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课中运动负荷的判断方法与有效控制

上传人:mby****80 文档编号:240715840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体育课中运动负荷的判断方法与有效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小学体育课中运动负荷的判断方法与有效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小学体育课中运动负荷的判断方法与有效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体中小学体育课中育课中运动运动负荷的判断负荷的判断方法与有效方法与有效控制控制余志琪余志琪教授教授中国体育卫生保健学会中国体育卫生保健学会 副理事长副理事长 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保健专业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保健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常务委员甘肃甘肃省体育科学学会省体育科学学会 副理事长副理事长甘肃省体育文化促进会甘肃省体育文化促进会 会会 长长兰州城市学院体育学院党总支兰州城市学院体育学院党总支 书书 记记体育教学的医务监督体育教学的医务监督体育教学的医务监督,包括体育教学和课体育教学的医务监督,包括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医务监督,体育课的医学、教育学观外活动的医务监督,体育课的医学、教育学观察,以及体育活动的健康分组等内容。对体育察,以及体育活动的健康分组等内容。对体育教学实施医务监督,是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教学实施医务监督,是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实现体育教学基本任务的必要保证。顺利进行,实现体育教学基本任务的必要保证。一、体育课的医务监督一、体育课的医务监督(一)(一)内容:内容:1、体育课的健康分组、体育课的健康分组分组的依据:分组的依据:健康状况;健康状况;身体发育状况;身体发育状况;生理功能状况;生理功能状况;运动史和身体素质状况运动史和身体素质状况。健康分组的方法:健康分组的方法:基本组;基本组;准备组;准备组;医疗体育组。医疗体育组。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分组时要在学期初,要在体检的基础上进行,分组时要在学期初,要在体检的基础上进行,要适时调整。要适时调整。体育锻炼的禁忌:体育锻炼的禁忌:体温升高的急性疾病;各种内脏疾病的急性期;体温升高的急性疾病;各种内脏疾病的急性期;具有出血倾向的疾病;恶性肿瘤等。具有出血倾向的疾病;恶性肿瘤等。2 2、观察课的组织和教法。、观察课的组织和教法。(1 1)了解课的任务、内容和组织教法,记录课的时间、学生人数、)了解课的任务、内容和组织教法,记录课的时间、学生人数、纪律情况和运动成绩等。纪律情况和运动成绩等。(2 2)观察是否遵循体育锻炼卫生原则。)观察是否遵循体育锻炼卫生原则。(3 3)是否进行健康分组教学。)是否进行健康分组教学。(4 4)是否注意安全教育。)是否注意安全教育。(5 5)是否测量体育课的生理负担量。)是否测量体育课的生理负担量。、观察和检查运动环境、场地设备的卫生条件。、观察和检查运动环境、场地设备的卫生条件。(1 1)运动环境是否卫生。)运动环境是否卫生。(2 2)运动场地和器械是否合理和安全。)运动场地和器械是否合理和安全。(3 3)学生着装是否符合卫生要求。)学生着装是否符合卫生要求。(4 4)室内场馆的通风、照明、温度和湿度等情况。)室内场馆的通风、照明、温度和湿度等情况。二、体育课生理负担量的测量与评定二、体育课生理负担量的测量与评定通过体育课生理负担量的测量,可通过体育课生理负担量的测量,可以了解运动量的大小,观察机体对体育以了解运动量的大小,观察机体对体育课的反映和评定学生身体功能水平,为课的反映和评定学生身体功能水平,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改进教学提供依据。测量生理负担量的方法:测量生理负担量的方法:传统的方法是把体育课分为五个部分:传统的方法是把体育课分为五个部分:1、安静时;、安静时;2、准备部分;、准备部分;3、基本部分;、基本部分;4、结束部分;、结束部分;5、课后、课后分钟。分钟。1、记录测定的各部分时间与脉博、记录测定的各部分时间与脉博(1)课前安静时:脉率为)课前安静时:脉率为80次次/min;(2)开始部分:占时)开始部分:占时3min,脉率为,脉率为86次次/min;(3)准备部分:占时)准备部分:占时l2min,共测,共测4次,脉率分别为次,脉率分别为94、120、127、140次次/min;(4)基本部分:占时)基本部分:占时25min,脉率分别为,脉率分别为116、154、142、110、104、174、110、130、120次次/min;(5)结束部分:占时)结束部分:占时5min,下课时脉率为,下课时脉率为86次次/min。将纵横坐标变化曲线分割为个小区将纵横坐标变化曲线分割为个小区2、绘制脉率曲线图;、绘制脉率曲线图;3、通过图中各点做横坐标的垂线、通过图中各点做横坐标的垂线:4、计算各划分小区的生理负担量、计算各划分小区的生理负担量xn:每个小区的生理负担量;N:每个小区的最低脉率;n:每个小区的最高脉率;d:最高与最低脉率之差;t:每个小区所占时间(min)。XnNt dt根据公式计算出的结果为根据公式计算出的结果为:x4=494,x5=267,x6=384,x7=270,x8=296,x9=453,x10=396,x11=417x12=426,x13=480,x14=250,x15=515。依次类推,分别计算出依次类推,分别计算出:5、计算出各大区的平均生理负担量;、计算出各大区的平均生理负担量;6、区的合并与扩大、区的合并与扩大根据教材内容、性质和连续性,以及教学组织过程,把区的根据教材内容、性质和连续性,以及教学组织过程,把区的范围扩大或合并。根据一定的时间间隔和练习内容,将本次课的范围扩大或合并。根据一定的时间间隔和练习内容,将本次课的15个小区合并扩大为四个大区。个小区合并扩大为四个大区。7、计算平均生理负担量、计算平均生理负担量;8、计算生理负担量指数、计算生理负担量指数:平均生理负担量122生理负担量指数=1.5课前安静时脉搏809、查运动负荷指数评定表、查运动负荷指数评定表 从从运动负荷指数评定表中可得知,该次课的生理负担量运动负荷指数评定表中可得知,该次课的生理负担量 等级为中等。等级为中等。10、百分法、百分法体育课平均脉搏体育课平均脉搏课前安静时脉搏课前安静时脉搏 K%=100%体育课最高脉搏体育课最高脉搏课前安静时脉搏课前安静时脉搏K%=100%=42%1228018080查体育课生理负担量等级表得知该次课的生理查体育课生理负担量等级表得知该次课的生理负担量负担量 等级为中等。等级为中等。百分法(百分法(K%)可用于一般大、中学校体育课的)可用于一般大、中学校体育课的生理负担量等级的确定。生理负担量等级的确定。百分法(百分法(K%)即为体育课的密度。)即为体育课的密度。注注:进进行行测测定定时时,要要特特别别注注意意课课前前安安静静时时的的脉脉博博,要要尽尽量量排排除除各各种种外外界界因因素素,否否则则,计计算算出出来来的的生生理理负负担量指数可能偏低。担量指数可能偏低。注注:有有实实验验证证明明,脉脉博博超超过过每每分分钟钟次次,运运动动时时间间达达到到分分钟钟以以上上,细细胞胞免免疫疫功功能能即即下下降降,约约小小时时才才能能恢恢复复。因因此此一一般般学学校校体体育育课课中中的的最最高高脉脉搏不超过每分钟次为宜。搏不超过每分钟次为宜。(二)评定:(二)评定:体育课的生理负担量,应根据人体生理和功体育课的生理负担量,应根据人体生理和功能活动变化的规律,逐步加大运动量,到课结束能活动变化的规律,逐步加大运动量,到课结束时,又逐步减少。按照一次体育课的结构来看,时,又逐步减少。按照一次体育课的结构来看,生理负担量的高峰应控制在基本部分的中期偏后生理负担量的高峰应控制在基本部分的中期偏后为宜。为宜。三、自我监督三、自我监督、概念、概念:在体育锻练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功能状在体育锻练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功能状况,经常进行观察,并定期记栽在自我监督记录表上的况,经常进行观察,并定期记栽在自我监督记录表上的一种方法。一种方法。、作用:、作用:、在教学中,随时掌握好学生的身体状况,借以选择、在教学中,随时掌握好学生的身体状况,借以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间接地评定运动量的大小,预防和早期发现过、可以间接地评定运动量的大小,预防和早期发现过度疲劳。度疲劳。3 3、为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和训练提供重要的依据、为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和训练提供重要的依据。、内容:、内容:主观感觉:客观检查:1、主观感觉、主观感觉一般感觉:一般感觉:反映整个机体的功能状况,尤其是中枢神经系反映整个机体的功能状况,尤其是中枢神经系 统的统的状况。状况。一般感觉好的人,在运动过程中总是精神饱满,精一般感觉好的人,在运动过程中总是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心情愉快,积极性高。但在患病或过度训练时,力充沛,心情愉快,积极性高。但在患病或过度训练时,就会感到精神萎就会感到精神萎 糜不振、疲倦、乏力、头晕或心情易激糜不振、疲倦、乏力、头晕或心情易激动等。在进行自我监督时,根动等。在进行自我监督时,根 据情况可填写为良好、一据情况可填写为良好、一般或不好般或不好运动心情:运动心情:一个身体健康,精神状况良好的人,在参加体育锻一个身体健康,精神状况良好的人,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心情愉悦,乐于参加运动的。炼时,总是心情愉悦,乐于参加运动的。若出现对运动不感兴若出现对运动不感兴 趣,表现冷淡或厌倦,不服从趣,表现冷淡或厌倦,不服从教师或教练教师或教练 员的指导,情绪容易冲动,员的指导,情绪容易冲动,可能是教学和可能是教学和训练不当或出现疲劳,也可能是早期过度训练的征象。训练不当或出现疲劳,也可能是早期过度训练的征象。根据个人的运动心情,可填写为很想训练、愿意训练、根据个人的运动心情,可填写为很想训练、愿意训练、不想训练、冷淡或厌倦等。不想训练、冷淡或厌倦等。不良感觉:不良感觉:指运动训练或比赛后的不良感觉,如肌肉酸痛、关节指运动训练或比赛后的不良感觉,如肌肉酸痛、关节疼痛、四肢无力等。疼痛、四肢无力等。一般来说,在强度较大的训练或比赛后,由于机体疲一般来说,在强度较大的训练或比赛后,由于机体疲劳,大部分人会产生二些不良的感觉,但这些现象经过适劳,大部分人会产生二些不良的感觉,但这些现象经过适当休息后就会消失。当休息后就会消失。如果运动时或运动后除上述不良感觉外,还有心悸、如果运动时或运动后除上述不良感觉外,还有心悸、头晕、头痛、气喘、恶心甚至呕吐、心前区或上腹部头晕、头痛、气喘、恶心甚至呕吐、心前区或上腹部疼痛等症状,说明机体对运动负荷不适应,或身体功疼痛等症状,说明机体对运动负荷不适应,或身体功能状况和健康状况不良。在自我监督记录表中,可填能状况和健康状况不良。在自我监督记录表中,可填写具体的不良感觉。写具体的不良感觉。睡眠:睡眠:正常的睡眠状态应是入睡快,睡得深,不做或很少正常的睡眠状态应是入睡快,睡得深,不做或很少做梦。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青少年学生和运动员,睡眠做梦。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青少年学生和运动员,睡眠应当是良好的。应当是良好的。体育活动参加者和运动员中出现失眠、睡眠不好的体育活动参加者和运动员中出现失眠、睡眠不好的现象,大多是对运动负荷不适应或是过度训练的早期反现象,大多是对运动负荷不适应或是过度训练的早期反应。记录时可填写睡眠的时间以及睡眠状况,如良好、应。记录时可填写睡眠的时间以及睡眠状况,如良好、一般、不好或失眠、多梦、易醒等。一般、不好或失眠、多梦、易醒等。食欲食欲:生活制度规律,健康状况正常的青少年学生生活制度规律,健康状况正常的青少年学生和运动员,食欲应该是正常的。和运动员,食欲应该是正常的。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或运动员,由于能量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或运动员,由于能量消耗多,一般食欲良好,食量也较大。但健康状消耗多,一般食欲良好,食量也较大。但健康状况不良或过度训练时,食欲便会减退,食量减少。况不良或过度训练时,食欲便会减退,食量减少。此外,运动训练刚结束后马上进餐,食欲也是较此外,运动训练刚结束后马上进餐,食欲也是较差的。差的。记录时可填写食欲良好、一般、不好或厌食等。记录时可填写食欲良好、一般、不好或厌食等。排汗量排汗量:运动时人体排汗量的多少,与运动负荷或运动运动时人体排汗量的多少,与运动负荷或运动强度、气温、湿度、风速、训练水平、情绪、衣着强度、气温、湿度、风速、训练水平、情绪、衣着量、饮水量以及汗腺的数目等因素有关。量、饮水量以及汗腺的数目等因素有关。如果训练水平较高的运动员,运动时出现大量如果训练水平较高的运动员,运动时出现大量排汗的情况,可能是过度训练的征象。排汗的情况,可能是过度训练的征象。根据排汗情况,记录时可填写为汗量较多、一根据排汗情况,记录时可填写为汗量较多、一般、不多或其他。般、不多或其他。2、客观检查、客观检查基础脉博(清晨):基础脉博(清晨):脉博的频率与训练水平有密切关系。逐步减少为训脉博的频率与训练水平有密切关系。逐步减少为训练水平提高。脉博可以反映头天训练情况,也可进一步练水平提高。脉博可以反映头天训练情况,也可进一步评定训练水平。评定训练水平。方法:方法:清晨、空腹、静卧,测量、秒钟。清晨、空腹、静卧,测量、秒钟。部位:部位:桡动脉、颈动脉、心脏。桡动脉、颈动脉、心脏。正常:正常:每分钟每分钟次;运动员每分钟次;运动员每分钟次次B B、脉博增加次分钟,表明机体不良;、脉博增加次分钟,表明机体不良;C C、经常保持较快脉率,持续三天以上,而又无生病发、经常保持较快脉率,持续三天以上,而又无生病发烧等原因,烧等原因,应考虑运动量安排不当或负担量过大。应考虑运动量安排不当或负担量过大。评定标准:评定标准:A A、脉博逐渐下降或不变,表明机体反应良好;、脉博逐渐下降或不变,表明机体反应良好;、体重:、体重:初参加锻练者的体重变化分为三个阶段:初参加锻练者的体重变化分为三个阶段:初下降初下降 中稳定中稳定 后增加后增加运动员一次训练后的体重变化:运动员一次训练后的体重变化:一般项目体重减轻克一般项目体重减轻克克;克;马拉松训练减轻克马拉松训练减轻克克;克;马拉松比赛减轻克马拉松比赛减轻克克。克。体重的测定方法:体重的测定方法:清晨、空腹、大小便后、赤足、单衣。清晨、空腹、大小便后、赤足、单衣。一般情况下经过一昼夜的时间,体重恢复到原一般情况下经过一昼夜的时间,体重恢复到原来的重量为正常。来的重量为正常。RPERPE 主观运动感觉主观运动感觉 相应心率相应心率6 6安静(完全没有投入)安静(完全没有投入)7 7非常轻松非常轻松(投入一点点投入一点点)70708 8非常轻松非常轻松80809 91010很轻松很轻松909010010011111212轻松轻松 11011012012013131414稍费力稍费力(感觉有点累但可以继续感觉有点累但可以继续 )13013014014015151616费力费力(沉重沉重)15015016016017171818很费力很费力(非常艰苦,感觉非常疲劳非常艰苦,感觉非常疲劳)17017018018019192020按目前的速度再也无法继续按目前的速度再也无法继续 195195非常费力非常费力(已倾尽全力已倾尽全力)自觉用力程度分级表(自觉用力程度分级表(RPE)RPE)主观运动强度法(主观运动强度法(RPERPE)所谓所谓“主观运动强度主观运动强度”是指由运动者依据自己主是指由运动者依据自己主观感受判断运动时的负荷强度。并把自我感觉进行量观感受判断运动时的负荷强度。并把自我感觉进行量化,再扩大化,再扩大1010倍,来推算即时心率,从而推算运动强倍,来推算即时心率,从而推算运动强度,掌握运动负荷量。度,掌握运动负荷量。例如:进行某运动感到例如:进行某运动感到“稍累稍累”,RPERPE值便在值便在13131414左右;左右;“相当累相当累”便在便在17171818左右。把此值扩大左右。把此值扩大1010倍,即倍,即得到当时的大概心率,前者在得到当时的大概心率,前者在130130140140次分;后者在次分;后者在170170180180次分。适用于自觉的运动强度的运动应是全身次分。适用于自觉的运动强度的运动应是全身运动,同时又是稳定运动,即经过运动,同时又是稳定运动,即经过4 45 5分钟以上一定强度分钟以上一定强度的运动后,用当时的自我感觉对照表使其量化。的运动后,用当时的自我感觉对照表使其量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