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

上传人:1505****484 文档编号:240723811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表现手法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虚实结合合虚实虚实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实境。虚是诗人通过联想和想象而虚拟出来的。虚是诗人通过联想和想象而虚拟出来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虚实结合可以大大丰富诗中的的情感。虚实结合可以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的意境。意象,开拓诗的意境。在诗歌中,虚常包括三类:在诗歌中,虚常包括三类: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梦游天姥吟、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梦游天姥吟留别留别2、已逝之景之境永遇乐、已逝之景之境永遇乐落日熔金落日熔金3、设想的未来之境雨霖铃、设想的未来之境雨霖铃 A A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以虚象显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日月照耀金银台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虎鼓瑟兮鸾回车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出现实的黑暗。B B 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句中“故故国国”的的“雕栏玉砌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雕栏玉砌”与与“朱朱颜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云: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虚景。C C 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其乐。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在西厢记在西厢记 长亭送别中崔莺莺送别张生唱长亭送别中崔莺莺送别张生唱词很多是设想的未来之境。今夜关中月,闺词很多是设想的未来之境。今夜关中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有时能形成强烈的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有时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对比效果,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有时能形成渲染烘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有时能形成渲染烘托的作用,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托的作用,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虚实相生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鹧鸪天鹧鸪天建康上元作建康上元作赵鼎赵鼎了解外围信息了解外围信息诵读词并结合注释理解其内容诵读词并结合注释理解其内容鉴赏词鉴赏词词中如何运用词中如何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虚实结合的手法,有,有什么作用?什么作用?答题表述方式:虚景与实景相对照,使某地答题表述方式:虚景与实景相对照,使某地和某地的不同景物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和某地的不同景物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某种的感慨。虚实相生,虚实相应,虚诗人某种的感慨。虚实相生,虚实相应,虚景与实景融合,互相映衬,泻染出一种浓浓景与实景融合,互相映衬,泻染出一种浓浓的某种情感,或者是烘托出某种气氛。的某种情感,或者是烘托出某种气氛。字字元镇元镇,自号,自号得全居士得全居士得全居士得全居士。解州闻喜。解州闻喜(今今属山西属山西)人。与李光、李纲、胡铨合称人。与李光、李纲、胡铨合称“南宋南宋四名臣四名臣”。赵主要从政,也能词。有得全。赵主要从政,也能词。有得全居士词。清末王鹏运把他和李光等四人的居士词。清末王鹏运把他和李光等四人的词合编为南宋四名臣词集。早期所写多词合编为南宋四名臣词集。早期所写多为闲情绮语,南渡后所作,多为闲情绮语,南渡后所作,多为为家国乡关之家国乡关之思。思。在下正是在下正是赵鼎赵鼎,承蒙大家跟我分承蒙大家跟我分享我的享我的情感!情感!靖康之变,汴京沦陷,宋徽宗、钦宗靖康之变,汴京沦陷,宋徽宗、钦宗被金人俘虏,北宋王朝宣告灭亡。赵构被被金人俘虏,北宋王朝宣告灭亡。赵构被拥立为帝,重新建立政权,是为南宋。宋拥立为帝,重新建立政权,是为南宋。宋高宗赵构渡江初期,驻跸建康高宗赵构渡江初期,驻跸建康(今南京今南京)。作者随驾到达建康,作者随驾到达建康,此词大概是作于到建此词大概是作于到建康不久的当年元宵节。康不久的当年元宵节。江江城城子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苏轼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拓展:拓展:词分上下两片,各分两层。上片先写入词分上下两片,各分两层。上片先写入梦前的思念,属于实写,接着写设想相逢的梦前的思念,属于实写,接着写设想相逢的情景,属虚写。下片先写梦中相见的悲喜,情景,属虚写。下片先写梦中相见的悲喜,属虚写,后写,梦醒后的感慨,属实写。这属虚写,后写,梦醒后的感慨,属实写。这样由实而虚,由虚而实,充分表达了词人对样由实而虚,由虚而实,充分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深之苦。最后三句从字面来看亡妻的思念之深之苦。最后三句从字面来看是写亡妻;是写亡妻;“年年断肠年年断肠”,实际上是词人自己,实际上是词人自己念念不忘亡妻。念念不忘亡妻。扬州慢扬州慢 姜夔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青楼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欧阳修的踏莎行欧阳修的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比较这两首词虚实结合的手法的运用比较这两首词虚实结合的手法的运用有何区别,分别有何作用?有何区别,分别有何作用?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如姜夔扬州慢中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如欧阳修的踏莎行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实虚。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结束语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谢谢大家聆听!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