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屋视频门禁人口信息采集建设方案课件

上传人:20****08 文档编号:240900930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租屋视频门禁人口信息采集建设方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出租屋视频门禁人口信息采集建设方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出租屋视频门禁人口信息采集建设方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出租屋视频门禁人口信息采集建设方案出租屋视频门禁人口信息采集建设方案 方案大纲 一、项目背景 二、需求分析 三、平台设计方案 方案大纲 一、项目背景 二、需求分析 三、平台设计方案 一、项目背景 为落实公安信息化建设服务基层和实战的要求,创新出租屋和流动人员管理模式,切实加强广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打防控能力,按照广东省小区、出租屋视频门禁信息联网技术规范的要求,将在广东省内小区、城中村、出租屋等场所推广建设具有门禁、视频监控和报警等功能的出租屋视频门禁报警系统。通过该解决方案,可实现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追溯、数据真实,达到御贼于家门之外的目的。通过安防块数据实现数据共享,将有价值的真实数据上传至相关部门进行研判,通过数据的汇聚,实现对逃犯、两劳人员、重点人口、传销、吸毒人员、维稳对象的精确掌控,从而实现发案率的下降、破案率的提高。一、项目背景 为落实公安信息化建设服务基层二、需求分析(一)当前出租屋及流动人口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我区在出租屋及流动人口管理上出了不少新招、实招,取得了明显成绩,但随着信息化社会和我区总部经济的快速发展,现有出租屋及流动人口管理模式逐渐出现了一些不适应:1、静态管理难以有效管控动态“社会流”2、信息采集投入大、周期长 3、系统信息应用效率不高 4、外来人口结构与中心区定位不相匹配 二、需求分析(一)当前出租屋及流动人口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二、需求分析(二)依托现代管理理念和信息化手段,推出出租屋及流动人口管理模式转型:1、打造智能小区,通过信息采集方式的“革命”,解决采集效率低下问题:(1)变被动登记为主动申报 (2)变上门采集为上门核查 (3)变人工采集为自动提取 二、需求分析(二)依托现代管理理念和信息化手段,推出出租屋三、平台设计方案 通过对创新管理服务需求的分析,我们设计了信息化智能小区平台,该平台致力于打造一个高端的综合管理服务体系,采用了云计算、云存储、人脸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IPV6、4G无线网络传输等先进技术,平台按高规格、高标准设计,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可以跟政府各部门的业务管理平台、办公平台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互通,使政府管理和服务真正实现信息化。以下从几个方面介绍本平台:1、平台的总体架构 2、系统的网络架构 3、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简介 4、平台后台设计 5、平台前端设计 6、信息化智能小区服务平台 三、平台设计方案 通过对创新管理服务需求的分析 1、平台的总体架构 平台的总体架构示意图:1、平台的总体架构 平台的总体架构示意图:1、平台的总体架构 平台的总体架构简介:平台的总体架构简介:1、采用云计算、云存储技术,建立一个区信息化智能中心,前端通过各种方式采集的数据,用数据抽取和提炼技术归集到该中心,该中心与区信息交换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并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将各职能部门需要的数据传送给这些职能部门的平台。2、小区管理中心为二级中心,负责居民信息采集、前端数据存储、数据抽取和提炼、管理前端楼宇的视频门禁设备、门禁授权、实时监控等功能。3、楼宇前端为视频门禁设备,负责采集人们进出楼宇的记录、照片和视频,结合中心的人脸识别技术,对进出楼宇人员的身份进行监管和核查。4、信息化智能社区服务平台将政府、社区各方面的服务送到居民家里,居民可以通过平台自助式录入个人、家庭相关信息,及时获取到政府社区的各种信息,享受到各种便利服务。1、平台的总体架构 平台的总体架构简介:1、采用云计算2、系统的网络架构 系统网络设计采用最新的 IPV6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网络架构示意图如下:2、系统的网络架构 系统网络设计采用最新的IPV6技术和物联3、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简介?物联网技术将让几乎人们想得到的东西都可以相连,方便的实现物联网技术将让几乎人们想得到的东西都可以相连,方便的实现“高效、节能、高效、节能、安全、环保安全、环保”的的“管、控、营管、控、营”一体化。一体化。3、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简介?物联网技术将让几乎人们想得到3、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简介?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采用“人员信息管理系统”统计所有流动人员信息,集中后的数据通过数据仓库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为各级政府机关提供及时、准确的流动人口决策分析报表,实现对流动人口的有效管理。口决策分析报表,实现对流动人口的有效管理。预留“公安系统平安联动”、“网上追逃”、“布控侦查技术”、“证件抓拍”等多种接口。1 社区内的监控录像、门禁刷卡、来访记录等信息均可通过和相关公安安全信息系统平台对接,实现与系统平台对接,实现与“公安平安系统公安平安系统”联动,有效预防违法事件的发生。联动,有效预防违法事件的发生。2 将“酒店网上追逃系统”延伸到“出租屋网上追逃”,大大拓展了追捕犯罪嫌疑人地理位置,实现全城网格化治安联防系统。罪嫌疑人地理位置,实现全城网格化治安联防系统。3 4 提供犯罪嫌疑人进出出租屋实时数据和视频图像信息,为侦察人员在全城范围提供犯罪嫌疑人进出出租屋实时数据和视频图像信息,为侦察人员在全城范围实现指定楼盘、出租屋的视频监控和实时比对。在不选用身份证扫描设备情况下,可选配对来访人员或证件进行摄像抓拍功能,并形成相应的来访报表,可查询来访时间及图像。拍功能,并形成相应的来访报表,可查询来访时间及图像。3、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简介?大数据分析:采用“人员信息4、平台后台设计 后台功能架构示意图:4、平台后台设计 后台功能架构示意图:4、平台后台设计 后台主要功能简介:后台主要功能简介:1、数据采集(1)住户、房东在小区管理中心或者通过互联网在智能小区服务平台登记住户的信息,申请门禁认证,认证通过后,领取门禁卡或获取身份证、居住证的门禁授权,做到一人一卡。(2)住户持卡开门时,前端门禁设备会触发网络摄像机进行拍照和录像,照片实时传到小区管理中心,通过小区管理中心提炼和抽取后上将比较重要的数据上传到区信息化智能中心。(3)后台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进行比对,如果持卡人照片跟门禁认证时住户备案的照片不符,则会在后台产生预警记录,根据预先设定的阀值进行预警,工作人员将情况及时通知房东,督促房东及时核查和更新住户信息。4、平台后台设计 后台主要功能简介:1、数据采集(1)住4、平台后台设计 与传统模式区别:(1)传统采集模式缺乏方便快捷的申报通道,住户不愿主动申报,等着政府部门或综管员上门采集。建设智能小区后,住户、房东通过互联网即可自行申报,提高了积极性,变被动登记为主动登记。(2)面对海量的基础信息和较高人口流动率,传统采集模式效率不高、周期长、更新慢,变为主动登记后,综管员不用再上门采集,只需上门核查、纠正,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扭转了人力不足的困局。(3)传统采集模式综管员无法及时获取出租屋住户的变动情况,需要频繁上门核查,浪费很大的人力物力,也容易引起住户的抵触心理。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系统自动完成智能比对,对疑似住户变动情况及时预警,让工作人员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核查,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提高了信息准确度和更新速度。4、平台后台设计 与传统模式区别:(1)传统采集模式缺乏4、平台后台设计 2、管理系统 4、平台后台设计 2、管理系统 4、平台后台设计 管理系统主要功能简介:(1)小区管理系统:为社区工作人员提供一站式管理服务系统。(2)楼宇管理系统:对租住人员信息、房东信息、门禁卡信息等进行录入和管理。(3)租住人员信息查询:全区各个小区的人员数据都会传到区信息化智能中心的云平台,智能中心对这些数据进行提炼和比对,计算出流动人口的活动轨迹。(4)照片查找比对功能:云平台会将前端抓拍系统、门禁系统上传的照片和人员信息在后台进行人脸识别比对,对于非本人持卡进出的情况进行预警。4、平台后台设计 管理系统主要功能简介:(1)小区管理系4、平台后台设计(5)照片布控)照片布控/信息布控:云平台抓拍的照片、登记的信息、进出门信信息布控:云平台抓拍的照片、登记的信息、进出门信息通过人脸识别、云计算等技术,与公安机关布控的数据进行比对,息通过人脸识别、云计算等技术,与公安机关布控的数据进行比对,发现嫌疑人和危险份子及时报警。发现嫌疑人和危险份子及时报警。(6)楼宇设备实时状态:社区管理人员可以在小区管理中心、授权的政府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区信息化智能中心,实时查看楼宇前政府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区信息化智能中心,实时查看楼宇前端的实时视频图像、抓拍的照片和人员进出门记录,方便快捷,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的提高工作效率。(7)云平台信息共享:全区各小区通过各种方式在前端采集的数据,用数据抽取和提炼技术归集到区信息化智能小区中心的云平台,存储在云存储服务器中,通过云平台与区信息交换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并通过区信息交换平台将数据传送给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平台。通过区信息交换平台将数据传送给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平台。4、平台后台设计(5)照片布控/信息布控:云平台抓拍的照片4、平台后台设计 人脸识别技术示意图:4、平台后台设计 人脸识别技术示意图:4、平台后台设计 与传统模式的区别:(1)目前的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理模式,侧重于管理一时的静态数据,难于管控社会要素始终流动的活动轨迹。通过云计算技术,可以将全区的流动人口数据进行归集和提炼,获取流动人口的活动轨迹,有效管控动态“社会流”。(2)传统视频管理模式要聘请大量的安保人员对海量视频用肉眼进行监控,效果较差,靠人力很难做到从大量无用信息中发现有用信息,人员成本也很高。通过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云计算技术,识别可疑人员、可疑车辆、可疑行为,对嫌疑人的身份信息、照片、车牌进行布控等工作都可以由系统轻松完成,准确率高,大幅降低人员成本。4、平台后台设计 与传统模式的区别:(1)目前的出租屋和4、平台后台设计 (3)传统管理模式在出现案情等事件后,要到现场提取监控录像等数)传统管理模式在出现案情等事件后,要到现场提取监控录像等数据,速度慢,且数据容易丢失。建成智能小区平台后,系统授权的工据,速度慢,且数据容易丢失。建成智能小区平台后,系统授权的工作人员只需通过互联网就可随时随地查看前端的实时视频、照片、门作人员只需通过互联网就可随时随地查看前端的实时视频、照片、门禁记录等数据,大幅提高了效率,为处理事件、破案等争取了宝贵的禁记录等数据,大幅提高了效率,为处理事件、破案等争取了宝贵的事件。事件。(4)通过数据提炼和抽取技术,大部分平时用不上的数据留存在二级)通过数据提炼和抽取技术,大部分平时用不上的数据留存在二级中心,关键数据上传到云平台,需要调用时可以方便在云平台上查找,中心,关键数据上传到云平台,需要调用时可以方便在云平台上查找,效率高,且避免了前端的数据丢失或被人为破坏。效率高,且避免了前端的数据丢失或被人为破坏。4、平台后台设计 (3)传统管理模式在出现案情等事件后,要4、平台后台设计(5)传统管理模式,由于缺乏信息共享渠道,各部门需要数据的时候)传统管理模式,由于缺乏信息共享渠道,各部门需要数据的时候都要派人到出租屋采集,耗费很大人力物力,但效率较低,频繁上门都要派人到出租屋采集,耗费很大人力物力,但效率较低,频繁上门采集数据也会造成租住人员的抵触情绪,造成管理矛盾。采集数据也会造成租住人员的抵触情绪,造成管理矛盾。通过智能小区平台,可以制定统一的采集标准,一站式综合采集,通过智能小区平台,可以制定统一的采集标准,一站式综合采集,大幅减少人力投入,提高采集效率,实现了出租屋和流动人口信息的大幅减少人力投入,提高采集效率,实现了出租屋和流动人口信息的快速交换和高度共享 (6)可以通过信息共享、情报互通、证据交换等技术,建立一个公安、)可以通过信息共享、情报互通、证据交换等技术,建立一个公安、综管、城管、市场监管、文化、教育、计生、安监等多部门参与的联综管、城管、市场监管、文化、教育、计生、安监等多部门参与的联动机制,实现大规模联合执法,提高综合治理效能。4、平台后台设计(5)传统管理模式,由于缺乏信息共享渠道,5、平台前端设计 平台前端主要为楼宇的视频和门禁设备,采集出租屋出入人员的进出平台前端主要为楼宇的视频和门禁设备,采集出租屋出入人员的进出记录、照片信息、视频信息等,并将各种信息进行关联。记录、照片信息、视频信息等,并将各种信息进行关联。5、平台前端设计 平台前端主要为楼宇的视频和门禁设备,采集出5、平台前端设计 前端设备功能简介:前端设备功能简介:(1)每栋出租屋的大门上安装网络门禁系统,管理中实现一人一卡,每个持卡人都必须通过中心门禁系统认证才能开门,持卡人每次刷卡时,门禁设备会自动将刷卡记录传到管理中心。(2)出租屋的进出方向分别安装一台高清网络摄像机,与门禁系统联动,并结合移动侦测技术,对所有进出人员进行照片的抓拍和连续15秒的录像。(3)刷卡数据、照片和录像传输到小区管理中心后,管理中心将照片和录像与刷卡记录进行计算关联,存入数据库。(4)小区管理中心留存了大部分数据,并通过设定的提炼和提取算法,将关键性的数据传到区信息化智能中心。5、平台前端设计 前端设备功能简介:(1)每栋出租屋的大门6、信息化智能社区服务平台 信息化智能小区服务平台示意图 6、信息化智能社区服务平台 信息化智能小区服务平台示意图 6、信息化智能小区服务平台 信息化智能小区服务平台简介:(1)小区居民上网时,信息化智能小区服务平台可以展示在居民的电脑上,从服务平台中享受到各种便民服务。(2)居民通过平台,可以快速的了解到政府和社区的各种宣传信息,如新的政策法规、便民信息、公益信息、防诈骗宣传、社区活动、租房信息等,很好的实现管理互动。(3)居民通过平台,可以自助录入和更新自己和家庭的信息,方便快捷,有效的实现了从被动登记到主动登记的转变。(4)居民通过平台,可以足不出的享受到政府和社区提供的便民服务,体验一站式服务的便利,提高居民的归属感。6、信息化智能小区服务平台 信息化智能小区服务平台简介:汇报完毕感谢聆听汇报完毕 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