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上传人:hao****021 文档编号:240727129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整体感知文章复习目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准确概括阅读材料的内容要点和文章的中心,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金点巧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可以是阅读材料的文化背景,写作意图,题目含义,中心思想,也可以是文章层次,人物形象以及写作技巧的归纳。具体地说,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粗知文章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致思路,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总结文章中心的方法:抓“二主要”:抓住主要人物、主要情节,运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抓住段落的中心句。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或段的结尾,也有在段的中间。一般说,段首中心句就是首括句、启下句;段尾的中心句,就是总括句。从分析文章标题入手。一些文章的标题就表明了中心思想。如背影。另一类是没有直接写明中心思想的,需要读者分析概括。方法是:先把全文各段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立场、观点、感情等。二、记叙文理解1、寻找记叙要素,领悟环境描写复习目标能正确分析记叙文中的记叙要素;能领悟景物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金点巧指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阅读记叙文,把握记叙的六要素有助于把握文章所叙的中心事件,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情发生、发展的脉络。考题中常见的是:归纳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日月山川、树木花草、季节气象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其作用主要有:1、渲染气氛、2、烘托人物心情、3、推动情节发展。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城乡建筑、风土人情、时代背景等方面的描写。其作用主要是交代时代背景、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所。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必须抓住关键句,结合故事情节以及文章的主题思想去分析。2、记叙的顺序阅读记叙文要把握好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常考的是分析插叙在文中的作用。插叙的内容是与中心思想有关的,往往是带有回忆性的内容,其作用往往是起交代作用,或补充说明与中心有关的内容,或者是为下文作铺垫。答题时要联系上下文内容,对插叙部分进行概括。3、记叙方法的作用顺叙: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三、辨析句子所运用的修辞及作用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强调了+对象+特性4.反问:加强语气,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6.对比:强调了突出了7.对偶:句式整齐,结构统一8.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结合句子语境四、题目的作用(1)把握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文章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吸引读者阅读兴趣(8)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五五、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象征、象征、衬托衬托、对比对比、借景抒借景抒情情、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借物抒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先抑后扬、以小见大后扬、以小见大六、好处、效果类问答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七、人称问题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答题模式: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八、某句话(段落)作用、好处类型的解读首段如果开篇即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末段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兼而有之。中间段 中间段如果比较短,那么,它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过渡,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九、关于鉴赏人物的题型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十、写景作用:写人叙事类散文一般不写景物,如果整局甚至整段的描写景物,那么,景物往往构成环境或背景,所以写景的基本作用就是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造某种气氛。而景物更重要的作用是以景衬人,它又可细分为两类:1、正衬:即以景物之优美衬托人物心灵之美好,或以景物之凄凉衬托人物命运之悲惨。2、反衬:即用景物之美好或气氛之欢快来反衬人物悲惨的命运或人物凄凉的境遇。十一、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可以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动作 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语言、外貌、行动、心理等。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中揭示的内涵,即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再次,体悟 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一)、掌握说明文(一)、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知识:的文体知识:1、把握说明对象,分清说、把握说明对象,分清说明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理。明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理。2、明确被说明事物的特征:明确被说明事物的特征: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标志。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标志。3、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1)举例子()举例子(2)、列数)、列数字(字(3)作比较()作比较(4)、分)、分类别(类别(5)打比方)打比方(6)、下定义()、下定义(7)配图)配图表(表(8)、作诠释()、作诠释(9)、摹)、摹状貌状貌 (10)引用引用4、说明要有顺序、说明要有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顺序(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逻辑的一种)、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文的顺序,根据顺序。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序。5、说明文的阅读还要注意、说明文的阅读还要注意结构。结构。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式有:(一一)总分式总分式(二二)递进式等。递进式等。6、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准确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并准确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并不矛盾,有的以平实见长,不矛盾,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二)说明文答题技巧:1、请简要说说本文说明、请简要说说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的主要内容。说明对象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特征。(划分层次,搞清说明对(划分层次,搞清说明对象的特征,分点答题。象的特征,分点答题。)2、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顺序3、本段(或划线句)运用什么说明各种说明方法的作用:(1)、举例子:具体、真切、形象,便于读者理解。答题思路:举什么例子,具体、真切、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2)、分类别:条理清楚。)、分类别:条理清楚。答题思路:对什么进行分类说答题思路:对什么进行分类说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说明对象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的什么。(3)、打比方:生动、形象,)、打比方: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答题思路:把什么比喻成什么,答题思路:把什么比喻成什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什么。(4)、列数字:科学、)、列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准确、具体。答题思路:列举具体数答题思路:列举具体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5)、作比较:说明对)、作比较:说明对象的特点突出。象的特点突出。答题思路:把什么和什答题思路:把什么和什么进行比较,突出了说么进行比较,突出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明对象的什么特点。(6)、下定义:科学、)、下定义:科学、准确、精练、严密。准确、精练、严密。答题思路:给什么下定义,答题思路:给什么下定义,科学、准确、精练、严密科学、准确、精练、严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内涵。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内涵。4、加点的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回答此类问题可分为四步 不能;解释该在本文当中的含义;如果去掉,句子显得太绝对化了,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或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5、加点的“它”,“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一般是在指代词的前面找,找到之后,再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6、找出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把所有选项返回原文认真对照,错误一般是在不易觉察处出现。有的选项涉及的是说明文相关知识,应熟练掌握文体知识。7、为什么在文章中要插入的传说?(1)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2)使说明对象具有神秘色彩 (3)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8、说明文开头段、末尾段、中间段的作用开头:、引出说明对象 、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引出下文末尾:总结全文 中间段:过渡(承上、启下、承上启下)10、结合文章,联系实际,提合理化建议不能脱离文章 符合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联系实际三、文学作品阅读三、文学作品阅读金华五中金华五中 童粉英童粉英 一、理解句子的含义。一、理解句子的含义。(答题时应从句子表现的句答题时应从句子表现的句意和与主题的关系上分析考意和与主题的关系上分析考虑。瞻前顾后虑。瞻前顾后,结合语境结合语境,用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把句子的深简洁流畅的语言把句子的深层含义表达出来。哲理性句层含义表达出来。哲理性句子子,还要注意句子的双关意思。还要注意句子的双关意思。)二、分析句子的作用。二、分析句子的作用。答题时应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答题时应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1、结构上、结构上,应从总领全文、承上应从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上文等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上文等作用的角度去分析。作用的角度去分析。2、内容和主题上、内容和主题上:点明主旨点明主旨,深深化主题。化主题。三、语言赏析。三、语言赏析。A、修辞之美、修辞之美-找文中的比喻、排比、找文中的比喻、排比、拟人等。拟人等。(作用作用:比喻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使语言生动形象;排比使排比使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强烈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强烈;拟人拟人使事物形象可使事物形象可感感;对偶对偶使语句形式整齐、音韵铿锵使语句形式整齐、音韵铿锵;反问反问句句增强语气增强语气;夸张夸张突出特征突出特征,揭示本质揭示本质,给读者以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鲜明而强烈的印象;设问设问:自问自答自问自答,引人注引人注意意,启发思考启发思考)B、句式之美、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反问句,还有运用一组偶句、也有排比句、反问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C、用词之美、用词之美-找精美的富有表现力的找精美的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等。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等。(四)、散文的线索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找线索的方法: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