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阅读平台付费阅读研究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899608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73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动阅读平台付费阅读研究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移动阅读平台付费阅读研究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移动阅读平台付费阅读研究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录摘要1ABSTRACT2第一章 绪论3第一节 研究背景3一、移动互联发展带来阅读方式的转变3二、移动阅读平台迅速崛起以及软硬件的成熟4第二节 研究现状5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5一、研究目的5二、研究意义5第四节 研究方法6一、文献研究法6二、问卷调查法6三、网络调研法6第二章 付费阅读与数字版权的出现和发展6第一节 付费阅读模式出现的必要性6一、版权意识提升,作者维护利益的要求7二、网络文学的发展,文学网站盈利模式不清晰7三、互联网信息冗杂,用户付费选择阅读内容7第二节 数字版权理论的发展7一、版权理论与我国版权立法7二、数字版权8第三节 付费阅读的兴起与发展8第三章 移动阅读付费模式研究9第一节 主流移动阅读平台付费模式9第二节 主流移动阅读平台支付方式10第三节 主流移动阅读平台付费价格11第四章 大学生移动阅读平台使用现状调查11第一节 调查背景及对象11第二节 问卷设计及调查结果分析11一、问卷设计12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12第五章 移动阅读平台付费阅读模式发展遭遇的挑战15第一节 移动阅读时代数字版权保护面临困境15第二节 盗版阅读大量存在、阅读类APP市场混乱16第三节 盈利模式不清晰16第四节 用户对于付费模式的接受程度不足16第六章 移动阅读平台付费模式困境解决策略17第一节 建立健全数字版权保护机制17第二节 坚持正版与付费模式的良性发展17一、坚持正版之路,打击盗版行为17二、改进付费模式及支付手段18三、多平台改编模式,完善平台盈利机制18第三节 加强用户个性化服务,培养民众付费阅读的意识18结语18参考文献20致谢21附录1.大学生移动阅读平台付费使用现状调查问卷22图表目录图图 1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其占网民比例 3图 2 历年手机阅读接触率 4图 3 2017年上半年度主要阅读APP渗透率 5图 4 问卷调查男女比例. 11图 5 移动阅读平台选择 12图 6 阅读内容选择 12图 7 平均每日阅读时长 13图 8 愿意付费的理由 13图 9 不愿意付费的理由 13图 10 移动阅读平台月均花费 14图 11 付费模式选择 14图 12 支付方式选择 14图 13 用户期待的平台服务 15表表 1 主流移动阅读平台付费模式10表 2 主流移动阅读平台支付方式10摘要“全民阅读”作为近年来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我国移动阅读行业日渐成熟,形成了以移动阅读类APP为主导的移动阅读市场,付费阅读也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应运而生。但一直以来的“免费阅读”、阅读APP市场混乱以及数字版权监管困难等问题都对付费阅读的发展提出了挑战,移动阅读平台付费功能如何更好的应用也在不断地摸索完善中。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和网络调研法,以大学生群体为对象,调查了目前我国主流移动阅读平台付费阅读使用情况,针对数字版权立法监管面临的困境和移动阅读平台付费模式进行了分析,旨在为移动阅读平台付费功能的良性发展提出建议,希望为推进数字版权立法监管和提升人们付费阅读的接受程度提供帮助。关键词:移动阅读平台 付费阅读 数字版权 用户ABSTRACT Nationwide Reading as one of the key work of the governmen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Chinas mobile reading industry is becoming mature, forming a mobile reading market dominated by mobile reading class APP, and paid reading has also emerged in such a big environment. But the problems such as free reading, reading APP market chaos and the difficulty of digital copyright supervision have challeng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ee reading. The better application of the mobile reading platform pay function is also being perfected and perfected.Based on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the paper adopts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questionnaire method and network research method. It uses the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object,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mainstream mobile reading platform in China, pays for the use of reading, and regulates digital copyright legislation. The difficulties faced and the payment model of the mobile reading platform were analyzed in order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the mobile reading platforms payment function. It is hoped that this will help to promote digital copyright legislative supervision and enhance peoples acceptance of paid reading.Keywords: Mobile Reading Paid Reading Digital Copyright User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研究背景一、移动互联发展带来阅读方式的转变图 1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其占网民比例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4G网络、WIFI及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大量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而阅读是人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部分,移动互联的发展将人们从纸张中解放出来,依托智能手机、平板、阅读器等便携设备可以随时随地的阅读。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7年12月,我国拥有网民7.7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占比97.5%,达7.53亿1(图1)。GSM协会公布的移动经济报告中指出,预计未来中国4G用户将超10亿2。随着我国4G网络和WIFI的覆盖率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将不再每天拿着书本报纸阅读,而是利用一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新闻、图书、漫画等等,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变革。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而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达到68.2%,其中手机阅读接触率达到66.1%3(图2)。图 2 历年手机阅读接触率二、移动阅读平台迅速崛起以及软硬件的成熟移动互联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升级换代与普及。从纸质阅读向移动阅读的转变过程中,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出现和完善促使移动阅读一步步成为日常,主要展现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基于手机浏览器,通过访问一些文学网站的WEB网页进行浏览,比如起点中文网、晋江文学等,是最早的移动阅读方式4。由于必须联网在线阅读,不便下载等特性,虽然在最初吸引了大量人群,但后继乏力,逐渐被大众抛弃。第二种是以安装在手机、平板等移动智能终端设备上的阅读软件为载体的移动阅读模式4。由于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移动设备上进行阅读,各大阅读平台都看到了移动阅读的可发展性。随着应用软件技术的成熟,除了原有的掌阅这类文学平台,BAT等各大互联网巨头以及电信运营商均进军移动阅读市场,纷纷推出可以搭载在智能手机、平板等设备上的第三方移动阅读软件,即我们常说的移动阅读类APP(application),如掌阅iReader、微信阅读、咪咕阅读等。第三种则是利用专业的电子书阅读器为载体的移动阅读模式4。自2009年亚马逊推出电纸书阅读器kindle之后,国内掌阅、汉王等厂商也开始推出自己的电纸书阅读器设备。电纸书阅读器以其不伤眼、便携、待电久等优点一度受到消费者青睐,但由于产品缺乏变化、功能单一且价格较高等缺点,未能像智能手机一样普遍。随着移动设备和应用软件技术的成熟,政府也对移动阅读行业加大扶植力度,我国数字阅读市场日臻完善,进入了以搭载在移动设备上的第三方软件为主要模式的移动阅读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从纸质阅读转向无纸化的移动阅读。第二节 研究现状移动阅读是指利用手机、平板、电纸书等移动终端载体进行的所有阅读行为,包括通过浏览网页及新闻资讯客户端、期刊杂志客户端、微博、微信公众账号文章等阅读途径,浏览报纸、图书、杂志、动漫、文献等内容的阅读行为5。国内对移动阅读平台的研究主要从平台现状、APP功能特色、用户体验等方面展开讨论4。吴丹、冉爱华认为影响用户体验的主要因素是应用平台资源量、阅读付费、界面美观易用、功能丰富可个性化定制等6。龙叶、王跃虎在我国移动阅读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一文中指出我国目前移动阅读平台用户以90后为主,从客户端资源、用户消费意愿和用户阅读倾向等多方面研究了我国移动阅读平台的现状并提出建议7。程晓宇、刘坤锋分析了影响用户付费阅读的各项因素,认为用户对付费阅读的态度及其个人付费意识对付费阅读意愿有直接显著影响、移动阅读平台应注重付费内容的原创性,提高付费内容质量8。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一、研究目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探究了主流移动阅读平台的付费模式及用户(以大学生为主)的付费阅读情况。旨在通过对比各平台付费模式、支付方式和内容质量的优缺点,分析用户付费意愿及接受程度、研究目前我国移动阅读平台付费阅读遭受的阻碍和数字版权困境,并对移动阅读平台付费阅读模式的良性发展提出建议,提高用户的阅读付费接受度。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随着移动设备和4G用户数量的不断扩大,移动阅读受众人群将愈加广泛。作为逐渐被人们接受为主要阅读方式的移动阅读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本文对市场上移动阅读类平台付费阅读现状的分析对于我国数字版权立法、监管及如何提升移动阅读平台内容质量、付费功能和盈利均有一定的理论意义。(2)实际意义目前,移动阅读已成为主流的阅读方式,数字出版的不规范和互联网复制传播的低成本性使盗版阅读大量存在,这对移动阅读平台的利益造成巨大损失,而对于数字出版和移动阅读的监管立法也存在移动的困难。本文着重提出移动阅读平台中出现的盗版与监管缺失等问题,对整顿移动阅读市场环境,挺高移动阅读应用软件质量,宣传培养用户的付费阅读与版权意识有着一定的实际意义。第四节 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网络调研法三种研究方法。一、文献研究法本文涉及的数字版权与移动阅读基础理论、统计报告数据、研究综述及付费阅读兴起发展等部分,主要通过搜集、研读、整理文献,并进行总结和归纳得出。二、问卷调查法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搜集研读得出我国目前使用移动阅读平台的用户以18-34岁的90后为主,其中学生群体占据大部分,且这一人群具有一定的付费能力和较高的付费意识。本文以大学生群体为调查对象,通过线上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用户在移动阅读平台上使用付费阅读的情况。三、网络调研法笔者通过下载使用主流移动阅读平台软件和网页浏览的方式进行网络调研,通过使用了解各个移动阅读平台的收费、UI界面、个性化等功能,进行对比总结。第二章 付费阅读与数字版权的出现和发展第一节 付费阅读模式出现的必要性付费阅读是指通过在线支付来阅读一些被运营商加密或隐藏的文字图像内容,通常被认为是B2C(Business To Customer)模式在网络小说产业中的衍生9。付费阅读的出现是网络文学和移动阅读行业发展的必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版权意识提升,作者维护利益的要求韩寒曾表示,自己之所以愿意与谷歌签订六十美元一本书的合约,主要是因为与国内文学网站签订协议,但并未获得应得的利益,且国内有大量的盗版网站可以随意免费下载图书,导致作者权益受到极大损害10。另外,随着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学逐渐被更多的人群接受,网络文学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开始受到业界的认可,于是网络写手们也开始争取自己的利益,要求文学网站与自己签订合理的付费购买协议,这促使文学网站必须推出付费阅读功能来保证与作者签约及购买版权的成本不会损失。二、网络文学的发展,文学网站盈利模式不清晰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免费网络资源全线奔溃,当网络资源不再廉价,文学网站想要单靠广告收入实现盈利太过捉襟见肘,很多网站因此关闭,如何盈利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2002年,起点中文网、17K小说等文学网站相继推出付费阅读业务,虽然这些文学网站上还有一部分免费内容,但多为经典名著或质量不高的作品11。为了维持文学网站的生存,付费阅读功能的出现成为一种必然,这也是我国网络文学产业发展与完善的需求。三、互联网信息冗杂,用户付费选择阅读内容依托互联网的便捷与快速传播特性,很多作者不在依赖线下出版的模式,而更多的转向线上发布作品,网络文学也开始向高质量内容转变。由于互联网信息庞大,用户很难在冗杂的信息中找寻优秀的作品,而付费阅读为用户提供了阅读优秀作品的便捷途径,用户也愿意为高质量内容付费。第二节 数字版权的发展一、版权与我国版权立法版权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886年9月瑞士的伯尔尼公约,版权(copyright)即著作权,指民事主体对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人身权、财产权)。宣统二年(1910)清政府颁布的大清著作权律是中国第一部版权法,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十分关心作者的正当权益,1950年全国出版工作会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和发展出版工作的决议,规定出版业应尊重著作权及出版权,不得有抄袭、翻版、窜改等行为,到1991年我国颁布实施著作权法标志着我国针对保护作者著作权益正式立法,现行的著作权法为2012年发布的第二次修订版。二、数字版权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出版行业已经不能满足线下的实体出版,纷纷走到线上,数字出版行业蓬勃发展。数字化的作品已经超脱了传统版权立法的范畴,版权的内涵在移动互联时代发生了改变,目前国内主要从版权保护现状、具体的法律理论和实际技术规范三个方面研究数字版权。例如,李东在数字版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一文分析了数字出版版权中存在的监管、执法和版权保护技术缺失等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12。数字出版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现行的法律一度无法进行合理的监管,这给很多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互联网上出现大量免费内容,作品所有者及正规出版商的利益都受到巨大损失。2006年颁布信息网络传播条例,我国才有正式的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措施,2016年11月,国家版权局发布了关于加强文学作品版权管理的通知加强网络文学版权管理,明确网络服务商应承担的法律责任13。第三节 付费阅读的兴起与发展互联网发展初期,付费阅读产品主要是知网、维普这样网站提供的期刊报纸等14,网络文学大多可以免费阅读,同时由于数字化复制成本低,版权意识淡薄,免费阅读得到快速发展,但免费阅读为网络文学平台积累了大量的用户,为后来的付费阅读创造了条件15。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一系列网络文学版权侵权案件的发生使网络文学运营商都谨慎起来。由于网络资源不再廉价,运营商们意识到需要寻找一种全新的产业链来实现网络文学的盈利,付费阅读模式正是在这个时候进入了运营商们的视野。读写网、起点中文网等文学网站最早开始推出付费阅读业务,主要是一些玄幻类小说,以付费更新章节和“打赏”的模式打开了付费阅读的缺口。另外,国家开展打击盗版行动,遏制网络非法复制及传播行为,自2005年以来,国家版权局联合工信局、公安部和国家网信办多次展开的“剑网”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网络侵权盗版,这使免费网络资源不再能够轻易获取,为付费阅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随着资本不断进入数字阅读市场,互联网巨头及电信运营商也参与进来,对网络文学平台进行整合,我国网络文学市场逐渐走向正规化,付费阅读业务也得到顺利的发展,出现了VIP阅读、连载购买、包月/年、按本/章节购买等多种付费阅读形式。同时,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也为移动阅读时代的付费阅读提供了帮助,各平台推出的移动阅读APP基本都有多种付费模式及支付渠道。2017年7月易观发布的中国移动阅读市场年度综合分析2017显示,截至2016年末,中国移动阅读市场规模达到118.6亿元,用户付费阅读是其重要的收入来源13。第三章 移动阅读付费模式研究图 3 2017年上半年度主要阅读APP渗透率随着移动阅读平台的正规化及移动阅读应用的逐步完善,各平台推出的付费业务均走上正轨,付费模式和支付手段越来越丰富。除了Kindle作为主流电纸书平台外,大多移动阅读用户选择在APP上付费阅读,参照比达咨询发布的2017年上半年度中国移动阅读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本文选取了除Kindle外移动阅读市场综合使用及满意度较高且涵盖各类运营商的四款APP进行使用并对比分析,分别是掌阅iReader、书旗小说、QQ阅读和咪咕阅读16(图3)。第一节 主流移动阅读平台付费模式表 1 主流移动阅读平台付费模式表 2 主流移动阅读平台支付方式表 3 主流移动阅读平台付费模式经过对Kindle和四款APP的使用得知,目前移动阅读平台主要采用VIP包月/年、按本、按章节/字数三大类收费方式运营付费功能,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主流移动阅读平台大多采用按本付费的模式,并且都有会员包月/年服务,但开通会员后仅可免费阅读会员专区的内容,还有一部分需要另外付费或打折购买,按章节或按字数付费模式则大多运用于网络小说或连载内容,不适用于Kindle这类电纸书平台。此外,除了Kindle和咪咕阅读支持直接付费购买阅读内容外,其他主流平台均采用充值虚拟币的模式进行付费,但虚拟币一经充值便无法退回或者变现。第二节 主流移动阅读平台支付方式表 2 主流移动阅读平台支付方式通过对比主流移动阅读平台支付方式(表2),除了QQ阅读外,均支持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则全部支持,另外还有各平台不一的手机话费、银联和充值卡等支付方式可供选择。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用户消费变得越来越便捷,移动支付手段多种多样。移动阅读平台在完善付费阅读功能的过程中,毫无疑问地会与移动支付衔接起来,除了自有的支付方式外,还与其他支付平台展开合作。第三节 主流移动阅读平台付费价格移动阅读平台付费功能日趋完善,逐渐订立了自己的价格体系,各平台虽然收费方式不同,但价格大同小异。会员包月价格都在12-15元之间,自动续费或者包年有不同程度的优惠;按章节/字数收费多为每章0.1元左右或0.05元/千字。但按本收费价格各有不同,大多数书籍价格在50元以下,平均每本价格10-15元左右,Kindle、QQ阅读收费较高,书旗、掌阅则价格略低。第四章 大学生移动阅读平台使用现状调查第一节 调查背景及对象图 4 问卷调查男女比例图 图 5 问卷调查男女比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得知,我国目前移动阅读平台丰富,但资源分散,付费功能均上线完善,但付费意愿不高。比达咨询数据显示:我国移动阅读平台30岁以下用户超过八成,六成以上为本科以上学历。本文针对这些情况面向18-25岁大学生群体进行调查,本次问卷调查采用线上发布的形式,共发放200份,回收问卷190份,其中有效问卷172份,涵盖文史、理工、艺术、教育、医学等十多个专业,但男女比例差距较大,男性比例34%,共58人,女性比例66%,共114人(图4)。第二节 问卷设计及调查结果分析一、问卷设计本次调查问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性别、专业等基本信息,第二部分调查大学生用户移动阅读行为特征,包括平台选择、阅读时长、内容选择等,第三部分主要是了解大学生付费阅读意愿及影响付费阅读的因素,包括资源、价格、支付方式等17。本次调查选取综合使用率较高的主流移动阅读平台进行对比,分析大学生移动阅读平台付费阅读使用情况。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1)阅读平台与内容选择图 5 移动阅读平台选择图 6 阅读内容选择图 5 移动阅读平台选择图 6 阅读内容选择图 7 平均每日阅读时长图 8 阅读内容选择调查结果显示:Kindle、微信读书、掌阅等平台更受到大学生喜爱,书旗、多看和咪咕阅读共同占比仅为9.7%(图5),阅读内容选择上主要为网络小说、文学名著、人文艺术等作品,经管励志、宗教哲学并不受到欢迎(图6)。大学生群体更乐意于选择内容质量高和功能简洁的移动阅读平台。Kindle、掌阅等平台上线内容主要以公版和出版文学图书为主,内容质量较高,UI界面及功能简洁,受到大学生群体喜爱,而书旗、追书神器这类平台缺乏质量控制,经常推荐质量较低的玄幻言情类小说,不符合大学生群体较高的阅读需求。(2)使用时长图 7 平均每日阅读时长图 9 愿意付费的理由图 10 平均每日阅读时长根据调查,172位被调查者中有50%平均每天阅读不超过1小时,3小时以上仅占7.2%(图7)。大学生群体移动阅读平台日均使用量不高,阅读呈现碎片化。本次调查中,日均阅读时长2小时以下用户占八成,学生群体大多利用课余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阅读,这也是移动阅读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3)用户付费意愿与影响因素图 9 愿意付费的理由图 8 不愿意付费的理由在172份有效问卷中,有84位被调查者选择不会在移动阅读平台上付费,主要原因是能够在网络上获取免费内容(图8),而愿意付费则用户则是看中合理的价格和内容质量,并且有较高的版权意识(图9)。用户付费意愿不高,近半成被调查者拒绝在移动阅读平台上付费,而寻求在网络上获取免费内容。这说明除移动阅读平台上可获取的免费公版图书外,绝大部分受到版权保护的作品还被一些人利用互联网的便利进行非法复制,网络盗版行为还大量存在。但相对而言,大学生群体版权意识较高,并且愿意在合理的价格范围内为高质量的作品付费。(4)付费用户花费情况图 10 移动阅读平台月均花费图 11 付费模式选择图 12 支付方式选择调查显示,选择付费的用户中有六成月均花费在10元以下,20元以上用户仅有15%。另外,充值虚拟币的并不受到大学生群体的欢迎,他们更愿意使用支付宝、微信等在线支付的方式按本购买心仪的图书。大学生群体版权意识较高,有一定的付费能力,但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仅靠父母给予的生活费无法满足较高的付费阅读需求,所以在移动阅读平台花费不高,有一定的选择性。比如会员服务仅可免费阅读会员专区内的图书,如果平台所提供的免费内容不满足用户的需求,他们会退出会员群体,而按字数收费的内容多为网络写手连载的玄幻言情类小说,不符合大学生对高质量内容的需求。在支付方式上,虚拟币一经充值便无法退回或者变现,但除了Kindle和咪咕阅读外,其他主流移动阅读平台均不支持直接付费购买,这都对用户使用付费阅读功能造成了影响。(5)平台服务图 13 用户期待的平台服务改善移动阅读平台服务对于扩大付费人群、提升用户体验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调查结果,56.58%的人选择屏蔽广告,与掌阅、微信读书等较少的广告不同,书旗、追书神器这类平台则较为混乱。被调查者中多数人希望获得更精确的个性化内容推荐服务、完善的书籍分类检索和书籍赠送交换等功能,这些都会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付费意愿(图13)。第五章 移动阅读平台付费阅读模式发展遭遇的挑战第一节 移动阅读时代数字版权保护面临困境随着移动互联的快速发展,针对数字版权的立法及监管的缺失,给移动互联时代的数字版权保护带来极大的困难。数字出版蓬勃发展,单单复制(copyright)一词已经不能满足版权的内涵,互联网给数字化作品复制和传播的监管带来了挑战。我国著作权法虽然几经修订,但还是无法追赶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脚步,目前对于数字版权的侵权案件主要依靠著作权法和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来解决4。但由于互联网环境的复杂性,仅靠这两部法律远远无法进行全面、有效的执法和监管。另外,我国目前缺乏数字版权保护的专业人才,数字版权保护技术落后,这也使移动阅读时代难以有有效的技术措施保护数字版权。第二节 盗版阅读大量存在、阅读类APP市场混乱上文中提到,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中,有半数不会选择付费阅读,原因主要是可以在网络上获取免费内容。可以看出,虽然我国有关部门加大了对网络盗版的打击力度,但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使一部分人有机可乘,利用互联网的便利肆意复制传播他人作品,给作者及出版运营机构都造成了利益损害。此外,由于我国版权立法与监管的缺失让一部分不法运营者抓住漏洞,推出一些所谓的“免费阅读”APP。通过对IOS和安卓两个平台的应用商店的搜索,共有200多个移动阅读类APP,其中名字带有免费二字的APP就有十几个,他们顶着免费的名义,以盗版作品进行盈利,这些不遵守行业准则的行为扰乱了移动阅读市场。另外,大量阅读APP的上线,缺乏严格的审核标准,各个软件之间差距较大,良莠不齐,除了十几个主流的移动阅读平台上的内容质量较高外,其他的平台大多十分混乱,充斥着低质量的内容和不合理的付费功能。第三节 盈利模式不清晰目前,移动阅读了APP的盈利模式还在探索中,没有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易观指出用户付费阅读是移动阅读平台重要的收入来源13,但为了获取更多的用户人群,占领市场份额,必须通过免费内容来吸引用户下载使用,而各个平台对图书的定价也各不一样,缺乏明确的价格标准。与付费阅读并行的盈利机制还有广告投放,但过多或杂乱广告投放会直接影响用户的用户体验,从而失去用户,我国移动阅读平台的盈利模式还需进一步的探索。第四节 用户对于付费模式的接受程度不足我国数字阅读发展初期,一直以免费阅读吸引读者,但长期的免费和网络盗版使我国用户的付费意愿不高,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以来,“网络付费”这一概念不断进军阅读、影视等行业,阅读付费逐渐被人们所认知,但付费意愿一直不高18。虽然我国经济水平上升,国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相对来说大多数人认为付费阅读性价比不高,尤其是在可以网络上获取免费内容的情况下,用户不愿意在移动阅读上面付出太多的资本。移动阅读内容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付费意愿。如果付费阅读的内容质量低下,没有达到用户的预期,那么购买人数肯定会下降,尤其是对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的可支配费用不多,只会择优选择少部分内容进行付费,如果产品不符合他们的心理预期或超出可接纳成本,他们就会退出付费群体。第六章 移动阅读平台付费模式困境解决策略第一节 建立健全数字版权保护机制数字版权立法保护问题涉及到信息、公安、工商等多个部门,处理案件需要多部门协调,落实困难,必须在健全立法保障的过程中建立专门的数字版权保护机构,用以处理、监管数字版权侵权行为,明确划分数字版权管理。在立法上需要跟进移动互联时代的发展步伐,但不能一棒子打死,合理引入版权补偿金制度(以作者愿意传播并同意他人使用作品为前提,以放弃授权为特征,大量复制使用作品者给予一定报酬的制度)有利于在保护作者利益的情况下,便于作品的传播和读者阅读Error! Bookmark not defined.。引入补偿金制度符合互联网开放性的需求,也能够平衡各方利益需求,此外还应加强数字版权保护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我国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第二节 坚持正版与付费模式的良性发展一、坚持正版之路,打击盗版行为国家版权局联合其他部门多次实施的“剑网”行动,重点打击网络侵权盗版,这使得一部分盗版APP下线,而原有的书旗、追书神器这类免费阅读APP也相继推出付费阅读功能,相关机构需要提升移动阅读类APP的准入门槛,改善移动阅读市场环境。掌阅、Kindle则是在创建之初便一直坚持正版来源,注重平台内容质量,在推行付费机制的过程中既避免了版权纠纷,也赢得了用户支持,领跑我国移动阅读市场第一梯队。二、改进付费模式及支付手段如今主流的阅读平台付费模式多种多样,支付方式也各不相同,总体上较为完善。但依据问卷调查结果,用户会主动选择支付宝这类移动支付手段,这也是移动支付深入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必然结果。付费模式上充值虚拟币的行为并不受用户喜爱,主要原因在于虚拟币充值的不可逆性和移动支付的便捷带来的变革,但商家推出赠送、抽取虚拟币等活动使其具有存在的价值,移动阅读平台应推行直接在线支付与虚拟币充值双轨并行的付费模式。三、多平台改编模式,完善平台盈利机制移动阅读平台不能只依赖付费与广告获取收入,而要多渠道实现盈利。例如腾讯旗下阅文集团,以优质的IP开发衍生价值,通过购买IP版权后改编为动漫、电影、电视剧等形式实现增值,这种IP联动模式不仅是实现了商业增值,也吸引了更多的人群选择在移动阅读平台付费阅读独家内容。阅文集团还以这种模式形成生态闭环,扶植作者原创,提高内容质量,招揽了更多的付费用户。多种盈利模式为移动阅读平台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这让移动阅读平台有精力推出更多的优惠活动,培养用户的付费习惯。第三节 加强用户个性化服务,培养民众付费阅读的意识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的成熟让人们享受到了移动互联时代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随着移动阅读市场逐步成熟,用户在内容阅读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个性化需求。各家移动阅读平台必须利用大数据技术,深化个性化推荐功能,提供完善的分类检索、书籍评分和交流分享功能,满足用户对个性化的需求。移动阅读平台要与政府机关、教育机构、社会共同努力,宣传版权知识与付费理念,培养民众的版权意识与付费意愿,让人们逐渐接受“内容付费”、“知识付费”等消费观。结语2016年以来,政府两会中多次提及“全民阅读”,推进全民阅读和数字阅读已经成为政府的重要工作。移动互联时代数字阅读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付费阅读也从不愿付费向对于显著高质量、服务好的产品愿意付费转变13。本文对于移动阅读平台付费阅读使用的研究主要是面向大学生群体进行的调查,被调查者男女比例较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对于加强我国数字版权保护、改善移动阅读平台服务、提升用户付费意愿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借鉴价值,为我国移动阅读平台的不断优化提供帮助。参考文献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 199IT互联网数据中心.GSMA:预计2017年亚太地区移动经济报告EB/OL. 3 199IT互联网数据中心.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4 孔姗.移动阅读类APP版权管理探析D.安徽大学,2016.5 王俊芳. 移动阅读APP功能需求研究D.武汉大学,2017.6 吴丹,冉爱华.移动阅读应用的用户体验比较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5(Z1):73-79.7 龙叶,王跃虎.我国移动阅读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现代情报,2017,37(01):112-115.8 程晓宇,刘坤锋.移动阅读用户付费阅读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7(16):87-96.9 李阳.原创文学网站付费阅读制的发展探析J.视听,2018(01):189-190.10 陶建成.论移动阅读的版权管理D.北京邮电大学,2014.11 傅其林.网络文学的付费阅读现象J.学习与探索,2010(02):183-185.12 李东.数字版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报业,2018(03):90-91.13 Useit知识库.易观:中国移动阅读市场年度综合分析EB/OL.14 曾一昕,徐瑞朝.国内付费数字阅读发展、问题及趋势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7(10):2-5+15.15 李昕揆.我国网络文学产业化发展模式论析J.出版科学,2015,23(04):16-21.16 比达咨询. 2017年上半年度中国移动阅读市场研究报告EB/OL. http:/www.bigdata-17 何希.移动阅读及其用户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14.18 帕孜来提艾买提江. 付费阅读类APP用户调查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8.19 Pattuelli M C, Rabina D. Forms, effects, function: LIS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s portable ebook readersJ. Aslib Proceedings New Information Perspectives, 2013, 62(3):228-244.20 Jung J, Chanolmsted S, Park B, et al. Factors affecting e-book reader awareness, interest, and intention to useJ. New Media & Society, 2012, 14(2):204-224. 附录1.大学生移动阅读平台付费使用现状调查问卷大学生移动阅读平台付费使用现状调查1. 您的性别 单选题 *男女2. 您的专业 填空题 *_3. 您经常使用哪些移动阅读平台 多选题 *Kindle掌阅iReaderQQ阅读书旗小说追书神器网易云阅读百度阅读多看阅读豆瓣阅读微信读书咪咕阅读其他 _4. 您使用移动阅读平台的平均每日时长是 单选题 *不超过1小时1-2小时2-3小时3小时以上5. 您在移动阅读平台阅读的内容 多选题 *文学名著网络小说历史军事悬疑推理教辅学习纪实传记经管励志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生活旅游漫画绘本宗教哲学其他 _6. 您是否会在移动阅读平台选择付费内容 单选题 *是 (请跳至第7题)否 (请跳至第11题)7. 您选择付费的理由 多选题 *价格合理资源丰富版权意识内容质量高网络连载独家版权比纸质低价其他 _8. 您平均每月在移动阅读平台花费 单选题 *不超过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9. 你更乐意哪种付费方式 多选题 *会员包月按章节收费按本收费按字数收费10. 您比较喜欢的支付方式是 多选题 *支付宝、微信等在线支付充值购买虚拟货币手机话费银联或充值卡*填写完该题,请跳至第12题。11. 您拒绝在移动阅读平台付费的理由 多选题 *更乐意购买纸质版价格不合理没有想要阅读的内容网络上免费获取其他 _12. 您期望在移动阅读平台获得哪些服务 多选题 *个性化内容推荐个性化UI界面听书功能阅读提醒完善的搜索系统平台交流(书友论坛)已购书籍赠送交换书籍评分机制屏蔽广告推送(阅读过程中)其他 _13. 您对移动阅读平台提出的建议 填空题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