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绪论

上传人:gui****hi 文档编号:240744900 上传时间:2024-05-04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绪论你知道吗?你知道吗?l1717、1818世世纪纪前前人人们们是是如如何何看看待待儿儿童童的的?现现代的儿童观是怎样的?代的儿童观是怎样的?l儿童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是如何诞生的?儿童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是如何诞生的?l个体发展主要分为哪三个领域?个体发展主要分为哪三个领域?l个体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个体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l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吗?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吗?l发展心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发展心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概述主要内容一、何谓发展心理学二、儿童观的演变三、促进儿童观改变的运动四、发展心理学的产生五、发展的领域及其变化与稳定性六、发展的阶段与关键期一、何谓发展心理学?广义的发展心理学研究广义的发展心理学研究种群的行为与心理发的行为与心理发展,比较心理学(又称动物心理学)和民族心展,比较心理学(又称动物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都属于广义的发展心理学范围。理学都属于广义的发展心理学范围。狭义的发展心理学研究狭义的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个体的行为与心的行为与心理发展,研究一个人从受精卵形成直至死亡的理发展,研究一个人从受精卵形成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历程。整个生命历程。毕生发展(life-span)的概念。胎儿、婴儿、胎儿、婴儿、幼儿、学龄儿童、青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幼儿、学龄儿童、青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狭义:个体发展心理学狭义:个体发展心理学 广义:动物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广义:动物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二、儿童观的演变儿童是父母的附属品儿童是父母的附属品 儿童有独立的人格与价值儿童有独立的人格与价值l16461646年马萨诸塞州的法律规定,年马萨诸塞州的法律规定,“假设你的假设你的孩子不听你的话,你可以把他拉到地方官员孩子不听你的话,你可以把他拉到地方官员面前,声明这里有一个目中无人与反叛的小面前,声明这里有一个目中无人与反叛的小孩,并且只要他有孩,并且只要他有1616岁以上,他们就会为你岁以上,他们就会为你把他处死!把他处死!”oror旧时儿童的处境中世纪贵族中流行一种中世纪贵族中流行一种“投掷婴儿投掷婴儿”的游戏,把的游戏,把婴儿象篮球一样抛来抛去。亨利四世幼小的弟弟婴儿象篮球一样抛来抛去。亨利四世幼小的弟弟就在这样的游戏中被摔死。就在这样的游戏中被摔死。1717、1818世纪的西方,儿童的处境仍然很险恶,父世纪的西方,儿童的处境仍然很险恶,父母能够任意地抛弃、虐待儿童。育婴堂在欧洲大母能够任意地抛弃、虐待儿童。育婴堂在欧洲大量涌现。量涌现。在在1919世纪,使用童工的现象非常严重,在欧洲或世纪,使用童工的现象非常严重,在欧洲或美国成千上万个工厂或矿山中,美国成千上万个工厂或矿山中,1010岁以下的儿童岁以下的儿童每天要工作每天要工作1010个小时以上,身心深受折磨。个小时以上,身心深受折磨。l2020世纪以后,联合国通过世纪以后,联合国通过儿童权利法案儿童权利法案,我国通过,我国通过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儿童拥有了独立的人格与价值,父母必须儿童拥有了独立的人格与价值,父母必须对儿童履行抚养、教育的义务,不能随意对儿童履行抚养、教育的义务,不能随意抛弃或虐待。抛弃或虐待。l欧洲一些国家的法律甚至规定在孩子欧洲一些国家的法律甚至规定在孩子3 3岁以岁以前,母亲不得外出工作,父母不得将年幼前,母亲不得外出工作,父母不得将年幼的孩子独自放在家中。的孩子独自放在家中。儿童是儿童是“微型的成人微型的成人”儿童不同于成人儿童不同于成人l在中世纪以前,儿童多半被认为是成人的雏在中世纪以前,儿童多半被认为是成人的雏形,形,“只是比较小、比较弱、比较笨的成人。只是比较小、比较弱、比较笨的成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强壮聪明起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强壮聪明起来,显露显露出身上确实始终存在的成人特征。出身上确实始终存在的成人特征。”or“微型成人”的儿童油画中的儿童,其服饰、表情、动作看起来更象成人而不是孩子。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感知、思维、情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感知、思维、情感等方面都不同于成人。儿童具有不同于成人的感等方面都不同于成人。儿童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独特心理特征。独特心理特征。专家观点:专家观点:儿童以感性为主导,略带神秘与未知。儿童以感性为主导,略带神秘与未知。在孩子的心中,任何物体、动物都有生命和灵魂,在孩子的心中,任何物体、动物都有生命和灵魂,有情感和思想,是活生生的东西。所以孩子会和有情感和思想,是活生生的东西。所以孩子会和一棵小草、一块石头说话,会与一个玩具、一本一棵小草、一块石头说话,会与一个玩具、一本图画书建立深厚的感情。如果这个世界还愿意以图画书建立深厚的感情。如果这个世界还愿意以感性的方式来触摸孩子内心,并为孩子保留着更感性的方式来触摸孩子内心,并为孩子保留着更加感性的成长模式,孩子的童年可能会幸福和愉加感性的成长模式,孩子的童年可能会幸福和愉快得多,我们也会有更多的诗人、艺术家、文学快得多,我们也会有更多的诗人、艺术家、文学家、哲学家、创新人才、爱因斯坦、比尔家、哲学家、创新人才、爱因斯坦、比尔盖茨。盖茨。(李子勋(李子勋陪孩子长大陪孩子长大)儿童是混沌初开、蒙昧无知的儿童是混沌初开、蒙昧无知的 儿童是儿童是“成人之父成人之父”、“成人之师成人之师”l在人类历史上,长期以来是在人类历史上,长期以来是“看不起儿看不起儿童的童的”,将儿童视为,将儿童视为“乳臭未干乳臭未干”、幼、幼稚无知的人,成人是儿童之师(成人本稚无知的人,成人是儿童之师(成人本位、父权本位的思想)。位、父权本位的思想)。orl福禄贝尔:孩子就是我的老师,他们纯福禄贝尔:孩子就是我的老师,他们纯洁天真、无所做作洁天真、无所做作我就象一个诚惶我就象一个诚惶诚恐的学生一样向他们学习。诚恐的学生一样向他们学习。l蒙台梭利、霍尔:儿童是成人之父。蒙台梭利、霍尔:儿童是成人之父。总结:传统儿童观与现代儿童观传统的儿童观儿童是父母的附属品儿童是父母的附属品儿童是儿童是“微型的成人微型的成人”儿童是混沌初开、蒙昧无知的儿童是混沌初开、蒙昧无知的旧约全书:儿童是被剥夺权利的、邪旧约全书:儿童是被剥夺权利的、邪恶的人,他们生来就有恶的人,他们生来就有原罪原罪。这些天生的。这些天生的罪人需要严加管制,以免变得更为邪恶。罪人需要严加管制,以免变得更为邪恶。现代儿童观儿童是一个社会的人,他拥有基本的人权。儿童是一个社会的人,他拥有基本的人权。儿儿童童是是一一个个正正在在发发展展的的人人,不不能能把把他他们们等等同同于于成人。成人。儿童期不只是为成人期作准备,它具有自身存儿童期不只是为成人期作准备,它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儿童应当享有快乐的童年。在的价值。儿童应当享有快乐的童年。每每个个健健康康的的儿儿童童都都拥拥有有巨巨大大的的发发展展潜潜力力,开开发发得越早就开发得越多。得越早就开发得越多。儿儿童童的的学学习习形形式式是是多多种种多多样样的的,如如模模仿仿学学习习、游游戏戏学学习习、阅阅读读学学习习等等。成成人人应应尊尊重重儿儿童童的的各各种学习形式,并为他们创造相应的学习条件。种学习形式,并为他们创造相应的学习条件。教材中提到的儿童观霍布斯:霍布斯:“原罪说原罪说”,认为儿童天生就是自,认为儿童天生就是自私自利的,社会要对其限制(性恶论)。私自利的,社会要对其限制(性恶论)。卢梭:卢梭:“先天纯洁说先天纯洁说”,儿童天生就具有直,儿童天生就具有直觉,具有关于社会的对错感(性善论)。觉,具有关于社会的对错感(性善论)。洛克:洛克:“白板说白板说”,儿童的发展取决于外在,儿童的发展取决于外在环境。环境。三、促进儿童观改变的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14-1714-17世纪):世纪):引起引起社会结构和家庭观念的更替,进而导致儿童观社会结构和家庭观念的更替,进而导致儿童观的变革。到的变革。到1515世纪末,出现了很多关心儿童利世纪末,出现了很多关心儿童利益与教育的趋向,有关儿童护理与教育的文字益与教育的趋向,有关儿童护理与教育的文字材料也流传开来。材料也流传开来。自然主义教育运动:自然主义教育运动:从从1818世纪后期到世纪后期到1919世纪世纪中期,自然主义教育运动的热潮,使越来越多的人中期,自然主义教育运动的热潮,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尊重儿童、发展儿童天性的重要性。认识到尊重儿童、发展儿童天性的重要性。英国哲学家洛克、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法国思想英国哲学家洛克、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法国思想家卢梭在自然主义教育运动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家卢梭在自然主义教育运动中作出了重要贡献。英国哲学家洛克(英国哲学家洛克(J.LockeJ.Locke)提出提出“白板说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在出生时就如一块白板,认为人的心灵在出生时就如一块白板,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从后天的经验中获得的。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从后天的经验中获得的。在他看来,心理发展的在他看来,心理发展的9090%差异是由教育决差异是由教育决定的。定的。约翰约翰洛克的家庭教育洛克的家庭教育成为每个西方家成为每个西方家庭和学校不可或缺的教育宝典。他强调以人庭和学校不可或缺的教育宝典。他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为本,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发展儿童的独发展儿童的独立能力,立能力,认为在教育中后天因素重于先天因认为在教育中后天因素重于先天因素,其中最强调品德的培养。素,其中最强调品德的培养。约翰约翰洛克被洛克被誉为誉为“培养绅士和淑女的教育家培养绅士和淑女的教育家”。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J.A.Comenius)编写第一本以儿童年编写第一本以儿童年龄特征为基础,系统讲述科学知识的书龄特征为基础,系统讲述科学知识的书世界图解世界图解。西方西方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启蒙读物。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启蒙读物。,夸美纽斯还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儿童特点的教育与教学原则,夸美纽斯还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儿童特点的教育与教学原则,如教育适应自然、直观性教学等。如教育适应自然、直观性教学等。卢梭(卢梭(J.RousseauJ.Rousseau,1712171217781778)是)是法国法国著名启著名启蒙蒙思想家思想家,也是自然主义教育运动的杰出代表。,也是自然主义教育运动的杰出代表。卢梭的儿童观集中体现在他的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卢梭的儿童观集中体现在他的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尔尔论教育中。提出儿童首先是一个论教育中。提出儿童首先是一个“有自己有自己的意识和情感的人的意识和情感的人”,教育儿童要遵循,教育儿童要遵循“自然的法自然的法则则”,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四、发展心理学的产生l文艺复兴运动尤其是自然主义教育运动,产文艺复兴运动尤其是自然主义教育运动,产生了尊重儿童、了解儿童的思想,为儿童心生了尊重儿童、了解儿童的思想,为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最初的思想基础。理学的诞生奠定了最初的思想基础。l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则直接催化了儿童发展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则直接催化了儿童发展的研究。的研究。18761876年,达尔文对自己儿子的详细年,达尔文对自己儿子的详细观察日记,出版观察日记,出版一个婴儿的传略一个婴儿的传略,是最,是最早采用传记法研究儿童的专著。早采用传记法研究儿童的专著。儿童心理学的诞生科科学学儿儿童童心心理理学学的的产产生生,以以18821882年年德德国国生生理理学学家家和和心心理理学学家家普普莱莱尔尔(W.PreyerW.Preyer)的的儿儿童童心心理理一一书书的的出出版版为为标志。标志。普普莱莱尔尔是是儿儿童童心心理理学学的的奠奠基基人。人。儿儿童童心心理理是是心心理理学学史史上上第第一一个个用用观观察察和和实验方法研究儿童心理的比较系统的专著。实验方法研究儿童心理的比较系统的专著。在在该该书书中中,普普莱莱尔尔通通过过对对自自己己孩孩子子从从出出生生到到3 3岁岁的的系系统统观观察察与与描描述述,肯肯定定了了儿儿童童心心理理研研究究的的可可能能性性,并并阐阐述述了了遗遗传传、环环境境、教教育育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为什么称普莱尔为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为什么称普莱尔为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1 1、时间:、时间:儿童心理儿童心理一书出版于一书出版于18821882年,是较早年,是较早的儿童心理研究著作。的儿童心理研究著作。2 2、目的与内容:、目的与内容:儿童心理儿童心理以儿童心理发展为研以儿童心理发展为研究课题,不象达尔文的儿童研究是为进化论提供究课题,不象达尔文的儿童研究是为进化论提供依据。依据。3 3、研究方法:普莱尔采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系、研究方法:普莱尔采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系统观察、心理实验等。统观察、心理实验等。4 4、影响:、影响:儿童心理儿童心理的问世,受到国际心理学界的问世,受到国际心理学界的重视,将其视为早期经典的儿童心理学著作,的重视,将其视为早期经典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影响深远。影响深远。但儿童心理科学研究的真正推但儿童心理科学研究的真正推动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霍尔动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霍尔(G.S.HallG.S.Hall),被称为,被称为“美国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儿童心理学之父”。霍尔是发展心理学的创始人。霍尔是发展心理学的创始人。霍尔被称为霍尔被称为“心理学中的达尔心理学中的达尔文文”,他也是,他也是APAAPA的创始人。的创始人。发展心理学的诞生霍尔于霍尔于2020世纪初首次用世纪初首次用问卷法问卷法对儿童青少年的行为、对儿童青少年的行为、态度、兴趣等作了广泛、系统的调查研究,并掀起态度、兴趣等作了广泛、系统的调查研究,并掀起了了“儿童研究运动儿童研究运动”,极大地推动了儿童发展心理,极大地推动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学的学科发展。霍尔的名著霍尔的名著青少年期青少年期:研究青春期心理、青少:研究青春期心理、青少年心理,将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从出生至年心理,将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从出生至成熟。成熟。而普莱尔主要研究学龄前儿童特别是而普莱尔主要研究学龄前儿童特别是3 3岁之前岁之前的儿童。的儿童。语录: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语录: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复演说复演说:个体心理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个体心理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程的重复演化。胚胎期代表人类最初水程的重复演化。胚胎期代表人类最初水中生存的时期;婴儿期的爬行代表人类中生存的时期;婴儿期的爬行代表人类进化的猿猴时期;青年期情绪不稳定代进化的猿猴时期;青年期情绪不稳定代表人类进化的混乱期;成年后身心成熟表人类进化的混乱期;成年后身心成熟代表人类进化的文明期。引起心理学界代表人类进化的文明期。引起心理学界很大的争论。很大的争论。早期有突出贡献的其他先驱:早期有突出贡献的其他先驱:法国的心理学家比纳(法国的心理学家比纳(A.BinetA.Binet)首创用智力量表进首创用智力量表进行个体差异鉴别;行个体差异鉴别;美国儿科医生格塞尔(美国儿科医生格塞尔(A.GesellA.Gesell)提出了婴幼儿发育提出了婴幼儿发育常模;常模;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J.B.WatsonJ.B.Watson)建立儿建立儿童情绪的条件反射理论;童情绪的条件反射理论;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提出心理发展的阶段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提出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强调儿童的早期经验;理论,强调儿童的早期经验;皮亚杰提出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创立皮亚杰提出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创立“临床谈话临床谈话法法”。霍林沃斯出版霍林沃斯出版发展心理学概论发展心理学概论,第一部生命全程,第一部生命全程的发展心理学著作。的发展心理学著作。儿童心理科学在中国我国最早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我国最早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18921982)。)。早期先驱:黄翼、陆志韦、肖孝嵘、孙国华等。早期先驱:黄翼、陆志韦、肖孝嵘、孙国华等。建国后发展:朱智贤、林崇德、方富熙、陈会昌、建国后发展:朱智贤、林崇德、方富熙、陈会昌、申继亮、桑标、杨丽珠等。申继亮、桑标、杨丽珠等。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学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申继亮,副主任委员刘华山、卢家楣、主任委员申继亮,副主任委员刘华山、卢家楣、杨丽珠、桑标等。杨丽珠、桑标等。五、发展的领域及其变化与稳定性1、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n身体发展:身体、神经系统、动作技能、感知觉身体发展:身体、神经系统、动作技能、感知觉等方面的发展。等方面的发展。n认知发展:注意、记忆、语言、思维、想象、推认知发展:注意、记忆、语言、思维、想象、推理等方面的发展。理等方面的发展。n心理社会发展:情绪、人格、社会化、自我意识、心理社会发展:情绪、人格、社会化、自我意识、道德感等方面的发展。道德感等方面的发展。n每章按照不同年龄的身体、认知和心理社会发展每章按照不同年龄的身体、认知和心理社会发展来编写内容。来编写内容。2、发展的变化性与稳定性l在心理发展中,变化性与稳定性是一个统一体,在心理发展中,变化性与稳定性是一个统一体,体现了心理发展的一个规律性特征。体现了心理发展的一个规律性特征。l所谓变化性,包括心理发展中的量变与质变,前所谓变化性,包括心理发展中的量变与质变,前者指数量上的变化,后者指类别或结构上的变化。者指数量上的变化,后者指类别或结构上的变化。质变导致不同的发展阶段。质变导致不同的发展阶段。l稳定性指一些特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不变。稳定性指一些特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不变。“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三岁看大,七岁看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老”。10%-15%10%-15%的孩子一生都是比较害羞。的孩子一生都是比较害羞。l辩证地看待心理发展的变化性与稳定性,既要看辩证地看待心理发展的变化性与稳定性,既要看到稳定性使人形成自己的独特特点到稳定性使人形成自己的独特特点 ,又要用发展,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特别是对那些暂时落后的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特别是对那些暂时落后的孩子,不要过早地给他们下定论不要过早地给他们下定论 ,给予他们期望,相信,给予他们期望,相信“just timejust time”。儿童青少年的弹性(resilience)研究l敏化效应与钢化效应(敏化效应与钢化效应(sensitizing or steeling sensitizing or steeling effectseffects)。)。l敏化效应是指以前的害怕体验、压力和逆境,使个体敏化效应是指以前的害怕体验、压力和逆境,使个体在今后面临类似的消极经历时,变得更为脆弱。在今后面临类似的消极经历时,变得更为脆弱。“一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还有,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还有,生活早期遭受过不良性伤害的女性,会对男性与婚姻生活早期遭受过不良性伤害的女性,会对男性与婚姻产生敌对的情绪,这也是敏化效应的一个佐证。产生敌对的情绪,这也是敏化效应的一个佐证。l钢化效应是指先前的害怕体验、压力和逆境,使个体钢化效应是指先前的害怕体验、压力和逆境,使个体对今后类似消极经历的耐受性提高,从而面临生存困对今后类似消极经历的耐受性提高,从而面临生存困境时能从容应对。境时能从容应对。“挫折教育挫折教育”。经典案例l马家爵:一个悲剧人物,校园屠夫、冷酷杀手。马家爵:一个悲剧人物,校园屠夫、冷酷杀手。l洪战辉:一个喜剧人物,洪战辉:一个喜剧人物,8080年代最后的男子汉。年代最后的男子汉。l他们的童年都生活在处境不利的环境中,童年的磨难他们的童年都生活在处境不利的环境中,童年的磨难在前者身上成为一种精神负担和成长阻力,在后者身在前者身上成为一种精神负担和成长阻力,在后者身上成为一种精神财富和成长动力。上成为一种精神财富和成长动力。l可见,逆境成材并非普遍规律。可见,逆境成材并非普遍规律。经典案例l19761976年,唐山发生的大地震留下了年,唐山发生的大地震留下了42004200名孤儿。名孤儿。这些早期家庭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孩子,其心这些早期家庭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孩子,其心理发展如何?有研究调查分析了震后理发展如何?有研究调查分析了震后2121年这些年这些孤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孤儿的心理健康状况 。l结果发现,尽管这些孤儿经受了大地震和丧失结果发现,尽管这些孤儿经受了大地震和丧失父母的双重创伤,但他们基本上不存在特殊的父母的双重创伤,但他们基本上不存在特殊的生活应激问题,心理状况也无明显的变化。研生活应激问题,心理状况也无明显的变化。研究者认为,社会支持系统在这些个体的成长中究者认为,社会支持系统在这些个体的成长中起了重要作用。而我们也能从中看到个体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而我们也能从中看到个体发展过程中过程中“弹性弹性”所起到的作用。所起到的作用。六、发展的阶段与关键期人生的八个阶段:l胎儿期(受孕到出生)胎儿期(受孕到出生)l婴儿期(婴儿期(0-30-3)l幼儿期(幼儿期(3-63-6)l学龄期(学龄期(6-116-11)l青少年期(青少年期(12-1812-18)l青年期(青年期(19-4019-40)l中年期(中年期(40-6040-60)l老年期(老年期(60-60-死亡)死亡)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奥奥 地地 利利 动动 物物 习习 性性 学学 家家 康康 拉拉 德德 洛洛 伦伦 兹兹(K.Z.LorenzK.Z.Lorenz,19731973年年诺诺贝贝尔尔生生物物学学奖奖获获得得者者)在在研研究究小小鸭鸭和和小小鹅鹅的的习习性性时时发发现现,它它们们通通常常将将出出生生后后第第一一眼眼看看到到的的活活动动对对象象当当作作自自己己的的母母亲亲,并并对对其其产产生生偏偏好好和和追追随随反反应应,这这种现象被称为种现象被称为“印刻现象(印刻现象(imprintingimprinting)”。印刻现象印刻现象u关关键键期期的的最最基基本本特特征征是是,它它只只发发生生在在生生命命中中一一个个固固定定的的短短暂暂时时期期。如小鸭的追随行为典型地出现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超过这一时间,“印刻”现象就不再明显。u没有“印刻”母亲的小鹅可能会迷失方向而死掉。u后来,发展心理学家将动物的关键期概念引入到发展心理学领域,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同样存在着关键期。u所所谓谓关关键键期期指指个个体体在在某某一一特特定定发发展展阶阶段段中中对对某一刺激特别敏感或可接受性程度最高。某一刺激特别敏感或可接受性程度最高。u也也就就是是说说,某某种种行行为为或或能能力力的的发发展展存存在在一一个个最最敏敏感感、最最适适宜宜的的时时期期,如如在在此此时时给给予予适适当当的的良良性性刺刺激激,会会促促使使行行为为与与能能力力得得到到更更好好发发展展;反反之之,则则会会阻阻碍碍发发展展甚甚至至导导致致行行为为与与能能力的缺失。力的缺失。u关键期理论是儿童早期教育的理论依据。关键期理论是儿童早期教育的理论依据。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02岁岁 亲子依恋关键期亲子依恋关键期13岁岁 口语学习关键期口语学习关键期45岁岁 书面语学习关键期书面语学习关键期04岁岁 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5岁左右岁左右 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5岁以前岁以前 音乐学习的关键年龄音乐学习的关键年龄10岁以前岁以前 外语学习的关键年龄外语学习的关键年龄典型案例典型案例 运用关键期这一概念,通常意味着缺失了运用关键期这一概念,通常意味着缺失了关键期内的有效刺激,往往会导致认知能关键期内的有效刺激,往往会导致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低下,且难力、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低下,且难以通过教育与训练得到改进。以通过教育与训练得到改进。印度印度“狼孩狼孩”就是关键期缺失的典型事例。就是关键期缺失的典型事例。狼孩卡玛拉由于从小就离开人类社会,在狼孩卡玛拉由于从小就离开人类社会,在狼群中生活了狼群中生活了8年,深深打上了狼性的烙印,年,深深打上了狼性的烙印,后来虽然回到人间并经过教育与训练,但后来虽然回到人间并经过教育与训练,但到到17岁时她的智力才达到岁时她的智力才达到3岁儿童的水平,岁儿童的水平,仅知道一些简单的数字概念,学会仅知道一些简单的数字概念,学会50个词个词汇,能讲简单的话。汇,能讲简单的话。第二节 研究个体发展的方法一般研究的设计:相关设计、实验设计、现一般研究的设计:相关设计、实验设计、现场实验与自然实验。场实验与自然实验。发展研究的设计:纵向研究、横断研究、序发展研究的设计:纵向研究、横断研究、序列研究、微观发生研究。列研究、微观发生研究。一、一般研究设计l相关研究:收集数据相对容易;相关研究:收集数据相对容易;无法推论因果无法推论因果关系关系;可能存在中介变量可能存在中介变量。l实验研究:可以推论因果关系;实验控制要求实验研究:可以推论因果关系;实验控制要求严格;可能存在外部效度的问题。严格;可能存在外部效度的问题。l现场实验:在自然背景下随机分组进行实验。现场实验:在自然背景下随机分组进行实验。l准实验:在自然背景下非随机分组进行实验。准实验:在自然背景下非随机分组进行实验。二、发展研究设计1 1、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的时较长的时间内间内对对同一组被试同一组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2 2、横断研究是指在、横断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同一时间内,对,对不同年龄不同年龄组被试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探究心理发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展的规律或特点。不同样本 A 同一时间 横向研究图式横向研究图式相同样本(A)观察(O)纵向研究图式纵向研究图式 BCDEAO2AO3AO4AO1举例n如果要研究如果要研究2 2岁、岁、4 4岁、岁、6 6岁儿童在游戏中所使用岁儿童在游戏中所使用规则的情况,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的大致设计规则的情况,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的大致设计是怎样的?是怎样的?n横断研究:同时观察横断研究:同时观察2 2岁组、岁组、4 4岁组与岁组与6 6岁组儿童,岁组儿童,看他们在游戏中所使用规则有什么不同。看他们在游戏中所使用规则有什么不同。n纵向研究:观察纵向研究:观察2 2岁儿童在游戏中采用的规则,岁儿童在游戏中采用的规则,2 2年后、年后、4 4年后再分别对这批儿童进行观察,看年后再分别对这批儿童进行观察,看他们使用的游戏规则是否发生变化。他们使用的游戏规则是否发生变化。经典的纵向研究经典的纵向研究推孟(推孟(TermanTerman)从从19211921年开始对年开始对15281528名智名智力超常儿童进行追踪研究,直到力超常儿童进行追踪研究,直到8080年代年代仍未间断,积累了这些被试从儿童(当仍未间断,积累了这些被试从儿童(当时平均时平均1111岁)、少年、青年、成年直至岁)、少年、青年、成年直至老年的毕生发展资料。老年的毕生发展资料。美国心理学家贝利美国心理学家贝利(Bayley)跟踪同一组跟踪同一组被试长达被试长达3636年,在不同年龄进行测量,年,在不同年龄进行测量,得到了著名的贝利智力发展曲线。得到了著名的贝利智力发展曲线。贝利采用3种智力量表,对同一组被试追踪研究达36年之久,根据研究结果绘制出智力发展的年龄曲线。4368121620242832180160140120100806040200纵向研究的优点纵向研究的优点可以获得心理发展连续性与阶段性的资料,可以获得心理发展连续性与阶段性的资料,从而系统、详尽地了解量变与质变的规律,从而系统、详尽地了解量变与质变的规律,以及发展的转折点。以及发展的转折点。有助于探明早期发展与未来心理发展的联有助于探明早期发展与未来心理发展的联系,揭示各种因素对发展的影响,从而深系,揭示各种因素对发展的影响,从而深入了解发展的原因与机制。入了解发展的原因与机制。纵向研究的不足纵向研究的不足纵向研究周期长、费用大,故被试的数纵向研究周期长、费用大,故被试的数量往往受到局限。量往往受到局限。研究期间样本的恒定非常困难,会因死研究期间样本的恒定非常困难,会因死亡、搬迁、厌烦而流失被试,从而影响亡、搬迁、厌烦而流失被试,从而影响取样的代表性。取样的代表性。纵向研究需要被试反复做一些测验,不纵向研究需要被试反复做一些测验,不可避免地会使被试产生可避免地会使被试产生“练习效应练习效应”。横断研究的优点横断研究的优点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到较多的资料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到较多的资料;样本容易选取与控制样本容易选取与控制;这种设计成本低,省时省力,见效快,目前这种设计成本低,省时省力,见效快,目前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多采用这一设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多采用这一设计。横断研究的不足横断研究的不足由于被试的取样是几个年龄点,故不足由于被试的取样是几个年龄点,故不足以确切地反映出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以确切地反映出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转折点。和转折点。横断有可能受到横断有可能受到“同辈效应同辈效应”(cohort effect,也称群体效应)的影响,即不同也称群体效应)的影响,即不同时代的群体由于社会文化、历史条件的时代的群体由于社会文化、历史条件的不同而表现出心理发展的差异。不同而表现出心理发展的差异。横断研究不足的举证横断研究不足的举证例如,如果测量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对例如,如果测量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对摇滚音乐的兴趣。用横向研究法可能会得到摇滚音乐的兴趣。用横向研究法可能会得到这样的结论:对摇滚音乐的兴趣随年龄增长这样的结论:对摇滚音乐的兴趣随年龄增长而减弱。但事实上,这更可能与不同时代所而减弱。但事实上,这更可能与不同时代所流行的音乐有关。流行的音乐有关。又例如,利用横断研究得出的数据表明,又例如,利用横断研究得出的数据表明,60岁以后智力大幅度下降。那么,这种下降是岁以后智力大幅度下降。那么,这种下降是年龄发展本身引起的呢,还是由于老年组被年龄发展本身引起的呢,还是由于老年组被试的受教育程度不及年轻被试引起的呢?试的受教育程度不及年轻被试引起的呢?3、序列研究(聚合交叉研究)序列研究是将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融合在一序列研究是将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融合在一起,以更好地探查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与转起,以更好地探查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与转折点。可以考察年龄效应折点。可以考察年龄效应、群体效应和测量群体效应和测量时间效应。时间效应。比如要研究比如要研究3 31212岁儿童的智力发展,序列研岁儿童的智力发展,序列研究可以选取究可以选取3 3岁、岁、6 6岁、岁、9 9岁三组样本,同时追岁三组样本,同时追踪四年。这时三组样本分别达到踪四年。这时三组样本分别达到6 6岁、岁、9 9岁和岁和1212岁。既包含横向研究,又有纵向研究,但岁。既包含横向研究,又有纵向研究,但追踪时间上从十年减为四年。追踪时间上从十年减为四年。4、微观发生研究微观发生研究:指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反复地让被试接微观发生研究:指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反复地让被试接受可以导致变化的刺激,或者反复地给他们学习的机受可以导致变化的刺激,或者反复地给他们学习的机会,使得研究者能够看到和分析变化发生的过程(会,使得研究者能够看到和分析变化发生的过程(密密集取样集取样)。)。三个主要特征:观察从变化开始到相对稳定的整个时三个主要特征:观察从变化开始到相对稳定的整个时期;观察的密度与现象的变化高度一致;对观察行为期;观察的密度与现象的变化高度一致;对观察行为进行精细分析,揭示变化的过程。进行精细分析,揭示变化的过程。优越性:无论横向研究还是纵向研究,常常以间隔期优越性:无论横向研究还是纵向研究,常常以间隔期较长、少量的观测点收集到的资料为基础,这样可能较长、少量的观测点收集到的资料为基础,这样可能会掩盖个体内在的变化特点。微观发生法使研究者能会掩盖个体内在的变化特点。微观发生法使研究者能近距离考察个体发展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它致力近距离考察个体发展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它致力于变化过程和个体发展差异的研究。于变化过程和个体发展差异的研究。研究案例:56岁儿童策略运用的微观发生学研究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6 6套矩阵填充图形题,每套题有套矩阵填充图形题,每套题有9 9幅图。随机分配幅图。随机分配到实验的六个阶段,每一阶段使用一套题。到实验的六个阶段,每一阶段使用一套题。实验分为六个阶段:第一至第五阶段,每两个阶段之间间隔实验分为六个阶段:第一至第五阶段,每两个阶段之间间隔时间为时间为3 3天,第五阶段完成后隔天,第五阶段完成后隔1414天进入第六阶段。实验组天进入第六阶段。实验组参加所有阶段测试,控制组只参加第一、六阶段测试。参加所有阶段测试,控制组只参加第一、六阶段测试。第二阶段到第四阶段,主试在儿童选择了每道题的选项后立第二阶段到第四阶段,主试在儿童选择了每道题的选项后立即给予反馈,并要求儿童对自己的选择进行解释。第一、五、即给予反馈,并要求儿童对自己的选择进行解释。第一、五、六阶段不予反馈也不要求儿童解释。六阶段不予反馈也不要求儿童解释。结果发现,儿童策略的获得主要源于反馈和自我解释;结果发现,儿童策略的获得主要源于反馈和自我解释;5 5岁岁儿童和儿童和6 6岁儿童在策略获得与运用上存在一定差异;暗示性岁儿童在策略获得与运用上存在一定差异;暗示性反馈在低水平学习者身上收效甚微。反馈在低水平学习者身上收效甚微。5、跨文化研究 u跨文化研究指同一个课题通过对不同社会文跨文化研究指同一个课题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期探讨儿童心理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期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发展的文化普遍性与文化特殊性文化普遍性与文化特殊性。u比如在世界不同国家检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比如在世界不同国家检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如果跨文化一致,表明生物因素阶段理论。如果跨文化一致,表明生物因素的作用;如果跨文化存在差异,表明更多为的作用;如果跨文化存在差异,表明更多为社会因素所左右。社会因素所左右。经典的跨文化研究经典的跨文化研究传统上,青春期一直被视为传统上,青春期一直被视为“狂狂飙期飙期”,那么,那么“狂飙期狂飙期”是否是是否是所有青少年的普遍特点呢?所有青少年的普遍特点呢?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米德(德(Mead)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意思的问题:“引起我们少男少引起我们少男少女烦闷的困惑,是由于青春期本女烦闷的困惑,是由于青春期本身还是文明?身还是文明?”19251925年,年,2323岁的米德带着照相机、打字机和刚岁的米德带着照相机、打字机和刚刚获得的人类学博士学位,只身远赴南太平洋刚获得的人类学博士学位,只身远赴南太平洋上的小岛萨摩亚做人类学最艰苦的田野考察。上的小岛萨摩亚做人类学最艰苦的田野考察。在与萨摩亚村民共同生活在与萨摩亚村民共同生活9 9个月后,她有了一个月后,她有了一个世界人类学史上的重大发现:萨摩亚的年轻个世界人类学史上的重大发现:萨摩亚的年轻人能毫无困难地从孩童过渡到成人阶段,并未人能毫无困难地从孩童过渡到成人阶段,并未经历过美国青少年的青春逆反期。经历过美国青少年的青春逆反期。萨摩亚儿童在一个多成年人的环境中成长,他萨摩亚儿童在一个多成年人的环境中成长,他们与其他人的感情关系分散而且相当淡薄。她们与其他人的感情关系分散而且相当淡薄。她们很早就了解生命的事实们很早就了解生命的事实出生、性与死亡,出生、性与死亡,而且并不神秘地加以限制。而且并不神秘地加以限制。此外,萨摩亚人的生活并不具有美国社会的此外,萨摩亚人的生活并不具有美国社会的多重选择性,因此他们的青年男女并没有紧多重选择性,因此他们的青年男女并没有紧张情绪的冲突或抗拒等特征。张情绪的冲突或抗拒等特征。米德据此认为米德据此认为,“狂飙期狂飙期”并非是青少年的并非是青少年的典型年龄特征,美国文化中的价值多元和多典型年龄特征,美国文化中的价值多元和多重选择性造成了工业社会中青少年成长中的重选择性造成了工业社会中青少年成长中的无所适从无所适从与情感狂飙。与情感狂飙。三、研究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小阿尔伯特小阿尔伯特”的实验研究的实验研究保护被试免受伤害保护被试免受伤害知情同意知情同意保护隐私保护隐私告知结果告知结果趣味投射测验n天空下起了雨,外面晾着衣服。天空下起了雨,外面晾着衣服。n床上婴儿在哭。床上婴儿在哭。n电话铃响了。电话铃响了。n门铃响了。门铃响了。n卫生间的水龙头坏了,在哗哗流水。卫生间的水龙头坏了,在哗哗流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