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 (3)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40758377 上传时间:2024-05-05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刿论战 (3)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曹刿论战 (3)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曹刿论战 (3)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727.曹刿论战曹刿论战 左传左传对照注释,说一说下列字词的意思。对照注释,说一说下列字词的意思。肉食者肉食者 间间 鄙鄙 以以 安安 弗弗 专专 牺牲牺牲 加加 信信 孚孚 福福 狱狱 虽虽 察察 情情 忠忠 属属 请请 鼓鼓 败绩败绩 驰驰 辙辙 轼轼 遂遂 逐逐 师师 既克既克 鼓鼓 作作 再再 盈盈 测测 伏伏 靡靡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何以战?、何以战?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5、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小惠未遍,民弗从也。6、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7、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8、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9、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忠之属也。可以一战。10、战则请从。、战则请从。11、公将鼓之、公将鼓之12、公将驰之、公将驰之13、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14、既克,公问其故。、既克,公问其故。15、夫战,勇气也。、夫战,勇气也。1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17、彼竭我盈,故克之。、彼竭我盈,故克之。18、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19、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一鼓作气:比喻趁着劲头大的时候,一下一鼓作气:比喻趁着劲头大的时候,一下 子把事情干完。子把事情干完。辙乱旗靡:形容军队溃败之状。辙乱旗靡:形容军队溃败之状。再衰三竭:力量已经衰减耗尽。再衰三竭:力量已经衰减耗尽。1、故事发生的背景:、故事发生的背景:齐师伐我,公将战。齐师伐我,公将战。2、表明人民对这场战争态度的句子:、表明人民对这场战争态度的句子: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3、曹刿请见的原因:、曹刿请见的原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4、表明政治上取信于民、表明政治上取信于民 的句子:的句子: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5、文中、文中“忠之属也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具体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6、“可以一战可以一战”的条件是:的条件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7、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有利于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彼竭我盈”之时之时。8、有利于追击的时机:、有利于追击的时机:“辙乱旗靡辙乱旗靡”之时。之时。9、“辙乱旗靡辙乱旗靡”是怎样发现的:是怎样发现的: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10、对士兵的士气作出精辟分析的句子:、对士兵的士气作出精辟分析的句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1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的原因: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1、第一段中表现了曹刿哪两个观点?、第一段中表现了曹刿哪两个观点?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2、第三段表现了曹刿哪方面的才能?、第三段表现了曹刿哪方面的才能?主要是军事方面的才能。即主要是军事方面的才能。即:作战要善于把握战机。作战要善于把握战机。注意详察敌情的观点。注意详察敌情的观点。3、本文人物谁为主,谁为宾,采用了何、本文人物谁为主,谁为宾,采用了何种写法?人物性格特征是什么?种写法?人物性格特征是什么?曹刿为主,鲁庄公为宾,采用了对比的曹刿为主,鲁庄公为宾,采用了对比的写法。写法。曹刿曹刿胸有成竹、从容不迫、深谋远虑胸有成竹、从容不迫、深谋远虑鲁庄公鲁庄公急躁、冒进、目光短浅急躁、冒进、目光短浅4、本文阐述了怎样的战略战术原则?主要、本文阐述了怎样的战略战术原则?主要 的原则是什么?的原则是什么?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主要主要的是政治上取信于民。的是政治上取信于民。5、曹刿的军事思想在现、曹刿的军事思想在现代战争中还有用吗?请谈代战争中还有用吗?请谈谈你的看法。谈你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