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现场救护

上传人:ra****d 文档编号:240902225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现场救护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现场救护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现场救护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故现场救护与应急自救事故现场救护与应急自救1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现场救护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现场救护n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救护概述n化学烧伤的应急与救护n群体性化学灼伤的应急与救护n化学中毒的应急与救护2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救护概述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救护概述n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与后果n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急救的器材与装备n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急救的原那么n现场急救的实施程序n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医疗运送与救护3危险化学品n危险化学品是指物质本身具有某种危险特性,当受到摩擦、撞击、振动、接触热源或火源、日光曝晒、遇水受潮和遇性能相抵触物品等外界条件的作用,会导致燃烧、爆炸、中毒、灼伤及污染环境事故发生的化学品4危险化学品主要危害n活性与危险性、燃烧性、爆炸性、毒性、腐蚀性和放射性危险化学品大量排放或泄漏后,可能引危险化学品大量排放或泄漏后,可能引起火灾、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可污染起火灾、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可污染空气、水、地面和土壤或食物,同时可空气、水、地面和土壤或食物,同时可以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或黏膜进入以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引起群体中毒甚至死亡事故发生人体,引起群体中毒甚至死亡事故发生 5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与后果n n引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原因很多,危险化学品种类引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原因很多,危险化学品种类引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原因很多,危险化学品种类引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原因很多,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所以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后果也大不相同繁多,所以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后果也大不相同繁多,所以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后果也大不相同繁多,所以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后果也大不相同n n危险化学品事故具有突发性、复杂性、激变性、群危险化学品事故具有突发性、复杂性、激变性、群危险化学品事故具有突发性、复杂性、激变性、群危险化学品事故具有突发性、复杂性、激变性、群体性,在发生重大或灾害性事故时常可导致严重事体性,在发生重大或灾害性事故时常可导致严重事体性,在发生重大或灾害性事故时常可导致严重事体性,在发生重大或灾害性事故时常可导致严重事故后果,因此现场急救工作不同于一般的医疗救护故后果,因此现场急救工作不同于一般的医疗救护故后果,因此现场急救工作不同于一般的医疗救护故后果,因此现场急救工作不同于一般的医疗救护工作,有其特定的内涵,再加上危险化学品事故应工作,有其特定的内涵,再加上危险化学品事故应工作,有其特定的内涵,再加上危险化学品事故应工作,有其特定的内涵,再加上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常常涉及多部门和多种救援专业队伍的急救援工作常常涉及多部门和多种救援专业队伍的急救援工作常常涉及多部门和多种救援专业队伍的急救援工作常常涉及多部门和多种救援专业队伍的配合协调,致使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现场急救的组织配合协调,致使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现场急救的组织配合协调,致使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现场急救的组织配合协调,致使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现场急救的组织工作尤其重要工作尤其重要工作尤其重要工作尤其重要 6危险化学品事故主要危害n中毒n烧伤n窒息n死亡7中毒n n气体气体气体气体(如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物;刺如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物;刺如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物;刺如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物;刺激性气体如氮氧化物、氯、氨、二氧化硫等激性气体如氮氧化物、氯、氨、二氧化硫等激性气体如氮氧化物、氯、氨、二氧化硫等激性气体如氮氧化物、氯、氨、二氧化硫等),有机有机有机有机溶剂溶剂溶剂溶剂(苯胺、三硝基甲苯等苯胺、三硝基甲苯等苯胺、三硝基甲苯等苯胺、三硝基甲苯等),以及,以及,以及,以及有机磷农药有机磷农药有机磷农药有机磷农药等等等等n n从实际发生的情况看,多集中于:从实际发生的情况看,多集中于:从实际发生的情况看,多集中于:从实际发生的情况看,多集中于:氯气、氨气、氮氧氯气、氨气、氮氧氯气、氨气、氮氧氯气、氨气、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硫化氢、硫酸二甲酯、光气化物、二氧化碳、硫化氢、硫酸二甲酯、光气化物、二氧化碳、硫化氢、硫酸二甲酯、光气化物、二氧化碳、硫化氢、硫酸二甲酯、光气等,主等,主等,主等,主要由刺激性气体和窒息性气体组成,占全部中毒事故要由刺激性气体和窒息性气体组成,占全部中毒事故要由刺激性气体和窒息性气体组成,占全部中毒事故要由刺激性气体和窒息性气体组成,占全部中毒事故的的的的7575以上。而其中氯气、一氧化碳、氨气三类化以上。而其中氯气、一氧化碳、氨气三类化以上。而其中氯气、一氧化碳、氨气三类化以上。而其中氯气、一氧化碳、氨气三类化合物所致的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占合物所致的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占合物所致的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占合物所致的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占5555左右左右左右左右8烧伤n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常发生爆炸和燃烧,因此伤员往往出现烧伤情况,并且常伴有复合伤9窒息n单纯性窒息性气体,如氢气、甲烷、二氧化碳等,这类气体本身毒性很低,但因其中空气中含量高,使氧的相对含最降低,肺内氧分压降低,导致机体缺氧n化学性窒息性气体,如一氧化碳、氰化物、硫化氰等,主要危害是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的化学作用,使血液运送氧的能力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造成全身组织缺氧10死亡n火灾、爆炸等危险化学品事故可直接导致人员死亡,同时,现场的中毒、烧伤,窒息伤员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护,也将导致死亡11化学品的毒性危害 吸入吸入食入食入皮肤吸收皮肤吸收毒毒物物进进入入人人体体的的途途径径12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引起刺激引起刺激 过敏过敏 缺氧缺氧 昏迷和麻醉昏迷和麻醉 全身中毒全身中毒 致癌致癌 致畸致畸 致突变致突变 尘肺尘肺 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为引起中毒。13引起皮炎枯燥、粗糙、疼痛引起眼部炎症疼痛、流泪等呼吸道刺激鼻咽痛感、咳嗽引起刺激引起刺激n一般受刺激的部位为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14引起皮炎皮疹或水疱引起职业性哮喘咳嗽、呼吸困难等过敏过敏n接触某些化学品可引起过敏,开始接触时可能不会出现过敏病症,然而长时间的暴露会引起身体的反响。即便是接触低浓度化学物质也会产生过敏反响,皮肤和呼吸系统可能会受到过敏反响的影响。15单纯窒息 这种情况是由于周围氧气被惰性气体所代替,如氮气、二氧化碳、乙烷、氢气或氦气,而使氧气量缺乏以维持生命的继续。一般情况下,空气中含氧21%,如果空气中氧浓度降到17%以下,机体组织的供氧缺乏,就会引起头晕、恶心,调节功能紊乱等病症。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具有限制性空间的工作场所,缺氧严重时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缺氧缺氧(窒息窒息)n窒息涉及到对身体组织氧化作用的干扰。这种病症分为两种:单纯窒息和化学窒息。16化学窒息血液内窒息;细胞内窒息这种情况是由于化学物质直接影响机体传送氧以及和氧结合的能力,典型的化学窒息性物质就是一氧化碳。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到达0.05%时就会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严重下降,亦称血液内窒息;另外如氰化氢、硫化氢这些物质影响细胞和氧的结合能力,尽管血液中含氧充足,这种窒息亦称细胞内窒息。17昏迷和麻醉昏迷和麻醉n高浓度的某些化学品,如乙醇、丙醇、丙酮、丁酮、乙炔、烃类、乙醚、异丙醚会导致中枢神经抑制。这些化学品有类似醉酒的作用,一次大量接触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18 作用是净化血液中的有毒物质并在排泄前将它们转化成无害的和水溶性的物质。然而反复接触一些物质是对肝脏有害的,引起病变肝硬化和降低肝脏的功能,例如溶剂酒精、四氯化碳、三氯乙烯、氯仿等,也可能被误认为病毒性肝炎,因为这些化学物质引起肝损伤的病症黄皮肤、黄眼睛类似于病毒性肝炎。全身中毒n全身中毒是指化学物质引起的对一个或多个系统产生有害影响并扩展到全身的现象,这种作用不局限于身体的某一点或某一区域。肝脏肝脏肝脏肝脏19致癌致畸n致癌:长期接触一定的化学物质可能引起细胞的无节制生长,形成癌性肿瘤。这些肿瘤可能在第一次接触这些物质以后许多年才表现出来,这一时期被称为潜伏期,一般为4-40年。n致畸:接触化学物质可能对未出生胎儿造成危害,干扰胎儿的正常发育,在怀孕的前三个月,脑、心脏、胳膊和腿等重要器官正在发育,从而导致胎儿畸形。20尘肺n尘肺是由于在肺的换气区域发生了小尘粒的沉积以及肺组织对这些沉积物的反响。一般很难在早期发现肺的变化,当X射线检查发现这些变化的时候病情已经较重了。尘肺病患者肺的换气功能下降,在紧张活动时将发生呼吸短促病症,这种作用是不可逆的,能引起尘肺病的物质有石英晶体、石棉、滑石粉、煤粉和铍。21 气体废物液体废物固体废物燃烧产物生活废弃物使用过程排放物排放物包括:气体或液化气体 液体、固体事事故故排排放放有害化学品其其它它废废物物生生产产废废物物化学品的环境危害n环境危害n进入生态环境的途径22 对大气的危害 破坏臭氧层 导致温室效应 引起酸雨 形成光化学烟雾 我国每年排放工业生产废气量 约3万亿立方米,其中:二氧化硫1500万吨 二氧化碳约10亿吨有害化学品的污染危害23土壤酸化土壤碱化土壤板结 我国每年向陆地排放有害 化学废物2242万吨 对水体的危害 含氮、磷及其他有机物的生活污水、富营养化赤潮水花24 重金属、农药、挥发酚类、氰化物、砷化合物等污染物可在水生生物体内富集,造成其损害、死亡,破坏生态环境 石油类污染可导致鱼类、水生生物死亡,还可引起水上火灾。1995年全国工业企业通过工业三废向江河湖泊排放石油类54150吨,硫化物41554吨,挥发酚5335吨,铅1250吨 化工废水中氰化物、砷、汞、铅和挥发酚1994年达24274吨。2526事故案例n2021年1月6日山西省稷山县东方资源开展铁合金一厂发生一起煤气中毒事件。导致2名工人死亡,另有5名工人中毒。n据当地安监部门调查,死亡的两名工人名叫王红振和张玉田。事发时王红振在未通知值班工长的情况下,带着一名助手在工厂锰铁高炉煤气区内更换蒸汽管,没有按规定方向站位,由于时间较长,导致煤气中毒。高炉下面的5名工人随后自行上去进行抢救,随之中毒,其中张玉田身亡。27事故案例n2021年1月4日,什邡一药厂化学合成车间发生爆炸,两名员工当场死亡,另一名前来抢救的职工受伤。8间房屋的天花板已经全被炸飞。n该药厂下午1时30分上班,上班不到5分钟,烘烤原料的烤箱就发生了爆炸。爆炸引起了短暂的燃烧。28事故案例n2005年3月29日18:50许,山东省运载液氯的罐式半挂车在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发生交通事故,引发车上罐装的液氯大量泄漏,造成29人死亡,456名村民和抢救人员中毒住院治疗,门诊留治人员1867人,10500多名村民被迫疏散转移,大量家畜家禽、农作物死亡和损失,直接经济损失1700多万元。京沪高速公路沭阳至宝应段交通中断20小时。29化学品管理与立法n国际劳工组织于1990年6月讨论通过的第170号公约?作业场所平安使用化学品公约?和第177号?作业场所平安使用化学品建议书?,就化学品的危险性鉴别与分类、登记注册、加贴平安标签、向用户提供平安技术说明书以及企业的责任和义务等问题作出了根本规定;要求各成员国建立化学事故控制措施,建立相应的制度,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化学危害n1994年10月27日第八届第十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了170号公约,中国政府向世界劳工组织正式作出承诺,使我国的化学品管理要与国际管理体系接轨,按照国际通用模式建立新型的化学品管理体系,促进化学品管理逐步国际化。为有效地贯彻实施170号公约,劳动部和化工部联合公布了?工作场所平安使用化学品规定?,从1997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30我国现制订和公布的有关化学品管理的主要法规和标准n化学危险物品平安管理条例n化学危险物品平安管理条例实施细那么n易燃易爆化学品消防平安监督管理方法n化学品平安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16483-2000n化学品平安标签编写规定GB15258-1999n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n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GB6944-86n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90n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那么GB15603-9531危险化学品分类n爆炸品n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n易燃液体n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n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n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n放射性物品n腐蚀品?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1369092)32爆炸品n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响,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叠氮钠、黑索金、叠氮钠、黑索金、2,4,6-三硝基甲苯三硝基甲苯TNT,三硝基苯酚,三硝基苯酚33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n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na.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nb.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34易燃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气体毒性指标同第六类如:一氧化氮、氯气、氨等。不燃气体无毒、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如:压缩空气、氮气等。35易燃液体n本类化学品系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其闭杯试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低闪点液体:闪点低闪点液体:闪点1818 如:乙醚闪点为如:乙醚闪点为-45-45 乙醛闪点为乙醛闪点为-38-38等;等;中闪点液体:中闪点液体:1818闪点闪点2323 如:苯闪点为如:苯闪点为-11-11 乙醇闪点为乙醇闪点为1212等;等;高闪点液体:高闪点液体:2323闪点闪点6161 如:丁醇闪点为如:丁醇闪点为3535 氯苯闪点为氯苯闪点为2828等。等。36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n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红磷、硫磺。n自燃物品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响,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白磷、三乙基铝。n遇湿易燃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响,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钠、钾。37易燃固体的特性 易燃性红磷、硫磺、萘、平安火柴;2,4,6-三硝基甲苯含水30%、硝化棉25%含水28%可分散性与可氧化性 硅粉、锰粉、钛粉等 热分解性多聚甲醛、2-硝基联苯等自燃物品的特性 极易氧化黄磷、硫化亚铁、硫化钠、烷基铝、油棉纱等 易分解 硝化纤维片基、种子饼等遇湿易燃物品的特性 遇湿易燃性金属钠、金属钾、铝粉、金属氢化物、碳化钙、磷化锌等 38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n氧化剂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敏感。n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或摩擦极为敏感。39氧化剂的特性强氧化性高氯酸盐、高锰酸盐、硝酸盐等与易燃、可燃物混合,极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火药、氯酸钾与硫磺助燃性 在火场中增大火势易分解 受热、撞击、摩擦、震动、撞击极易分解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叔丁醇、过氧化甲乙酮等40有毒品n本类化学品系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器官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n经口摄取半数致死量:固体LD50500mg/kg;液体LD502000mg/kg;经皮肤接触24h,半数致死量LD501000mg/kg;粉尘、烟雾及蒸气吸入半数致死量LC5010mg/L的固体或液体。氰化钠、氰化钾、砷酸盐、农药、酚类、氯化钡、硫酸二甲酯等41有毒品分三级有毒品分三级经口经口:LD505mg/kg经皮经皮:LD5040mg/kg粉尘、烟雾或蒸粉尘、烟雾或蒸气吸入气吸入1小时小时:LC500.5mg/l经口经口:5mg/kgLD5050mg/kg经皮经皮:40mg/kgLD50200mg/kg粉尘、烟雾或蒸气吸入粉尘、烟雾或蒸气吸入1小时小时:0.5mg/lLC502mg/l固体经口固体经口:50mg/kgLD50 500mg/kg液体经口液体经口:50mg/kgLD50 2000mg/kg经皮经皮(24小时小时):200mg/kgLD50 1000mg/kg粉尘、烟雾或蒸气吸入粉尘、烟雾或蒸气吸入1小时小时:2mg/lLC5010mg/l42放射性物品 放射性物品是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Bq/kg的物品。按其放射性大小细分为一级放射性物品、二级放射性物品和三级放射性物品。如金属铀、六氟化铀、金属钍等。43腐蚀品n本类化学品系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h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外表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年的固体或液体。该类按化学性质分为三项:该类按化学性质分为三项:酸性腐蚀品酸性腐蚀品:硫酸、硝酸、盐酸等;:硫酸、硝酸、盐酸等;碱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乙醇: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乙醇 钠等;钠等;其它腐蚀品其它腐蚀品:亚氯酸钠溶液、氯化铜、氯:亚氯酸钠溶液、氯化铜、氯 化锌等。化锌等。44危险化学品平安技术说明书危险化学品平安技术说明书MSDS n危险化学品平安技术说明书MSDS为化学物质及其制品提供了有关平安、健康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各种信息,并能提供有关危险化学品的根本知识、危险化学品名录、危险化学品分类、危险化学品目录、危险化学品管理、危险化学品标志、危险化学品运输、危险化学品贮存方式、危险化学品查询、危险化学品平安标签、防护措施和应急行动等方面的资料。在一些国家,MSDS也称作物质平安技术说明书SDS,ISO11014中采用SDS术语。45平安技术说明书结 构1.化学品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及企业标识2.成分成分组成信息组成信息3.危险性概述危险性概述4.急救措施急救措施5.消防措施消防措施6.泄漏应急处理泄漏应急处理7.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处置与储存8.接触控制接触控制 个体防护个体防护9.理化特性理化特性10.稳定性稳定性和反响活性和反响活性11.毒理学资料毒理学资料12.生态学资料生态学资料13.废弃处置废弃处置14.运输信息运输信息15.法规信息法规信息16.其他信息其他信息46危险化学品标志n标志的种类:根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和类别,设主标志16种,副标志11种。n标志的图形:主标志由表示危险特性的图案、文字说明、底色和危险品类别号四个局部组成的菱形标志。副标志图形中没有危险品类别号。n标志的尺寸、颜色及印刷:按GB190的有关规定执行。n标志的使用n标志的使用原那么:当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一种以上的危险性时,应用主标志表示主要危险性类别,并用副标志来表示重要的其他的危险性类别n标志的使用方法:按GB190的有关规定执行。47主标志主标志4849主标志主标志16种种5051副标志副标志11种种52危险化学品平安标签n平安标签的样式n平安标签的内容53供给商平安标签供给商平安标签54标 签 内 容化学品标识危险性标志警示词危险性概述平安措施生产企业信息地址、提示参阅MSDS化学事故应急 危规号与UN号55危 险警 告爆炸品易燃气体有毒气体低闪点液体一级自燃物品一级遇湿易燃物品一级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剧毒品一级酸性腐蚀品不燃气体中闪点液体一级易燃固体二级自燃物品二级遇湿易燃物品二级氧化剂有毒品二级酸性腐蚀品一级碱性腐蚀品高闪点液体二级易燃固体有害品二级碱性腐蚀品其它腐蚀品注 意警示词与化学品危险性类别的对应关系56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n1994年,原化工部制定并公布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管理方法?,1996年,原化工部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印发了?关于组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通知?,成立了全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按区域组建的8个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n1998年,“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系统更名为“国家经贸委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系统,由国家经贸委领导,该系统由“国家经贸委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国家经贸委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和8个“国家经贸委化学事故应急抢救中心组成57n1997年,公安部消防部队在全国30个重点城市成立了消防特勤队伍,配备了比较先进的装备和器材,建立了一支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现场抢救的重要力量。n人民解放军中的防化兵也配有比较完善的装备和器材,是实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专业部队58应急救援的根本任务n1.控制危险源。为防止事故恶化,应尽早、最大程度地控制危险源;n2.抢救受害人员;n3.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n4.做好现场清消,消除危害后果;n5.向有关部门和社会媒介提供翔实情报;n6.保存有关记录及实物,为后面事故调查工作做准备。59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n一、应急救援原那么n坚持“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立足防范,认真落实应急措施;实行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现场急救与信息效劳相结合的原那么。充分利用现有的应急救援根底,完善工作体系,建设责任明确,反响灵敏,指挥有力,快速有效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系统。60二、组织体系n按照国务院关于各类突发事件原那么上由当地政府负责处理的精神,国家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设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企业5级应急救援组织体系,根据事故影响范围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分别由不同层次的应急救援指挥部门负责救援工作的组织实施。61三、技术支持体系n1.信息技术支持体系:由国家化学品登记注册中心和各省(市)地方登记办公室组成的危险化学品登记网络,结合国家实行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建立包括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企业动态信息的数据库,为国家和地方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准备和救援行动提供信息支持,提供24小时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热线效劳,为危险化学品平安管理、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提供技术、信息支持。n2.现场救援技术支持体系:加强应急救援队伍与应急装备建设,促进各种救援力量的有效整合。完善国内消防特勤队伍的建设,购置先进的灭火车辆、侦检设备、防护器材与通讯设备等;完善目前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队伍,购置先进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车辆、急救设备、防护器材与通讯设备;充分发挥总参防化部队的作用,完善防化设备,增强应急力量。n3.专家库系统:根据地域分布,聘请包括平安、消防、卫生、环保等在内的各类专家,定期进行考核和资格认证,保证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时的权威性和时效性,必要时就近专家可赴现场指导应急救援工作。62四、应急预案系统n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定、修订、实施各辖区内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建立各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系统。根据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63五、培训机制的建设n定期对各级应急指挥人员、管理人员、现场救援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对普通民众、在校学生等进行应急知识培训,根据不同培训对象,采用不同的培训教材。64六、法律法规体系n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是国家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正常运转的根本保证,因此有必要制定一部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管理条例。通过该条例的制定,建立一套明确的机构和经费管理机制,规定各方责任,可有效快速地处理事故,确保体系的正常运转。65区域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n调查研究n化学品评价和重大危险源辨识n预案编制n预案演习和修订n审核实施66一、调查研究n调查研究是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第一步。n1化学品普查。对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的根本情况进行登记,催促有化学品的单位做好化学品危险性鉴别与分析,贯彻化学品平安技术说明书和平安标签制度,摸清危险化学品在某地区生产、储存、使用情况,包括这些单位的地理位置,涉及到的化学品种类、数量、规模和相关的生产、储存、使用信息。n2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特点。n3社会公用设施、应急救援力量情况和资源现状。67二、化学品评价和重大危险源辨识n对普查的化学品进行危险性评估,鉴别分类。实施重大危险源辨识、申报普查,了解和掌握重大危险源的数量、分布及其状况,包括潜在事故的发生、开展情形和可能的危害情况包括对人员、环境、社会秩序的不良影响,建立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68三、预案编制n1根本情况:本辖区的地理、气象、环境、人口、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社会公用设施和应急救援力量现状。n2应急组织:设立本辖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委员会简称化救委和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委员会和指挥部由辖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平安生产监管、公安、环保、卫生、交通、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的人员组成。n3通讯联络:确定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委员会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完善通讯设施、通讯网络和号码等。n4专家咨询系统:由和事故有关的各个领域的专家直接组成,包括专家名单和联系方式。n5区域联防:按照区域邻近原那么,组织和发动社会各界志愿组织单位和企业共同协作,包括企业和社会各种志愿援助组织的名称、可以提供的援助等。n6应急救援方案:根据辖区内各重大危险源的具体情况不同,相对应的具体应急救援方案也应有所区别。本局部的编写要具体细致,落实到人。每一项任务要注明执行单位、负责人、配备器材、通讯方式、行动路线、实施步骤等。n7条件保障:提供尽可能充足的救援物资如交通工具、医疗器材、药品和衣物、食品、资金等。n8公开事故信息:接待新闻媒体,并告知事故的开展、事故救援和伤亡情况。n9预案评估:收集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检验预案每一方面的实效性,便于预案的进一步修改、补充和更新。69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n(1)地方平安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全面组织与协调,就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的情况及时向上一级应急救援机构汇报。承担辖区化救指挥中心的职责;组织编制辖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和修订;组织开展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宣传、教育、培训。n(2)公安部门:组织、指导、协调本辖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公安系统所担负的抢险、消防、交通和治安工作。n(3)卫生部门:负责对受害人员的院前抢救和院内治疗与康复工作。负责研究制定本辖区有关的有毒化学品医疗抢救方案,组织这些方案的培训、学习及相应装备、药品的落实。n(4)环保部门:负责组织有毒化学品事故现场的环境监测和处理事故的危害区域。n(5)交通、铁路、民航等交通部门:组织、指导、协调交通运输部门在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时所担负的任务。负责交通的指挥、运输工具的调配及撤离人员、应急药品、物品等的运送。n(6)防化部队:组织、指导、协调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防化部队所担负的任务,积极配合支持地方应急救援行动,组织研究泄露化学品的洗消技术。n(7)财政部门: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供资金支持。n(8)食品医药部门:研究、开发化学事故中毒、灼伤治疗抢救药品,协调药品、医疗器械的调配。70四、预案演习和修订n预案的编制由于经验、技术和理论等方面的限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定期进行预案的模拟演习,可以检验和完善预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预案进行检查、修订和完善。71五、审核实施n修订后的预案报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72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急救的原那么n(一一)迅速评估迅速评估n(1)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应根据事故的性质、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应根据事故的性质、程度、毒物的种类和毒性,有无燃烧、爆炸、程度、毒物的种类和毒性,有无燃烧、爆炸、窒息、坠落、撞击等现场情况,分析可能致窒息、坠落、撞击等现场情况,分析可能致伤的原因。伤的原因。(2)根据伤员的临床表现。迅速根据伤员的临床表现。迅速准确地对伤员进行检查与询问,根据伤员临准确地对伤员进行检查与询问,根据伤员临床病症和体症来分析判断。床病症和体症来分析判断。n(3)根据现场可能的检查、化验和监测资料。根据现场可能的检查、化验和监测资料。有条件时可通过如流动的有条件时可通过如流动的x线检查及常规化验线检查及常规化验效劳车进行检查、化验;通过空测仪器设备效劳车进行检查、化验;通过空测仪器设备对空气毒物浓度及氧含量进行监测分析,为对空气毒物浓度及氧含量进行监测分析,为现场评估提供依据。现场评估提供依据。73(二)自救与互救n自救与互救(他救),是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两种不能截然分开的重要的根本的形式。救援人员企业职工,特别是医务人员必须掌握自救与互救方面的一些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如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防护用品的使用,事故状态下的紧急逃生、撤离、烧伤或触电的现场紧急处置,外伤急救四大技术等74(三)现场急救的一般救治原那么n(1)立即解除致伤原因,脱离事故现场。n(2)置神志不清的伤员于侧卧位,防止气道梗阻,缺氧者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停止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挤压。n(3)皮肤烧伤应尽快清洁创面,并用清洁或已消毒的纱布保护好创面,酸、碱及其他化学物质烧伤者用大量流动清水和足够时间(一般20min)进行冲洗后再进一步处置,禁止在创面上涂敷消炎粉、油膏类,眼睛灼伤后要优先彻底冲洗。75n(4)如是严重中毒要立即在现场实施病因治疗及相应对症,支持治疗;一般中毒伤员要平坐或平卧休息,密切观察监护,随时注意病情的变化。n(5)骨折,特别是脊柱骨折时,在没有正确固定的情况下,除止血外应尽量少动伤员,以免加重损伤。n(6)勿随意给伤员饮食,以免呕吐物误人气管内。n(7)置患者于空气新鲜、平安清静的环境中。n(8)防止休克,特别是要注意保护心、肝、脑、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76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根本程序77报警n(1)报告人姓名和单位、部门、联系。n(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单位、事故原因、主要危险化学品、事故性质(毒物外溢、爆炸、燃烧)、危害范围和程度。n(3)向单位领导汇报接警情况,请示派出救援队伍。n(4)通知本单位有关部门做好抢救准备工作。n(5)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情况,反映要求和建议。78救援集结n为救援单位领导或救援总值班根据接报情况和单位救援力量,下令集结医疗救护队伍。救护人员应根据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在指定地点集结,并携带好各自负责的器材与装备79清点出发n清点人员、装备后立即出发。途中通过车载或移动(或对讲机)与救援单位及事故单位保持联系,随时报告行动状况。80报到n救护队伍到达救援现场后,向事故现场指挥部报到。其目的是了解现场情况,接受救援任务,提出救援建议。81适宜选点n选择有利地形(地点)设置现场急救医疗点。选点工作关系到能否顺利开展现场急救和保护自身的平安,必须慎重。n(1)应选上风向的非污染区域,但不要远离事故现场,以便于就近抢救伤员。n(2)位置:尽可能靠近事故现场指挥部,以便于保持联系。n(3)路段:应接近路口的交通便利区,以利于伤病员转运车辆的通行和急救医疗点的应急转移。n(4)条件:急救医疗点可设在室外或室内,面积尽量要大,便于对众多人员的同时救护,同时尽可能保证有水和电的来源。n(5)标志:急救医疗点要设置醒目的标志,以便于救护人员和伤员的识别。最好是悬挂轻质面料的红十字白旗,可方便急救人员随时掌握现场风向的变化。82隔离、疏散n1.建立警戒区域事故发生后,应根据化学品泄漏扩散的情况或火焰热辐射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建立警戒区域时应注意以下几项:1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2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必须坚守岗位的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3泄漏溢出的化学品为易燃品时,区域内应严禁火种。83n2.紧急疏散迅速将警戒区及污染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紧急疏散时应注意:1如事故物质有毒时,需要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或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2应向侧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平安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3不要在低洼处滞留;4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与着火区。84防护n根据事故物质的毒性及划定的危险区域,确定相应的防护等级,并根据防护等级按标准配备相应的防护器具。85询情和侦检n1.询问遇险人员情况,容器储量、泄漏量、泄漏时间、部位、形式、扩散范围,周边单位、居民、地形、电源、火源等情况,消防设施、工艺措施、到场人员处置意见。n2.使用检测仪器测定泄漏物质、浓度、扩散范围。n3.确认设施、建构筑物险情及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各种危险源,确认消防设施运行情况。86现场急救n初检n伤情分类n及时救治n平安转送87初检n初检要处理危及生命的或正在开展成为危及生命的疾病或损伤。在这一阶段,应特别注意进行根本伤情估计及气道、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检查(ABCS)88n(1)开始先检查头部,触摸头顶及脑后,以及面部骨骼,寻找有无伤V1、擦伤、挫伤和变形。n(2)检查耳鼻有无出血及脑脊液。n(3)检查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响。n(4)翻开口腔检查有无出血、伤口和异物,如折裂的牙齿或托牙n(5)检查颈部有无颈椎畸形以及气管位置。n(6)伤员于侧卧时,迅速触摸其锁骨、肩胛骨、肱骨、肘部、尺桡骨和手,以确定是否有畸形、压痛和肿胀存在。当能触诊到手时,检查毛细血管充血度,并按压手指,以评估手神经血管功能。排除此侧肢体损伤之后,测量脉搏和血压,如果此侧肢体损伤,检查者应测量对侧上肢。89n(7)进行肺部和心脏听诊,并同时检查胸骨和肋骨,查看有无畸形,有无压痛,检查胸部有无伤口、擦伤和挫伤。n(8)检查腹部,有无伤口、擦伤、挫伤、强直、触痛和膨胀。n(9)摇动骨盆,检查骨盆带是否完整。n(10)检查靠近检查者一侧的下肢,触摸股骨、髌骨、胫腓骨及足部。检查足部毛细血管充盈度,按压足趾以估计神经血管功能,然后检查对侧下肢。n(11)翻转伤员呈俯卧位,检查和触摸背部和臀部。设制设制设制设制“化救卡,化救卡用不同颜色标志不同化救卡,化救卡用不同颜色标志不同化救卡,化救卡用不同颜色标志不同化救卡,化救卡用不同颜色标志不同的分类,同时在卡上设立伤员的分类,同时在卡上设立伤员的分类,同时在卡上设立伤员的分类,同时在卡上设立伤员“根本情况、根本情况、根本情况、根本情况、“初步诊断、初步诊断、初步诊断、初步诊断、“处理措施等工程处理措施等工程处理措施等工程处理措施等工程 90伤情分类n伤员分类使那些能从现场处理中获得最大医疗效果的伤员得到优先处理,而不是首先处理那些最严重的伤员。现代灾害伤员分类只对那些只有经过处理才能存活的伤员给予最优先的处理,而对不经处理的也可存活的伤员和即使处理也要死亡的伤员那么不给予优先处理。91n国外常用一种多色灾害伤员分卡系统。其颜色设计如下:红卡立即处理;绿卡次优先处理;黄卡延期处理;灰卡濒死或已死。使用这一分类卡系统,可为伤员伤情及哪些伤员应优先处理及运送提供一个易于辨识的标记。n国内在发生重大人员伤亡事故时,不同伤情伤员进行区域性划分,其中黑色代表致命伤需立即处理,危重伤用红色表示,中重伤用黄色,轻伤用绿色,以区别急救的优先顺序。92及时救治n现场急救处理一般采取共性处理,对特殊伤员给予相应的个体化处理。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命、后治病,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那么,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用到最紧急、最需要的地方,如对心跳呼吸停止的伤员要迅速给予心肺复苏,创伤大出血引起休克的伤员要立即止血抗休克等。93平安转送n对分类救治后的伤员分别向院内或院外转送。对于不同类型的伤员可以利用不同的交通工具给予转送,如轻伤员可以用一般车辆,较重的需要救护车辆,严重的需要用急救型救护车送。也就是说,对于需要进一步抢救的伤员的转送,不应该是普通的运输,而应在医学监护下的平安转送,即医疗救护运输。94泄漏处理n泄漏处理一般包括泄漏源控制及泄漏物处理两大局部n1.泄漏源控制可能时,通过控制泄漏源来消除化学品的溢出或泄漏。在厂调度室的指令下,通过关闭有关阀门、停止作业或通过采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方法进行泄漏源控制。容器发生泄漏后,采取措施修补和堵塞裂口,制止化学品的进一步泄漏,对整个应急处理是非常关键的。95n2.泄漏物处理现场泄漏物要及时进行覆盖、收容、稀释、处理,使泄漏物得到平安可靠的处置,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泄漏物处置主要有4种方法:n1围堤堵截。如果化学品为液体,泄漏到地面上时会四处蔓延扩散,难以收集处理。为此,需要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平安地点。n2稀释与覆盖。为减少大气污染,通常是采用水枪或消防水带向有害物蒸气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使其在平安地带扩散。在使用这一技术时,将产生大量的被污染水,因此应疏通污水排放系统。n3收容集。对于大型泄漏,可选择用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n4废弃。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含油污水系统处理。96n3.泄漏处理本卷须知n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n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应严禁火种;n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n化学品泄漏时,除受过特别训练的人员外,其他任何人不得试图去除泄漏物。97火灾控制n1.灭火对策n(1)扑救初期火灾。在火灾尚未扩大到不可控制之前,应使用适当移动式灭火器来控制火灾。迅速关闭火灾部位的上下游阀门,切断进入火灾事故地点的一切物料,然后立即启用现有各种消防设备、器材扑灭初期火灾和控制火源n(2)对周围设施采取保护措施。为防止火灾危及相邻设施,必须及时采取冷却保护措施,并迅速疏散受火势威胁的物资。有的火灾可能造成易燃液体外流,这时可用沙袋或其他材料筑堤拦截流淌的液体或挖沟导流,将物料导向平安地点。必要时用毛毡、海草帘堵住下水井、阴井口等处,防止火焰蔓延n(3)火灾扑救。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决不可盲目行动,应针对每一类化学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必要时采取堵漏或隔离措施,预防次生灾害扩大。当火势被控制以后,仍然要派人监护,清理现场,消灭余火。98n2.几种特殊化学品的火灾扑救本卷须知1扑救液化气体类火灾,切忌盲目扑灭火势,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必须保持稳定燃烧。否那么,大量可燃气体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遇着火源就会发生爆炸。2对于爆炸物品火灾,切忌用沙土盖压,以免增强爆炸物品爆炸时的威力;扑救爆炸物品堆垛火灾时,水流应采用吊射,防止强力水流直接冲击堆垛,以免堆垛倒塌引起再次爆炸。3对于遇湿易燃物品火灾,绝对禁止用水、泡沫、酸碱等湿性灭火剂扑救。4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的灭火比较复杂,应针对具体物质具体分析。99n5扑救毒害品和腐蚀品的火灾时,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防止腐蚀品、毒害品溅出;遇酸类或碱类腐蚀品,最好调制相应的中和剂稀释中和。n6易燃固体、自燃物品一般都可用水和泡沫扑救,只要控制住燃烧范围,逐步扑灭即可。但有少数易燃固体、自燃物品的扑救方法比较特殊。如2,4-二硝基苯甲醚、二硝基萘、萘等是易升华的易燃固体,受热放出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尤其在室内,易发生爆燃,在扑救过程中应不时向燃烧区域上空及周围喷射雾状水,并消除周围一切火源。100 应急处理过程并非是按部就班地按以应急处理过程并非是按部就班地按以上顺序进行,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同上顺序进行,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同时进行,如危险化学品泄漏,应在报警的时进行,如危险化学品泄漏,应在报警的同时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等等同时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等等 101现场急救工作中的本卷须知n1救护人员的平安防护n救护人员在救援行动中应佩戴好防毒面罩和防护服,随时注意现场风向的变化,做好自身防护。n2救护人员进入污染区必须注意的事项n(1)救护人员进入污染区前,必须戴好防毒面罩和穿好防护服;n(2)执行救援任务时,应以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互相照应;n(3)带好通信联系工具,随时保持通信联系。102n3工程救援中应注意的事项n(1)工程救援队在堵源抢险过程中,尽可能地和事故单位的自救队或技术人员协同作战,以便熟悉现场情况和生产工艺,有利堵源工作的实施;n(2)在营救伤员、转移危险物品和化学泄漏物的清消处理中,与公安、消防和医疗急救等专业队伍协调行动,互相配合,提高救援的效果;n(3)在涉及易燃易爆物质的事故现场,救援所用的工具具备防爆功能。103现场医疗急救中需注意的问题n(1)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具有突发性、群体性、特殊性和紧迫性,现场医务力量和急救的药品、器材相对缺乏,应合理使用有限的救护资源,在保证重点伤员得到有效救治的根底上,兼顾到一般伤员的处理。n(2)注意保护伤员的眼睛。n(3)对救治后的伤员实行一人一卡,将处理意见记录在卡上,并别在伤员胸前,以便做好交接,有利伤员的转诊救治。104n(4)合理调用救护车辆。在现场医疗急救过程中,常因伤员多而车辆不够用,因此,合理调用车辆迅速转送伤员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救护车辆缺乏的情况下,对危重伤员可以在医务人员的监护下,由监护型救护车护送,而中度伤员实行几个人合用一辆车,轻伤员可用公交车或卡车集体护送。n(5)合理选送医院。伤员转送过程中,实行就近转送医院的原那么。但在医院的选配上,应根据伤员的人数和伤情,以及医院的医疗特点和救治能力,有针对性地合理调配,特别要注意防止危重伤员的屡次转院。n(6)妥善处理好伤员的污染衣物。及时去除伤员身上的污染衣物,对去除下来的污染衣物集中妥善处理,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n(7)统计工作。统计工作是现场医疗急救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忙乱的急救现场,更应注意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为日后总结和分析积累可靠的数据。105组织和指挥污染区群众撤离事故现场n(1)指导群众做好个人防护后,再撤离危险区域。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立即组织和指导污染区的群众就地取材,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自己。如用透明的塑料薄膜袋套在头部,用毛巾或布条扎住颈部,在口鼻处挖出孔口,用湿毛巾或布料捂住口鼻,同时用雨衣、塑料布、毯子或大衣等物,把暴露的皮肤保护起来免受伤害,并根据当时的风向选择疏散路线快速转移至平安区域。也可就近进入民防地下工事,关闭防护门。对于污染区一时无法撤出的群众,可指导他们紧闭门窗,用湿布将门窗缝塞严,关闭空调等通风设备和熄灭火源,等待时机再进行转移。106n(2)防止继发性伤害。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域时,应选择平安的撤离线,防止横穿危险区域。进入平安区后,尽快去除污染衣物,防止继发性伤害。一旦皮肤或眼睛受到污染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就近医治。n(3)发扬互助互救的精神。发扬群众性的互帮互助和自救互救精神,帮助同伴一起撤离,对于做好救援工作,减少人员伤亡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危重伤员应立即搬离污染区,然后就地实施急救。107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医疗运送与救护n(一)医疗救护系统n(二)运送保障系统n交通运送工具n运送路线n通信联络n(三)运送医学急救108运送技术处置与本卷须知n(1)搬运技术n(2)注意体位n(3)途中处置109注意体位n外伤体位:颅脑伤病员应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以防止呕吐物或舌根下坠阻塞气道。胸部伤病员应取坐位,这样有利于伤员呼吸。严重的腹部外伤用担架或木板抬运时应取卧位,屈曲下肢。脊柱脊髓伤者原那么上要由24人一组进行搬运,首先将伤员的身体放成平直位置,用均衡的力量将伤员平卧或抬起,注意动作要一致。n中毒体位:中毒者一般采取坐位或半卧位比躺卧位更好,以便于患者呼吸及咳嗽。昏迷患者应平卧且头偏向一侧,并在头部及四肢大血管处放置冰袋,可将体温降至32左右,以延缓脑细胞死亡。110途中处置n危险化学品事故中的伤员,尤其中毒或灼伤患者在转送中注意保暖十分重要。n烧伤在清创之后,可以采用包扎或暴露疗法,但凡属考虑转院者均应包扎。转送途中暴露创面将增加护理难度,增多感染时机。n如酸碱灼伤患者在现场水冲洗时间少于30min,那么在转送途中应继续冲洗,尤其对碱灼伤患者更为重要。n某些化学物质灼伤易合并中毒,必须给予高度注意。如小面积的铬酸盐及苯酸溶液灼伤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氯乙酸溶液(晶体)灼伤后易引起吸收中毒而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心脏传导系统改变而心脏骤停。氢氟酸灼伤面积达1时要警惕大量氟吸收所致全身性氟中毒,防止低血钙发生。111n在运送因苯酚、黄磷(白磷)等脂溶性化学物灼伤的伤员时,应争分夺秒,继续用特殊清洗剂冲洗或外涂(5070酒精、12硫酸铜等),再用水清洗,以争取尽快将皮肤污染物去除干净,以杜绝再吸收。n运送黄磷(白磷)或含混有黄磷的无机磷灼伤者时,创面应湿包或用水浸泡,以阻止残留在创面上的黄磷颗粒遇空气燃烧,加重灼伤。创面使用油脂性外用药及油纱布敷料,以防磷吸收中毒。n禁止使用有色素药物,如龙胆紫、红汞等,以免给判断灼伤(烧伤)深度和清创带来困难。n运送电击伤伤员时,在运送前应建立可靠的静脉通道,途中突然发生气道堵塞时可紧急做环甲膜穿刺或切开插管术,严重电烧伤转运前应当留置导尿管,记录尿量以了解休克情况,应边运送边进行心脏复苏。112n(9)眼外伤应在现场详细检查处置的根底上,运送途中根据情况处置。如有眼球穿通或破裂伤不能冲洗,不得施加包扎不许使用眼膏;如有眼内容物脱离出时肯定有眼球破裂,应点消炎眼药水,双眼加眼垫运送。运送途中尽量不颠簸和防止挤压眼球。n(10)运送途中的抢救应自始至终进行,既不能因病情缓解而轻易停止继续采取措施(如呼吸停止伤员经采取人工呼吸等措施而初步恢复自主呼吸后),也不能擅自对经采取心肺复苏术后仍未复苏的伤员放弃抢救,必须给予伤员全程救护,为院内抢救创造一切时机与可能。n(11)运送中应尽可能做到一人一卡别在胸前或衣服的其他明显部位,注明姓名与初步诊断等,为院内抢救提供参考并节约时间。n(12)将现场采集的血、尿、呕吐物等样品随伤员一同送到医院,进一步化验分析,指导临床诊断治疗。n(13)护送人员必须做好现场抢救、途中病情观察、处置与护理、通讯联络等记录,到达目的医院后应进行床边交班,移交运送医疗记录。1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