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等四首优秀ppt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0829879 上传时间:2024-05-12 格式:PPTX 页数:27 大小:81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等四首优秀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七下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等四首优秀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七下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等四首优秀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外古诗词诵读课外古诗词诵读1 竹里馆竹里馆王维王维辋川别墅二十景之一,应辋川别墅二十景之一,应当是建在竹林里的屋舍。当是建在竹林里的屋舍。竹里馆王维辋川别墅二十景之一,应当是建在竹林里的屋舍。2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王维王维,唐代唐代诗人,画家。字诗人,画家。字摩诘摩诘。开元(唐玄宗年号)进士。开元(唐玄宗年号)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与孟浩然齐名,齐名,并称并称“王孟王孟”。前期写过一些前期写过一些以以边塞边塞题材的题材的诗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王右丞集。王维王维有有“诗佛诗佛”之称。之称。苏轼苏轼评价其:评价其:“味摩味摩诘之诗,诘之诗,诗中有画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画中有诗。”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开元(唐玄宗年3竹里馆竹里馆 王维王维 独坐独坐幽幽篁篁里,弹琴复长啸。里,弹琴复长啸。深林深林人不知,明月来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相照。幽深幽深竹林竹林指指“幽篁幽篁”照射我,意思是照射我,意思是明月来陪伴我。明月来陪伴我。独自一人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独自一人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来陪伴我。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来陪伴我。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写人写人写景写景独坐独坐 弹琴弹琴 长啸长啸幽篁幽篁 深林深林 明月明月竹里馆 幽深竹林指“幽篁”照射我,意思是明月来41.1.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独坐、弹琴、长啸。独坐、弹琴、长啸。全诗描绘出一幅清幽的月夜竹林弹琴吟咏图,全诗描绘出一幅清幽的月夜竹林弹琴吟咏图,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悠然闲适的心态和自得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悠然闲适的心态和自得其乐的情趣。其乐的情趣。2.2.“幽幽”“深深”渲染了怎样的意境?渲染了怎样的意境?幽静雅致幽静雅致1.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5(2 2)独坐)独坐幽幽篁篁里,弹琴复长啸。里,弹琴复长啸。反衬,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反衬,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弹琴复长啸弹琴复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清幽宁静。反衬月夜竹林的清幽宁静。全诗用字造语、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写全诗用字造语、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了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了“诗中有画诗中有画”的高的高超境界。超境界。拟人,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把天上的明月当拟人,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把天上的明月当做心心相印的知己,表达了诗人做心心相印的知己,表达了诗人(1 1)深林)深林人不知,明月来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相照。3.3.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做到了景与情合,意与境合的呢?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做到了景与情合,意与境合的呢?(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反衬,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63.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又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高声长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是弹琴,又是高声长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子照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子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3.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7小结小结 竹里馆竹里馆是是唐代唐代诗人诗人王维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作的一首五绝五绝。此诗写。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描绘了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遣词造句简朴清丽,清丽,传达出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表现了清幽宁静、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高雅绝俗的境界。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景有情有情、有声有色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静有动、有实有虚有实有虚,对立统一,相,对立统一,相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小结 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8 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9 李白李白(701762(701762年年),生日,生日701701年年2 2月月8 8日,汉族,字日,汉族,字太白太白,号号青莲居士青莲居士,唐代唐代伟大的伟大的浪漫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被称为诗仙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与杜甫并称“李杜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诗人。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存诗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存诗900900余首,余首,有有李太白集李太白集。李白(701762年),生日701年2月810 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李白谁家谁家玉笛玉笛暗飞声,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此夜曲中闻折柳折柳,何人不起何人不起故园故园情。情。笛子的美称笛子的美称灯火渐熄的夜晚,谁家传出悠扬的玉笛灯火渐熄的夜晚,谁家传出悠扬的玉笛声,笛声随着春风传遍了洛阳城。声,笛声随着春风传遍了洛阳城。指指折杨柳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故乡,家乡故乡,家乡这样的夜晚听到令人哀伤的这样的夜晚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折杨柳,谁不会萌,谁不会萌发思念故乡的深情呢?发思念故乡的深情呢?贯穿全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是:闻笛闻笛 春夜洛城闻笛笛子的美称灯火渐熄的夜晚,谁家传出悠扬的玉笛111.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诗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诗赏析诗中赏析诗中“暗暗”和和“满满”的表达效果。的表达效果。“暗暗”有断续、隐约之意,与有断续、隐约之意,与“谁谁”照应,吹笛人只管自吹照应,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唤起人们浓浓的思乡情;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唤起人们浓浓的思乡情;“满满”字运用字运用夸张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客愁思乡之情。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客愁思乡之情。2.2.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你是否同意“关键关键”之说?为什么?之说?为什么?同意。同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从听到“折柳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曲的笛声引起的。“折柳折柳”,一语双关,一语双关,既指既指折杨柳折杨柳曲,又暗指客愁思乡之情。曲,又暗指客愁思乡之情。1.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诗赏析诗中“暗123.“何人不起故园情。何人不起故园情。”中中“何人何人”仅仅是说别人吗?仅仅是说别人吗?不,这是反问句,不仅说别人,也说自己,诗人由己及人,不,这是反问句,不仅说别人,也说自己,诗人由己及人,想到此时许多闻笛声的游子,又有谁不会被唤起浓浓的思想到此时许多闻笛声的游子,又有谁不会被唤起浓浓的思乡情呢。乡情呢。4.4.这首诗用词严谨这首诗用词严谨,照应严密照应严密.诗中诗中“谁谁”与与“”相照相照应应,“飞飞”与与“”呼应呼应,“”则与标题中的则与标题中的“春夜春夜”相呼应相呼应,“折柳折柳”意为意为折柳曲折柳曲,故又与结句中的故又与结句中的 “”相呼应相呼应!暗暗 散散春风春风故园情故园情5.5.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何人不起故园情!3.“何人不起故园情。”中“何人”仅仅是说别人吗?不,这是反13小结小结 全诗扣紧一个全诗扣紧一个“闻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诗的诗的第一句第一句是猜测性的问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是猜测性的问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而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而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这就是句中众,这就是句中“暗暗”字所包含的意味。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第二句说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这是诗人的说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夸张。第三句第三句说明春风传来的说明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折杨柳,于,于是是紧接一句紧接一句说,哪个能不被说,哪个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韵袅袅,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韵袅袅,久久萦绕于读者心间,令人回味无穷。久久萦绕于读者心间,令人回味无穷。小结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14故园东望路漫漫,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逢入京使 岑岑 参参故园东望路漫漫,逢入京使 15 岑参岑参(约(约715-770715-770年),年),唐唐代代边塞诗人边塞诗人,荆州江陵(现湖北,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江陵),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岑嘉州”。大历五年。大历五年(770770年)卒于成都。年)卒于成都。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与高适适相近,后人多相近,后人多并称并称“高岑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16逢逢入京使入京使 岑岑 参参故园东望故园东望路漫漫路漫漫,双袖双袖龙钟龙钟泪不干。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凭君君传语传语报平安。报平安。回京城长安的使者回京城长安的使者路途遥远的样子路途遥远的样子沾湿的样子沾湿的样子回头向东望自己的故乡,长路漫漫,双回头向东望自己的故乡,长路漫漫,双袖都被沾湿了,而泪水依然擦不干。袖都被沾湿了,而泪水依然擦不干。请求,烦劳请求,烦劳捎口信捎口信途中与返京使者在马上相逢,没有途中与返京使者在马上相逢,没有笔纸(写信),烦劳您帮我捎个口笔纸(写信),烦劳您帮我捎个口信,给家人报个平安。信,给家人报个平安。1.1.赏析赏析“双袖双袖龙钟龙钟泪不干泪不干”夸张,说泪下如雨湿袖难干,强烈地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夸张,说泪下如雨湿袖难干,强烈地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人托入京使捎话时内心波澜起伏,可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人托入京使捎话时内心波澜起伏,可见一斑见一斑逢入京使 回京城长安的使者路途遥远的样子沾湿的样子回头向东望17 2.“凭君传语报平安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诗人并没有过多沉浸在思乡的悲苦中,而是振作精神,安诗人并没有过多沉浸在思乡的悲苦中,而是振作精神,安慰家人,慰家人,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不愿让亲人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不愿让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情感挂念自己的复杂情感.3.3.一二句一二句“龙钟龙钟”“”“泪不干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凭君传语报平安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不矛盾。不矛盾。“马上相逢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传语传语”,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挂怀的讯息。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情。2.“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诗人并没有过184.4.有同学在赏析这首诗歌时,将第三句理解为有同学在赏析这首诗歌时,将第三句理解为“立刻就会立刻就会相见了,用不着再写信了相见了,用不着再写信了”。你觉得这种理解正确吗?为。你觉得这种理解正确吗?为什么?什么?不正确。不正确。这种理解是把这种理解是把“马上马上”的本来意思的本来意思“骑在马上骑在马上”错误理解为错误理解为“立刻立刻”,把表示,把表示“没有没有”的的“无无”理解为理解为“用用不着不着”的的“毋毋”。这句话的意思是,骑着马走在路上,突然。这句话的意思是,骑着马走在路上,突然遇见了入京使者,身边没有纸和笔可以写信,于是就托入京遇见了入京使者,身边没有纸和笔可以写信,于是就托入京使者带话给在京城的家人告诉他们自己平安。使者带话给在京城的家人告诉他们自己平安。4.有同学在赏析这首诗歌时,将第三句理解为“立刻就会相见了,195.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以诗人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以平实的语言,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平实的语言,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用语自然又含蓄凝练。情感,用语自然又含蓄凝练。5.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抓住一闪而过20晚晚 春春韩愈韩愈晚 春韩愈21 韩愈韩愈,字,字退之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世称世称“韩昌黎韩昌黎”、“昌黎先生昌黎先生”。唐代唐代杰出的杰出的文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唐宋八大家大家”之首之首,与柳宗元并称与柳宗元并称“韩柳韩柳”,有,有“文章巨公和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文道合一”、“气盛言宜气盛言宜”、“务去陈务去陈言言”、“文从字顺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韩昌黎集等。等。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世22 晚春晚春 韩愈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惟解漫天作雪飞。1.全诗抒发了作者是么样的情感?全诗抒发了作者是么样的情感?对春天的留恋、珍惜对春天的留恋、珍惜花草树木像是知道春天即将归去,竞花草树木像是知道春天即将归去,竞相争芳斗艳,尽情展现生命的本色。相争芳斗艳,尽情展现生命的本色。杨花榆荚不像别的花那样杨花榆荚不像别的花那样“百般红紫百般红紫”,如同人之,如同人之“无才思无才思”,只知道纷,只知道纷纷飘落,如雪花般在空中飞舞。纷飘落,如雪花般在空中飞舞。晚春 1.全诗抒发了作者是么样的情感?对春天的留恋232.2.请说出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中的“斗斗”的修辞手法,并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简析其妙处。(“知知”的赏析)的赏析)拟人,赋予花木以人的性格,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拟人,赋予花木以人的性格,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芳斗艳的美丽景象。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芳斗艳的美丽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珍惜。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珍惜。3.3.赏析赏析“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拟人,杨花榆荚虽缺拟人,杨花榆荚虽缺“才思才思”,不像别的花那样,不像别的花那样“百般百般红紫红紫”,但也尽了自己的力量,能如雪花般尽情飞舞,但也尽了自己的力量,能如雪花般尽情飞舞,给晚春增添一景。融理于景:即便是缺乏才能的人,只给晚春增添一景。融理于景:即便是缺乏才能的人,只要尽力追求勇于创造,也能成就辉煌的事业。从花草树要尽力追求勇于创造,也能成就辉煌的事业。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恋与珍惜,寄寓着人们应乘时而木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恋与珍惜,寄寓着人们应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2.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244.4.此诗颇富奇趣,寥寥数笔,便给人满目春光的印象。其此诗颇富奇趣,寥寥数笔,便给人满目春光的印象。其生动的效果与拟人化的手法大有关系。请从这一角度作简生动的效果与拟人化的手法大有关系。请从这一角度作简要赏析。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要赏析。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诗人将草树拟人化。草树竟能诗人将草树拟人化。草树竟能“知知”能能“解解”还能还能“斗斗”,甚至有,甚至有“才思才思”高下之分。春将归去,似乎所有的草树高下之分。春将归去,似乎所有的草树都探得了这个消息而想要留住她,各自使出浑身招数,吐都探得了这个消息而想要留住她,各自使出浑身招数,吐艳争芳,一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连缺色少香的柳絮、艳争芳,一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连缺色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寞,因风起舞,化作雪飞。真是满目春光。榆荚也不甘寂寞,因风起舞,化作雪飞。真是满目春光。(情感)(情感)运用拟人手法,使无情的草树能知、能解还能斗,且运用拟人手法,使无情的草树能知、能解还能斗,且彼此还有高下之分,使描绘的晚春景致生动而有奇趣。彼此还有高下之分,使描绘的晚春景致生动而有奇趣。4.此诗颇富奇趣,寥寥数笔,便给人满目春光的印象。其生动的效25小结小结本篇是一首写本篇是一首写晚春晚春景物的诗。作品运用景物的诗。作品运用拟人拟人的修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辞手法,通过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住,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住,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表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表达了诗人达了诗人惜春惜春的思想感情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提示人们应同时也提示人们应抓住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的未来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的未来。小结本篇是一首写晚春景物的诗。作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描26再见!再见!再见!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