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240742865 上传时间:2024-05-04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0-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0-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明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公明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公明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公明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 李惠霞李惠霞李惠霞李惠霞0-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解读处理指南解读本指南背景l计划目标人群:计划目标人群:0-5岁儿童急性不明的急性岁儿童急性不明的急性发热(肛门测温发热(肛门测温38,发热时间,发热时间1周。周。l计划应用人群:儿科医生、急诊科医生和护计划应用人群:儿科医生、急诊科医生和护理人员理人员l制定单位: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制定单位: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儿科学分会,有儿科学分会,有中国循证儿科杂志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编辑编辑部组织实施部组织实施l1、掌握发热的定义与体温测量标准、掌握发热的定义与体温测量标准l2、掌握临床发热的评估、掌握临床发热的评估l3、掌握发热的处理、掌握发热的处理 教教 学学 目目 标标发热的定义l正常体温在1天中有波动,并随不同年龄和不同体温测量方法而有所不同。l有几种不同发热定义,本指南采用的发热定义是指体温升高超出1天中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目前大多数采用直肠温度38;腋温与肛温至少相差0.5,耳温与肛温相差0.74-1.34,前额化学测温与肛温相差1.2。体温测量体温测量体温测量体温测量l体温测量部位:口腔、直肠、腋下、额部和耳道。l体温测量仪器:玻璃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红外线电子耳道体温计、红外线测温仪和化学标点。l玻璃水银体温计为传统的工具,但因其易断裂并发水银泄漏,不主张应用于婴幼儿;电子体温计测量准确和快速优点。体温测量体温测量l专家共识认为0-5岁儿童不推荐使用口腔或直肠测温。l体温测量建议:新生儿测体温应采用腋下电子体温计测体温;1月-5岁儿童可采用腋下电子测温计或红外线测温仪测温。一、临床发热的早期评估一、临床发热的早期评估l发热儿童伴随的临床症状或体征提示严重疾病或自发热儿童伴随的临床症状或体征提示严重疾病或自限性疾病,临床医生可根据临床症状或体征来系统限性疾病,临床医生可根据临床症状或体征来系统预测发生严重疾病的危险性。预测发生严重疾病的危险性。l6 6月的婴儿与严重疾病相关的症状主要包括:嗜月的婴儿与严重疾病相关的症状主要包括:嗜睡、活动减少、面色苍白、喂养困难(食量比平时睡、活动减少、面色苍白、喂养困难(食量比平时减少减少50%50%)、尿量减少()、尿量减少(4 4片尿布)和胆汁性片尿布)和胆汁性呕吐呕吐。l提示严重细菌感染性疾病相关症状体征:嗜睡、吸提示严重细菌感染性疾病相关症状体征:嗜睡、吸气性凹陷、呼吸频率气性凹陷、呼吸频率 60次次/分、鼻翼扇动、痰分、鼻翼扇动、痰鸣、湿罗音、肿块鸣、湿罗音、肿块 2cm、面色苍白、一般情况、面色苍白、一般情况差或前囟饱满。差或前囟饱满。儿童发热临床评估预警分级及诊断建议儿童发热临床评估预警分级及诊断建议二、常见生理学指标预测严重疾病中的作用二、常见生理学指标预测严重疾病中的作用l心率:心率是反映基本生命状况的重要指标,常用心率:心率是反映基本生命状况的重要指标,常用于严重疾病评估,特备是在脓毒症休克循环功能障于严重疾病评估,特备是在脓毒症休克循环功能障碍是,但心率受多种因素(年龄、活动、焦虑、疼碍是,但心率受多种因素(年龄、活动、焦虑、疼痛、体温)影响。文献检索中未发现痛、体温)影响。文献检索中未发现5岁正常岁正常儿童心率的正常值,但发现体温升高儿童心率的正常值,但发现体温升高1,心率增加心率增加9.6次次/分。分。二、常见生理学指标预测严重疾病中的作用二、常见生理学指标预测严重疾病中的作用l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毛细血管充盈时间(CRT):CRT延长延长3秒与脱秒与脱水、液体补充有关。水、液体补充有关。l血压:普遍认为低血压为严重疾病的一个危血压:普遍认为低血压为严重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险因素。三、发热程度、持续时间与疾病严重程度三、发热程度、持续时间与疾病严重程度l发热程度:不能以发热程度预测发热病因及发热程度:不能以发热程度预测发热病因及疾病严重程度,但当疾病严重程度,但当3-6月婴儿体温月婴儿体温39时,严重细菌感染危险性增加,而对于时,严重细菌感染危险性增加,而对于3个月的婴儿体温个月的婴儿体温38 即作为严重细菌感即作为严重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染的危险因素。三、发热程度、持续时间与疾病严重程度三、发热程度、持续时间与疾病严重程度l发热持续时间:发热发热持续时间:发热48h发生严重细菌发生严重细菌感染的危险性增加,文献提示有严重细菌感感染的危险性增加,文献提示有严重细菌感染组的发热持续时间明显长于非严重细菌感染组的发热持续时间明显长于非严重细菌感染组;而与发热染组;而与发热24h组相比,组相比,48h 组组严重细菌感言的危险性没有增加;发现脓毒严重细菌感言的危险性没有增加;发现脓毒血症时体温血症时体温39 时间亦较短时间亦较短。与儿童发热相关的常见严重疾病的危险因素与儿童发热相关的常见严重疾病的危险因素评估评估3个月发热婴儿的常规临床评估与实个月发热婴儿的常规临床评估与实验室检查验室检查这种情况一律转诊这种情况一律转诊3个月发热婴儿的常规临床评估与实个月发热婴儿的常规临床评估与实验室检查验室检查1、外周血、外周血WBC:WBC临界阈值为临界阈值为5*109/L或或15-17.1*109/L.2、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ANC):ANC在区别细在区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中的诊断价值,其临界阈菌感染与病毒感染中的诊断价值,其临界阈值分别为值分别为9.6*109/L-10.6*109/L.3、CRP、PCT、腰椎穿刺、腰椎穿刺4、胸片:、胸片:2岁发热但不伴有呼吸道症状或体征岁发热但不伴有呼吸道症状或体征的患儿,没有胸片检查指征;的患儿,没有胸片检查指征;3个月发热患儿,个月发热患儿,即使无呼吸道症状或体征,亦有行胸片检查指征。即使无呼吸道症状或体征,亦有行胸片检查指征。建建 议议1、医务人员需测量并记录体温、心率、呼吸和、医务人员需测量并记录体温、心率、呼吸和CRT,作为发热儿童的常规评估指标,作为发热儿童的常规评估指标。2、发热儿童心率的增快可能提示严重疾病,、发热儿童心率的增快可能提示严重疾病,特别是脓毒血症休克。特别是脓毒血症休克。3、CRT3秒,可能提示严重疾病。秒,可能提示严重疾病。发热儿童出现心率增快或发热儿童出现心率增快或CRT 3秒,需监秒,需监测血压。测血压。建 议4、发热程度作为因素不考虑为严重疾病的危、发热程度作为因素不考虑为严重疾病的危险因素,但当险因素,但当3个月的婴儿体温个月的婴儿体温38或或3-6个月的婴儿体温个月的婴儿体温 39即作为严重细即作为严重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5、发热持续时间不作为预示严重疾病的危险、发热持续时间不作为预示严重疾病的危险因素。因素。建 议6、出现橙色警戒:全血检查、血培养、CRP和尿液检查,同时考虑性腰椎穿刺、胸片、水电解质和学期分析。7、出现黄色预警:尿液检查、查血(血常规、CRP和血培养)、腰椎穿刺(特别是1岁)和胸片(体温39、WBC 20*109/L)8、绿色状态:血尿常规、评估临床症状或体征。一、儿童常用的退热方法l1、常用退热剂:包括重要、西药。中药复杂,没常用退热剂:包括重要、西药。中药复杂,没有相关询证医学资料;西药的退热剂有:对乙酰氨有相关询证医学资料;西药的退热剂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安乃近、阿司匹林及尼美舒利。基酚、布洛芬、安乃近、阿司匹林及尼美舒利。l2、物理降温:包括直接和间接降温法,直接降温、物理降温:包括直接和间接降温法,直接降温有冰水灌肠、乙醇擦身、冰袋降温、洗冷水澡、冷有冰水灌肠、乙醇擦身、冰袋降温、洗冷水澡、冷毛巾擦身、温水擦身及减少穿着的衣物等;间接降毛巾擦身、温水擦身及减少穿着的衣物等;间接降温有风扇和降低室内温度等。冰水灌肠可引起患儿温有风扇和降低室内温度等。冰水灌肠可引起患儿寒颤、血管收缩、能量消耗及较严重的不适感,故寒颤、血管收缩、能量消耗及较严重的不适感,故不推荐使用。不推荐使用。二、儿童退热剂应用的体温标准l退热的目的是减轻儿童发热引起的烦躁和不退热的目的是减轻儿童发热引起的烦躁和不适感,并减轻家长对儿童发热的紧张或恐惧适感,并减轻家长对儿童发热的紧张或恐惧情绪;由于儿童对发热的耐受程度存在个体情绪;由于儿童对发热的耐受程度存在个体差异,因此专家共识意见为:当儿童体温差异,因此专家共识意见为:当儿童体温38.5和(或)出现明显不适时,建议和(或)出现明显不适时,建议采用退热剂。采用退热剂。三、3个月以上儿童常用退热剂剂量l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10-15mg/KG(每次每次600mg),口服,间隔时间口服,间隔时间4h,每天最多每天最多4次,用药不超过次,用药不超过3天;天;l布洛芬布洛芬5-10mg/kg(400mg/d),口服,口服,每每6小时小时1次,每天最多次,每天最多4次次四、关于退热处理的常见临床问题1、儿童高热时,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单次剂量的儿童高热时,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单次剂量的退热效果有无差异?退热效果有无差异?多中心多中心RCT研究显示,单次剂量布洛芬的退热作研究显示,单次剂量布洛芬的退热作用强,降温维持时间长。用强,降温维持时间长。2、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不良反应及主要影响因素:、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不良反应及主要影响因素:儿童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耐受性相近,不良反应儿童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耐受性相近,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出血、胃烧灼感、恶心和呕吐,不良主要为胃肠道出血、胃烧灼感、恶心和呕吐,不良反应轻微;不良反映与年龄无关;对乙酰氨基酚不反应轻微;不良反映与年龄无关;对乙酰氨基酚不良反应主要是反复多次使用可引起肝炎;布洛芬不良反应主要是反复多次使用可引起肝炎;布洛芬不良反映无量效关系。良反映无量效关系。四、关于退热处理的常见临床问题3、高热不退时,是否可以联合应用退热剂?高热不退时,是否可以联合应用退热剂?方法一:对于严重高热的患儿应用布洛芬方法一:对于严重高热的患儿应用布洛芬10mg/kg,4h后用对乙酰氨基酚后用对乙酰氨基酚15mg/kg,与单用布洛芬退热效果强与单用布洛芬退热效果强 方法二: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每方法二: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每4小时一小时一次,交替使用退热效果比单组药好。次,交替使用退热效果比单组药好。四、关于退热处理的常见临床问题4、安乃近的退热效果如何?有何不良反应?、安乃近的退热效果如何?有何不良反应?安乃近可引起外周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过敏性休安乃近可引起外周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在美国不使用安乃近作克等严重不良反应。在美国不使用安乃近作为退热剂应用于儿童。为退热剂应用于儿童。5、如何评价阿司匹林在儿童发热中的应用?、如何评价阿司匹林在儿童发热中的应用?阿司匹林退热效果与其他退热剂相当,但不阿司匹林退热效果与其他退热剂相当,但不良反应较大,可增加胃溃疡和胃出血的危险,良反应较大,可增加胃溃疡和胃出血的危险,同时还可影响血小板功能。不推荐使用阿司同时还可影响血小板功能。不推荐使用阿司匹林作为退热剂在儿童中应用。匹林作为退热剂在儿童中应用。四、关于退热处理的常见临床问题6、发热时单纯采用物理降温是否有效?、发热时单纯采用物理降温是否有效?单纯物理降温的疗效较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差。单纯物理降温的疗效较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差。7、物理降温与退热剂联合应用,退热效果是否更好、物理降温与退热剂联合应用,退热效果是否更好?物理降温与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应用优于单用对乙酰物理降温与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应用优于单用对乙酰氨基酚。氨基酚。8、物理降温中,乙醇擦身、冰水灌肠和温水擦身,、物理降温中,乙醇擦身、冰水灌肠和温水擦身,哪种退热此熬过更好?哪种退热此熬过更好?冰水灌肠快于温水擦身,但不良反应明显高于温水擦冰水灌肠快于温水擦身,但不良反应明显高于温水擦身,乙醇擦身身,乙醇擦身1h的退热例数多于温水擦身,但的退热例数多于温水擦身,但2h后无差异,但乙醇擦身不良反应明显高于温水擦身后无差异,但乙醇擦身不良反应明显高于温水擦身组。组。四、关于退热处理的常见临床问题9、糖皮质激素是否可作为退热剂在临床上短、糖皮质激素是否可作为退热剂在临床上短期应用?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用于退热的治疗临床上时有发生,糖皮质激素用于退热的治疗临床上时有发生,但应用多种检索方式查找中英文文献,均未但应用多种检索方式查找中英文文献,均未找到相关的找到相关的RCT研究及其他类型的研究证据。研究及其他类型的研究证据。多数人的意见认为糖皮质激素不能作为退热多数人的意见认为糖皮质激素不能作为退热剂应用于儿童。剂应用于儿童。1、不推荐使用冰水灌肠退热,除非超高热、不推荐使用冰水灌肠退热,除非超高热2、3个月婴儿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方法退热。我们个月婴儿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方法退热。我们社康建议转诊。社康建议转诊。3、3个月以上的儿童体温个月以上的儿童体温38.5和(或)出现明和(或)出现明显不适时,建议采用退热剂。显不适时,建议采用退热剂。4、3个月以上的儿童常用退热剂剂量为:对乙酰氨个月以上的儿童常用退热剂剂量为:对乙酰氨基酚基酚10-15mg/kg(每次每次600mg),口服,间口服,间隔时间隔时间4h,每天最多每天最多4次,用药不超过次,用药不超过3天;布洛天;布洛芬芬5-10mg/kg(400mg/d),口服,每口服,每6小时小时1次,每天最多次,每天最多4次次建建 议议4、对严重持续高热建议采用退热剂交替使用方法:、对严重持续高热建议采用退热剂交替使用方法:先用布洛芬先用布洛芬10mg/kg,4h后对乙酰氨基酚后对乙酰氨基酚15mg/kg,每,每4小时交替使用,疗程不超过小时交替使用,疗程不超过3天;天;先用对乙酰氨基酚先用对乙酰氨基酚12.5mg/kg,4h后用布洛芬后用布洛芬5mg/kg,每,每4小时交替使用,疗程不超过小时交替使用,疗程不超过3天。天。5、不推荐使用安乃近和阿司匹林作为退热剂应用于、不推荐使用安乃近和阿司匹林作为退热剂应用于儿童。儿童。6、高热是推荐应用退热剂与温水擦身物理降温法联、高热是推荐应用退热剂与温水擦身物理降温法联合退热。合退热。7、反对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应用于儿童退热。、反对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应用于儿童退热。建建 议议学无止境,服务亦无止境学无止境,服务亦无止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