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电信诈骗防范知识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240742858 上传时间:2024-05-0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8.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电信诈骗防范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校园)电信诈骗防范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校园)电信诈骗防范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信诈骗犯罪特点及对策电信诈骗犯罪特点及对策武汉市公安局经侦处武汉市公安局经侦处23 31 1电信诈骗的犯罪特点电信诈骗的作案手法电信诈骗的防范对策近年来,伴随金融、通信业的快速发展,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现代网银技术实施的电信诈骗犯罪迅速蔓延。电信诈骗作为一种“不接触犯罪”的新型犯罪来势较猛,涉案金额大,侵害对象广,动辄骗取受害人积攒数年的“辛苦钱”、“养命钱”、“看病钱”、“防老钱”,给群众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较去年同期(1889起)上升73.1%3269起2012年1-11月,全市电信诈骗警情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1作案过程不接触化诈骗案件与其他刑事犯罪相比,无现场、无痕迹物证,难以发现、固定和提取犯罪证据。在侦办传统诈骗案件中,往往采取比对嫌疑人体貌特征确定犯罪嫌疑人。而电信诈骗犯罪中,犯罪嫌疑人仅通过电话与受害人联系,与受害人不见面,受害人对犯罪嫌疑人了解仅限于电话号码、银行账号,不掌握犯罪嫌疑人体貌特征,难以确定犯罪嫌疑人。加之,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通常采用网银系统转存及分解资金、自动柜员机提现等手段,与银行工作人员不接触,加大了确定犯罪嫌疑人、固定证据方面的困难。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2作案方式信息化犯罪嫌疑人借助网络、电信“互联互通”科技便利,通过互联网服务器,使用任意显号软件、VOIP网络电话等技术手段,批量群发群拨短信、电话,落地接入本地电信、移动电话,实施诈骗行为,诱导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转汇资金,随后通过网银系统短时间内转存、分解,利用自动柜员机多处分散提现,为案件调查、赃款控制、追缴带来相当难度。如在实际案例中,犯罪嫌疑人通过技术手段显示公安机关电话号码,骗取受害人信任,成功实施诈骗。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3作案手段智能化犯罪嫌疑人利用受害人缺乏相关法律常识的特点,冒充电信局、公安局、检察院等单位人员,往往以受害人电话欠费、被他人盗用身份证号码涉嫌经济犯罪为名,以没收资金为威胁,以核对存款为理由,通过语言对话进行心理暗示,电话遥控受害人转汇资金存款,环环相扣,令受害人短时间内难以察觉。实际案例中,犯罪嫌疑人冒充公安机关工作人员,以查办经济案件、涉毒案件为由进行诈骗。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为防止受害人因报警及时造成帐户资金冻结,犯罪嫌疑人往往选择异地作案,即甲地拨打乙地电话实施诈骗,遥控受害人向异地指定银行卡转汇资金,随后网上分解资金,丙地提取现金,给公安机关冻结资金流向、调查固定证据带来相当难度。如在一起电信诈骗案中,嫌疑人在山东乳山办卡,在湖北武汉诈骗,在江苏南通取款,地域横跨三省。上述案例中,提款人为防止被抓获,在广东珠海、东莞、深圳、广州市等多地活动,在每一座城市落脚不超过2天,甚至深入内地湖北武汉市、湖南长沙市、江西九江市取款,为案件侦办造成困难。4作案地域跳跃化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5受害人群不特定化犯罪嫌疑人在某一段时间内集中向某一个号段或者某一个地区拨打电话、发送短信,侵害对象除地域集中外,无其他特定条件,受害者包括社会各个阶层,既有个体业主、公司职员、大学生,也有企业职工、普通民众。特别是大学生、中老年人由于信息相对封闭,对防范宣传不敏感,对骗子使用现代手段作案不了解,极易上当受骗,将绝大部分存款转汇,造成财产损失。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6犯罪组织职业化电信诈骗犯罪往往由多人共同实施,相互间有明确分工,既有策划整个诈骗活动的“指挥组”,也有具体实施对话诈骗的“导演组”,同时还有专门负责网上转存、资金分解的“转汇组”及组织实施取款提现的“取款组”,各环节互不接触,这也给公安机关的打击带来很大困难。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7犯罪活动国际化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既有国内公民,也有境外人员,同时还有境内外相互勾结作案,隐蔽性很强,打击难度也很大。如实际案例中,诈骗集团在台湾运作诈骗过程,专门雇佣大陆居民在境内提款转存,造成了案件办理上的难题。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8赃款流动快速化从银行转账汇款到对方账户资金到账,往往只需要15分钟的银行信息中心数据整理时间。电信诈骗实施成功后,犯罪嫌疑人会在银行资金到账的第一时间通过网络银行实行赃款的转移,按照ATM机提款上限分解到众多银行账号中,迅速组织人员提现。若受害人未能及时发现受骗,很难通过银行在被骗存款转存、分解、提现前采取控制措施。如一起电信诈骗案中,犯罪嫌疑人在收到汇款后,立即通过网上银行转入多个二级账户银行卡,随后继续分解,基本以2万元为单位,转入200多个账户,然后组织人员通过银行自动柜员机上提现,致使被骗款项流失。一假冒公职人员二冒充熟人三购车退税四银行卡消费透支五电话欠费六无抵押贷款七短信电话中奖八账号变更九亲友意外电信诈骗的作案手法花样翻新,层出不穷,主要有以下作案手法:十医保、社保卡违规电信诈骗的主要作案手法电信诈骗的主要作案手法一假冒公职人员冒充公安、检查院、法院、财政等司法、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谎称因为办案需要,通过电话或短信,要求事主将钱转至所谓安全帐户。在此类作案手法中,今年新出现的比较典型的诈骗手段是“邮包涉毒”。犯罪分子冒充邮局或者公检法工作人员,谎称事主有包裹涉及毒品或违禁品,要求事主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进行验证。各大专院校的学生因为经常网购,或者有可能收到外地亲属寄来的包裹,所以极有可能受骗。电信诈骗的主要作案手法电信诈骗的主要作案手法二冒充熟人(猜猜我是谁)打电话给事主冒充其同学、同乡、朋友或让事主猜其是谁,在赢得事主信任后,假称其在外地因嫖娼、赌博等违法犯罪受到处罚,或发生交通事故、家人住院等为由,请求事主向指定账户汇款实施诈骗。电信诈骗的主要作案手法电信诈骗的主要作案手法三购车(房)退税冒充税务人员,用电话或短信方式联系事主,谎称根据国家最新出台的政策,事主可享受购车退税,并留下所谓“服务电话”,以交纳手续费、保证金等名义,诱导其到ATM进行假退税真转账的操作。电信诈骗的主要作案手法电信诈骗的主要作案手法四银行卡消费透支不法分子冒充银行客服人员,向当事人发送“银行卡刷卡消费”、“信用卡透支”等短信,称其身份证被人利用在外地办理了信用卡,此卡在某地方消费了几千元,详情联系XXX电话,否则银行人员将从其银行卡中扣除。如果当事人电话“垂询”时,多名犯罪分子便分别冒充银行客服人员为当事人提供服务。只要其确定当事人卡上存有大量资金,他们便会“忠告”当事人把钱转到嫌疑人提供的银行账户,骗取当事人钱财。电信诈骗的主要作案手法电信诈骗的主要作案手法五电话欠费电话欠费:冒充电信工作人员声称事主电话欠费,要求事主提供帐号、密码或将资金转到指定帐号。电信诈骗的主要作案手法电信诈骗的主要作案手法六无抵押贷款通过电话、手机短信散布免担保贷款信息,如果当事人与之联系便会告知贷款必须预先支付保证金或者部分利息。同时要求当事人办理一张银行卡并要求存入金额不等的“风险金”,并开通电话查询功能,以证明当事人是否具有一定的还款能力,最后将事主的钱从卡中转出。电信诈骗的主要作案手法电信诈骗的主要作案手法七短信电话中奖冒充某公司通过邮件、电话、短信群发等途径向当事人发送虚假中奖信息。当事人拨通电话后,犯罪分子通过“核实身份确认中奖”的手段要求当事人缴纳“手续费、保证金、税费”等费用进行诈骗。2012年下半年,使用此类手段进行诈骗的案件激增,主要方式是冒充“中国好声音”、“中国梦想秀”、“非常6+1”等近期比较火的选秀节目,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声称当事人中奖,让其登录“官网”进行确认和转款。电信诈骗的主要作案手法电信诈骗的主要作案手法八账号变更以短信群发的方式,声称帐号已变更,请将款打到新的帐号。电信诈骗的主要作案手法电信诈骗的主要作案手法九亲友意外声称事主出国、住校的子女,或者外地打工的亲属被扣留、罚款、生病住院、缺少生活物品等方式进行诈骗。电信诈骗的主要作案手法电信诈骗的主要作案手法十医保、社保卡违规不法分子冒充社保、司法部门工作人员,以事主社保卡被盗用,或者医保卡涉嫌购买违禁药品、毒品为由,要求事主开通网银、转帐汇款。从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可以看出,侦办此类案件有四难,即“线索难摸排、嫌疑人难确定、证据难固定,资金难追回”。因此,在打击的同时,我们更要强调事前的预防、提示和宣传。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对策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对策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对策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对策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对策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对策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