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40727920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1 1)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分别处于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分别处于纯合显性纯合显性或或杂合杂合状态时,状态时,共同共同决定一种性状决定一种性状的发育。当只有的发育。当只有一对基因一对基因是是显性,显性,或或两对基因两对基因都是都是隐性隐性时,则表现为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另一种性状。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1.1.互补作用互补作用(2 2)A_B_:A_B_:表现表现一种性状;一种性状;A_bb:aaB_:aabbA_bb:aaB_:aabb表现表现另一种性状另一种性状(3 3)F F2 2产生产生9:79:7P P白花白花CCppCCpp白花白花ccPPccPPF F1 1紫花紫花(CcPp)(CcPp)F F2 29 9紫花紫花(C_P_)7(C_P_)7白花白花(3C_pp+3ccP_+1ccpp)(3C_pp+3ccP_+1ccpp)如:香豌豆花色的遗传如:香豌豆花色的遗传例题分析例题分析例例1 1、(、(0909安徽卷)安徽卷)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是: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是:A A和和a a、B B和和b b是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是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 A对对a a、B B对对b b为为显性。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显性。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 F1 1紫花紫花白花白花=11=11。若将。若将F F1 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 F2 2植株中紫花:白花植株中紫花:白花=97=97。请回答:。请回答:(1 1)从紫花形成的途径可知,紫花性状是由)从紫花形成的途径可知,紫花性状是由 对基因控制。对基因控制。(2 2)根据)根据F F1 1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可以推测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可以推测F F1 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其自交所得,其自交所得F F2 2中,白花植株纯合体的基因型中,白花植株纯合体的基因型是是 。两两 AaBb AaBb aaBBaaBB、AAbbAAbb、aabbaabb(3 3)推测两亲本白花植株的杂交组合(基因型)是)推测两亲本白花植株的杂交组合(基因型)是 。或或 ;用遗传图解表示两亲本白花植株杂交的过程(只要;用遗传图解表示两亲本白花植株杂交的过程(只要求写一组)。求写一组)。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 例题分析例题分析(4 4)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中,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中,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那么基因型为AaBb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紫花紫花红花红花白花白花=934=934变式练习变式练习(0909晋江四校联考)大麻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请回晋江四校联考)大麻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请回答以下问题:(答以下问题:(1 1)在大麻体内,物质)在大麻体内,物质B B的形成过程如右的形成过程如右图所示,基因图所示,基因MmMm和和NnNn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据图分析,能产生据图分析,能产生B B物质的大麻基因型可能有物质的大麻基因型可能有 种。种。如果两个不能产生如果两个不能产生B B物质的大麻品种杂交,物质的大麻品种杂交,F1F1全都能全都能 产生产生B B物质,则亲本的基因型是物质,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和和 。F F1 1中雌雄个体随机相交,后代中能产生中雌雄个体随机相交,后代中能产生B B物质的个体数物质的个体数和不能产生和不能产生B B物质的个体数之比应为物质的个体数之比应为 。4 4MMnn MMnn mmNN mmNN 9 9:7 7 2.2.累加作用累加作用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能分别表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能分别表现相似的性状,两种基因均为隐性时又表现为另一种性状。现相似的性状,两种基因均为隐性时又表现为另一种性状。9A_B_:9A_B_:表现表现一种性状;一种性状;3A_bb:3aaB_:3A_bb:3aaB_:表现表现一种性状;一种性状;1aabb1aabb表现表现另一种性状另一种性状。F F2 2产生产生9:6:19:6:1的比例。的比例。例如:南瓜例如:南瓜果形受果形受A/aA/a、B/bB/b两对基因两对基因 共同控制共同控制P P圆球形圆球形AAbbAAbb圆球形圆球形aaBBaaBBF F1 1扁盘形扁盘形AaBbAaBbF F2 29 9扁盘形扁盘形(A_B_)6(A_B_)6圆球形圆球形(3A_bb+3aaB_)1(3A_bb+3aaB_)1长圆形长圆形(aabb)(aabb)9 :6 :1例例2 2、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红色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红色品种杂交,品种杂交,F F1 1为蓝色,为蓝色,F F1 1自交,自交,F F2 2为为9 9蓝蓝66紫紫11红。若将红。若将F F2 2中的紫色植株用红色植株授粉,则后中的紫色植株用红色植株授粉,则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A.2 A.2红红11蓝蓝 B.2 B.2紫紫11红红 C.2 C.2红红11紫紫 D.3 D.3紫紫11蓝蓝例题分析例题分析B B 两对或多对独立基因对表现型影响的相同。重叠作用也称重两对或多对独立基因对表现型影响的相同。重叠作用也称重复作用,只要有一个显性重叠基因存在,该性状就能表现。复作用,只要有一个显性重叠基因存在,该性状就能表现。9A_B_:3A_bb:3aaB_ 9A_B_:3A_bb:3aaB_:表现表现一种性状;一种性状;1aabb1aabb:表现:表现另一种性状另一种性状。F F2 2产生产生15:115:1的比例。的比例。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3.3.重叠作用重叠作用例、荠菜蒴果例、荠菜蒴果受受T T1 1/t/t1 1、T T2 2/t/t2 2两对基因控制:两对基因控制:P P 三角形三角形(T(T1 1T T1 1T T2 2T T2 2)卵形卵形(t(t1 1t t1 1t t2 2t t2 2)F F1 1 三角形三角形(T T1 1t t1 1T T2 2t t2 2)F F2 2 1515 (9T9T1 1_T_T2 2 _+3T _+3T1 1_t_t2 2t t2 2+3t+3t1 1t t1 1T T2 2 _ _):1 1 (t(t1 1t t1 1t t2 2t t2 2)三角形三角形 :卵形卵形 15 15 :1 1例例3 3、小麦种皮红粒对白粒为显性,由两对等位基因(小麦种皮红粒对白粒为显性,由两对等位基因(R R1 1与与r r1 1、R R2 2与与r r2 2)控制,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现有红粒和白粒纯种)控制,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现有红粒和白粒纯种亲本杂交,结果如下:亲本杂交,结果如下:P P:红粒红粒 白粒白粒 F F1 1:红粒红粒 F F2 2:15/16 15/16红粒:红粒:1/161/16白粒白粒种皮红色深浅程度的差异与所具有的决定红色的基因(种皮红色深浅程度的差异与所具有的决定红色的基因(R R1 1、R R2 2)数目多少有关,含显性基因越多,红色越深,数目多少有关,含显性基因越多,红色越深,F F2 2的红色籽粒的红色籽粒可分为深红、红色、中等红、淡红四种。可分为深红、红色、中等红、淡红四种。(1 1)请写出)请写出F F2 2中中等红小麦的基因型及其所占比例为中中等红小麦的基因型及其所占比例为 。(2 2)从)从 F F2 2中选出淡红籽粒的品系进行自交,其后代的表现型中选出淡红籽粒的品系进行自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及比例为 。例题分析例题分析中红:淡红:白色中红:淡红:白色1 1:2 2:1 1 R R1 1R R1 1r r2 2r r2 2、R R1 1r r1 1R R2 2r r2 2、r r1 1r r1 1R R2 2R R2 2 3/83/8(1111年山东卷)年山东卷)荠菜的果实形成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荠菜的果实形成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是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是A A、a a,B B、b 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1 1)图中亲本基因型为)图中亲本基因型为_。根据。根据F F2 2表现型比例判断,表现型比例判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_。F F1 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另选两种。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 F1 1和和F F2 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推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为断亲本基因型为_。变式练习变式练习AABBAABB和和aabbaabb 自由组合自由组合 三角形:卵圆形三角形:卵圆形=3=3:1 1 AAbbAAbb和和aaBBaaBB(1111年山东卷)年山东卷)荠菜的果实形成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还形状的荠菜的果实形成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还形状的遗传设计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是遗传设计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是A A、a a,B B、b 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2 2)图中)图中F2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然为代表现型仍然为F F2 2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比例为为_;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的基因型是_。变式练习变式练习7/157/15 AaBbAaBb、AabbAabb和和aaBbaaBb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2)(2)(两对基因控制同一单位性状而言两对基因控制同一单位性状而言)富田中学富田中学 方小明方小明4 4、显性上位作用、显性上位作用(1)(1)上位性: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共同对一对性状发生作用,上位性: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共同对一对性状发生作用,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遮盖作用;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遮盖作用;显性上位:起遮盖作用的基因是显性上位:起遮盖作用的基因是显性基因显性基因。(2)9A_B_:3A_bb(2)9A_B_:3A_bb :表现表现一种性状;一种性状;3aaB_ 3aaB_ :表现表现一种性状一种性状。1aabb:1aabb:表现表现另一种性状另一种性状。F F2 2:性状分离比:性状分离比:1212:3;13;1例如:西葫芦,显性白皮基因(例如:西葫芦,显性白皮基因(W W)对显性黄皮基因(对显性黄皮基因(Y Y)有上位性作用。)有上位性作用。P P白皮白皮WWYYWWYY绿皮绿皮wwyywwyyF1F1白皮白皮WwYyWwYyF2F21212白皮白皮(9W_Y_+3W_yy)3(9W_Y_+3W_yy)3黄皮黄皮(wwY_)1(wwY_)1绿皮绿皮(wwyy)(wwyy)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例题分析例题分析1 1、纯合体褐色的长耳狗与白色长耳狗杂交,后代杂种(、纯合体褐色的长耳狗与白色长耳狗杂交,后代杂种(F F1 1)是白)是白色的,色的,F F1 1自交,自交,F F2 2代分离比为代分离比为1212白色白色3 3黑色黑色1 1褐色。请你找出褐色。请你找出亲本、亲本、F F1 1、F F2 2的基因型及非等位基因互作的关系。的基因型及非等位基因互作的关系。P P ;F F1 1 ;F F2 2 ;属于;属于 。P aabbAABB P aabbAABB F F1 1 AaBb AaBb F F2 2 9A 9AB B3A3Abbbb(白)(白)3aaB 3aaB(黑)(黑)1aabb 1aabb(褐)(褐)属显属显性上位性上位 在两对互作的基因中,其中一对在两对互作的基因中,其中一对隐性基因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起上位对另一对基因起上位性作用。性作用。9A_B_:9A_B_:表现表现一种性状;一种性状;3A_bb:3A_bb:表现表现一种性状;一种性状;3aaB_:1aabb 3aaB_:1aabb表现表现另一种性状另一种性状。F F2 2性状分离比:性状分离比:9 9:3 3:4 45 5、隐性上位作用、隐性上位作用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例如:玉米胚乳蛋白质层颜色例如:玉米胚乳蛋白质层颜色P P红色蛋白质层红色蛋白质层CCprprCCprpr白色蛋白质层白色蛋白质层ccPrPrccPrPrF1F1紫色紫色CcPrprCcPrprF2F29 9紫色紫色(C_Pr_)3(C_Pr_)3红色红色(C_prpr)4(C_prpr)4白色白色(3ccPr_+1ccprpr)(3ccPr_+1ccprpr)例题分析例题分析1 1、黑色小鼠与白色小鼠杂交,、黑色小鼠与白色小鼠杂交,F F1 1全是灰色的,全是灰色的,F F1 1自交得到后代的自交得到后代的F F2 2代发生性状分离,即代发生性状分离,即9 9灰灰3 3黑黑4 4白。请找出亲本白。请找出亲本F F1 1和和F F2 2的基的基因型并指出非等位基因互作的关系。因型并指出非等位基因互作的关系。P P ;F F1 1 ;F F2 2 ;属于;属于 。p aaBBAabb Fp aaBBAabb F1 1 AaBb AaBb,F F2 2 9A 9AB B(灰)(灰)3aaB 3aaB(黑)(黑)3A 3Abbbblaabblaabb(白)(白)隐性上位隐性上位 在两对独立基因中,其中一对显性基因,本身并不控制性状的在两对独立基因中,其中一对显性基因,本身并不控制性状的表现,但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抑制作用,称为抑制基因表现,但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抑制作用,称为抑制基因 9A_B_:3A_bb 9A_B_:3A_bb:1aabb1aabb:表现表现一种性状;一种性状;3aaB_:3aaB_:表现表现另一种性状另一种性状。F F2 2性状分离比:性状分离比:13 13:3 36 6、抑制作用、抑制作用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例如:玉米胚乳蛋白层颜色例如:玉米胚乳蛋白层颜色P P 白色蛋白质层白色蛋白质层CCIICCII白色蛋白质层白色蛋白质层cciicciiF1F1白色白色CcIiCcIiF2F21313白色白色(9C_I_+3ccI_+1ccii)3(9C_I_+3ccI_+1ccii)3有色有色(C_ii)(C_ii)非等位基因互作类型非等位基因互作类型F2分离出分离出二种类型二种类型9:7互补作用互补作用15:1重叠作用重叠作用13:3抑制作用抑制作用三种类型三种类型9:6:1累加作用累加作用9:3:4隐性上位作用隐性上位作用12:3:1 显性上位作用显性上位作用小结:小结: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