2013201320132013年年年年6 6 6 6月我国全国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达到月我国全国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达到月我国全国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达到月我国全国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达到206,988.65206,988.65206,988.65206,988.65亿元,全国性政府负亿元,全国性政府负亿元,全国性政府负亿元,全国性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为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为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为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为29,256.4929,256.4929,256.4929,256.49亿元,全国性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亿元,全国性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亿元,全国性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亿元,全国性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为为为为66,504.5666,504.5666,504.5666,504.56亿元;其中亿元;其中亿元;其中亿元;其中地方政府上述三种形式的债务余额已达到地方政府上述三种形式的债务余额已达到178,908.66亿亿元,而元,而2015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规定为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规定为160000亿元亿元。政府负债的形式很多,政府负债的形式很多,其中包括发行公债券这种形式的负债。其中包括发行公债券这种形式的负债。公债券是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公债券是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公债券是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公债券是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公债分为中央政府公债(公债分为中央政府公债(公债分为中央政府公债(公债分为中央政府公债(国债国债国债国债)和)和)和)和地方政府公地方政府公地方政府公地方政府公债债债债()。国家信用的形式国家信用的形式国家信用的形式国家信用的形式:有内债和外债两种有内债和外债两种有内债和外债两种有内债和外债两种。国家信用的形式国家信用的形式国家信用的形式国家信用的形式 政府信用中央政府债券(国债)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担保债券短期国债中期国债长期国债一般义务债券收 益 债 券我国国家信用的发展我国国家信用的发展我国国家信用的发展我国国家信用的发展 我国国债发行的四个阶段我国国债发行的四个阶段我国国债发行的四个阶段我国国债发行的四个阶段 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刚刚成立的1950195019501950年: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年: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年: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年: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1954195419541954至至至至1958195819581958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1959195919591959至至至至1980198019801980年:停止公债发行年:停止公债发行年:停止公债发行年:停止公债发行 1981198119811981年后恢复公债发行,我国内债的品种有了年后恢复公债发行,我国内债的品种有了年后恢复公债发行,我国内债的品种有了年后恢复公债发行,我国内债的品种有了较多的增加较多的增加较多的增加较多的增加。内债发行规模也不断扩大。内债发行规模也不断扩大。内债发行规模也不断扩大。内债发行规模也不断扩大。1981 1981 1981 1981年至年至年至年至2016201620162016年中国的国家信用规模年中国的国家信用规模年中国的国家信用规模年中国的国家信用规模(期末余额)概况(单位:亿元)期末余额)概况(单位:亿元)期末余额)概况(单位:亿元)期末余额)概况(单位:亿元)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2016年国债发行额是年国债发行额是1-8月份的数据月份的数据。20162016年国年国年国年国债期末余额的数字是限额数字。债期末余额的数字是限额数字。债期末余额的数字是限额数字。债期末余额的数字是限额数字。1990-2015年中国国债发行、兑付及期末余额年中国国债发行、兑付及期末余额(单位:亿元)(单位:亿元)。2009年年3月月-2016年年8月中国地方政府债月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个数累计券发行个数累计。1997年年6月月-2016年年8月中国政府债券及地方政府债券托管量月中国政府债券及地方政府债券托管量(单位:亿元)(单位:亿元)。目前我国的国债包括目前我国的国债包括:主要面向机构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发行的可流通的记账式国债;主投资者发行的可流通的记账式国债;主要面对个人投资者发行的不可流通的要面对个人投资者发行的不可流通的储储蓄性国债蓄性国债:凭证式和电子式:凭证式和电子式。2006年年6月月-2016年年8月中国记账式国债及储蓄国债月中国记账式国债及储蓄国债(电子式)托管量(电子式)托管量。国家信用成为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对于调节我国的国家信用成为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对于调节我国的国家信用成为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对于调节我国的国家信用成为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对于调节我国的经济总量与经济结构具有重要作用:经济总量与经济结构具有重要作用:经济总量与经济结构具有重要作用:经济总量与经济结构具有重要作用:调节国库年度收支的临时失衡,例如国库券发行调节国库年度收支的临时失衡,例如国库券发行调节国库年度收支的临时失衡,例如国库券发行调节国库年度收支的临时失衡,例如国库券发行;调节财政收支调节财政收支调节财政收支调节财政收支,弥补财政赤字(决算赤字,预算赤字弥补财政赤字(决算赤字,预算赤字弥补财政赤字(决算赤字,预算赤字弥补财政赤字(决算赤字,预算赤字货币扩张政策货币扩张政策货币扩张政策货币扩张政策。);调节经济总量与结构:发行重点企业债券、国家专调节经济总量与结构:发行重点企业债券、国家专调节经济总量与结构:发行重点企业债券、国家专调节经济总量与结构:发行重点企业债券、国家专项建设债券等来调整结构)项建设债券等来调整结构)项建设债券等来调整结构)项建设债券等来调整结构);配合其他经济政策(产业、就业、货币政策等)的配合其他经济政策(产业、就业、货币政策等)的配合其他经济政策(产业、就业、货币政策等)的配合其他经济政策(产业、就业、货币政策等)的实施:例如发行实施:例如发行实施:例如发行实施:例如发行政府支持机构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国家信用与银行信用的联系与区别国家信用与银行信用的联系与区别联系:银行是联系:银行是联系:银行是联系:银行是国债国债国债国债的的的的主要投资者主要投资者主要投资者主要投资者,是国家公债的主是国家公债的主是国家公债的主是国家公债的主要承销者要承销者要承销者要承销者,信用总量一定的时候,银行信用与国家信用总量一定的时候,银行信用与国家信用总量一定的时候,银行信用与国家信用总量一定的时候,银行信用与国家信用存在替代关系。银行信用、国家信用都是央行信用存在替代关系。银行信用、国家信用都是央行信用存在替代关系。银行信用、国家信用都是央行信用存在替代关系。银行信用、国家信用都是央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财政对货币供给影响的主要财政对货币供给影响的主要财政对货币供给影响的主要财政对货币供给影响的主要渠道就是国家信用渠道就是国家信用渠道就是国家信用渠道就是国家信用(包括包括包括包括国库现金商业银行存款国库现金商业银行存款国库现金商业银行存款国库现金商业银行存款 )。央行通过央行通过央行通过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吞吐国债会影响基础货吞吐国债会影响基础货吞吐国债会影响基础货吞吐国债会影响基础货币的投放。币的投放。币的投放。币的投放。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特殊结算成员有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特殊结算成员有16家:包括人民银行、财政部、政策性银行、交易所、中央国债公司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等机构。区别:区别:国家信用比银行信用更有主动性,国家信用比银行信用更有主动性,政策性明显。银行信用的商业性更加政策性明显。银行信用的商业性更加明显。国家信用的决策权更集中。明显。国家信用的决策权更集中。四、消费信用(四、消费信用(四、消费信用(四、消费信用(P94P94P94P94)消费信用及其主要形式消费信用及其主要形式消费信用及其主要形式消费信用及其主要形式 是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给消费者是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给消费者是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给消费者是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给消费者用于消费支出的一种信用形式。用于消费支出的一种信用形式。用于消费支出的一种信用形式。用于消费支出的一种信用形式。主要形式:赊销、分期付款、消费贷款。主要形式:赊销、分期付款、消费贷款。主要形式:赊销、分期付款、消费贷款。主要形式:赊销、分期付款、消费贷款。到到到到2009200920092009年,我国金融机构对居民户的消费性贷款年,我国金融机构对居民户的消费性贷款年,我国金融机构对居民户的消费性贷款年,我国金融机构对居民户的消费性贷款余额为余额为余额为余额为5.55.55.55.5万亿元人民币万亿元人民币万亿元人民币万亿元人民币。2012012012015 5 5 5年年年年12121212月增至月增至月增至月增至1 1 1 189617896178961789617.28282828亿元人民币。亿元人民币。亿元人民币。亿元人民币。2012012012016 6 6 6年年年年8 8 8 8月为月为月为月为228223228223228223228223.09090909亿元。亿元。亿元。亿元。金融机构消费贷款增长概况(亿元)金融机构消费贷款增长概况(亿元)该表根据该表根据20012016年年8月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人民银行的统计月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人民银行的统计及万得资讯的数据编制。及万得资讯的数据编制。2016年的数据截至年的数据截至8月份。月份。2010-2015年中国年中国50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商业银行个人中长期(住房)贷款增长概况(亿元)商业银行个人中长期(住房)贷款增长概况(亿元)商业银行个人中长期(住房)贷款增长概况(亿元)商业银行个人中长期(住房)贷款增长概况(亿元)该表根据该表根据1997和和20002008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编制。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编制。2009年我国金融机构个人住房贷款新增年我国金融机构个人住房贷款新增1.8万亿元(数据对不上)。万亿元(数据对不上)。20102015年的数据年的数据为金融机构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为金融机构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2016年为年为8月份的数据,为月份的数据,为182269.94亿元亿元。2004年年12月月-2016年年6月中国购房贷款余额(单位:亿元)月中国购房贷款余额(单位:亿元)。2004年年12月月-2016年年6月中国购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率(月中国购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率(%)。消费信用的制约因素消费信用的制约因素:消费信用受到总供给能力与供给水消费信用受到总供给能力与供给水平平;居民的实际收入与生活水平居民的实际收入与生活水平();资资金供求关系金供求关系;消费观念与文化传统的制消费观念与文化传统的制约(例如去奢崇俭和偏好储蓄)约(例如去奢崇俭和偏好储蓄)。19781978年年1 1月月-2014-2014年年1212月中国的国民总储蓄率和国内总储蓄率月中国的国民总储蓄率和国内总储蓄率2003-2015年中国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年中国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1978-2013年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年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消费信用的作用消费信用的作用消费信用的作用消费信用的作用 积极作用积极作用积极作用积极作用 宏观层面对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调节宏观层面对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调节宏观层面对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调节宏观层面对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调节。微观层面利于实现生命周期内的财务安排微观层面利于实现生命周期内的财务安排微观层面利于实现生命周期内的财务安排微观层面利于实现生命周期内的财务安排。消极作用消极作用消极作用消极作用 盲目地过度发展消费信用会对经济生活有不盲目地过度发展消费信用会对经济生活有不盲目地过度发展消费信用会对经济生活有不盲目地过度发展消费信用会对经济生活有不利影响。利影响。利影响。利影响。2009年年1月月-2016年年6月三大需求对中国月三大需求对中国GDP增长的增长的贡献率及拉动(季度)贡献率及拉动(季度)。1978-2015年三大需求对中国年三大需求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年)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年)。四、国际信用(四、国际信用(P97)国国国国际际际际信信信信用用用用国国国国外外外外借借借借贷贷贷贷 贸易信贷(国际商业信用)和出口信贷贸易信贷(国际商业信用)和出口信贷贸易信贷(国际商业信用)和出口信贷贸易信贷(国际商业信用)和出口信贷 。国外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国外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国外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国外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国际融资租赁国际融资租赁国际融资租赁国际融资租赁。向国外出口商、国外企业或私人借款等向国外出口商、国外企业或私人借款等向国外出口商、国外企业或私人借款等向国外出口商、国外企业或私人借款等。国外直接投资(国外直接投资(国外直接投资(国外直接投资(FDIFDIFDIFDI):利用国外直接投资):利用国外直接投资):利用国外直接投资):利用国外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 。国际信用国际信用:一切跨国的借贷关系和借贷活动(见中国国际投资一切跨国的借贷关系和借贷活动(见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头寸表)。我国利用国际信用的我国利用国际信用的情况情况 改革开放之前,不存在改革开放之前,不存在或很少或很少国际信用。国际信用。改革开放之后,适度发展和合理利用国际改革开放之后,适度发展和合理利用国际信用(信用(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外债规模外债规模也也在扩大在扩大,但是反映债务风险的指标例如但是反映债务风险的指标例如负债率负债率 、债务率债务率、偿债率均在偿债率均在可控范围之内可控范围之内,不存不存在无法对外支付的风险在无法对外支付的风险。2015年年3月月-2016年年6月中国以人民币计价的外债头寸(单位:亿元)月中国以人民币计价的外债头寸(单位:亿元)。2015年年3月月-2016年年6月以美元计价的中国外债头寸月以美元计价的中国外债头寸。1985-2015年中国外债负债率年中国外债负债率。1985-2015年中国外债债务率年中国外债债务率。1985-2015年中国外债偿债率年中国外债偿债率。近年来近年来对外投资对外投资 、净债权规模快速增长净债权规模快速增长。2006-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金额(单位:亿美元)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金额(单位:亿美元)2006-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金额(单位:亿美元)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金额(单位:亿美元)第三节第三节 信用体系信用体系市场经济与信用秩序信用秩序与市场运行成本信用状况与市场空间拓展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信用秩序诚信的冲击-信用经济学视角的分析产权制度与信用关系计划经济与信用关系的影响建立并维护良好的信用秩序信用制度信用体系构建的基础性保障信用机构体系社会征信体系现代信用体系的构建信用体系 一、市场经济与信用秩序一、市场经济与信用秩序 信用秩序与市场运行成本信用秩序与市场运行成本信用秩序与市场运行成本信用秩序与市场运行成本 良好的信用秩序,可以降低市场运行的成本,也是经济良好的信用秩序,可以降低市场运行的成本,也是经济良好的信用秩序,可以降低市场运行的成本,也是经济良好的信用秩序,可以降低市场运行的成本,也是经济良性运转的基础性保障。良性运转的基础性保障。良性运转的基础性保障。良性运转的基础性保障。信用状况与市场空间拓展信用状况与市场空间拓展信用状况与市场空间拓展信用状况与市场空间拓展 信用秩序良好利于商业交易进行,从而利于市场范围信用秩序良好利于商业交易进行,从而利于市场范围信用秩序良好利于商业交易进行,从而利于市场范围信用秩序良好利于商业交易进行,从而利于市场范围和空间的拓展。和空间的拓展。和空间的拓展。和空间的拓展。二、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信用秩序二、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信用秩序 诚信的冲击:信息经济学视角的分析诚信的冲击:信息经济学视角的分析诚信的冲击:信息经济学视角的分析诚信的冲击:信息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启示:建立对违约和欺诈行为予以严惩的机制及将违约启示:建立对违约和欺诈行为予以严惩的机制及将违约启示:建立对违约和欺诈行为予以严惩的机制及将违约启示:建立对违约和欺诈行为予以严惩的机制及将违约 和欺诈事件进行公示的信息传递机制和欺诈事件进行公示的信息传递机制和欺诈事件进行公示的信息传递机制和欺诈事件进行公示的信息传递机制。产权制度与信用关系产权制度与信用关系产权制度与信用关系产权制度与信用关系产权制度建设产权制度建设良好的信用秩序良好的信用秩序计划经济对信用关系的影响计划经济对信用关系的影响 计划经济对信用关系的发展具有相当负面的影响计划经济对信用关系的发展具有相当负面的影响计划经济对信用关系的发展具有相当负面的影响计划经济对信用关系的发展具有相当负面的影响。建立并维护良好的信用秩序建立并维护良好的信用秩序 增加失信成本有效遏制失信行为,建立良好的信增加失信成本有效遏制失信行为,建立良好的信增加失信成本有效遏制失信行为,建立良好的信增加失信成本有效遏制失信行为,建立良好的信用秩序用秩序用秩序用秩序。良好信用秩序的建立在我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良好信用秩序的建立在我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良好信用秩序的建立在我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良好信用秩序的建立在我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三、现代信用体系的构建三、现代信用体系的构建信用制度:规范和约束社会信用活动和信用关系的信用制度:规范和约束社会信用活动和信用关系的信用制度:规范和约束社会信用活动和信用关系的信用制度:规范和约束社会信用活动和信用关系的行为规则。行为规则。行为规则。行为规则。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是保证信用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是保证信用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是保证信用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是保证信用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信用体系构建的基础性保障信用体系构建的基础性保障信用体系构建的基础性保障信用体系构建的基础性保障 道德规范道德规范道德规范道德规范重要基础重要基础重要基础重要基础 高效快捷的征信系统高效快捷的征信系统高效快捷的征信系统高效快捷的征信系统 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法律规范终极制度保障终极制度保障终极制度保障终极制度保障信用机构体系信用机构体系信用机构体系信用机构体系 信用中介机构信用中介机构信用中介机构信用中介机构:为资金借贷和融通直接提供服务的机为资金借贷和融通直接提供服务的机为资金借贷和融通直接提供服务的机为资金借贷和融通直接提供服务的机 构,通常简称为金融机构构,通常简称为金融机构构,通常简称为金融机构构,通常简称为金融机构。信用服务机构:提供信息咨询和征信服务的机构信用服务机构:提供信息咨询和征信服务的机构信用服务机构:提供信息咨询和征信服务的机构信用服务机构:提供信息咨询和征信服务的机构。信用管理机构:对各种信用中介机构和信用服务机构实信用管理机构:对各种信用中介机构和信用服务机构实信用管理机构:对各种信用中介机构和信用服务机构实信用管理机构:对各种信用中介机构和信用服务机构实 施管理的机构,可以分为政府设立的监管机构和行业施管理的机构,可以分为政府设立的监管机构和行业施管理的机构,可以分为政府设立的监管机构和行业施管理的机构,可以分为政府设立的监管机构和行业 自律型管理机构自律型管理机构自律型管理机构自律型管理机构。社会征信系统社会征信系统社会征信系统社会征信系统 征信主要包括两大系统征信主要包括两大系统征信主要包括两大系统征信主要包括两大系统 以企业、公司为主体的法人组织的系统征信以企业、公司为主体的法人组织的系统征信以企业、公司为主体的法人组织的系统征信以企业、公司为主体的法人组织的系统征信 与公民个人经济和社会活动相关的系统征信与公民个人经济和社会活动相关的系统征信与公民个人经济和社会活动相关的系统征信与公民个人经济和社会活动相关的系统征信 征征信信系系统统信用档案系统信用档案系统信用调查系统信用调查系统信用评估系统信用评估系统信用查询系统信用查询系统失信公示系统失信公示系统根据征信数据库根据征信数据库形成使用过程分形成使用过程分中国国际投资头寸报表中国国际投资头寸报表(单位:亿美元)(单位:亿美元)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