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上传人:hao****021 文档编号:240727720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2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第一节社会分层概述*一、社会分层的含义、社会分层概念社会分层就是根据不同的标准把人们划分为若干个高低有序的等级层次。社会分层又进而形成社会分层结构和社会设置。社会分层结构主要包括以群体及组织为主的类别组合与经济、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为主的层次组合。两个组合的交叉点称为社会设置。*、本质特性社会分层实际是一种利益关系的不平等分配格局,体现在: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以及占有社会资源的差异;承担社会风险和伤害程度的差异。、社会资源与社会风险、社会伤害社会资源是指对人有价值的资源的总称,包括:经济资源(物质财富经济资本);政治资源(政治权力政治资本);文化资源(教育程度文化资本);关系资源(社会网络社会资本)。社会风险、社会伤害,是指各种与利益关系相关的风险和伤害。*为分层体系提供基础的一些资产、资源和有价事物为分层体系提供基础的一些资产、资源和有价事物的类型的类型格伦斯基(格伦斯基(D.B.Grusky)资产类别资产类别举例举例相关学者相关学者1.经济类经济类对土地、农田、工厂对土地、农田、工厂流动资产、人(奴隶)流动资产、人(奴隶)、劳动力(农奴)的所有权、劳动力(农奴)的所有权马克思;赖特马克思;赖特2.政治类政治类家庭权威(家长家庭权威(家长);工作权威(经理);政党工作权威(经理);政党和社会权威(议员);宗教领袖和社会权威(议员);宗教领袖韦伯;达伦多夫韦伯;达伦多夫3.文化类文化类上层社会的消费行为;上层社会的消费行为;“优雅的举止优雅的举止”;特;特权化的生活方式权化的生活方式布迪厄布迪厄4.社会类社会类对上层社会网络的进入;社会关系,社团和对上层社会网络的进入;社会关系,社团和俱乐部,会员资格俱乐部,会员资格沃纳沃纳5.荣誉类荣誉类声望;声望;“好名声好名声”;声誉;尊重和诋毁;种;声誉;尊重和诋毁;种族和宗教的优越性族和宗教的优越性希尔斯希尔斯6.公民类公民类财产,契约,选举的权利,议员资格;结社财产,契约,选举的权利,议员资格;结社和言论自由和言论自由马歇尔马歇尔7.个人类个人类技能;专长技能;专长经验;正规教育;知识经验;正规教育;知识斯瓦拉斯托加斯瓦拉斯托加*二、意义、理论意义社会分层研究在社会学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社会分层是人类社会的主要现象之一,对此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分层演变过程和影响,解释相关社会现象的来龙去脉,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现实意义从社会分层角度,认识社会转型难度和风险,思考其他社会事实形成原因和发展动态,以便更好地制定因应对策和解决方案。*三、社会分层的根源社会分层是社会分化的一个重要形式。由于阶级、地位、权力等不同关系,就形成了不同的级别或社会等级。而财富、声望、权力、职业的分工以及它们的社会价值和等级,则构成了社会分层的基础。、社会分层的逻辑过程社会分化社会差别社会地位差异社会不平等社会分层。*、社会分化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社会分化现象是社会发展中的普遍现象。社会分化的原因一般由于社会的劳动分工的需要。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社会的分化也越来越复杂。社会分化的基本因素可以分为生物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社会分化有两个特征,即:功能专一化或专门化;地位多样化。社会中承担多种功能的地位(或结构要素)发展为多个承担单一功能的地位(或结构要素)的过程,形成了社会分化。*所谓社会地位就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力义务关系。社会地位可以分为正式的社会地位和非正式的社会地位。不同社会地位之间存在着差别,由此表现为人们的社会差别。处于同等地位的人有机会得到同样的社会理想事物。社会地位,既是人们相互识别和对待的重要标志,又是人们相互影响的主要源泉和基础。*、社会差异自然差别:是指根据某种自然属性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类型,各类别成员在生理和遗传机制方面存在各种差异,如性别、血型、容貌、种族、民族、体能等。生物界存在着弱肉强食的本性。人类分层远不止以体力为基础,在最简单人类社会中,个人品质可解释社会不平等。猎人头领地位通过勇敢、年龄和个人力量赢得。在较复杂人类社会中,个人特征和诸如种族、父母财富等社会因素共同决定个人社会地位。*社会差别:根据某种社会属性划分的各类社会成员在社会境况方面的差异,如职业类别、收入、权利等。形成原因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社会制度。社会差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物。经济领域经历过三次社会大分工,社会发展到工业化大生产阶段,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分化程度越来越深。社会公平包括机会公平,即程序公平;结果公平,即实质公平。实质公平是绝对公平,程序公平是相对公平。实质公平要以社会文明道德为准绳,程序公平是用社会法律法规规则来衡量。*平均与平等。平等是一个法权观念,是历史的,有什么样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就有什么样的平等观念。在封建社会,地主收取地租就是平等的,而在资本主义社会,按资本分配也被认为是平等的,绝对的平等是不存在的,不存在一个绝对平等社会。人们一般观念中的平等就是平均。但是平均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能平均。由于个体能力的差异,每个人的创造力和获取资源的能力都是不同的,即使是在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阶段,也不是一个平均的社会。*、分层、阶级与阶层之间联系与区别分层分析适用于一切存在地位不平等的社会,它和阶级都指向了社会不平等现象;但是阶级只是使用于阶级社会。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的划分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集团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作标准的。而阶层的划分还包括人们的社会地位的高低、政治权力的大小以及其他因素在内。进行阶层划分是阶级分析的深化,也是贯穿阶级观点的具体化。在我国剥削阶级灭亡后,进行阶层分析更能准确地理解不同阶层、不同集团人们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更能完善地解决有关的社会矛盾。*、社会分化的类型(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分类)水平分化和垂直分化水平分化:承担多个功能的社会地位,发展为多个承担单一功能的地位的过程,只产生职能差别,不产生地位差别。垂直分化:承担多个功能社会地位,发展为多个有等级差别的承担单一功能的地位的过程。*第二节社会分层理论*一、西方理论、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内容阶级的含义阶级产生的条件阶级的内部关系的发展私有制社会的阶级斗争阶级的历史发展趋势阶层分析是阶级分析的具体化*、韦伯三位一体分层模式德国社会学家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被称为“三位一体”分层模式,在西方社会分层理论中具有重大影响。财富经济标准权力政治标准声望社会标准韦伯认为,财富、权力和声望这三种东西在任何社会都是有价值的和稀缺的,因此,在各种社会中,人们总要逐利争权和追名,社会分层结构就是用等级秩序把上述活动纳入制度化的轨道。财富、权力和声望三者是相对独立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或者把某一方面推到突出的位置。*财富财富声望声望权力权力即经济标准,由人们在市场上出卖货物或技术能力决定经济即经济标准,由人们在市场上出卖货物或技术能力决定经济收入收入即社会标准,即社会标准,社会成员在所处社会环境中所得到的声誉和尊敬社会成员在所处社会环境中所得到的声誉和尊敬。这。这又取决于家族世系的身份、仪表风度、生活方式、教育水平等又取决于家族世系的身份、仪表风度、生活方式、教育水平等即政治标准,权力是指即政治标准,权力是指在遭遇反对的情况下也能实现自己意志的可在遭遇反对的情况下也能实现自己意志的可能性或能力能性或能力 经济因素是社会分层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地位和权力都可单独经济因素是社会分层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地位和权力都可单独成为社会分层尺度。阶级、地位、权力成为社会分层尺度。阶级、地位、权力3 3个分层标准既密切相关又独立。地位个分层标准既密切相关又独立。地位来自于经济,但地位体系一旦确立,又可以不依赖经济。经济状况容易改变,来自于经济,但地位体系一旦确立,又可以不依赖经济。经济状况容易改变,地位则相对稳定,处于一定地位的人就享有一定的声望、权力地位则相对稳定,处于一定地位的人就享有一定的声望、权力 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社会分层三个标准*、帕累托的精英理论社会分层结构的存在是普遍和永恒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上层成员和下层人员的社会地位是凝固不变的。自然差别(精英和非精英),社会差别(执政与非执政)。*帕累托的政治社会系统模型精英非精英执政 A(执政精英)C(执政庸才)非执政 B(非执政精英)D(芸芸众生)社会差别自然差别*23232323上上层上上层下上层下上层上中层上中层下中层下中层上下层上下层下下层下下层指老财阀,拥有大量财富,过上流社会生活指老财阀,拥有大量财富,过上流社会生活指新财阀,大多是暴发户,财富不逊上上层,但没有学指新财阀,大多是暴发户,财富不逊上上层,但没有学会上流生活会上流生活即高级白领阶层,如医生、教师、律师、商人、经理,即高级白领阶层,如医生、教师、律师、商人、经理,他们一般住在景色宜人的市郊他们一般住在景色宜人的市郊指下层白领,如,秘书,工厂职员指下层白领,如,秘书,工厂职员即蓝领阶层,都是熟练的技术工人,收入不少,但从事即蓝领阶层,都是熟练的技术工人,收入不少,但从事体力劳动。体力劳动。没有技术专长的体力劳动者、失业者、领救济金的人没有技术专长的体力劳动者、失业者、领救济金的人、沃纳的分层法、沃纳的分层法*23232323分分层层标标准准住什么样的房子住什么样的房子住什么样的房子住什么样的房子该房子位于何处该房子位于何处该房子位于何处该房子位于何处有几处房子有几处房子有几处房子有几处房子闲暇时间干什么闲暇时间干什么闲暇时间干什么闲暇时间干什么有哪些体育爱好有哪些体育爱好有哪些体育爱好有哪些体育爱好去什么地方旅行去什么地方旅行去什么地方旅行去什么地方旅行朋友分布远近朋友分布远近朋友分布远近朋友分布远近消费情况消费情况消费情况消费情况穿着穿着穿着穿着使用什么车辆使用什么车辆使用什么车辆使用什么车辆看哪些书报杂志看哪些书报杂志看哪些书报杂志看哪些书报杂志参加何种团体俱乐部参加何种团体俱乐部参加何种团体俱乐部参加何种团体俱乐部(1 1)职业)职业(2 2)收入多少)收入多少 (3 3)收入来源)收入来源 (4 4)文化程度)文化程度 (5 5)生活方式生活方式 (6 6)宗教信仰)宗教信仰 (7 7)政治态度)政治态度 (8 8)价值观念)价值观念*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提出了炫耀性消费,即上层阶级通过超出实用和生存所必需的浪费性、奢侈性和铺张浪费,炫耀金钱财力和社会地位,以及这种地位所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消费商品时并不完全看重使用价值,而是希望通过这样东西显示自己财富、地位或者其他。*、当代西方社会分层理论功利主义的解释与冲突理论的解释。功利主义的解释。社会不平等不可避免,对社会正常运转十分必要(社会分工视角)。理论内容:决定社会分层的因素有功能的重要性和人才的稀缺性。分层是社会运行必要条件,确保最重要社会位置由最适合人占有。有些职位功能更重要,承担者要有特殊才能和技术,具有特殊才能和技术的人才往往稀缺,人才接受训练要付出更多代价,吸引这些人去接受训练,必须给上述职位更高回报,不同职位所获报酬不同,社会出现分层现象,而且逐渐制度化;社会不平等体系或社会分层体系在任何社会都不可缺少不可避免。*冲突理论的解释。社会不平等无法避免,利益不一致造成不平等,社会不平等导致剥削,权力和资源的垄断直接导致社会不平等产生。*功能主义与冲突论观点的比较功能主义功能主义冲突的观点冲突的观点分层是必然的和不可避免的分层不是必然的或不可避免的社会需要造成了分层制度有权势者的利益造成了分层制度分层的出现是由于需要让难得的天才充当应该让他们去扮演的角色分层的出现是由于群体的征服、竞争和冲突分层是共同的社会价值标准的一种表现分层是有权势的集团的价值标准的一种表现任务和报酬是公平分配的任务和报酬是不公平分配的分层促使社会最理想的发挥其功能分层妨碍社会最理想地发挥其功能*二、社会分层的测量、方法与标准、测量不平等指数用最高收入者和最低收入者的比例之和表示社会不平等程度。在实际调查中,若难以确定最高和最低收入者的界限,则一般把贫困线以下的社会成员视为最低收入者,把收入超过平均水平2倍以上的社会成员视为最高收入者。反映社会贫富两极人口的分布状况,高意味着贫富分化程度高;反之,则表明社会中间阶层占大多数,社会分化程度低。*五等分法把总人口分为五等份,考察每一部分在社会总收入中所占比例。这种方法最早由F.W.佩什提出的,他以人均收入的高低为标准将人口分为五等份,然后测量每等份人口占总收入的比例。基尼系数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提出。他根据洛伦茨曲线设置测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其公式为:G=A/(A+B)其中,G代表基尼系数;A:实际收入分配线与绝对平均线之间的面积;B:实际收入分配线与绝对不平均线之间的面积。基尼系数较准确反映了财产、收入等分配不平等的程度,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分层的研究中。*G0.2:绝对平均;0.2-0.3:比较平均;0.4-0.5:差距较大;0.6以上:差距悬殊。*恩格尔系数 指食物支出额与全部生活消费支出额的比率。它最早由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其目的是测量社会成员的总体生活水平状况。一般把恩格尔系数在58%以上视为赤贫;5158%的视为温饱水平;41-50%的视为小康水平;31-40%的视为富裕;30%以下的视为极富裕。社会经济地位量表用来测量社会地位的综合状况。它以经济收入地位、社会教育地位和职业地位的综合值为指标,反映社会成员社会地位的高低。每个地位分五个等级,把各个地位的所得值加起来,总分即为指标值。这样,可根据社会成员的总分值划分不同的社会地位等级。*、方法社会分层一般采用三种方法,即主观法、客观法和声誉法。主观法。又称自我评价法,它是一种直接听取本人意见来确定其阶层归属的分层方法。客观法。它是一种应用可以直接测量的客观标准对人们的社会地位景象层次划分的方法。这种方法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声誉法。它是一种依据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以确定社会声誉分层的方法,又称他人评价法。*、标准西方社会学家提出了一个“地位象征”的概念,其含义包括向别人表示自己社会地位或身份的任何东西。地位象征在帮助人们确定一个人的阶层归属是有意义的,但决不等于分层标准。根据我国的国情,人们经常选择收入和财产、职业、教育水平、权力、身份和声望等六个方面作为分层标准。*三、我国社会分层理论、陆学艺等提出的十大社会阶层理论 上层:高层领导干部,大企业经理人,高级专业人员,大私营企业主 中上层:中低层领导干部、大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中小企业经理人员、中级 专 业 技 术 人 员,中 等 企 业 主。中中层: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小企业主,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中下层:个体劳动者,一般商业服务人员,工人,农民底层:生活贫困并缺乏就业保障的工人、农民和无业、失业、半失业者。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层(拥有组织资源)经理人员阶层(拥有文化资源或者组织资源)私营企业主阶层(拥有经济资源)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拥有文化资源)办事人员阶层(拥有少量文化资源或组织资源)个体工商户阶层(拥有少量经济资源)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拥有很少量的三种资源)产业工人阶层(拥有很少量的三种资源)农业劳动者阶层(拥有很少量的三种资源)无业、失业、半失业者的阶层(基本没有三种资源)*2001年完成当代社会阶层研究报告指出: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占用状况为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的理论框架。组织资源:包括行政组织资源和政治组织资源,主要依据国家政权组织和党组织系统而拥有的支配社会资源(包括人和物的能力);经济资源:指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文化(技术)资源:指社会通过证书或资格认定所认可的知识和技能的拥有。*当代社会中,这三种资源的拥有状况决定着各种社会群体在阶层结构中的位置以及个人的综合社会经济地位,根据这种原则,勾画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形态:阶层分化越来越趋向于表现为职业的分化;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些特殊制度性安排对社会阶层分化仍然有着显著的影响。这些制度包括:所有制、户籍制度、部门差异及国家在资源配置中强有力的作用等;生产资料所有权仍然是导致当代社会阶层分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市场经济社会的普遍特征;经济体制转轨的过渡:大部分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一部分人因为收入和生活水平的相对下降而落入生活底层;另外还会出现阶层位置不确定的边缘性群体。*、李强提出的“倒丁字形的社会结构”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长表”的职业数据分析发现,中国的总体社会结构,既不是“橄榄型”的,也不是“金字塔型”的,而呈现的是一个倒过来的“丁字型”的社会结构。从全国就业人口看,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处在很低的社会经济地位上的群体,该群体内部的分值高度一致的,在形状上类似于倒过来的汉字“丁”字型的一横,而丁字型的一竖代表一个很长的直柱型群体,该直柱形群体是由一系列的处在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上的阶层构成的。*四、理想社会、分层机制社会学关注制度设置如何影响人们取得他们达到所期望的地位的可能性。建立在先赋地位上的地位获得或社会分层是不合理的。2、社会分层中的不平等程度 社会中的不平等是必然的,过分的不平等蕴涵着社会冲突,社会分层要保持不平等的适度。关注机会平等和不平等的制约与补偿机制。*、现代社会的理想结构模型(橄榄型结构-庞大的中间阶层)传统的社会阶层结构:金字塔形金字塔形*橄榄型中产阶级上上 层层 阶阶 级级下下 层层 阶阶 级级*、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的特征:具有较高学历,受过专业化训练;主要从事脑力劳动工作;以工资薪金谋生;对社会公共事务有一定的发言权及影响力;强调自我实现,对社会意识形态有相当的影响力;有一定的闲暇生活质量。中产阶级的社会功能:具有社会行为示范功能;体现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缓冲社会利益矛盾。*第三节社会流动*一、含义、概念1927年,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社会流动提出,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由于社会关系的变化与地理空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人们一般也把地理空间的流动归于社会流动。所以社会流动即社会位置的变动包括:人们从一个阶级向另一个阶级的变动;从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变动;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变动;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位置的移动。*、社会流动的原因直接原因:是社会的各阶级之间、各阶层、各行业、各地区之间还存在着经济、政治、文化及工作和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差别;最终原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从而引起社会结构的变革,使人的位置得以变化。社会流动是社会发展与开放的重要反映尺度。*二、社会流动的类型、根据流动的方向横向(水平)流动:人们在同一个社会垂直分化层内部的位置转移。包括同一水平线上的人们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流动;也包括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空间移动;直接原因:并不是由于社会差别,而是为了更好的发挥个人专长,或其他原因。意义:水平流动将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纵向(垂直)流动:指人们在同一分层结构层面中的不同阶层社会地位的变动。包括个人地位的向上或向下的移动。社会流动是衡量一个社会系统处于何种社会结构性质的指示器。2、根据衡量流动的不同参照系终身(代内)流动:个人一生中地位的升降变化,由于职业地位的变动在人的一生中社会位置变化中起到主要作用,所以代内流动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变动的状态。意义:考察一个人的终身流动,不仅可以了解个人的升降沉浮,而且能发现社会流动的规律:人不同年龄阶段,其社会流动有什么特点;不同起点或不同行业的人其流动又有什么特点等。*代际流动:通过与上一代人进行比较而确定的地位变化状态的变动,通常是子女与父母进行比较。代际流动的参照基点是父亲在同一年龄时的职业或其他地位。意义:研究代际流动,可以发现社会阶层和阶层结构的变化趋势。*3、根据社会流动的结构性程度结构性流动:指由于生产技术及社会变革引起社会成员在阶级、阶层之间、地区之间大规模地、整体性流动。例如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人口结构、城乡结构等方面的变化,都会造成结构型流动。意义:结构型流动规模宏大、速度快、变动急剧,其结果往往导致社会结构或人口地区分布上的重大变化。非结构型流动:指社会上经常发生的少数社会成员零散的流动。这种流动是由个人自致因素造成的,一般不会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三、社会流动的研究发展与社会流动的意义、研究发展第一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末。索罗金的开拓性研究,激发了社会学家对社会流动问题的广泛兴趣,出现了社会流动的第一个高潮。研究以定性为主,所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是“流动表”。*第二阶段:从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布劳和邓肯的美国职业结构是社会流动研究的里程碑,提出了著名的“地位取得模型”,确立了对社会流动研究的坚实基础。在研究方法上,利用高级统计分析方法路径分析、回归分析、因果模型等,地位取得模型成为研究的主导范式。第三阶段:70年代末至今。1978年,费瑟曼和豪赛发表了机会与变迁一书,指出了地位取得模型的不足,强调应对职业结构和社会分层进行深入分析,突出了结构性社会流动的重要性。*、意义衡量社会流动是否合理,一般而言,要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就质而言,要看社会流动是否体现了机会均等的原则,亦即是否符合普遍性和自获性原则。普遍性原则是用来衡量社会地位的开放性质是否合理的标准。*合理的社会流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第一,有利于形成一种动态的、开放的社会分层结构,不断调整个人与社会分层结构之间的关系。第二,有助于拓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接触界面,增进不同社会接触之间的相互了解与相互联系,加强社会整合,缓解社会冲突,从而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第三,合理社会流动加强了个人才能、成就与其社会地位之间的联系,因而能够有效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开拓进取精神,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流动的前提条件与制约因素社会流动现象的发生必须具备一系列必要的前提条件:第一,个人与社会地位非固定化。第二,一定的社会位差的存在。*四、中国社会分层结构与流动50年来中国社会结构出现了两次重大的转型:第一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它经历了打碎阶级体系的尝试;第二次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它经历了由身份制分层向经济分层的转换。*1949年革命的最主要特征是在中国打碎了阶级体系,是通过两个重大步骤完成的:第一步是解放初期的土改运动,用革命的手段剥夺了地主的土地,把它平分给农民,从此中国农村中已经不具有真正经济意义上的阶级了;第二步是发生在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它用“低额利息”赎买的方式,改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用城市中的私营企业先变为“公私合营”的方式,后来又逐步变为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两种形式,用渐进革命的方式剥夺了资产者的所有权。因此自1956年后,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实际上都不存在真正经济意义上的阶级了。*、中国改革开放以前的社会分层结构特点帕金的“社会屏蔽”理论:各种社会集团都会通过一些程序,将获得某种资源和机会的可能性限定在具备某种资格的小群体内部,为此就会选定某种社会的或自然的属性作为排斥他人的正当理由。这些属性包括:民族、语言、社会出身、地域、宗教等。从50年代中期,一套非财产所有权的社会分层,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稳定的社会制度体系,即“身份制”,并一直维持到改革开放以前。*什么是身份与身份群体、身份制?马克斯韦伯最早和最为系统地阐述了身份和身份群体的概念。身份是指在社会声望方面可以有效地肯定或否定的特权,它建立在如下的一种或数种因素基础之上:a:生活方式、b:正式的教育过程,包括实际经验的训练或理性的训练,及与此相对应的生活方式;c:因出身或因职业而获得的声望。*韦伯认为身份与阶级不同,阶级是由客观经济指标决定的分层体系,而身份是由主观社会评价决定的。韦伯身份概念的复杂性在于,一方面强调了身份是主观社会评价上的地位,另一方面又强调了身份有客观生活方式、教育、职业、出身作为基础。身份群体就是建立在上述身份基础上的一套由法律、法规、规范认可的制度体系。*在中国,身份、身份群体与韦伯所讲的身份略有差异。中国50年代中期形成的身份制,较多地突出了政治身份。如:贫下中农、富农、职员、革命干部等。身份地位与经济地位不一样,两者可以有关系,也可以没有关系;身份地位虽然与经济地位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不同身份地位却又确实体现了他们在获得社会资源方面的差异。*不同国家、不同时期身份地位的差异往往通过多种多样的身份地位指标体现,例如:民族、语言、社会出身、地域、宗教等。一般地,区分身份地位的指标多是一些非连续地、异质性指标。如职业。区分身份地位指标另一个特点是:它们多与一些“先赋因素”有关。所谓“先赋因素”指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不经后天努力就具有的因素。如年龄、家庭出身、实施严格户籍制度的国家的户口类别等。*以先赋因素来确认人的身份地位,这样一种体制的最大特点是讲究等级、秩序。当这种身份得到了法律、法规的认可以后,各身份群体也就难以越轨,没有了跨越身份界限的非分之想。这种体制的最大弊端是束缚社会成员的活力和积极性,因为它将每一个人定位在先天决定的身份体系上,人们难以突破此种先天的限制、很难超越级别。在此种体制下,人们的后天努力与地位变迁没有太大的联系,因此这是一种缺少公平竞争机会的体制。*2、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社会分层结构特点身份制突出,一方面反映出中国社会基本上还属于一种传统的社会结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国社会在将阶级体系打碎后,财产分层的地位下降,因而身份分层的特征就更为突出了。这种以身份制为核心特征的制度,具体来说表现为:户籍身份、工人与干部身份、干部级别身份与单位身份四个方面。*城乡分割的身份制度自50年代中期,一直到1979年,甚至可以说直到今天中国一直实行比较严格的户籍制度。严格的户籍制度形成了我国城市和农村相互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城乡差异成为最基本的社会分层。从总体上说:城里人的生活水平是大大高于乡下人的,持有城市户口的人在收入、消费、社会福利、就业等各个方面享有的条件和待遇都是持有农村户口的人所不能比的。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成为生活在两个世界之中,形成两种差异很大的生活模式,农民想要改变其生活模式而进入到另一个世界中,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的。*农民可以改变自己身份的渠道十分窄小、有限,而农民人数却占到总人口的绝大多数,这种城乡高低差异很大的体制自然造成了我国社会底层大、上层小的金字塔形社会分层结构的特点。城乡分割的户籍身份制度,将农民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使他们没有流动的自由,这就将中国人口中最大一部分人的劳动生产、社会活动积极性束缚住了,显然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利于社会现代化和社会进步。*城市中的社会身份分层:干部和工人1979年改革以前,城市中的就业者,基本上可以区分为两种社会身份群体:干部与工人。干部编制的待遇大大优于工人,二者区分壁垒分明。但对于绝大多数被划分为工人身份的人来说,很难转入干部身份。这种干部身份与工人身份的区分,在一个财产分层已被打碎的社会中起到了维持社会分层与社会秩序的作用。但是,由于社会流动的渠道过于窄小,作为城市就业主体的工人,其积极性与活力都受到了较大的阻碍与束缚。*干部的分层体系与官本位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的身份制分层体系中,干部分层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官本位制。即以干部和官员级别垂直分层作为全社会分层的基础与主线,并由此派生出全社会的分层体系。干部和官员的级别为什么会成为中国社会分层的本位体系,有其数千年的历史传统因素。仅从1949年以来看,官本位体系是在1955年月建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统一级别、建立统一工资标准和1956年对全国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工资制度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形成的。*按照规定,我国干部被分为30个级别,对于所有这些级别又配以各种水平的工资标准。后来虽有所调整,但一整套30级干部分层制度,在此后30多年中一直保持下来,使官本位成为可能,成为全社会分层本位体系:干部的级别分层是其他社会分层的基础;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大大强化了官本位的社会结构;我国较单一的经济成分,使得干部的工资收入分层有可能成为社会财产、收入分层的本位体系;*与干部的工资级别相配套的还有一系列的福利、待遇、服务等制度;当时社会上权力分层、声望分层、收入分层三者高度一致的情况大大强化了官本位制本身。基于上述原因,这种以干部分层级别作为全社会分层基础的制度,自50年代中期形成后,一直是中国社会最主要的分层制度,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动乱年代,依然没有动摇。*工作单位身份制1949年后,出于将群众组织起来的指导思想,工作单位的管理体制得到加强。单位不仅是一种职业活动场所,而且由于政党与政治体系在单位内部的建立,单位也就成了具有教育功能、思想政治工作功能、社会保障功能等多种功能的群体。从50年代到60年代,受到毛泽东主席的“单位办社会”思想的影响,任何一个单位不仅从事其所处的行业活动,而且兼营其他行业,并且建立了从食堂、托儿所、幼儿园到理发店、商店等一应俱全的体系。这就是所谓的单位办社会体制。*中国的一些特殊制度更加强了这种单位身份的体制:例如在改革开放以前实行的所谓“铁饭碗”制度、单位提供住房、单位不仅提供工薪,而且还提供医疗、健康、保健等服务,强化个人身份地位与单位地位的联系。单位身份制的特点:不同单位之间差异较大,同一单位之间差异较小,单位内部成员之间还盛行平均主义。加之单位内成员大体上都是终身制、成员在各个单位之间流动很少,造成干多干少一样的局面,这种体制束缚个人积极性,与竞争机制和市场经济相抵触。*除了上述核心特点外,1979年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社会分层还有其他一些特点:如社会运动造成的地位骤升骤降,财产分层不明显、集体主义盛行、个人财产所有制的弱化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分层结构的重大变迁1979年以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其他各方面的政策有了重大的调整,开始实行一套全新的改革开放的政策。社会重大政策变迁的影响下,我国社会分层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从群体分层结构看,比较大的变化包括:农民的分化、工人群体的膨胀、新的个体私营工商层的出现、贫富群体之间差距拉大等;从制度变迁看,比较大的变化有:城乡结构、关系的变迁,官本位制的变迁,单位制的变迁等。*农民职业分化人民公社的集中生产地体制被改革为将土地承包给农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独立自主的经营权80年代后,我国的户籍制度有所松动,农民被允许进城开店设坊,兴办一些为城市居民所需的服务业。在政策松动的背景下,我国农民开始脱离农业劳动,从事其他多种职业。但总体来讲,没有离开土地的农民仍占相当高的比例。*工人队伍膨胀目前我国工人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城市中的工人,二是农村中的工人,三是从农村流入到城市里的农民工。刚刚由农民转化来的工人,其技术、文化水平比较低,距离现代工业对劳动者技术水平的要求还是相差甚远。*个体、私营工商层的兴起个体私营工商层是新产生的阶层,成员是从其他社会群体转变而来,因而构成较为复杂。90年代以后,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城市个体、私营工商发展迅速,成员素质有很大提高。*户籍身份面临的变迁与三元社会结构传统户籍制度的重要基础发生变迁:一是中国农村比较严密的组织管理系统,尤其是以人民公社时期的管理系统逐步解体;二是取消了粮油票证制度。户籍制度出现松动;同时,户籍制度并没有完全被改革,其限制作用依然存在,我国出现了农民、城市居民、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农民工群体,使得我国在二元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三元结构。*官本位体制的变迁官本位体制的致命冲击:80年代中期的工资改革,废止等级工资制,改为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即全部工资被分解为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奖励工资四个部分,而后两部分已不具有等级分层的意义,它们在工资中所占的比例越大,则作为官本位基础的干部等级分层的性质越弱。同时改革缩小了干部高低工资的差别。财产分层变迁的冲击;经济成分多元化,收入形式多元化使得由官定的工资级别在巨额的财产分层中显得越来越微不足道;*市场经济的冲击;随着干部收入地位、权力地位的下降,其声望地位也明显下降;因此,从发展的观点看,无论在经济分层、政治权力还是社会声望方面,干部的分层制度(即官本位制)本身都难以成为支撑中国社会分层的本位体系了。*单位制的变迁第一,单位与成员的经济关系发生变化,这也是单位制变化的基础;第二,工作单位从对于其成员的全方位控制,转变为只对于其成员的职业活动加以控制,不再管理其非职业活动;第三,从“有上级主管”到“无上级主管”;第四,人们的社会生活开始从单位内部转移到单位外;第五,在单位的变迁中,同时出现了弱化和强化两种倾向:即单位的内控力越来越低,而单位为自身“争利益”的现象更突出了。*在1979年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社会基本上还保留着很强的传统社会特点,其中身份制就是最突出的特点之一;而在79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发生重大变迁,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各种身份制度的衰落与解体,新的分层体系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