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白血病

上传人:L** 文档编号:240752270 上传时间:2024-05-04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科学-白血病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内科学-白血病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内科学-白血病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 白血病 第一节 白血一、白血病定义一、白血病定义 1.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疾病;2.白血病细胞无分化成熟能力,即分化阻滞(分化障碍、凋亡受阻);3.白血病细胞能不断增殖且有很强的存活能力;(自我更新增强、增殖失控)4.大量增生累积,可侵犯正常骨髓及髓外器官,产生相应表现。二、病因二、病因 1.病毒感染、免疫功能异常 2.放射线(原子弹爆炸)3.化学药品(家庭装修、空气污染)4.遗传 5.继发于其他血液病:真红,骨髓纤维化,MDS 三、白血病分类三、白血病分类 1.1.按细胞分化阻滞阶段及自然病程按细胞分化阻滞阶段及自然病程分类分类(1)(1)Acute Leukemia(AL)Acute Leukemia(AL):细胞阻细胞阻滞在原始或早幼阶段,起病急,自然病滞在原始或早幼阶段,起病急,自然病程半年。程半年。(2)(2)Chronic Leukemia(CL)Chronic Leukemia(CL):细胞细胞阻滞在中、晚幼或更成熟阶段,起病缓,阻滞在中、晚幼或更成熟阶段,起病缓,自然病程一年。自然病程一年。2.2.按病变的细胞系列分类按病变的细胞系列分类(1)(1)粒系(粒系(MyeloidMyeloid):):粒、单、红、粒、单、红、巨核巨核(2)(2)淋巴系(淋巴系(LymphoidLymphoid):):T T、B B细细胞胞3.3.综合综合1 1、2 2可将白血病分为最基本四可将白血病分为最基本四类类:AMLAML,CMLCML,ALLALL,CLLCLL。四、发病情况四、发病情况1.1.白血病总发病率约白血病总发病率约2 2.76.76/10/10万人,无地域万人,无地域差别。差别。2.2.不同类型白血病的发病率与人种、地域、不同类型白血病的发病率与人种、地域、年龄有关年龄有关(1)(1)欧美白人欧美白人CLLCLL多见多见(2)(2)亚洲人亚洲人ALAL多见多见 1010岁岁 ALAL尤其尤其ALLALL多见,多见,CLCL罕罕见见 1010岁岁 AMLAML多发多发 4040岁岁 CLLCLL罕见罕见 3.3.男性女性,尤其男性女性,尤其CLCL在男性更多见。在男性更多见。第二节第二节 急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而分化阻滞在原始或早幼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而分化阻滞在原始或早幼细胞阶段的恶性克隆性疾病,起病急,进展快,细胞阶段的恶性克隆性疾病,起病急,进展快,广泛浸润,自然病程广泛浸润,自然病程6 6个月。临床上以个月。临床上以贫血、贫血、出血、感染出血、感染及浸润为特点。及浸润为特点。主要包括:主要包括:AML(ANLL)AML(ANLL),Acute myeloid leukemiaAcute myeloid leukemia,Acute Acute non-lymphocytic leukemianon-lymphocytic leukemia;ALLALL,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二、分类二、分类(一)FAB分类:依据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特点而制定。1.是分类标准,也是诊断标准。2.AML标准中,红系的比例是指其占骨髓有核细胞总数的百分比,而粒及单核细胞、巨核细胞的比例是指其占非红细胞(NEC)的百分比。3.3.各种原始细胞从形态上不易区分,一般各种原始细胞从形态上不易区分,一般都加用细胞化学染色,予以区别。(都加用细胞化学染色,予以区别。(P603P603)急性白血病FAB分类:AML:M0、M1、M2、M3、M4、M5、M6、M7 ALL:L1、L2、L3M M0 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骨骨髓原始细胞髓原始细胞30%30%,类似淋巴细胞,核仁明显,胞浆透明;类似淋巴细胞,核仁明显,胞浆透明;无无AuerAuer小体及嗜天青颗粒小体及嗜天青颗粒*MPOMPO染色弱染色弱3%3%,电镜,电镜下下MPOMPO(+););*CD13*CD13,CD33CD33标志标志(+););淋巴系及血小板抗原(淋巴系及血小板抗原(-)。)。M M1 1急性粒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未分化型:*未分化未分化原粒细胞占原粒细胞占骨髓非红系骨髓非红系有核细胞有核细胞90%90%;*至少至少3%3%以上的细胞以上的细胞 MPOMPO(+)。)。M1M1骨髓象照片骨髓象照片 M M2 2急性粒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部分分化型:*原粒原粒细胞占骨髓细胞占骨髓非红系有核非红系有核细胞细胞30-89%30-89%;*单核单核细胞细胞20%20%20%。如再有嗜酸性如再有嗜酸性粒粒细胞占骨髓非红细胞占骨髓非红系有核细胞系有核细胞5%5%则则M M4 4EoEoM M5 5急性急性单核细胞单核细胞白血病白血病*单单核细胞占核细胞占骨髓非红骨髓非红系有核细系有核细胞胞80%80%。M5骨髓象照片 M M6 6急性急性红白血病:红白血病:*骨髓骨髓幼红细胞幼红细胞50%50%;*非红非红系有核细系有核细胞中原始胞中原始细胞占细胞占30%30%。M M7 7急性急性巨核细胞巨核细胞白血病:白血病:骨骨髓原始巨髓原始巨核细胞核细胞30%30%。血小板抗血小板抗原阳性原阳性,血小板过血小板过氧化物酶氧化物酶阳性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 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以小细胞为主;*L2 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L3 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细胞有明显空泡。L3骨髓象照片ALLPAS染色照片L1骨髓象照片(二)(二)细胞免疫学分类细胞免疫学分类(Immunology)1.1.各种各种WBCWBC表面有不同的分化抗原,表面有不同的分化抗原,(总称为总称为分化抗原簇,分化抗原簇,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CD),且不同类型的且不同类型的WBCWBC及不同分化阶段的及不同分化阶段的WBCWBC其其CDCD不同。不同。2.2.各种白血病细胞表面也有各种白血病细胞表面也有CDCD,而且与正而且与正常常WBCWBC的的CDCD相同或相近。相同或相近。3.3.免疫学分类方法:用已知的各种免疫学分类方法:用已知的各种WBCWBC制制备相应的单克隆抗体(备相应的单克隆抗体(MoAbMoAb)标定白血病各分标定白血病各分化阶段的化阶段的WBC-WBC-判断白血病细胞种类及分化阶判断白血病细胞种类及分化阶段。段。4.4.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是形态学分类的辅助方法,敏是形态学分类的辅助方法,敏感性与特异性高,与形态学分类相结合,感性与特异性高,与形态学分类相结合,白血病诊断的重复性可提高到白血病诊断的重复性可提高到99%99%。形态学不易区分的白血病:如形态学不易区分的白血病:如ALLALL与与AMLAML的鉴别;的鉴别;ALLALL中中T T、B B细胞的鉴别;细胞的鉴别;混合型白血病的诊断。混合型白血病的诊断。因白血病细胞无特异性免疫学因白血病细胞无特异性免疫学标记,因此不能单独用于白血病诊断。标记,因此不能单独用于白血病诊断。(三)(三)细胞遗传学分类(细胞遗传学分类(CytogeneticsCytogenetics)1.1.很多白血病细胞存在染色体异常,且某些很多白血病细胞存在染色体异常,且某些异常染色体固定出现在某些白血病,异常染色体固定出现在某些白血病,如:如:t(15;17)t(15;17)见于见于M M3 3 t(8;21)t(8;21)见于见于M M2 2 t(9;22)t(9;22)见于见于CML,ALLCML,ALL inv(16)inv(16)见于见于M M4 4E EO O 2.2.分类方法:通过检测细胞染色体,如发分类方法:通过检测细胞染色体,如发现典型的染色体异常,即可帮助判别白血病类现典型的染色体异常,即可帮助判别白血病类型。型。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诊断白血病的辅助方法诊断白血病的辅助方法 指导白血病的预后与治疗指导白血病的预后与治疗 BMTBMT疗效判定疗效判定(四)(四)MICMIC分类分类 综合各种分类的特点,以形态学分综合各种分类的特点,以形态学分类为基础,从不同角度对白血病细胞进行类为基础,从不同角度对白血病细胞进行描述,即形成了白血病的描述,即形成了白血病的MICMIC分类分类。(五)(五)MICM分型分型加入M(MolecularGenetics,分子遗传学),如Bcr-abl、PML-RARa、AML1/ETO、MLL/ENL基因标志。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1.1.侵犯正常骨髓,正常造血功能受侵犯正常骨髓,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若红系受抑制,表现抑制:若红系受抑制,表现贫血贫血;巨核系受抑制,表现巨核系受抑制,表现出血出血;正常功;正常功能的粒系受抑制,表现感染能的粒系受抑制,表现感染(发热发热-白血病本身也可发热白血病本身也可发热)。2.2.髓外器官受侵犯髓外器官受侵犯(1 1)肝、脾、淋巴结肿大:)肝、脾、淋巴结肿大:ALLALL(2 2)骨、关节疼痛,胸骨压痛骨、关节疼痛,胸骨压痛(3 3)绿色瘤、粒细胞肉瘤:骨膜、眼眶)绿色瘤、粒细胞肉瘤:骨膜、眼眶最常见。最常见。AMLAML(4 4)口腔和皮肤:牙龈肿胀、皮肤紫蓝)口腔和皮肤:牙龈肿胀、皮肤紫蓝色结节。色结节。M M4 4、M M5 5(5 5)睾丸:一侧无痛性肿大。睾丸白血)睾丸:一侧无痛性肿大。睾丸白血病,病,ALLALL,白血病髓外复发的根源。白血病髓外复发的根源。(6 6).脑膜白血病(脑膜白血病(CNS-LCNS-L)脑膜白血病:见于脑膜白血病:见于ALLALL及及AMLAML(M4、M5、M2),),儿儿童童,是白血病复发的根源。是白血病复发的根源。诊断诊断 :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昏迷;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昏迷;颅神经受损表现;颅神经受损表现;CSFCSF压力升高压力升高200200mmHmmH2 20 0;CSF CSF生化及常规生化及常规WBCWBC10/uL10/uL或蛋白升高或或蛋白升高或糖下降;糖下降;CSFCSF病理病理找到白血病细胞找到白血病细胞 化验有其中之一即可诊断。化验有其中之一即可诊断。四、实验室检查四、实验室检查1.1.血常规血常规*WBCWBC升高,如升高,如101010109 9/L L,称称为为高白细胞白血病高白细胞白血病,表现血流淤滞,高,表现血流淤滞,高粘综合征,高血钾,低血糖,低氧血症粘综合征,高血钾,低血糖,低氧血症等;等;*WBCWBC下降,称为下降,称为非白血性白血非白血性白血病病(aleukemicaleukemic leukemia leukemia););*血红蛋白下降;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2.2.骨髓象骨髓象-诊断的主要依据和必做检查。诊断的主要依据和必做检查。增生明显活跃至极度活跃,白血病性增生明显活跃至极度活跃,白血病性原始细胞占非红系细胞原始细胞占非红系细胞30%30%以上,裂孔现象,以上,裂孔现象,红系、巨核系受抑或表现低增生性白血病。红系、巨核系受抑或表现低增生性白血病。3.3.细胞化学染色细胞化学染色4.4.免疫学,遗传学检查及细胞培养免疫学,遗传学检查及细胞培养5.5.生化:血尿酸升高,心肌酶生化:血尿酸升高,心肌酶LDHLDH、HBDHHBDH升高升高 6.6.染色体及基因检测染色体及基因检测 五、鉴别诊断五、鉴别诊断(一)白血病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一)白血病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Syndrome,MDSMDS)的鉴别的鉴别1.1.MDSMDS概念:是造血干细胞疾病,突出概念:是造血干细胞疾病,突出表现为骨髓病态造血,即血细胞出现多表现为骨髓病态造血,即血细胞出现多种形态及功能异常,这些异常细胞多数种形态及功能异常,这些异常细胞多数在进入外周血前即被破坏掉,从而造成在进入外周血前即被破坏掉,从而造成骨髓增生活跃,而外周血出现骨髓增生活跃,而外周血出现1 1或或2 2或或3 3系减少,相应出现贫血、出血及感染。系减少,相应出现贫血、出血及感染。2.2.MDSMDS分型分型3.3.白血病与白血病与MDSMDS的区别的区别(1)(1)MDSMDS突出表现为病态造血;突出表现为病态造血;(2)(2)原始细胞原始细胞20%20%;(3)(3)骨髓活检显示骨髓活检显示ALIPALIP(Abnormal Abnormal Localization of Immature PrecursorLocalization of Immature Precursor)ALIPALIP(即正常骨髓原始或早幼细胞位于骨内膜即正常骨髓原始或早幼细胞位于骨内膜下,均匀分布,而下,均匀分布,而MDSMDS时,这些细胞可聚集成时,这些细胞可聚集成簇,且位于簇,且位于BMBM中央。中央。ALIPALIP可辅助诊断可辅助诊断MDSMDS,且且与预后有关,有与预后有关,有ALIPALIP者预后差,易转为白血病。者预后差,易转为白血病。)(二)(二)白血病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鉴别白血病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鉴别*白血病可表现三系减少,见于非白血性白白血病可表现三系减少,见于非白血性白血病,急性低增生性白血病(多见于老年人,血病,急性低增生性白血病(多见于老年人,进展缓慢,脏器不大,骨髓增生减低);进展缓慢,脏器不大,骨髓增生减低);*胸骨压痛,肝、脾、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肝、脾、淋巴结肿大;*骨髓象明显区别:原始细胞骨髓象明显区别:原始细胞30%30%;*再障再障NAP(NAP(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升升高。高。(三)感染导致的白细胞异常:传单、(三)感染导致的白细胞异常:传单、风疹等。幼稚细胞不多。风疹等。幼稚细胞不多。(四)巨幼细胞贫血:红白血病(四)巨幼细胞贫血:红白血病(五)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五)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六、白血病治疗六、白血病治疗(一)支持治疗(一)支持治疗:加强营养、改善环境、适时:加强营养、改善环境、适时输血、合理应用抗生素及细胞刺激因子。输血、合理应用抗生素及细胞刺激因子。(二)高白细胞白血病治疗(二)高白细胞白血病治疗 血血WBCWBC 20010200109 9/L L时发生血细胞淤滞症;时发生血细胞淤滞症;血血WBCWBC 10010100109 9/L L时就应采取措施:时就应采取措施:预防溶瘤综合征预防溶瘤综合征 1.1.血细胞分离机分离,血细胞分离机分离,白细胞单采白细胞单采。2.2.充分水化、碱化充分水化、碱化。3.3.适时适量化疗适时适量化疗。(三)防治尿酸性肾病:(三)防治尿酸性肾病:水化、碱化、别嘌呤水化、碱化、别嘌呤醇。醇。(四)化疗:(四)化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1.1.原则原则:早期、足量、联合、间歇、个体早期、足量、联合、间歇、个体化化(1 1)早期与足量)早期与足量 早期与足量:任何肿瘤发现越早,早期与足量:任何肿瘤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与肿瘤细胞负荷量大小有关,治疗效果越好,与肿瘤细胞负荷量大小有关,某些药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剂量增加某些药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剂量增加1 1倍,白倍,白血病细胞杀伤率增加血病细胞杀伤率增加1010倍。即在剂量允许范围倍。即在剂量允许范围内,药物剂量越大,疗效越好。内,药物剂量越大,疗效越好。(2 2)联合:)联合:是化疗的重要进展之一,其具是化疗的重要进展之一,其具体意义为体意义为 a.CCSAa.CCSA与与CCNSACCNSA联合;联合;b.b.作用于不同周期的药物联作用于不同周期的药物联合;合;c.c.通过联合,减轻药物毒副通过联合,减轻药物毒副作用,增加疗效。作用,增加疗效。细胞周期细胞周期G G0 0、G G1 1、S S、G G2 2、M M 化疗药物分类(按细胞周期分类)化疗药物分类(按细胞周期分类)烷化剂、抗代谢类、抗生素类、植物类、烷化剂、抗代谢类、抗生素类、植物类、杂类、激素、免疫增强剂。杂类、激素、免疫增强剂。常用联合方案:常用联合方案:ALLALL:VPVP、VDPVDP、VLPVLP、VLDPVLDP、VMPVMP、VAPVAP等等 AMLAML:DADA、DAEDAE、HADHAD、HOAPHOAP、HAHA等等(3 3)间歇与反复治疗)间歇与反复治疗 白血病细胞周期较正常长,以此为依白血病细胞周期较正常长,以此为依据,每次化疗据,每次化疗7 7-1010天,可使各个细胞周期的白天,可使各个细胞周期的白血病细胞充分杀灭,间歇血病细胞充分杀灭,间歇1 1-2 2周,正常细胞周周,正常细胞周期短,恢复充分,再反复进行化疗,即可使白期短,恢复充分,再反复进行化疗,即可使白血病细胞越来越少,正常细胞越来越多,直至血病细胞越来越少,正常细胞越来越多,直至恢复正常。恢复正常。白血病诊断时,体内细胞达白血病诊断时,体内细胞达101010-1310-13,CRCR时为时为10108-98-9,此时体内仍有大量白血病细胞,此时体内仍有大量白血病细胞,因而需反复巩固强化治疗,维持缓解,防止复因而需反复巩固强化治疗,维持缓解,防止复发,延长存活期。发,延长存活期。2.具体化疗过程具体化疗过程(1 1)诱导缓解:力争)诱导缓解:力争1 1-2 2疗程达到疗程达到CRCR。完全缓解标准完全缓解标准(CRCR)骨髓象:原始细胞骨髓象:原始细胞5%5%,红系、巨,红系、巨核细胞正常。核细胞正常。血象:血象:HbHb100g/L(100g/L(男男),或,或9090g/Lg/L(女和儿童女和儿童),WBCWBC正常,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正常,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00/1500/uLuL,PLTPLT1010万万/UlUl,外周血白细胞分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类中无白血病细胞。相关的症状及体征消失。相关的症状及体征消失。PRPR为为1 1-2 2项未达标,项未达标,NRNR为三项均未达标。为三项均未达标。(2 2)缓解后的治疗)缓解后的治疗 *争取长期无病生存争取长期无病生存DFS/DFS/痊愈。痊愈。*巩固、强化:巩固、强化:4 4-6 6疗程。防止复发。疗程。防止复发。*维持治疗:维持治疗:2 2-3 3年或更长,间断强化。年或更长,间断强化。*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HSCT)3.化疗副作用化疗副作用4.4.ALLALL的治疗的治疗(1)诱导缓解:诱导缓解:VPVP方案方案(基本方案(基本方案-长春新碱长春新碱+强的松强的松)、)、DVPDVP方案方案(VP+VP+蒽环类)蒽环类)DVLPDVLP方案方案(推荐方案(推荐方案-DVPDVP+左旋门冬酰胺酶)左旋门冬酰胺酶)(2 2)缓解后的治疗()缓解后的治疗(巩固、强化、维持巩固、强化、维持)HSCTHSCT对治愈成人对治愈成人ALLALL至关重要。适应症:复发至关重要。适应症:复发难治性难治性ALLALL;第二次缓解期第二次缓解期ALLALL;第一次缓解期第一次缓解期高危高危ALLALL。5 5、AMLAML的治疗的治疗(1)诱导缓解:诱导缓解:DADA方案(方案(“标准标准”方案方案-柔红霉素柔红霉素+阿糖胞阿糖胞苷、苷、63%63%)NVT+AraNVT+Ara-C-C方案(效果相当,心毒性低)方案(效果相当,心毒性低)IDA+AraIDA+Ara-C-C方案(方案(CRCR率增加,率增加,80%80%)HA HA方案:方案:CRCR率率60-65%60-65%。(2 2)缓解后的治疗()缓解后的治疗(巩固、强化、维持巩固、强化、维持)CNSLCNSL发生率仅发生率仅2%2%,比,比ALLALL治疗时段短治疗时段短(3 3)复发和难治性)复发和难治性AMLAML的治疗的治疗6 6.老年老年ALAL的治疗的治疗-个体化个体化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白血病(M M3 3、APLAPL)的治疗的治疗1.1.M M3 3临床特征临床特征 :DIC,DIC,出血倾向(出血倾向(72-94%72-94%)2.2.诱导分化剂的应用诱导分化剂的应用 小剂量化疗:小剂量化疗:AraAra-C-C及及HarHar 全反式维甲酸全反式维甲酸(ATRA)ATRA)1,25(OH)1,25(OH)2 2D D3 3 亚砷酸注射液亚砷酸注射液 联合治疗方案:联合治疗方案:ATRA+ATRA+砷剂砷剂+联合化联合化疗疗 3.3.DICDIC的治疗的治疗 治疗原发病治疗原发病 新鲜血浆新鲜血浆+小剂量肝素小剂量肝素全反式维甲酸全反式维甲酸(ATRA)ATRA)t t(1515;1717)()(q22q22;q21q21)/PML-RARa/PML-RARa 副作用:高白细胞血症、头痛、皮肤干燥、恶副作用:高白细胞血症、头痛、皮肤干燥、恶心、关节痛、维甲酸综合征。心、关节痛、维甲酸综合征。维甲酸综合征维甲酸综合征-发热、呼吸困难、水肿、胸腔积发热、呼吸困难、水肿、胸腔积液、肺间质浸润,心包积液、肾衰、死亡等。液、肺间质浸润,心包积液、肾衰、死亡等。治疗:减药治疗:减药/停药,吸氧、利尿、糖皮质激素停药,吸氧、利尿、糖皮质激素亚砷酸注射液亚砷酸注射液 t t(1111;1717)/PLZF-RARa/PLZF-RARa 促进细胞凋亡,有部分诱导分化作用促进细胞凋亡,有部分诱导分化作用(五)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五)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CNS-L)的治疗的治疗 1.1.预防性治疗:预防性治疗:治疗对象为ALL及儿童AML,诊断白血病时无CNS-L证据,一般在CR后进行。方案:MTX 10mg/次,鞘内注射,2次/周,共4-6次,和/或全颅脑放疗。(AraAra-C-C、地塞米松)2.2.CNS-LCNS-L治疗:加治疗:加HD MTX/HD HD MTX/HD AraAra-C-C静脉用。静脉用。(七)(七)免疫治疗免疫治疗 1.1.治疗达治疗达CRCR后,体内仍有大量白血后,体内仍有大量白血病细胞。病细胞。2.2.在巩固强化阶段,通过激活机体在巩固强化阶段,通过激活机体免疫功能起到杀伤残留细胞作用,防治免疫功能起到杀伤残留细胞作用,防治复发,并最终达到治愈。复发,并最终达到治愈。(八)骨髓移植(八)骨髓移植BoneMarrowTransplantation(BMT)1.异体异体BMT2.自体自体AutologousBMT3.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Peripheralbloodstemcelltransplantation)4.非清髓性异基因骨髓移植,供者淋巴细胞非清髓性异基因骨髓移植,供者淋巴细胞输注输注(DLI)应用健康或基本健康的外周造血干血细胞重应用健康或基本健康的外周造血干血细胞重建患者已被各种原因摧毁的骨髓或原已衰竭的建患者已被各种原因摧毁的骨髓或原已衰竭的骨髓。骨髓。(九)新的治疗方法(九)新的治疗方法抗抗CD33,抗抗CD45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抑制DNA甲基化药物血管生成抑制药物:反应停BCL-2反义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知识点:急性白血病的定义、脑膜白血知识点:急性白血病的定义、脑膜白血病的概念和诊断病的概念和诊断、高白细胞白血病、非高白细胞白血病、非白血性白血病白血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标准、完全缓解标准、骨髓移、骨髓移植概念植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