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

上传人:wkd****90 文档编号:240731808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公转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地球公转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地球公转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州市田家炳中学徐州市田家炳中学 邱旭邱旭B BC CA AD D读图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及读图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及二分二至二分二至一、地球公转的一般规律一、地球公转的一般规律黄赤交角黄赤交角232326N26N 赤道(赤道(0 0)232326S26S春分(春分(3.213.21)夏至(夏至(6.226.22)秋分(秋分(9.239.23)冬至(冬至(12.2212.2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春春分分夏夏至至秋秋分分冬冬至至时时间间太阳直射点太阳直射点3月月21日日 6月月22日日9月月23日日 12月月22日日赤赤 道道 北回归线北回归线赤赤 道道南回归线南回归线春分春分夏至夏至秋分秋分冬至冬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两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两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上:一年一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上:一年一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外:没有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外:没有太阳直射夏至日夏至日6、22冬至日冬至日12、22秋分日秋分日9、23春分日春分日3、21二:太阳高度及太阳高度角二、正午太阳高度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变化二、正午太阳高度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变化 空间变化空间变化规律规律: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降低。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降低。时间变化时间变化规律规律:夏至日,夏至日,达到最大值;达到最大值;达到最小值。达到最小值。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赤道及以南地区赤道及以南地区冬至日,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达到最大值;达到最小值。达到最小值。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赤道及以北地区赤道及以北地区南北回归线之间各地,每年南北回归线之间各地,每年 次受到太阳直射。次受到太阳直射。两两1、太阳直射哪个纬度?、太阳直射哪个纬度?2、春分日、秋分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有什么规律?、春分日、秋分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有什么规律?1、太阳直射哪个纬度?、太阳直射哪个纬度?2、夏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有什么规律?、夏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有什么规律?太阳直射赤道。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两极递减。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两极递减。1、太阳直射哪个纬度?、太阳直射哪个纬度?2、冬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冬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有什么规律?度分布有什么规律?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两极递减。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两极递减。小结小结: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三、三、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状况描述:昼夜状况描述:昼夜变化描述:昼夜变化描述:232326N26N 赤道(赤道(0 0)232326S26S春分(春分(3.213.21)夏至(夏至(6.226.22)秋分(秋分(9.239.23)冬至(冬至(12.2212.22)昼夜长短时间变化规律昼夜长短时间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以北半球为例昼昼渐渐长长昼昼 夜夜昼昼渐渐短短冬至冬至秋分秋分春分春分夏至夏至昼最长昼最长昼夜等长昼夜等长昼渐长,昼昼渐长,昼 夜夜昼渐短,昼昼渐短,昼 夜夜昼最短昼最短昼夜等长昼夜等长夏半年冬半年昼夜长短空间变化规律昼夜长短空间变化规律:1 1)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2 2)春分、秋分全球昼夜平分;)春分、秋分全球昼夜平分;3 3)赤道终年昼夜平分。)赤道终年昼夜平分。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1、哪个纬度的昼长最长?、哪个纬度的昼长最长?2、昼长的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昼长的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全球等长。全球等长。全球等长。全球等长。1、哪个纬度的昼长最长?、哪个纬度的昼长最长?2、昼长的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昼长的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1、哪个纬度的昼长最长?、哪个纬度的昼长最长?2、昼长的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昼长的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北极圈内(极昼)。北极圈内(极昼)。越往北昼越长。越往北昼越长。南极圈内(极昼)。南极圈内(极昼)。越往南昼越长。越往南昼越长。昼夜长短计算的方法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15A A昼昼 弧弧夜弧夜弧昼夜长短计算的方法2:根据某地日出、日落进行计算方法昼长日落日出(昼长日落日出(12日出)日出)x2=(日落日落12)x2夜长夜长24昼长昼长昼夜长短计算的方法3: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既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的夜长(昼长)相等。NA AB BC C1212思考:1.(1)1.(1)图中为晨线还是昏线?图中为晨线还是昏线?(2).A(2).A、B B、C C三点的地方时、昼长分别为多少?三点的地方时、昼长分别为多少?S 2 2、下图为某日北京时间、下图为某日北京时间2020:0000时太阳照射地时太阳照射地球情况(阴影区是夜晚,非阴影区是白昼)球情况(阴影区是夜晚,非阴影区是白昼)图中四点中,最迟日落的是图中四点中,最迟日落的是A A、B B、C C、D D、D3 3、读图计算、读图计算A A地的昼长时间地的昼长时间?A20小时小时冬至冬至极昼极昼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北6634816小小昼夜等长昼夜等长5:这一天南京昼长这一天南京昼长_小时,小时,此时北京时间是此时北京时间是_时。时。1222:0018:006:6:此时此时a a时间是时间是_ 时时 此时此时c c时间是时间是_ 时时此时此时d d时间是时间是_ 时时21:0012:0015:006:0018:00 7 7、将下列城市、将下列城市白昼白昼、H H正正从长到短、从大到小从长到短、从大到小排序。排序。北京(北京(40400 0N N)、)、广州(广州(20200 0N N)、新加坡()、新加坡(0 00 0)、悉尼()、悉尼(35350 0S S)二分日:二分日:夏至日夏至日:北京、广州、新加坡、悉尼北京、广州、新加坡、悉尼北京北京=广州广州=新加坡新加坡=悉尼悉尼广州、广州、北京、新加坡、悉尼北京、新加坡、悉尼新加坡、广州、新加坡、广州、悉尼、悉尼、北京北京冬至日冬至日:悉尼、新加坡、广州、北京悉尼、新加坡、广州、北京悉尼、新加坡、悉尼、新加坡、广州、广州、北京北京公式:公式:H=90H=90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8 8、求北京(、求北京(40N40N)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解:夏至日:直射点纬度为解:夏至日:直射点纬度为2326N2326N,H=90-H=90-(40-232640-2326)=7326=7326 二分日:直射点纬度为二分日:直射点纬度为00,H=90-H=90-(40-040-0)=50=50 冬至日:直射点纬度为冬至日:直射点纬度为2326S2326S,H=90-40-H=90-40-(-2326-2326)=2634=26349 9、房地产公司要建、房地产公司要建2 2座塔楼、座塔楼、2 2座低楼座低楼(见下图见下图),准,准备采用相同的楼间距备采用相同的楼间距均以最南侧的两楼间的最均以最南侧的两楼间的最短楼间距为标准,则合理的布局方案有:短楼间距为标准,则合理的布局方案有:9:9:楼间距问题实际是一个影长的问题。楼间距问题实际是一个影长的问题。物影长度与太物影长度与太阳高度成反比,与物体高度成正比。阳高度成反比,与物体高度成正比。其基本原则是前一幢其基本原则是前一幢楼产生的影子不能挡住后一幢楼底层的采光(一般以太阳楼产生的影子不能挡住后一幢楼底层的采光(一般以太阳光线能照射至后一幢楼的底层为标准),如下图光线能照射至后一幢楼的底层为标准),如下图 图中图中H H为正午太阳高度,一般取当地的最小值。计算为正午太阳高度,一般取当地的最小值。计算过程如下:过程如下:tanHtanH=h/L=h/L L=L=hcotHhcotH9 9、房地产公司要建、房地产公司要建2 2座塔楼、座塔楼、2 2座低楼座低楼(见下图见下图),准,准备采用相同的楼间距备采用相同的楼间距均以最南侧的两楼间的最均以最南侧的两楼间的最短楼间距为标准,则合理的布局方案有:短楼间距为标准,则合理的布局方案有:BD1010、如下面的图、如下面的图410410,假设某地,假设某地(80E80E,40N40N)安装一安装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太阳光能,提高利用效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太阳光能,提高利用效率,需要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倾角,率,需要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倾角,那么日照图与热水器安置方式搭配最合理的是那么日照图与热水器安置方式搭配最合理的是:【审题审题】太阳能热水器利用的实质是热水器倾角与正太阳能热水器利用的实质是热水器倾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和为午太阳高度角之和为9090【解题解题】设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交角为设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交角为。+H+H=90=90 H=90-L H=90-L(L L为当地与直射点的纬度差)为当地与直射点的纬度差)得到:得到:=L=L 计算:计算:A A项中光照图为夏至日,项中光照图为夏至日,=L=40-2326=1634=L=40-2326=1634 B B项中光照图为冬至日,项中光照图为冬至日,=L=40+2326=6326=L=40+2326=6326 C C和和D D项均为二分日,项均为二分日,=L=40=L=401010、如下面的图、如下面的图410410,假设某地,假设某地(80E80E,40N40N)安装一安装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太阳光能,提高利用效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太阳光能,提高利用效率,需要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倾角,率,需要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倾角,那么日照图与热水器安置方式搭配最合理的是那么日照图与热水器安置方式搭配最合理的是:AC9、读地球光照图,回答:读地球光照图,回答:(1)A、B两点此时是日出还是日落:两点此时是日出还是日落:,A点昼长点昼长 小时,这一天小时,这一天B点正午点正午 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是 度。度。(2)此时,北京时间是)此时,北京时间是 月月 日日 时。时。(3)图中从)图中从A到到B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是: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是:。(4)一艘海轮从)一艘海轮从A驶向驶向C,人们见到的昼夜更替周期比一个太阳日长还是短:人们见到的昼夜更替周期比一个太阳日长还是短:。S0光光线线阳阳B BO O太太A ANC C三、四季三、四季 更更 替替n太阳直射点在纬度上的变化引起太阳直射点在纬度上的变化引起四季的更替。四季的更替。n天文含义的季节是:天文含义的季节是:n夏季指太阳高度角最大,昼最长夏季指太阳高度角最大,昼最长的季节。的季节。n冬季指太阳高度角最小,昼最短冬季指太阳高度角最小,昼最短的季节。的季节。赤 道0023.5023.5066.5066.50北 回 归 线南 回 归 线北 极 圈南 极 圈900900热热带带北温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北寒带南寒带南寒带有太阳直射现象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炎热四季分明终年严寒四季分明终年严寒天文特征天文特征 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天文天文四季四季概概 念念 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季节划分季节划分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春季和秋季:夏季和冬季的过渡季节春季和秋季:夏季和冬季的过渡季节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汉秋处露秋汉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欧美欧美:二分二二分二至至为起点为起点春季:春分至夏季春季:春分至夏季夏季:夏至至秋分夏季:夏至至秋分秋季:秋分至冬季秋季:秋分至冬季冬季:冬至至春分冬季:冬至至春分我我 国:国:四四 立立为起点为起点春季:立春至立夏春季:立春至立夏夏季:立夏至立秋夏季:立夏至立秋秋季:立秋至立冬秋季:立秋至立冬冬季:立冬至立春冬季:立冬至立春气候气候统计统计春季:春季:3、4、5三个月三个月夏季:夏季:6、7、8三个月三个月秋季:秋季:9、10、11三个月三个月冬季:冬季:12、1、2三个月三个月北北 回回 归归 线线南南 回回 归归 线线北北 极极 圈圈南南 极极 圈圈热热 带带热热 带带南南 温温 带带南南 温温 带带北北 温温 带带北北 温温 带带北寒带北寒带南寒带23.5N23.5S66.5N66.5S南寒带天天 文文 特特 征征气气 候候 特特 征征有有太阳直太阳直射现象射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无太阳直射无太阳直射 无无极昼极夜现象极昼极夜现象无太阳直射无太阳直射 无无极昼极夜现象极昼极夜现象终年炎热终年炎热四季分明四季分明四季分明四季分明终年严寒终年严寒终年严寒终年严寒五带的划分五带的划分2326N2326S6634N6634 S黄赤交角黄赤交角热热 带带北温带北温带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北寒带南寒带南寒带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无无太阳直射现象太阳直射现象无太阳直射现象无太阳直射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思考:若黄赤交角变大或缩小,则五带的范围如何变化?思考:若黄赤交角变大或缩小,则五带的范围如何变化?1、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寒带的范围变大,温带范围缩小;、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寒带的范围变大,温带范围缩小;即太阳直射的范围和有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变大。即太阳直射的范围和有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变大。2、黄赤交角变小,则热带、寒带的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黄赤交角变小,则热带、寒带的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思考:假如黄赤交角变大,会出现哪些变化思考:假如黄赤交角变大,会出现哪些变化?变大变大变大变大变小变小扩大扩大扩大扩大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回归线的纬度范围回归线的纬度范围极圈的纬度范围极圈的纬度范围极昼极夜的极昼极夜的范围范围热带范围热带范围 ;温带范围;温带范围 ;寒带范围;寒带范围扩大扩大缩小缩小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平面 平面 交角 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的 变化太阳高度的 变化太阳高度的 变化四 季五 带昼夜长短的 变化赤道黄道黄赤太阳直射点季节纬度季节纬度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