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鼠疫知识培训》PPT课件

上传人:hao****021 文档编号:240735843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7.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鼠疫知识培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防鼠疫知识培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防鼠疫知识培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鼠防知识培训 一、鼠疫的概念v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发病急、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的烈性传染病。它存在于鼠类动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跳蚤叮咬或直接接触等途径,将鼠疫菌传染给人,造成人间鼠疫发生。中华人民共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传染病防治法把鼠疫列为甲类传染病,是当前我们重点预防控制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常见的人间鼠疫的病型有:腺鼠疫、肺鼠疫、败血型鼠疫。v 败血型鼠疫 颈淋巴腺鼠疫股淋巴结鼠疫股淋巴结鼠疫(化脓)皮肤鼠疫 人类鼠疫流行病学人类鼠疫流行病学 二、传染源 1.鼠疫染疫动物 自然感染鼠疫的动物较多,都可作为人间鼠疫的传染源,包括啮齿类动物(鼠类)、野生食肉类动物(狐狸、狼、猞猁、鼬等)、野生偶蹄类动物(黄羊、岩羊、马鹿等)、家畜(犬、猫、藏系绵羊等)。2.鼠疫患者 肺鼠疫患者是引起鼠疫暴发和流行的最危险的传染源。患者通常有剧烈的咳嗽并喀出大量血痰,咳嗽喷出的飞沫和痰中含有大量的鼠疫菌,可使其密切接触者感染引起原发肺鼠疫。三、传播途径三、传播途径 1、跳蚤叮咬 人类鼠疫的首发病例多由跳蚤叮咬所致,最常见的是印鼠客蚤,该蚤为世界性广布种,此外还有100多种蚤类具有传播鼠 2、直接接触 人类在猎捕、剥皮、宰杀染疫动物及食肉等时,鼠疫细菌可以通过手部伤口进入人体内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我省绝大部分人间鼠疫病例都是由于猎捕和剥食旱獭引起的。v3、飞沫传播 腺鼠疫和肺鼠疫如果治疗不当,会发生呼吸道分泌物含大量鼠疫菌,通过病人呼吸咳嗽,把鼠疫菌以飞沫形式散布在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后感染。人感染鼠疫的途径四、感染鼠疫后的主要表现v1、腺鼠疫:高热、大腿根部、腋窝或者脖子下有肿块并伴有疼痛;v2、肺鼠疫:高热、咳嗽、胸痛、咳痰带血或咯血;v3、败血症鼠疫:高热、剧烈头痛、意识不清。四、疑似鼠疫病人的诊断 在鼠疫流行季节内,鼠疫疫源地内的居民或_月内到过动物鼠疫疫源地的人,如出现下列症状之一并且无其他明显诊断者,均应作为疑似鼠疫病人报告。1、高热及意识不清的病人;2、无外伤感染而淋巴结肿大并伴剧烈疼痛和高热的病人;3、高热伴有咳嗽、胸痛、咯血的病人;v4、高热伴皮肤水泡或溃疡的病人;v5、病程短急剧死亡者。五、怀疑病人感染鼠疫时的措施v1、对疑似鼠疫病人或鼠疫病人进行隔离;v2、立即向单位及当地疾控机构报告;v3、做好个人防护;v4、采集病人血液、淋巴穿刺液、痰或咽拭子标本;v5、留住病人家属或陪同人员,对其隔离观察;v6、对病人进行治疗。六、鼠疫的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七、鼠疫的预防性治疗v对鼠疫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被疫区跳蚤叮咬的人、接触了染疫动物或其分泌物及血液者、鼠疫实验室工作人员操作鼠疫菌时发生意外事故的,均应进行预防性治疗,常用首选药有:土霉素、磺胺、四环素、强力霉素等药物,服用一周左右。八、鼠疫的尸体处理v1、判断为疑似鼠疫尸体时,必须进行尸体解剖,观察病理变化和取材检验。v2、尸体解剖处理时,必须严格消毒,先将尸体及周围用5%的来苏儿、过氧乙酸、1000mg/L二氧化氯溶液喷雾消毒,用消毒液浸泡棉球填塞口、鼻、耳、肛门、阴道等。处理时用消毒液浸泡过的被单或白布将尸体包裹,消毒后就地焚烧或深埋。v3、在深埋前必须火葬焚烧,待尸体烧成灰后即可深埋,(坑的深度是2.5米以上)。选择应在远离交通要道或居民居住地,以免接近地下水层。v4、参加送葬的人员,均戴口罩、穿防护服,事后进行彻底消毒。鼠疫尸体九、“三不”“三报”制度三三不不:不接触、不剥皮、不煮食病死旱(獭)及其他病死动物,不与猫、犬主动接触;不在旱獭洞、鼠洞周围坐卧休息,以防跳蚤叮咬;不到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家中探视或吊丧。“三不”“三报”制度v三报:报告病、死鼠(獭);报告疑似鼠疫病人;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发现以上三种情况要及时报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严格隔离控制并消毒,对密切接触者应进行隔离观察,鼠疫病人的尸体要经防疫人员严密消毒包裹后焚烧深埋,死鼠和扑杀的可疑动物也要焚烧深埋。十、疫情报告 由于鼠疫具有传播快、病程短、病死率高等特点,早期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对控制疫情的扩大蔓延至关重要。报 告 程 序县级政府 地级政府 省级政府 国务院县卫生局 地卫生局 卫生厅 卫生部县CDC 地级CDC 省级CDC 国家CDC责任报告人或其他报告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