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病人的护理

上传人:1505****484 文档编号:240712349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牙周病病人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牙周病病人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牙周病病人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牙周病病人的护理牙周病病人的护理概概述述n n牙周病是指牙齿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及牙骨质等发生的慢性、非特异性、感染性疾病。n n牙龈炎和牙周炎最为常见。n n在口腔疾病中牙周病与龋齿一样,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在我国,牙周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龋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和严重程度也逐渐增高。一一、牙牙龈龈炎炎n n发生于牙龈组织,以儿童或青少年多见。牙龈炎种类较多。最常见的是:慢性龈缘炎 增生性龈炎病病因因与与发发病病机机制制n n牙牙菌菌斑斑是是引引起起牙牙龈龈炎炎的的始始动动因因子子,如如口口腔腔卫卫生生不不良良,形形成成牙牙结结石石,以以及及其其他他因因素素如如食食物物嵌嵌塞塞、不不良良修修复复体体及及牙牙错错位位拥拥挤挤,均均可可促促进进菌菌斑斑的的积积聚聚,引引发发或或加加重重牙牙龈龈的的炎炎症症。n n某某些些全全身身因因素素如如内内分分泌泌紊紊乱乱、维维生生素素C C缺缺乏乏、营营养养障障碍碍与与系系统统性性疾疾病病也也可可引引起起或或加加重重牙牙龈龈炎炎。n n有有用用口口呼呼吸吸习习惯惯的的病病人人可可因因上上前前牙牙区区的的唇唇侧侧长长期期暴暴露露与与空空气气中中而而致致该该区区发发生生牙牙龈龈肥肥大大,妊妊娠娠期期由由于于性性激激素素水水平平的的改改变变也也可可使使原原有有的的慢慢性性牙牙龈龈炎炎加加重重和和改改变变特特性性。护护理理评评估估健健健健康康康康史史史史n n了解病人身体状况及口腔情况,有无用口呼吸的习惯。护护理理评评估估身身身身体体体体状状状状况况况况n n一一般般无无明明显显自自觉觉症症状状,偶偶有有牙牙龈龈发发痒痒、发发胀胀等等不不适适感感。多多数数病病人人常常因因牙牙龈龈受受到到机机械械刺刺激激,如如刷刷牙牙、说说话话、咀咀嚼嚼、吸吸吮吮等等引引起起出出血血或或口口臭臭、口口腔腔异异味味而而来来就就诊诊。n n口口腔腔检检查查可可见见,牙牙龈龈充充血血、红红肿肿、呈呈暗暗红红色色,点点彩彩消消失失,表表面面光光滑滑发发亮亮,质质地地松松软软,缺缺乏乏弹弹性性,龈龈沟沟深深度度可可达达3 3mmmm以以上上,形形成成假假性性牙牙周周袋袋,但但上上皮皮附附着着仍仍位位于于釉釉质质牙牙骨骨质质交交界界处处,这这是是区区别别牙牙龈龈炎炎与与牙牙周周炎炎的的重重要要标标志志。牙牙颈颈部部可可见见牙牙石石与与牙牙垢垢沉沉积积,探探诊诊易易出出血血。护护理理评评估估心心心心理理理理社社社社会会会会状状状状况况况况n n牙龈炎一般无自觉症状,容易被病人忽视而得不到及时治疗,当出现牙龈出血、口臭影响人际交往是,才引起病人重视。治治疗疗要要点点n n药物治疗 1%过氧化氢液、0.12%0.2%氯己定交替冲洗牙龈沟后涂碘制剂。n n祛除病因 洁治术护护理理措措施施n n口内有不良修复体者,应取下,消除食物嵌塞。n n配合医生为病人进行局部药物治疗。病情严重者,指导病人遵医嘱服用抗生素及维生素。n n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是祛除牙结石和菌斑的基本手段。n n健康指导健健康康指指导导n n让病人了解牙龈炎是可以预防的,关键是一生中坚持每天彻底地清洁牙菌斑。患了牙龈炎要及时治疗,如发展到牙周炎将会对口腔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n n向病人介绍合理的刷牙和漱口方法及其他保持口腔卫生的措施,如牙线及牙签的正确使用,宣传早、晚及饭后刷牙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二、牙周炎二、牙周炎n n牙周炎是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破坏性疾病,是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破坏性疾病,表现为牙龈、牙周膜、牙骨质和牙槽骨均有改变。表现为牙龈、牙周膜、牙骨质和牙槽骨均有改变。n n除有牙龈炎的症状外,除有牙龈炎的症状外,牙周袋的形成是其主要临牙周袋的形成是其主要临床特点。床特点。n n牙周炎和龋病一样,是破坏咀嚼器官的主要口腔牙周炎和龋病一样,是破坏咀嚼器官的主要口腔疾病之一。疾病之一。n n牙周炎患病普遍,是世界性的常见病,随着年龄牙周炎患病普遍,是世界性的常见病,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也增高。增长患病率也增高。n n一旦患了牙周炎,现有的治疗手段可以使牙龈的一旦患了牙周炎,现有的治疗手段可以使牙龈的炎症消退,疾病停止发展,但已破坏的牙周支持炎症消退,疾病停止发展,但已破坏的牙周支持组织则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有水平,其危害远大于组织则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有水平,其危害远大于牙龈炎。牙龈炎。病病因因及及发发病病机机制制 牙周炎是多因素疾病,其病因基本上与牙龈炎相同。牙周炎是多因素疾病,其病因基本上与牙龈炎相同。n n凡是能加重菌斑滞留的因素,均可成为牙周炎的局凡是能加重菌斑滞留的因素,均可成为牙周炎的局部促进因素。部促进因素。n n全身因素尚不明了,可能与营养代谢障碍、内分泌全身因素尚不明了,可能与营养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精神因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紊乱、精神因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n n牙龈炎如未能及时治疗或者由于致病因素增强,机牙龈炎如未能及时治疗或者由于致病因素增强,机体抵抗力下降,则牙龈炎可能发展为牙周炎。体抵抗力下降,则牙龈炎可能发展为牙周炎。病病理理n n堆积在龈牙结合部的牙面和龈沟内的菌斑微生物及其产物引发牙龈的炎症和肿胀,使局部微生态环境更有利于牙周致病菌的滋生,病形成致病性强的生物膜,有龈上向龈下扩延,其引起的炎症范围扩大到深部组织,导致牙周袋形成与牙槽骨吸收,从而引起牙齿松动、脱落。健健康康史史n n了解病人全身健康状况,有无慢性疾病史。有无牙龈炎、牙解剖形态异常等病史。身体状况身体状况n n牙龈肿胀出血n n牙周袋形成n n牙周袋溢脓及牙周脓肿 n n牙齿松动牙牙龈龈肿肿胀胀出出血血n n牙周炎大多由牙龈炎发展而来,牙龈的形态、颜色改变较牙龈炎更广泛、更严重。检查可见牙龈组织水肿,颜色暗红,点彩消失。在刷牙、咀嚼、说话时出现牙龈出血。牙牙周周袋袋形形成成 由于炎症刺激,牙周膜纤维破坏,牙槽骨逐渐吸收,牙龈与牙根面分离,使龈沟破坏加深到3mm以上,形成病理性牙周袋。牙牙周周袋袋溢溢脓脓及及牙牙周周脓脓肿肿 由于牙周袋内细菌感染呈化脓性炎症改变,轻压牙周袋由于牙周袋内细菌感染呈化脓性炎症改变,轻压牙周袋外壁,有脓液溢出,并伴有口臭,如果脓液引流不畅、或身外壁,有脓液溢出,并伴有口臭,如果脓液引流不畅、或身体抵抗力降低时可发生急性牙周脓肿。表现为近龈缘处局部体抵抗力降低时可发生急性牙周脓肿。表现为近龈缘处局部呈卵圆形突起,红肿疼痛,严重病例可出现全身不适,体温呈卵圆形突起,红肿疼痛,严重病例可出现全身不适,体温升高,常伴有区域性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升高,常伴有区域性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牙牙齿齿松松动动 随着牙周组织的破坏,牙齿支持功能大为减弱,从而出现牙齿松动,咀嚼功能下降或丧失。辅辅助助检检查查 X线片显示牙槽骨呈水平式吸收,牙周膜间隙增宽,骨小梁疏松等。心心理理社社会会状状况况n n牙周炎为慢性疾病,早期症状较轻,容易被病人忽视而得牙周炎为慢性疾病,早期症状较轻,容易被病人忽视而得不到及时治疗,或由于惧怕口腔治疗的方法及惧怕传染上不到及时治疗,或由于惧怕口腔治疗的方法及惧怕传染上其他疾病而其他疾病而不愿到医院就诊不愿到医院就诊。n n晚期由于牙周组织破坏严重,牙槽骨重度吸收,出现晚期由于牙周组织破坏严重,牙槽骨重度吸收,出现牙齿牙齿松动、脱落松动、脱落。n n牙缺失后,常影响到功能及面容,加之牙周炎治疗效果差,牙缺失后,常影响到功能及面容,加之牙周炎治疗效果差,病人感到十分苦恼,表现出病人感到十分苦恼,表现出焦虑焦虑情绪。情绪。治治疗疗要要点点n n需循序渐进的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即控制菌斑、清除牙结石、祛除牙周袋及药物治疗。n n通过治疗可使炎症消退,病情得到控制,但需要病人坚持定期复查,才能使疗效得到长期稳定的保持。护护理理措措施施n n药物治疗的护理 菌斑是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原因,临床上常用螺旋霉素、甲硝唑等抗生素来杀灭细菌,控制感染。嘱嘱病病人人按按医医嘱嘱服服药药。局局部部常常用用3 3%过过氧氧化化氢氢液液冲冲洗洗牙牙周周袋袋,拭拭干干后后用用探探诊诊或或镊镊子子夹夹取取少少许许复复方方碘碘液液置置于于 袋袋内内。0 0.1 1%氯氯己己定定漱漱口口或或1 1%过过氧氧化化氢氢液液棉棉签签擦擦 洗洗,也也可可减减少少菌菌斑斑形形成成。护护理理措措施施n n龈上洁治术或龈下刮治术是清除牙结石,减缓牙周袋形成的重要手段。n n消除牙周袋 经局部治疗,牙周袋仍不能消除者,可行牙周手术清除牙周袋。n n健康指导健健康康指指导导n n要要向向病病人人特特别别强强调调牙牙周周炎炎的的治治疗疗效效果果与与病病人人口口腔腔卫卫生生习习惯惯密密切切相相关关,尤尤其其是是在在牙牙周周治治疗疗后后更更应应经经常常保保持持口口腔腔卫卫生生,除除早早晚晚刷刷牙牙外外,午午饭饭后后应应增增加加一一次次,每每次次不不得得少少于于3 3分分钟钟。n n经经常常进进行行牙牙龈龈按按摩摩,定定期期接接受受医医师师的的检检查查和和指指导导,才才能能巩巩固固疗疗效效,组组织织疾疾病病发发展展。n n指指导导病病人人加加强强营营养养,增增加加维维生生素素A A、C C的的摄摄入入,提提高高机机体体的的修修复复能能力力,以以利利于于牙牙周周组组织织的的愈愈合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