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康复

上传人:kfc****89 文档编号:240756061 上传时间:2024-05-05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康复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康复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康复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康复静脉血栓形成多发于下肢深静脉,临床比较常见,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常遗留下肢深静脉阻塞或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引发的肺栓塞是临床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血液高凝状态 近年的大量研究证实:在上述三种因素中,任何一个单一因素往往都不足以致病,必须是各种因素的组合,尤其是血流缓慢和高凝状态,才可能引起血栓形成临床表现下肢肿胀痛和压痛浅静脉曲张股青肿下肢肿胀阻塞远端静脉压升高,毛细血管淤血,内皮细胞缺氧,使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阻塞远端肢体出现肿胀。另一方面血栓可以机化、再血管化和再内膜化,使静脉管腔能恢复一定程度的畅通。因管腔受纤维组织收缩作用影响,以及膜瓣本身的破坏,可致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痛和压痛疼痛的主要原因是血栓在静脉内引起的炎症反应,使患肢局部产生持续性疼痛;下肢静脉回流受阻患侧肢体疼痛。浅静脉曲张深静脉压升高及静脉回流障碍,使交通支静脉扩张开放,阻塞远端血流经交通支而入浅静脉,出现代偿性浅静脉曲张。股青肿血栓可沿静脉血流方向向近心端蔓延,整个下肢静脉系统回流严重受阻,组织张力极度增高,致使下肢动脉痉挛,肢体缺血或坏死。这是下肢静脉血栓中最严重的一种情况。临床表现为剧烈疼痛,患肢皮肤发亮,伴有水疱或血疱,皮肤呈青紫色,皮温冷,足部动脉、胫后动脉不能扪及搏动。患者全身反应强烈,伴有高烧,精神萎靡,甚至休克。分类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周围型)髋股静脉血栓形成(中央型):股青肿(混合型):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周围型)为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好发部位。因病变范围较小,所激发的炎症反应程度较快轻,临床症状并不明显,易被忽略。足部手术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周围型)通常感觉小腿部疼痛或胀感。腓肠肌有压痛,足踝部轻度肿胀。若在膝关节伸直位,将足急剧背屈,使腓肠肌与比目鱼肌伸长,可以激发血栓所引起炎症性疼痛,而出现腓肠肌部疼痛,称为homans征阳性。因不影响血液回流,浅静脉压一般并不高。若血栓继续向近侧延伸,临床表现则日益明显,小腿肿胀,浅静脉扩张,腘窝部沿腘窝静脉压痛。髋股静脉血栓形成(中央型):股青肿(混合型):功能障碍 疼痛、患肢肿胀、运动功能障碍、心理功能障碍活动和参与能力的受限。康复评定静脉血栓形成引起静脉回流障碍,其程度取决于受累血管的部位,大小以及血栓的范围和性质,康复评定主要对血栓形成的大小、部位、程度、形态、静脉通畅度、压力和侧支循环等情况进行评定 超声波检查 应用新型显像仪,可直接观察静脉直径及腔内情况,了解栓塞大小及其所在部位。电阻抗体积扫描检查 静脉侧压静脉造影急性期康复治疗具有活血化瘀促进血管再通防止血栓形成和脱落的作用;慢性期康复治疗改善循环消除肢体肿胀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改善肢体功能。物理治疗 适用于周围型及超过3日以上的中央型和混合型。急性期消炎、止痛、消肿及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急性期过后(体温正常,肿痛基本消失,患者可以下地活动时)及慢性期,可加强侧支循环,促进炎症进一步吸收及血栓机化。注意在血栓机化期,任何强烈的热疗和按摩治疗等均有促使血栓脱落,造成栓塞的危险。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急性期卧床休息12周,切忌按摩挤压肿胀的下肢,以免引起血栓脱落。垫高床脚2025cm,使下肢高于心脏平面,可改善静脉回流,减轻水肿和疼痛。卧床休息的时间一般10天左右。多饮水,记录出入水量,以防血液粘稠度增加。运动疗法卧位患肢等长收缩和等张运动,每天23次,每次活动1020分钟。酌情鼓励患者下床活动,每天下床活动34次,每次活动1020分钟。活动量逐渐加大,避免久坐,久站和劳累。压力治疗压力治疗:外部压力可抵消各种原因所致的静脉压力增高和淤血,达到控制和延缓病情发展,改善局部皮肤营养,减轻水肿,预防溃疡形成或促进溃疡愈合。患者开始下床活动时,需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使用时间因栓塞部位而异。小腿肌肉静脉从血栓形成使用12周,腘静脉血栓形成,使用不超过6周,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可用36个月。功能结局肺栓塞和静脉血栓后遗症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两个主要并发症。轻度肺栓塞,患者可无任何症状严重的肺栓塞能致患者猝死。恢复期多数静脉血栓堵塞的血管能够再通,而静脉再通过程长短不一,一般需要半年至10年。但这些静脉内的瓣膜常被破坏,造成继发性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使患肢静脉在步行时静脉压增高,患者出现下肢肿胀、色素沉着、皮肤湿疹、溃疡等淤血性症状。慢性下肢静脉阻塞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如静脉管腔未再通或再通不完全,即形成慢性下肢静脉阻塞,如果侧支静脉代偿不足,患肢肿胀不易消退,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影响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病人的康复护理。方法 将DVT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由责任护士负责进行健康评估,实施康复护理计划,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病人对疾病的病因、治疗、护理以及康复知识了解,正确地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治疗效果平均住院日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DVT病人按照护理康复计划实施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促进康复,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DVT是常见的周围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好发于下肢,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血栓形成大都发生在手术后,因麻醉后,小腿内静脉丛壁处于松弛状态,静脉丛淤血,加之术后制动状态,易形成血栓,我科于2006年7月2009年10月共收治了40例DVT病人,经过细致的实施康复护理计划,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1.2 方法1.2.1 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健康评估包括8个方面内容:一般资料、健康史、活动与饮食、病人对疾病知识了解情况、病人的需求、教育康复计划、实施记录、效果评价等。入院当天对其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提出健康问题并制定康复计划。执行计划,按健康评估内容完成。效果评价:收集各种数据汇总,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提出改进方案,确保计划的落实。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随机口头宣教法和书面健康教育处方。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下肢肿胀完全消失,无下肢疼痛,彩超提示下肢静脉壁光滑,口径正常;显效:下肢疼痛明显减轻,久站后下肢胀痛,彩超提示下肢深静脉有血流信号;有效:下肢疼痛、肿胀均有一定程度减轻,彩超提示下肢无血流信号;无效:下肢明显疼痛,肿胀未减轻,彩超提示下肢无血流信号。痊愈和显效为治愈,有效和无效为未愈。反复向病人讲解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病因是静脉内壁的损伤,血流缓慢及血液的高凝状态,发病率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女性高于男性,尤其是手术后的病人,由各种原因引起静脉血栓 患肢的护理 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20-30,促进血液回流,利于消肿,肢体感觉酸胀疲劳时可更换卧位,做足部轻微背曲活动,不能剧烈活动或按摩,以免造成栓子脱落,注意患肢保暖。严密观察患肢皮肤的温度,色泽和疼痛,患肢指压15秒内转红说明局部侧支循环已改善,若患肢肿胀形成般青肿,剧烈疼痛,皮肤紫红色,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全身反应剧烈,患者发热,表现静脉的坏疽,立即通知医生给以处理。测量双下肢周径,溶栓治疗后,每天定人、定时间、定部位测双下肢周径。方法:大腿为膝上20厘米处,小腿测量位置为膝下10厘米,并与以前的记录和健侧周径比较,判断疗效。禁冷热敷 告知患者用冷热敷的危害性,因热敷会促进组织代谢,增加耗氧量,对患肢不利,栓塞后患肢感觉受损,易造成皮肤灼伤,冷敷可减少组织代谢,引起血管萎缩,不利于解痉和建立侧支循环。防止患肢发生褥疮:患肢血流缓慢,循环差,高压后易引起组织缺血缺氧,做好皮肤护理,以防长期受压,本组无一例发生褥疮。溶栓药物溶栓药首选尿激酶,准确及时用药,严格无菌操作,现配现用,输液速度不宜过快,观察穿刺部位、防止针头滑出。观察出血情况:溶栓药为抗凝剂,自发性出血是尿激酶的副作用,严密观察全身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或血肿出现,女性需观察月经量有无增加,血尿和便血现象,随时观察神志、瞳孔的变化,防止脑出血的发生。预防栓塞:DVT是导致肺栓塞的主要原因,严重者可猝死。治疗中观察有无突发性胸痛、气短、咳嗽、咯血症状。禁烟的必要性:向患者介绍疼痛与吸烟的关系及危害性。因烟中尼古丁可使末梢血管收缩、血流减少、血管内膜变化引起胆固醇粘着,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饮食指导: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富含维生素、高蛋白食物。功能锻炼急性期过后应继续卧床休息,鼓励患者做膝、踝关节的屈曲、及股四头肌的收缩运动。每日46次,促进大腿深静脉的回流。恢复期:指导患者做下肢的功能锻炼,给下肢肌肉的向心性被动按摩。以掌心贴病人的皮肤从踝关节开始按摩至腹股沟区。每日46次,每次每肢体按摩1015分钟,促进静脉的回流。指导病人完成功能性锻炼计划和方法,并养成主动锻炼的习惯。逐渐地扶患者下床活动,开始床边站立2-5分钟。扶床慢走,循序渐进,以患肢能耐受为宜,增加下床后的活动时间,避免久站、静坐、静立、双膝交叉过久和热水淋浴。结论健康教育在疾病治疗及康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此形式使病人了解健康教育的内容,促使了病人主动参与,了解疾病病因、治疗、护理、康复知识,达到护患沟通,利于疾病的康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血流缓慢,通过运动使腓肠肌收缩,促进下肢血流和侧支循环的建立,以减轻水肿。下肢功能锻炼是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重要措施之一。要求病人掌握功能锻炼正确方法,有计划,有目的指导功能锻炼,从而保证功能锻炼的效果,以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实施康复,使病人掌握了功能锻炼的准确率,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住院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致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谢谢大家!结结 语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