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上传人:Tomo****.明天 文档编号:240719608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8.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广东省主体功能区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内容提要内容提要一、自然状况与特点一、自然状况与特点二、主要目标二、主要目标三、战略格局三、战略格局四、广东省域范围主体功能区四、广东省域范围主体功能区五、综合评价五、综合评价六、地级以上市开发指引六、地级以上市开发指引一、自然状况与特点一、自然状况与特点 广东省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南临南海。珠江三角洲(以下简称珠三角)于珠江口东西两侧分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接壤。全省陆地面积为17.98 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87%1地貌地貌类型复型复杂多多样,山多平地少。,山多平地少。广东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山地、丘陵、台地和平原的面积分别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3.7%、24.9%、14.2%和21.7%,河流和湖泊等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5%。地势总体北高南低,北部多为山地和高丘陵。平原以珠江三角洲平原最大,潮汕平原次之。2人多地少,可供开人多地少,可供开发的后的后备土地土地资源有限。源有限。2010 年,全省人口密度581 人/平方公里,是全国人口密度(140 人/平方公里)的4 倍多。全省人均占有土地面积0.17 公顷,不到全国人均水平的1/3;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30 公顷,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1/3,远低于联合国划定的0.053 公顷的警戒线。全省未来可供开发利用的建设用地非常有限,理论上可供开发建设的用地为25867 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14.39%;全省可开垦的耕地后备资源仅533 平方公里。3水水资源丰富,但源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空分布不均。广东降水充沛,水系发达,主要河系为珠江的西江、东江、北江和三角洲水系以及韩江水系,还有榕江、漠阳江、鉴江和九洲江等。年平均降水1771 毫米,年均降水总量3145 亿立方米;年均水资源总量1830 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906 立方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夏秋易洪涝,冬春常干旱;沿海台地和低丘陵区不利蓄水,缺水现象突出,尤以粤西的雷州半岛最为典型。4海洋海洋资源丰富,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展潜力巨大。广东拥有4114 公里的大陆海岸线,有759 个面积在500 平方米以上的海岛;海域面积41.93万平方公里,既有深水海域,又有面积宽广的浅海区和沿岸淤积较迅速的滩涂;海洋营养物质充足,水产资源丰富,是全国著名的海洋水产大省;有优良的可供建设滨海旅游区的沙质海岸,200 多个拥有深水岸线的优良港湾。滨海的滩涂资源成为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5生物多生物多样性与生境敏感区特色突出。性与生境敏感区特色突出。广东北依南岭,南临热带海洋,境内地质构成复杂,地貌景观特殊,生物物种起源古老、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湿地资源丰富,湿地类型多样。有众多的河流、港湾和辽阔的海域,是国际候鸟迁徙的主要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拥有以莲花山脉为主体的东部山地,以南岭山地和云雾山、大雾山为主体的北部和中西部生物多样性与生境敏感区。有国家一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19 种、野生植物9 种,二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95 种、野生植物45 种。二、主要目二、主要目标到2020 年,全省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的国土空间格局经济布局更加均衡、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资源利用更加集约高效,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基本实现人口分布与经济布局、生态环境相协调,城乡和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经济更加繁荣、生活更加富裕、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加文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空空间开开发格局清晰格局清晰形成以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为主体的经济布局与城市化格局,主要城市化地区集中全省75%左右的人口和90%左右的经济总量;形成以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和禁止开发区域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农产品供给安全和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空空间结构构优化化全省开发强度控制在11.16%,城市空间控制在9130 平方公里以内,农村居民点占地面积为6100 平方公里,工矿建设空间得到节约集约利用。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9087 平方公里,其中基本农田不低于25560 平方公里。绿色生态空间扩大,林地保有量达到102616 平方公里。空空间利用效率提高利用效率提高城市空间每单位面积创造的生产总值大幅提高,城市空间人口密度进一步提高。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的单产水平较大提高。单位绿色生态空间蓄积的林木数量和涵养的水量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差距人民生活水平差距缩小小不同主体功能区以及同类主体功能区之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生活条件的差距缩小;人均地方一般财政支出地区差距大幅缩小,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持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展能力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水、空气、土壤等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保护,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明显提高,森林覆盖率达到58%,森林蓄积量达到6 亿立方米。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80%的地级以上市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要求,50%以上的地级以上市达到生态市建设要求。自然灾害防御水平进一步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明显增强。广广东省国土空省国土空间开开发规划指划指标指标指标2010 年年2020 年年开发强度()10.2911.17城市空间(平方公里)66599130农村居民点(平方公里)79226100耕地保有量(平方公里)2914029087基本农田(平方公里)2556025560林地保有量(平方公里)101165102616森林覆盖率()5758三、三、战略格局略格局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要从战略高度出发,遵循不同国土空间的自然属性,着力构建“五大战略格局”。1.构建“核心优化、双轴拓展、多极增长、绿屏保护”的国土开发总体战略格局。2.构建“一群、三区、六轴”的网络化城市发展战略格局。3.构建“四区、两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4.构建“两屏、一带、一网”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5.构建“三大网络、三大系统”为主体的综合交通战略格局。1.构建构建“核心核心优化、双化、双轴拓展、多极增拓展、多极增长、绿屏保屏保护”的国土开的国土开发总体体战略格局。略格局。“核心”是指珠三角核心区,是国家层面的优化开发区域。“双轴”是指沿海拓展轴与南北拓展轴(深穗、珠穗穗韶拓展轴),构成支撑广东省空间开发格局的倒“”字形主骨架,也是珠三角核心区向外辐射的主通道。“多极”包括由重点开发区域珠三角外围片区、粤东沿海片区、粤西沿海片区和北部山区点状片区构成的广东省经济新的增长极。“绿屏”是指以广东省北部环形生态屏障、珠三角外围生态屏障以及蓝色海岸带为主体构成的区域绿地系统,是维护广东省生态环境与水源安全的“绿色屏障”。广广东省国土开省国土开发总体体战略格局概念略格局概念图2.构建构建“一群、三区、六一群、三区、六轴”的网的网络化城化城市市发展展战略格局。略格局。“一群一群”:珠三角城市群“三区三区”:潮汕城镇密集区、湛茂城镇密集区和韶关城镇集中区“六轴六轴”两大主轴:沿海发展轴和深(珠)穗穗韶城市功能拓展轴;四个副轴:云浮肇庆佛山广州河源梅州城镇发展副轴、汕头潮州揭阳梅州城镇发展副轴、惠州河源城镇发展副轴、海安廉江城镇发展副轴。3.构建构建“四区四区、两、两带”为主体的主体的农业战略略格局。格局。(1)珠三角都市农业区珠三角都市农业区:以发展都市农业为主,依托珠三角现有的十大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重点建设南亚热带水果、花卉、蔬菜以及淡水鱼养殖基地。(2)潮汕平原精细农业区潮汕平原精细农业区:以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为主,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优势的加工型蔬菜、蕉柑、茶叶、花卉、特色水果、水稻等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以及对台农业合作基地。(3)粤西热带农业区粤西热带农业区:雷州半岛至电白,重点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并建成早熟荔枝、优质龙眼及香蕉、菠萝、糖蔗、北运菜和南亚热带花卉生产基地。(4)北部山地生态农业区北部山地生态农业区:以发展山区生态农业为主,依托山地及小气候资源优势,重点建设水稻、茶叶、沙田柚、反季节蔬菜、花卉、烟草和水果等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3.构建构建“四区、四区、两两带”为主体的主体的农业战略略格局。格局。(1)沿海海水增、养殖农业带沿海海水增、养殖农业带:重点建设珠江口咸淡水优质鱼养殖以及深水网箱和沉箱养殖,粤东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养鲍鱼,粤西珍珠和对虾、贝类养殖等现代化示范基地。(2)南亚热带农业带南亚热带农业带:化州高州信宜电白阳江云浮肇庆清新清城从化增城龙门博罗惠东紫金汕尾普宁惠来潮南,以粮食生产以及荔枝、龙眼、柑桔等亚热带水果生产为主。4.构建构建“两屏、一两屏、一带、一网、一网”为主体的生主体的生态安全安全战略格局。略格局。两屏两屏:(1)广东北部环形生态屏障:)广东北部环形生态屏障:由粤北南岭山区、粤东凤凰莲花山区、粤西云雾山区构成,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是保障全省态安全的重要屏障。(2)珠三角外围生态屏障:)珠三角外围生态屏障:由珠三角东北部、北部和西北部连绵山地森林构成,对于涵养水源、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一带一带:蓝色海岸带。:蓝色海岸带。是指广东省东南部广阔的近海水域和海岸带,包括大亚湾稔平半岛区、珠江口河口区、红海湾、广海镇海湾、北津港英罗港、韩江出海口南澳岛区等区域,是重要的“蓝色国土”。一网一网:以西江、北江、东江、韩江、鉴江以及区域绿道网为主体的生态廊道网络体系。5.构建构建“三大网三大网络、三大系、三大系统”为主体的主体的综合交通合交通战略格局。略格局。以广州、深圳、湛江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以汕头、珠海、韶关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以其他地级市为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以空港、海港和陆路交通枢纽为结点,以高速公路、轨道交通、主要出海航道及千吨级以上内河航道、油气管道为骨架,公路、轨道交通、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等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环保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三大网三大网络”(1)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网:形成以珠三角为核心,以“九纵五横两环”为骨架,与港澳和周边省份紧密衔接的高速公路网。(2)轨道交通网轨道交通网:形成以广州为中心,与周边地区紧密相连的干线铁路网和珠三角“三环八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主骨架。(3)高等级航道网高等级航道网:形成西江、北江航运干线和珠三角“三纵三横三线”高等级航道网。“三大系三大系统”(1)集装箱运输系统集装箱运输系统:以深圳港、广州港为沿海集装箱干线港,汕头、惠州、虎门、珠海、湛江等港口为支线港,其他中小港口为喂给港,并与公路、铁路运输相衔接配套的集装箱运输系统。(2)能源运输系统能源运输系统:全省沿海主要港口及大型电厂、钢厂等专业码头组成的煤炭接卸系统和广州、珠海、虎门、汕头等港口为主的煤炭中转系统;大型炼化基地相关港口承担的原油接卸系统;主要港口的天然气、成品油接卸中转储运系统及覆盖全省主要城市的成品油管道系统和天然气管道系统。(3)快速客运系统快速客运系统: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枢纽、干支结合、功能明确、层次清晰的民航运输体系;以高(快)速铁路和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网组成的铁路快速客运系统,以及以高速公路客运为主体的公路快速客运系统。四、广四、广东省域范省域范围主体功能区主体功能区广东省域范围主体功能区包括优化开发、重点开发、生态发展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优化开发区域24379 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3.55%。重点开发区域37438 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0.81%。生态发展区域118086 平方公里,占全省的65.64%(其中,重点生态功能区61146 平方公里,占全省的33.99%;农产品主产区56940 平方公里,占全省的31.65%)。优化和重点开发区域合计占全省的比重为34.36%。优化、重点、生态发展三类区域合计占全省的比重为100%.。另有点状分布在这三类区域的各类禁止开发区域面积共25646 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4.25%。(一)(一)优化开化开发区域。区域。广东省域范围的优化开发区域指的是国家级优化开发区域珠三角核心区。该区域地处广东省的中南部,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沿海通道纵轴和京哈京广通道纵轴的南端。2010年,该区域总面积24379 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3.55%;常住人口4797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5592 亿元。(二)重点开(二)重点开发区域。区域。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海峡西岸经济区粤东部分和北部湾地区湛江部分;省级重点开发区域粤西沿海片区、珠三角外围片区和粤北山区点状片区三个区域。该区域大部分分布在珠三角核心区的外围及粤东、粤西沿海,部分呈点状分布于北部山区。2010 年,该区域总面积37438 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0.81%;常住人口2889 万人,地区生产总值7592 亿元。(三)生(三)生态发展区域(展区域(重点生重点生态功能区功能区)广东省域范围的生态发展区域分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两种类型。2010 年,生态发展区域总面积118086 平方公里,占全省的65.64%;常住人口2746 万人,地区生产总值4502 亿元。重点生态功能区以南岭山地为主体,包括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粤北部分。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北江上游、东江上游、韩江上游、西江流域、鉴江上游5个片区和分布在重点开发区域的7 个山区县的29 个生态镇。(四)生(四)生态发展区域(展区域(农产品主品主产区)区)广东省域范围的农产品主产区位于国家“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中华南农产品主产区,主要建设优质水稻、甘蔗和水产品产业带,是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包括22 个农产品主产区县。2010年,该区域总面积56940 平方公里,占全省的31.65%,其中粮食主产区16 个县,面积47242 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6.26%;甘蔗主产区3 个县,面积6451 平方公里,占全省的3.59%;水产品主产区3个县,面积3247 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80%。农产品主产区县的城关镇、中心镇和省级重点产业转移园区,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可以进行点状集约集中开发。(五)禁止开(五)禁止开发区域区域广东省域范围内的禁止开发区域包括依法设立的各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文化自然遗产、重要水源地、湿地公园及重要湿地等,呈点状分布于全省各地。全省共有911 个禁止开发区域(其中,国家级65 个,省级153 个,市县级693 个),面积25646 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4.25%。今后新批准设立的各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水源地、湿地公园、重要湿地以及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等,纳入禁止开发区范围。五、五、综合合评价价六、地六、地级以上市开以上市开发指引指引一、广州市(一)功能定位一、广州市(一)功能定位广州市总体划入国家级优化开发区域珠三角核心区。广州市总体划入国家级优化开发区域珠三角核心区。全市功全市功能定位为:以优化提升为主要发展方向,增强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强化组织经济活动和配置资源的中枢作用,突出发展服务经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商贸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国家创新型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和全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成为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二)提升拓展地区(二)提升拓展地区(1)功能强化型区域:越秀、天河、荔湾、海珠、黄埔)功能强化型区域:越秀、天河、荔湾、海珠、黄埔区西部以及白云区南部,重要功能节点包括珠江新城-员村地区、琶洲地区、城市新中轴线南段地区、白云新城、白鹅潭地区、广州(黄埔)临港商务区、越秀核心产业功能提升区、天河智慧城。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商务会展、金融、信息服务、专业服务、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突出完善高端服务功能、提升大都市城市品质和形象。(2)优化拓展型区域: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沙新区、空港经济区、广州南站商务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化温泉地区、大学城周边地区、广州新城、白云国际健康产业城。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突出拓展城市空间、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发展,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和功能提升的重要引擎。(三)重点保(三)重点保护地区地区(1)历史街区与文物古迹,继承发扬城市传统文化,凸现岭南古都风貌。(2)北部山林生态屏障区,包括从花都北部至从化北部再到增城东北部的山林地区。(3)白云山、帽峰山、凤凰山、火炉山、海珠万亩果园、万顷沙南部湿地公园等,具有为大都市提供绿色开敞空间、游憩空间以及调节都市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是市民亲近自然的重要场所。(4)四条东西向生态廊道:沿流溪河生态廊道,珠江前后航道-东江生态廊道,金山大道、大岗-鱼窝头-海鸥岛生态廊道;三条南北向生态廊道:市域西部生态廊道(经花都西部山体-珠江西航道-芳村花卉产业区-陈村水道-大夫山-滴水岩-洪奇沥),中部干线-蕉门水道,陈家林-狮子洋生态廊道。(5)基本农田以及各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水源保护区。二、深圳市(一)功能定位二、深圳市(一)功能定位深圳市总体划入国家级优化开发区域珠三角核心区。深圳市总体划入国家级优化开发区域珠三角核心区。全市功全市功能定位为:以优化提升为主要发展方向,强化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继续发挥经济特区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示范作用,加快推进发展模式、体制机制、科技、产业和社会文化全面创新,建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基地,联手香港打造深港创新圈,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二)提升拓展地区(二)提升拓展地区(1)优化提升区:由罗湖、福田、南山区组成的城市核)优化提升区:由罗湖、福田、南山区组成的城市核心区。罗湖福田重点发展行政教育、文化娱乐、商业金融、商务办公等,成为行政、文化、商业和商务中心;南山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教育科研和区域旅游服务。(2)重点拓展区:包括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成亚太地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打造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西部的宝安中心组团(新安、西乡、航空城)、西部工业组团(松岗、沙井、福永)和西部高新组团(光明新区和石岩),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中部的综合组团(龙华、民治、大浪、坂田、观澜)物流组团(平湖、布吉、南湾),通过建设客运和货运枢纽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发展现代物流业;东部的龙岗中心组团(龙城、龙岗、横岗、坪地)和东部工业组团(坪山新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三)重点保(三)重点保护地区。地区。(1)中英街、客家村落、新安故城、大鹏所城、南头古)中英街、客家村落、新安故城、大鹏所城、南头古城等历史文化资源地区。(2)珠江环线低洼湿地及南部近海、沿海生态防护区,包括沿岸海域与岛屿。(3)沙井松岗、宝安东侧山体至石岩西沥生态绿心,龙华东侧山体至梧桐山生态绿心。(4)龙岗西侧山体至坪山、大鹏半岛生态敏感区。(5)基本农田以及各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源保护区等。四、佛山市(一)功能定位四、佛山市(一)功能定位佛山市总体划入国家级优化开发区域珠三角核心区。佛山市总体划入国家级优化开发区域珠三角核心区。全市的全市的功能定位为:广佛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基地、区域性产业服务中心、区域专业性市场与物流中心、岭南水乡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珠三角核心地区辐射粤西和大西南地区的重要枢纽。(二)提升拓展地区(二)提升拓展地区(1)佛山新城。)佛山新城。(2)两个城市综合功能区:由禅城)两个城市综合功能区:由禅城桂桂城陈村北滘乐从北部罗村东部组合形成的主城区,以及由大良容桂伦教组合形成的顺德中心城区,以优化提升为主要发展方向,提升带动能力。(3)五个城市组团:狮山镇;西南组团(西南、云东海);西江组团(荷城、西樵);大沥组团;九江龙江组团。(4)经国家或省批准合规设立的开发区,如佛山南海经济开发区、禅城经济开发区等。(三)重点保(三)重点保护地区地区(1)梁园、清晖园、东华里传统街区等具有岭南特色的)梁园、清晖园、东华里传统街区等具有岭南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国家级、省级历史名镇名村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西江、北江生态廊道,其中西江走廊结合滨水绿带、防洪绿带、自然山体、农田保护区进行控制,北江生态走廊沿线的城镇较为密集,主要通过水源保护区、城镇滨水绿带进行控制。(3)高明中西部连绵山林区:包括合水桫椤自然保护区、皂幕山森林公园等大范围的连绵林地。(4)三水北部水源涵养区:三水区内北江干流西侧贯穿迳口农场至大南山风景区的大片林地。(5)顺德西南部河网密集地区和基塘农业地区,是极具岭南水乡风貌特色的地区。(6)各城市组团间重要的区域绿地。(7)基本农田以及各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源保护区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