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器乐9、弹拨乐器(一)

上传人:jkl****17 文档编号:240736932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器乐9、弹拨乐器(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传统器乐9、弹拨乐器(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传统器乐9、弹拨乐器(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讲 古琴及其音乐一、古琴概述二、重要琴谱、琴学论著及流派三、近现代古琴家及其演奏作品四、古琴演奏的技法特点五、古琴美学一、古琴概述一、古琴概述古琴原称琴、七弦琴,因历史悠久,自唐宋以后称为古琴原称琴、七弦琴,因历史悠久,自唐宋以后称为“古琴古琴”。一、历史沿革1 1、古琴起源的传说、古琴起源的传说、古琴起源的传说、古琴起源的传说 伏羲说伏羲说伏羲说伏羲说东汉蔡邕东汉蔡邕东汉蔡邕东汉蔡邕琴操琴操琴操琴操:“昔伏羲氏之作琴,所以修昔伏羲氏之作琴,所以修昔伏羲氏之作琴,所以修昔伏羲氏之作琴,所以修身理性,返天真也。身理性,返天真也。身理性,返天真也。身理性,返天真也。”古代持此说的有:马融古代持此说的有:马融古代持此说的有:马融古代持此说的有:马融长笛赋长笛赋长笛赋长笛赋、世本世本世本世本等;等;等;等;神农说神农说神农说神农说东汉桓谭东汉桓谭东汉桓谭东汉桓谭新论新论新论新论琴道琴道琴道琴道:“昔神农氏继庖羲而昔神农氏继庖羲而昔神农氏继庖羲而昔神农氏继庖羲而王天下,亦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王天下,亦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王天下,亦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王天下,亦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道,合天地之和焉。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道,合天地之和焉。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道,合天地之和焉。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道,合天地之和焉。”后世持此说者傅毅后世持此说者傅毅后世持此说者傅毅后世持此说者傅毅琴赋琴赋琴赋琴赋、应劭、应劭、应劭、应劭风俗通义风俗通义风俗通义风俗通义 声音声音声音声音。炎帝说炎帝说炎帝说炎帝说吕不韦吕不韦吕不韦吕不韦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蓄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弦瑟,多风而阳气蓄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弦瑟,多风而阳气蓄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弦瑟,多风而阳气蓄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弦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上古琴瑟混称,弦少者为琴。上古琴瑟混称,弦少者为琴。上古琴瑟混称,弦少者为琴。上古琴瑟混称,弦少者为琴。舜帝说舜帝说礼记礼记礼记礼记乐记乐记乐记乐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南风南风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夔始制乐,以赏诸侯。,夔始制乐,以赏诸侯。,夔始制乐,以赏诸侯。”后世有后世有后世有后世有昭明文选昭明文选昭明文选昭明文选、谢惠莲谢惠莲谢惠莲谢惠莲琴赞琴赞琴赞琴赞等持此说。今人谢孝苹先生著等持此说。今人谢孝苹先生著等持此说。今人谢孝苹先生著等持此说。今人谢孝苹先生著中国古琴创中国古琴创中国古琴创中国古琴创始于虞舜时代始于虞舜时代始于虞舜时代始于虞舜时代考证周详。考证周详。考证周详。考证周详。皇帝说、尧说等。皇帝说、尧说等。皇帝说、尧说等。皇帝说、尧说等。2 2、早期记录有古琴的文献、早期记录有古琴的文献、早期记录有古琴的文献、早期记录有古琴的文献诗经诗经诗经诗经 国风国风国风国风: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上古)(上古)(上古)(上古)尚书尚书尚书尚书: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上古)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上古)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上古)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上古)风俗通风俗通风俗通风俗通(汉(汉(汉(汉 应劭应劭应劭应劭):):):):“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言周代之(言周代之(言周代之(言周代之事)事)事)事)3、古琴的发展远古五弦琴远古五弦琴西周七弦琴西周七弦琴至魏晋时期,七弦十三徽形制至魏晋时期,七弦十三徽形制基本定型,并流传至今。基本定型,并流传至今。11战国曾侯乙墓十弦琴战国曾侯乙墓十弦琴战国曾侯乙墓十弦琴战国曾侯乙墓十弦琴22西汉马王堆墓七弦琴西汉马王堆墓七弦琴西汉马王堆墓七弦琴西汉马王堆墓七弦琴马王堆西汉墓七弦琴马王堆西汉墓七弦琴马王堆西汉墓七弦琴马王堆西汉墓七弦琴西汉长沙国丞相夫人:辛追湿尸西汉长沙国丞相夫人:辛追湿尸辛追复员像:4、古琴音响的趣味乐器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其声音效果。古琴音乐的魅力,从乐器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其声音效果。古琴音乐的魅力,从根本上说源于他独特的音色与音质。根本上说源于他独特的音色与音质。11音量:得其中和音量:得其中和应劭应劭应劭应劭风俗通义风俗通义风俗通义风俗通义:“琴之大小得中而声音和,大声不喧哗而流漫,小琴之大小得中而声音和,大声不喧哗而流漫,小琴之大小得中而声音和,大声不喧哗而流漫,小琴之大小得中而声音和,大声不喧哗而流漫,小声不湮灭而不闻,适足以和人意气,感人善心。声不湮灭而不闻,适足以和人意气,感人善心。声不湮灭而不闻,适足以和人意气,感人善心。声不湮灭而不闻,适足以和人意气,感人善心。”22音质:四善、九德(冷谦音质:四善、九德(冷谦太古遗音太古遗音 )四善:苍(古)、松(声透之材)、脆(质紧而木声清长)、滑(质泽四善:苍(古)、松(声透之材)、脆(质紧而木声清长)、滑(质泽四善:苍(古)、松(声透之材)、脆(质紧而木声清长)、滑(质泽四善:苍(古)、松(声透之材)、脆(质紧而木声清长)、滑(质泽声润);声润);声润);声润);九德:奇(轻松脆滑)九德:奇(轻松脆滑)九德:奇(轻松脆滑)九德:奇(轻松脆滑)古(金石声)古(金石声)古(金石声)古(金石声)透(响亮而不哽咽)透(响亮而不哽咽)透(响亮而不哽咽)透(响亮而不哽咽)润(不躁有余韵润(不躁有余韵润(不躁有余韵润(不躁有余韵静(温和不喧嚣)静(温和不喧嚣)静(温和不喧嚣)静(温和不喧嚣)圆(声音浑然不破散)圆(声音浑然不破散)圆(声音浑然不破散)圆(声音浑然不破散)匀(七弦俱清圆,而无三实四虚之病)匀(七弦俱清圆,而无三实四虚之病)匀(七弦俱清圆,而无三实四虚之病)匀(七弦俱清圆,而无三实四虚之病)清(坚实,发声犹凤中铎)清(坚实,发声犹凤中铎)清(坚实,发声犹凤中铎)清(坚实,发声犹凤中铎)芳(愈弹声愈出,无弹久声乏之病)芳(愈弹声愈出,无弹久声乏之病)芳(愈弹声愈出,无弹久声乏之病)芳(愈弹声愈出,无弹久声乏之病)33音色:多样性与对比性音色:多样性与对比性不同的琴有各自的独特音色;不同的琴有各自的独特音色;不同的琴有各自的独特音色;不同的琴有各自的独特音色;每一张琴都有散、泛、按三种基本音色;每一张琴都有散、泛、按三种基本音色;每一张琴都有散、泛、按三种基本音色;每一张琴都有散、泛、按三种基本音色;不同的技法可以弹奏出不同音色;不同的技法可以弹奏出不同音色;不同的技法可以弹奏出不同音色;不同的技法可以弹奏出不同音色;琴曲感受琴曲感受琴曲感受琴曲感受管平湖管平湖管平湖管平湖广陵散广陵散广陵散广陵散二、重要琴谱、琴学论著及流派目前所见古琴谱包括刻本、稿本、或有完整体系的转录本有目前所见古琴谱包括刻本、稿本、或有完整体系的转录本有150150余种,其中不同标题的琴曲有余种,其中不同标题的琴曲有700700多首。多首。(一)古琴流派(一)古琴流派(一)古琴流派(一)古琴流派1 1、南宋时期、南宋时期、南宋时期、南宋时期11浙派浙派 浙江省境内,注重古琴独奏艺术,乐曲器乐化发展,指法复杂要求发音浙江省境内,注重古琴独奏艺术,乐曲器乐化发展,指法复杂要求发音浙江省境内,注重古琴独奏艺术,乐曲器乐化发展,指法复杂要求发音浙江省境内,注重古琴独奏艺术,乐曲器乐化发展,指法复杂要求发音微、妙、圆、通;微、妙、圆、通;微、妙、圆、通;微、妙、圆、通;代表人物:郭沔;代表人物:郭沔;代表人物:郭沔;代表人物:郭沔;琴谱:杨纉等编琴谱:杨纉等编琴谱:杨纉等编琴谱:杨纉等编紫霞洞琴谱紫霞洞琴谱紫霞洞琴谱紫霞洞琴谱22江派江派长江下游苏沪一带,注重琴歌艺术形式,即以古琴伴奏演唱。琴曲长江下游苏沪一带,注重琴歌艺术形式,即以古琴伴奏演唱。琴曲长江下游苏沪一带,注重琴歌艺术形式,即以古琴伴奏演唱。琴曲长江下游苏沪一带,注重琴歌艺术形式,即以古琴伴奏演唱。琴曲 ;姜白;姜白;姜白;姜白石(姜夔)石(姜夔)石(姜夔)石(姜夔)古怨古怨古怨古怨等。等。等。等。2 2、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明清时期11浙派曲谱浙派曲谱朱权朱权朱权朱权神奇秘谱神奇秘谱神奇秘谱神奇秘谱、黄献、黄献、黄献、黄献捂岗琴谱捂岗琴谱捂岗琴谱捂岗琴谱、胡文焕、胡文焕、胡文焕、胡文焕文会堂琴谱文会堂琴谱文会堂琴谱文会堂琴谱等;等;等;等;2虞山派为明末清初时,严澂为明末清初时,严澂(chengcheng)在传统浙派基础上创立,后世也在传统浙派基础上创立,后世也称熟派、琴川派。演奏风格:清、微、淡、远。此派代表人称熟派、琴川派。演奏风格:清、微、淡、远。此派代表人物:徐上瀛,著有物:徐上瀛,著有溪山琴况溪山琴况,集古琴美学思想之大成。,集古琴美学思想之大成。虞山派弟子云集,风行天下,影响极广。虞山派弟子云集,风行天下,影响极广。虞山派主要琴谱:虞山派主要琴谱:严澂严澂严澂严澂松弦馆琴谱松弦馆琴谱松弦馆琴谱松弦馆琴谱 徐上瀛徐上瀛徐上瀛徐上瀛大还阁琴谱大还阁琴谱大还阁琴谱大还阁琴谱 陈雄陈雄陈雄陈雄松风阁琴谱松风阁琴谱松风阁琴谱松风阁琴谱 等等。等等。等等。等等。虞山派代表曲目:虞山派代表曲目:洞天春晓、潇湘水云、乌夜啼、阳春、汉宫秋、普庵咒、雉洞天春晓、潇湘水云、乌夜啼、阳春、汉宫秋、普庵咒、雉洞天春晓、潇湘水云、乌夜啼、阳春、汉宫秋、普庵咒、雉洞天春晓、潇湘水云、乌夜啼、阳春、汉宫秋、普庵咒、雉朝飞等;朝飞等;朝飞等;朝飞等;潇湘水云潇湘水云潇湘水云潇湘水云聆赏聆赏聆赏聆赏33广陵派广陵派清初,徐常遇创立,广陵为今之扬州。广陵派演奏风格与虞山清初,徐常遇创立,广陵为今之扬州。广陵派演奏风格与虞山派相近。派相近。广陵派主要琴谱:广陵派主要琴谱:徐常遇徐常遇徐常遇徐常遇澄鉴堂琴谱澄鉴堂琴谱澄鉴堂琴谱澄鉴堂琴谱 徐琪徐琪徐琪徐琪五知斋琴谱五知斋琴谱五知斋琴谱五知斋琴谱 秦维翰秦维翰秦维翰秦维翰蕉庵琴谱蕉庵琴谱蕉庵琴谱蕉庵琴谱 僧空尘僧空尘僧空尘僧空尘枯木禅琴谱枯木禅琴谱枯木禅琴谱枯木禅琴谱广陵派代表曲目:广陵派代表曲目:樵歌、龙翔操、梅花三弄、平沙落雁、墨子悲丝(聆赏)等。樵歌、龙翔操、梅花三弄、平沙落雁、墨子悲丝(聆赏)等。樵歌、龙翔操、梅花三弄、平沙落雁、墨子悲丝(聆赏)等。樵歌、龙翔操、梅花三弄、平沙落雁、墨子悲丝(聆赏)等。4 4 江派明清琴谱江派明清琴谱 谢雪峰谢雪峰谢雪峰谢雪峰谢氏太古遗音谢氏太古遗音谢氏太古遗音谢氏太古遗音 杨抡杨抡杨抡杨抡伯牙心法伯牙心法伯牙心法伯牙心法 张廷玉张廷玉张廷玉张廷玉理性元雅理性元雅理性元雅理性元雅 庄臻凤庄臻凤庄臻凤庄臻凤琴学心声谐谱琴学心声谐谱琴学心声谐谱琴学心声谐谱3 3、19561956年尚存琴派年尚存琴派年尚存琴派年尚存琴派11虞山派虞山派22广陵派广陵派33泛川派泛川派44九嶷(九嶷(yiyi)派)派55诸城派诸城派66岭南派岭南派77新浙派新浙派88浦城派浦城派99凤阳派凤阳派等。等。(二)琴学举要1 1、先秦,儒、道思想主导,无专门琴学理论,相关理论思想、先秦,儒、道思想主导,无专门琴学理论,相关理论思想散见于诗经、礼记、国语、荀子论乐、庄子等中。散见于诗经、礼记、国语、荀子论乐、庄子等中。2 2、汉、汉 刘向著刘向著琴说琴说,总结,总结乐记乐记、荀子荀子论古琴音论古琴音乐的观点,提出古琴音乐的社会意义:乐的观点,提出古琴音乐的社会意义:凡鼓琴,凡鼓琴,凡鼓琴,凡鼓琴,有七例:一曰明道,二曰感鬼神,三曰美风俗,四曰妙心察,有七例:一曰明道,二曰感鬼神,三曰美风俗,四曰妙心察,有七例:一曰明道,二曰感鬼神,三曰美风俗,四曰妙心察,有七例:一曰明道,二曰感鬼神,三曰美风俗,四曰妙心察,五曰制声调,六曰刘文雅,七曰善传授。五曰制声调,六曰刘文雅,七曰善传授。五曰制声调,六曰刘文雅,七曰善传授。五曰制声调,六曰刘文雅,七曰善传授。3 3、汉末古琴家蔡邕、汉末古琴家蔡邕琴操琴操,第一次以文字阐述琴曲内容和,第一次以文字阐述琴曲内容和创作背景。创作背景。4 4、魏晋名家嵇康著、魏晋名家嵇康著琴赋琴赋,阐述古琴音乐的表现特点。,阐述古琴音乐的表现特点。5 5、隋唐陈仲等人修明文字谱、唐末曹柔改制减字谱;薛易简、隋唐陈仲等人修明文字谱、唐末曹柔改制减字谱;薛易简著著琴诀琴诀、刘籍撰、刘籍撰琴议琴议;6 6、宋元朱长文、宋元朱长文琴史琴史、崔遵度、崔遵度琴笺琴笺等等。等等。7 7、明清徐上瀛、明清徐上瀛溪山琴况溪山琴况、冷谦、冷谦琴声十六法琴声十六法、陈幼慈、陈幼慈琴论琴论、祝凤喈、祝凤喈与古斋琴谱与古斋琴谱补义补义等等。等等。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n n古琴起源有哪几说?n n你是如何认识古琴音色、音质的特点的?n n试述我国古琴流派。n n古琴流派承传的方式留给我们哪些启示?n n请列举虞山派代表曲目。n n建国后,主要有哪九大尚存琴派?n n列举古琴发展史上各朝主要琴学著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