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课件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240902959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5.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穆青冯健周原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课件1关于作者穆青(1921年3月15日-2003年10月11日),男,1921年出生于河南周口,曾任新华通讯社社长、近代新闻记者。冯健,解放前夕主要从事新闻宣传报道工作。1949年后调新华社工作。建国后,历任新华通讯社开封分社、江西分社记者,新华社中南总分社、湖北分社记者、编委。撰有通讯英勇搏斗一百天、管得宽等。周原(本名乔元庆),新华社高级记者,1944年参加八路军,1945年,周原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调入新华社任记者、高级记者、国内部机动采访室主任,写出了一大批有思想有特色的报告文学,其作品曾多次获奖。关于作者穆青(1921年3月15日-2003年10月11日)2人物通讯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一般有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人物通讯的关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揭示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的情怀和思想境界。要求写作中既见事,又见人,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常见的写法有:(一)通过矛盾冲突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二)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等表现人物活生生的性格特征;(三)通过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等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通讯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3走进人物焦裕禄,男,汉族,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山村人,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0年,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1954年8月相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走进人物焦裕禄,男,汉族,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山村人,原兰考县4走进人物1962年冬,焦裕禄来到兰考,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在除“三害”的斗争中,为了取得经验,焦裕禄同志亲自率领干部、群众进行了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然后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总结出了整治三害的具体策略,探索出了大规模栽种泡桐的办法。走进人物1962年冬,焦裕禄来到兰考,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全5走进人物治理前的兰考县治理前的兰考县走进人物治理前的兰考县6走进人物带领兰考人民治理土地带领兰考人民治理土地走进人物带领兰考人民治理土地7走进人物人民群众自发悼念焦裕禄同志人民群众自发悼念焦裕禄同志走进人物人民群众自发悼念焦裕禄同志8初读文本快速阅读文本,画出生字新词,积累词语初读文本快速阅读文本,画出生字新词,积累词语9初读文本这篇人物通讯写了什么?尝试归纳文中所写焦裕禄的具体事迹这篇人物通讯记录了焦裕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事迹,通过记叙焦裕禄到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呕心沥血带领兰考县人民摆脱“盐、碱、旱”等难题,直至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感人事迹,激励着全国人民学习焦裕禄精神,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初读文本这篇人物通讯写了什么?尝试归纳文中所写焦裕禄的具体事10初读文本这篇人物通讯写了什么?尝试归纳文中所写焦裕禄的具体事迹导语:焦裕禄来到兰考的背景,初到兰考的作为第一节:焦裕禄身先士卒,带领县委班子深入一线进行细致地调查研究第二节:兰考县遭遇洪灾,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人民全力救灾第三节:焦裕禄身患肝癌,但心中只有人民,不顾自身第四节:焦裕禄因肝癌住院,即使在病中依旧没有忘记关心兰考县的人民第五节:焦裕禄的精神永远流传,带给人民无穷的精神力量初读文本这篇人物通讯写了什么?尝试归纳文中所写焦裕禄的具体事11导语:焦裕禄来到兰考的背景,初到兰考的作为背景:1962年冬天,正是豫东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20万亩麦子,秋天淹坏了30多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10万亩禾苗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了历年的最低水平。初到兰考的作为:他到灾情最重的公社和大队去了。他到贫下中农的草屋里,到饲养棚里,到田边地头,去了解情况,观察灾情去了。他从这个大队到那个大队,他一路走,一路和同行的干部谈论。见到沙丘,他说:“栽上树,岂不是成了一片好绿林!”见到涝洼窝,他说:“这里可以栽苇、种蒲、养鱼。”见到碱地,他说:“治住它,把一片白变成一片青!”转了一圈回到县委,他向大家说:“兰考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问题是要干,要革命。兰考是灾区,穷,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导语:焦裕禄来到兰考的背景,初到兰考的作为背景:1962年冬12第一节:焦裕禄身先士卒,带领县委班子深入一线进行细致地调查研究如何理解“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比喻凡事跟在别人后边学样,不如自己去开拓创新。周原中原大地:“查风沙要查到沙落尘埃!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我们要亲自掂掂三害的分量。”焦裕禄一到兰考县就决定要把兰考县180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自然情况摸透,亲自去掂一掂兰考的“三害”究竟有多大分量。在实地调研时,焦裕禄不顾环境的险恶,亲自去查风口、探流沙,掌握了大量一手的资料。第一节:焦裕禄身先士卒,带领县委班子深入一线进行细致地调查研13第二节:兰考县遭遇洪灾,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人民全力救灾“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这一天。焦裕禄没烤群众一把火,没喝群众一口水。风雪中,他在9个村子,访问了几十户生活困难的老贫农。在许楼,他走进个低矮的柴门。这里住的是一双无依无靠的老人。老大爷有病躺在床上,老大娘是个瞎子。焦裕禄一进屋,就坐在老人的床头问寒问饥。老大爷问他是谁,他说:“我是您的儿子。”老人问他大雪天来干啥,他说:“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老大娘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用颤抖的双手上上下下摸着焦裕禄。老大爷眼里噙着泪说:“解放前,大雪封门,地主来逼租,撵得我串人家的房檐,住人家的牛屋。”焦裕禄安慰老人说:“如今印把子抓在咱手里,兰考受灾受穷的面貌一定能够改过来。”为什么要插入这样一个故事?反映焦裕禄深入群众,关心群众的宝贵品质。同时也表明人民群众对新中国的拥护和爱戴。通过这个故事,深化了文章的情感,突出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密切的联系。第二节:兰考县遭遇洪灾,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人民全力救灾“当群14第三节:焦裕禄身患肝癌,但心中只有人民,不顾自身“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在描写焦裕禄同志和肝癌斗争时,文章都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动作描写。如“他经常把右腿踩在椅子上,用右膝顶住肝部。他棉袄上的第二和第三个扣子是不扣的,左手经常揣在怀里。人们留心观察,原来他越来越多地用左手按着时时作痛的肝部,或者用一根硬东西顶在右边的椅靠上。日子久了,他办公坐的藤椅上,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他对自己的病,是从来不在意的。”语言描写。如他说:“开会要安排一年的工作,离不开!”没有住。第三节:焦裕禄身患肝癌,但心中只有人民,不顾自身“他心里装着15第四节:焦裕禄因肝癌住院,即使在病中依旧没有忘记关心兰考县的人民“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他死后,人们在他病榻的枕下,发现了一本毛泽东选集,一本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表面上是写焦裕禄的“遗产”,实际上是通过两本书反映焦裕禄可贵的品质。正是在毛泽东选集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两本书的指引下,焦裕禄不顾自身,无私奉献。这正是毛泽东思想的具体化表现,也是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修养。焦裕禄同志的所作所为,很好的诠释了毛泽东思想,很好的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修养。第四节:焦裕禄因肝癌住院,即使在病中依旧没有忘记关心兰考县的16第五节:焦裕禄的精神永远流传,带给人民无穷的精神力量“他没有死,他还活着”“他还活着”有几层含义?焦裕禄虽然去世了,但他在兰考土地上播下的自力更生的革命种子,正在发芽成长,他带给兰考人民的毛泽东思想的红灯,愈来愈发出耀眼的光芒。焦裕禄同志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人们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不断开创新的奇迹。第五节:焦裕禄的精神永远流传,带给人民无穷的精神力量“他没有17深入探究作者在描写焦裕禄时使用了哪些手法?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思考:在文中找出相应描写的例子。深入探究作者在描写焦裕禄时使用了哪些手法?语言描写,神态描写18示例:语言描写示例:语言描写他一路走,一路和同行的干部谈论。见到沙丘,他说:“栽上树,岂不是成了一片好绿林!”见到涝洼窝,他说:“这里可以栽苇、种蒲、养鱼。”见到碱地,他说:“治住它,把一片白变成一片青!”转了一圈回到县委,他向大家说:“兰考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问题是要干,要革命。兰考是灾区,穷,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尝试找出文中其他描写方法。示例:语言描写他一路走,一路和同行的干部谈论。见到沙丘,他说19深入探究文中有很多小标题,这些小标题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亲临一线,身先士卒的精神)“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心系群众,忘我工作)“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热爱群众,无私奉献)“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没有死,他还活着”(肉体虽死,精神永存)。这几个小标题是按照焦裕禄同志的事迹和品质,按照时间为线索进行安排,每一节中都有一个核心的主题,例如第一节“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通过焦裕禄身先士卒下乡调研,表现他忘我工作的品质。每个标题都是焦裕禄品质的一个侧面,而加起来则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焦裕禄。深入探究文中有很多小标题,这些小标题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吃别20深入探究这篇文章有哪些特色?(一)小标题的结构,体现布局谋篇的精细、巧妙。全文按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亲临一线,身先士卒的精神)“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心系群众,忘我工作)“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热爱群众,无私奉献)“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没有死,他还活着”(肉体虽死,精神永存)。(二)表达方式上,记叙为主,夹以描写、议论、说明。全文的主线是记叙焦裕禄同志从到达兰考后忘我工作,带领群众治理土地的感人事迹,同时夹杂着描写、议论,将焦裕禄同志的精神生动的刻画了出来。(三)运用大量生动具体的例子,生动表明焦裕禄的可贵品质。在全文的描写中,每一节都举了很多生动形象的例子,表现出焦裕禄可贵的品质。深入探究这篇文章有哪些特色?(一)小标题的结构,体现布局谋篇21深入探究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通讯?全面记叙优秀共产党员、县委书记焦裕禄的优秀事迹,树立社会主义榜样,号召大家学习焦裕禄同志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构筑和谐社会。深入探究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通讯?全面记叙优秀共产党员、县委书22拓展延伸通过这篇通讯,尝试归纳焦裕禄精神,你有什么启发?“焦裕禄精神”是一种向焦裕禄同志学习的精神,被习近平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对焦裕禄同志,总书记一直十分崇敬,视为人生榜样。习近平这样评价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拓展延伸通过这篇通讯,尝试归纳焦裕禄精神,你有什么启发?“焦23作业练习在我们走过的人生旅途中,很多平凡人的事迹令我们感动,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位人物为报道对象来进行人物通讯的写作练习。作业练习在我们走过的人生旅途中,很多平凡人的事迹令我们感动,24如何学好中学语文?一、修辞格与体会文章表达1、读出佳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及地位。2、公式: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如何学好中学语文?一、修辞格与体会文章表达1、读出佳句在文章25二、插叙的作用1、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2、公式: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题(或丰富了主人公的性格)。二、插叙的作用1、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26三、归纳文章的中心公式: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写景状物: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议论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三、归纳文章的中心公式:27四、记叙的要素的作用公式: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四、记叙的要素的作用公式:28五、描写手法的作用1、读出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2、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动作(细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五、描写手法的作用1、读出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29五、描写手法的作用3、公式:外貌: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语言: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动作:用运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心理: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五、描写手法的作用3、公式:30六、环境描写的作用1、找出文段开头或中间及末尾的环境描写语句。2、公式:的景物描写,写出了的景色(或环境),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质。的景物描写,结合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3的景物描写,反映了的情景,为全文定下了的感情基调。六、环境描写的作用1、找出文段开头或中间及末尾的环境描写语句31七、论证方法的作用1、在文段中找出相关的论证方法。2、明确知识:例证法主要是增强说服力,通过一两个典型事例,可以使阐述的道理令人信服。引证法的主要作用是充实内容,增强说服的权威性,极具力度和信度。正反对比论证法的主要作用是使论证更为深刻。比喻论证法的主要作用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论证更为具体生动形象。七、论证方法的作用1、在文段中找出相关的论证方法。32七、论证方法的作用3、公式:例证法:采用了举例的方法,以来说明的观点,列举详实,说服力强。引证法:采用了引证法,以的名言来说理,增强说服的权威性,极具力度和信度。正反对比论证法: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法,以来论述,深刻。比喻论证法:采用了比喻论证法,以的比喻形象地阐明了七、论证方法的作用3、公式: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