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1

上传人:天****猫 文档编号:240750750 上传时间:2024-05-04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6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1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1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1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海口市琼山中学 地理组 陈晓芳“明明”高考考纲要求高考考纲要求 1.了解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各层的气温变化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2.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并能解释相关地理现象。3.理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并能运用原理指导生产、生活。4.了解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明”命题趋势:考试重点从对自然地理知识的考查向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热点事件,以及区域地理知识的角度进行综合考查。例如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对流层大气的热状况,大气各种运动以及气候特点,影响因素,分布规律等内容转化.所以现在单纯考查知识掌握的题目是越来越少了,重点就是考查同学们的思维能力,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应用能力.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大气的组成和垂直 分分 布布大气的组成大气的组成凝结核,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凝结核,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主要主要成分成分次要次要成分成分水水 汽汽固体杂质固体杂质生物体的基本成分生物体的基本成分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对地面保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对地面保温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大气组成大气组成主主 要要 作作 用用干干洁洁空空气气O3CO2氧氧21%21%氮氮78%78%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上冷下热上冷下热高空对流高空对流电电离离层层高层大气思考思考:1地球大气共分哪几层地球大气共分哪几层?2各层的各层的气温气温如何随高度而如何随高度而变化变化?试解释其原因试解释其原因.3对流层和平流层中,大气对流层和平流层中,大气运动以什么方向为主运动以什么方向为主?4各层大气与人类有何关系各层大气与人类有何关系?5试从气体的运动情况判断试从气体的运动情况判断各层的天气现象各层的天气现象归纳各大气层的基本情况:大气大气分层分层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原因空气运动天气现象与人类的关系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下层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迅速升高地面是直接热源,离地越高,气温越低。基本不受地面影响,靠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增温对流运动显著平流运动为主复杂多变天气晴朗与人类关系最密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无对对流流层层高高度度因因纬纬度度变变化化在不同纬度,对流层高度是不一样的.对流层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公里,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公里,极地平均为89公里,原因: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低纬度地区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对流层高度就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空气对流运动较弱。对流层高度就低。小结:对流层高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1.被誉为被誉为“地球生命保护伞地球生命保护伞”的是的是()A.氧气氧气B.氮气氮气C.一氧化碳一氧化碳D.臭氧臭氧D2、由于排放大量的氟氯烃,可能将对大气圈造成的危害是、由于排放大量的氟氯烃,可能将对大气圈造成的危害是A中毒事件中毒事件B氮氧化合物增多效应氮氧化合物增多效应C酸雨酸雨D臭氧层空洞臭氧层空洞D3.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导致大气中一些成分比例变化明显,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导致大气中一些成分比例变化明显,表现在表现在()A.臭氧增多臭氧增多B.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C.水汽增多水汽增多D.氧气增多氧气增多B(2013浙江卷)4,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图1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1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A B C DA5当大气垂直结构呈上下冷、中间暖的状态时,从高空冰 晶层掉下来的雪花通过暖层时融化成雨滴,当它进入靠近地面的冷气层时,雨滴便迅速冷却至0以下,形成冻雨。下面四幅近地面垂直气温分布图,有利于冻雨形成的是解析:由图可知B,D呈上下冷,中间暖的状态,但B在最暖处温度也在0度以下,雪花通过时不能融化成雨滴.所以只有D符合条件.D大气垂直分层为三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1 温度的变化及原因2 空气运动情况及天气现象3 与人类的关系第二部分知识第二部分知识:大气的受热过程标准中的大气标准中的大气-低层大气,其高度不超过低层大气,其高度不超过对流层对流层顶部顶部知识结构知识结构1 大气的削弱作用大气的削弱作用2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辐射之间能量的转化之间能量的转化3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的受大气的受热过程热过程一:三大辐射波长的判断 根据辐射原理,物体温度愈高,辐射的最大能量部分的波长愈短,反之愈长。所以相对来说 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为长波辐射二 结合课本”图2.1大气的受热过程”试讨论太阳辐射的热量传递过程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上界大气上界地面地面地面增温地面增温地地面面辐辐射射射向宇宙空射向宇宙空 间间大大气气吸吸收收“太阳暖大地太阳暖大地”“大气还大地大气还大地”“大地暖大气大地暖大气”大大气气逆逆辐辐射射射向地面射向地面太太阳阳辐辐射射大气吸收大气吸收,反射反射,散射散射地地面面吸吸收收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吸收作用、吸收作用O3吸收紫外线吸收紫外线CO2、水汽吸收红外线水汽吸收红外线大气的吸收作用有何特点?大气的吸收作用有何特点?特点:具有选择性特点:具有选择性2、反射作用、反射作用云层、尘埃云层、尘埃特点:无选择性特点:无选择性3、散射作用、散射作用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特点:具有选择性特点:具有选择性小结:1 大气的受热过程:a.太阳暖大地 b.大地暖大气 c.大气还大地(保温作用)2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运用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可以分析解决许多实际问题:1阴天的白天气温比较低的原因?这主要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引起的,厚厚的云层阻挡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所以气温低。2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这是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引起的,蓝色光最容易被小的空气分子散射。(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是明亮的)3、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霜冻的作用?(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的热(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4青藏高原为什么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阳辐射强。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阳辐射强。答案:沙砾层减少了水分的蒸发;(3分)白天增温快,夜晚冷却快,增大土壤日温差,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4分)可以有效减少土壤养分流失。(3分)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海南卷)22.兰州为克服自热条件对种植白兰瓜的不利影响,在原有土地上增铺沙砾层,使白兰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说明砂砾层对白兰瓜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10分)课堂小结1 明确四种辐射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2 明确两种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3 一个核心: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活动题活动题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1 1、大气的热力作用,减少了气温日较差、大气的热力作用,减少了气温日较差2 2、大气的保温效应,形成了适宜生命的温度条件、大气的保温效应,形成了适宜生命的温度条件 仅仅从从大气的热力作用,说明为什么地球表面大气的热力作用,说明为什么地球表面温度的昼夜变化不像月球那样明显?温度的昼夜变化不像月球那样明显?月球月球夜间由于没有大气的保温夜间由于没有大气的保温效应,月球表面辐射强烈,效应,月球表面辐射强烈,月面温度骤降,气温很低月面温度骤降,气温很低白天,大气削弱了到白天,大气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不会太高气温不会太高夜间,地面辐夜间,地面辐射绝大部分热射绝大部分热量又被大气逆量又被大气逆辐射还给地面,辐射还给地面,使气温不致降使气温不致降得过低得过低白天,由于没有大气对太白天,由于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月面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月面温度升得很高,气温很高温度升得很高,气温很高大气大气上界上界地球地球1课后讨论:试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讨论下”温室效应”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