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与社会》第6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ppt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0773059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7.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6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6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6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投身经济建设第六课第六课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二单元投身经济建设第六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1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特征和经济目标二、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第二单元主要内容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特征和经济目标二、坚2“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q)可小康。”其意是讲,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在中国历史上,“小康”有两层含义:一是普通老百姓的理想生活水平。另一层是知识分子的理想社会模式。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大雅民劳,“3(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特征(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特征邓小平同志邓小平同志提出提出“三步三步走走”战略战略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特征邓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战略一41.1.全面性全面性-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全面性-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一、全面建成小康社52.协调性各种关系协调发展。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协调性各种关系协调发展。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6经济更加发展经济更加发展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更加发展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7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8文化更加繁荣文化更加繁荣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更加繁荣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9民民主主更更加加健健全全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主更加健全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0科技更加进步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科技更加进步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1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小康。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小康。一、全面12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3.可持续性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方方面面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可持续性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方方面面一、全面建成小康社14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15(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6(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3.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工业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工业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全列。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全列。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工业基本实现17二、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8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是稳定民心、安天下的产业。是稳定民心、安天下的产业。二、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一)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是稳定民心、安天下的产业。19二、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城乡发展一体化二、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大任务。二、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21经济政治与社会第6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ppt课件22其目标和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目标和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23村容村容整洁整洁生活生活宽裕宽裕二、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村容整洁生活宽裕二、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4挑好挑好“小官小官”干干“大事大事”管理民主管理民主炕头上看大戏炕头上看大戏乡风文明乡风文明二、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挑好“小官”干“大事”管理民主炕头上看大戏乡风文明二253 3、发发展展现现代代农农业业二、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发二、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61.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二)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二)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二、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二)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二、坚27 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内涵新型工业化内涵二、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28以信息化带动,实现跨越式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实现跨越式发展1以系统化设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以系统化设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立足于国情,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立足于国情,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3新型工业化特征新型工业化特征二、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信息化带动,实现跨越式发展1以系统化设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291.1.产业结构的涵义产业结构的涵义 产业结构:国民经济各产业的组合状态以及它产业结构:国民经济各产业的组合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三)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三)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二、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产业结构的涵义产业结构:国民经济各产业的组合状态以及302.2.产业结构构成产业结构构成按产业部门按产业部门的性质的性质按产品的最按产品的最终用途终用途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按经济发展按经济发展的顺序的顺序农业农业轻工业轻工业消费资料生产消费资料生产生产资料生产生产资料生产重工业重工业第一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二、坚持科学发展实现全面小康2.产业结构构成按产业部门的性质按产品的最终用途产业结构按经31 第一产业呈不断减少的趋势,第二产业先是迅速增加,然后趋于稳定,高科技产业不断涌现,第三产业则成不断上升的趋势,地位越来越突出。3.3.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二、坚持科学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第一产业呈不断减少的趋势,第二产业先是迅速增加,然后32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1工业得到进一步地改造和提高工业得到进一步地改造和提高2第三产业得到积极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得到积极快速发展3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二、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1工业得到进一步地改造和提高2第33 经济发展存在三个不同层次的地带,即东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1.1.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二、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发展存在三个不同层次的地带,即东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34 西部地区西部地区 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 东北地区东北地区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企业改革改组改造 东部地区东部地区 率先发展,努力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率先发展,努力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中部地区中部地区 发挥承东启西的优势发挥承东启西的优势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二、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西部地区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二、35 中部曾是中华民族古文化的摇篮和发祥地之中部曾是中华民族古文化的摇篮和发祥地之一,也是民主革命的发源地,还是中国近代工业一,也是民主革命的发源地,还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部地区一直是的摇篮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部地区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工业、能源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我国重要的工业、能源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中部地区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地,中部地区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二、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部崛起中部曾是中华民族古文化的摇篮和发祥地之一,也36三、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三、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37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金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包括物品和劳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总量变化的状况。1.1.经济增长的内涵经济增长的内涵(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38 一方面,经济增长是推动经济发展必要的物质条件,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等同于经济增长,单纯的经济增长会出现“只增长不发展”现象。2.2.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三、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一方面,经济增长是推动经济发展必要的物质条件,没39粗放型粗放型单纯以数量的增长为中心的外延式增长单纯以数量的增长为中心的外延式增长方式,效益相对低下。方式,效益相对低下。集约型集约型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内涵式增长方式,效益相对较高。的内涵式增长方式,效益相对较高。3 3、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类型:类型:三、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粗放型单纯以数量的增长为中心的外延式增长方式,效益相对低下40投资、出口投资、出口A、依靠消费、投资、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出口协调拉动。4.4.实现经济增长的三个转变实现经济增长的三个转变三、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投资、出口A、依靠消费、投资、4.实现经济增长的三个转变三、41第二产业带动第二产业带动B、依靠第一、第二、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第三产业协同带动。4.实现经济增长的三个转变三、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第二产业带动B、依靠第一、第二、4.实现经济增长的三个转变三42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增加物质资源消耗C、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管理创新4.4.实现经济增长的三个转变实现经济增长的三个转变三、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增加物质资源消耗C、依靠科技进步、4.实现经济增长的三个转变43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各环节,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各环节,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各环节,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1.1.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内涵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内涵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二)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三、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各环节,144 必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在全体公民中强化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识。2.2.如何理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何理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三、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必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在全体公民中强化环境就45m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创新管理新管理科技科技进步步劳动者素者素质3 3.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三、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创新管理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3.如何建设46 必须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3 3.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三、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必须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47经济政治与社会第6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ppt课件48作业:m1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m2 2、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包括哪些内容?、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包括哪些内容?m3 3、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m4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具体有哪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具体有哪些?作业: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