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与概率主线分

上传人:天****猫 文档编号:240705108 上传时间:2024-05-01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与概率主线分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统计与概率主线分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统计与概率主线分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与概率主线分析统计与概率主线分析n统计与概率内容与要求:统计与概率内容与要求:n统计与概率重点问题分析统计与概率重点问题分析n统计与概率主线分析统计与概率主线分析统计与概率主线分析统计与概率内容与要求统计与概率内容与要求n一、内容与要求一、内容与要求(一)抽样与数据分析(二)事件的概率n二、二、典型案例典型案例统计与概率重点问题分析统计与概率重点问题分析n一、第三学段概率统计的定位一、第三学段概率统计的定位(一)概率的定位(二)事件的概率n二、统计概率的本质二、统计概率的本质(一)统计(二)概率n三、三、统计概率教学中的困惑统计概率教学中的困惑n四、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关问题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关问题统计与概率主线分析统计与概率主线分析n一、一、统计统计n 二、二、概率概率抽样与数据分析n1.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了解数据处理的过程;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数据。n2.体会抽样的必要性,通过实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参见例68)。n3.会制作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n4.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计算中位数、众数、加权平均数,了解它们是数据集中趋势的描述(参见例69)。n5.体会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意义,会计算简单数据的方差(参见例70)。n6.通过实例,了解频数和频数分布的意义,能画频数直方图,能利用频数直方图解释数据中蕴涵的信息(参见例71)。n7.体会样本与总体关系,知道可以通过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推断总体平均数、总体方差。n8.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参见例71)。n9.通过表格、折线图、趋势图等,感受随机现象的变化趋势(参见例72)。事件的概率n1.能通过列表、画树状图等方法列出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的结果,以及指定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了解事件的概率(参看例73,例74)。n2.知道通过大量地重复试验,可以用频率来估计概率。典型案例n例例6868 设计调查方法。设计调查方法。了解本年级的同学是否喜欢某电视剧。调查的结果适用于学校的了解本年级的同学是否喜欢某电视剧。调查的结果适用于学校的全体同学吗?适用于全地区的电视观众吗?如果不适用,应当如何改全体同学吗?适用于全地区的电视观众吗?如果不适用,应当如何改进调查方法?进调查方法?说明说明 对于许多问题,不可能、有时也不必要得到与问题有关对于许多问题,不可能、有时也不必要得到与问题有关的所有数据,只要得到一部分数据(样本)就可以对于总体的情况进的所有数据,只要得到一部分数据(样本)就可以对于总体的情况进行估计。很显然,如果得到的样本能够客观地反映问题,则估计就会行估计。很显然,如果得到的样本能够客观地反映问题,则估计就会准确一些,否则估计就会差一些。因此,我们希望寻找一个好的抽取准确一些,否则估计就会差一些。因此,我们希望寻找一个好的抽取样本的方法,使得样本能够客观地反映问题。在本学段,主要学习简样本的方法,使得样本能够客观地反映问题。在本学段,主要学习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这是收集数据中通用的方法,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单随机抽样方法,这是收集数据中通用的方法,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假定样本是通过随机的方法得到的。都假定样本是通过随机的方法得到的。因为同一个年级的学生差异不大,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比较合适。可以在上学时在学校门口随机问讯,也可以按学号随机问讯。为了分析方便,需要把问题数字化,如喜欢这部电视剧的记为1,不喜欢的记为0。对于这样的问题,问讯学生数不能少于20人,取4050人比较合适,取更多的学生当然更好,但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由此可见,一个好的抽样方法不仅希望“精度高”还希望“花费少”。假设问讯的学生数为n,记录数据的和为m(显然,m为喜欢这部电视剧的人数),则调查结果说明,学生中喜欢这部电视剧的比例为。我们依此估计本年级的同学中喜欢这部电视剧的比例。用这个数据估计全地区的电视观众喜欢这部电视剧的比例是不合适的,因为学生、成年人、老年人喜欢的电视剧往往不同。为了对全地区的电视观众喜欢这部电视剧的情况进行估计,可以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比如依据年龄分层,需要知道各年龄段人口的比例,按照比例数分配样本数,而在各个层内则采取随机抽样;或者依据职业分层,等等。教师应该了解分层抽样,在本学段学生只需学习简单随机抽样方法。n例69某个公司有15名工作人员,他们的月工资情况如下表。计算该公司的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并分别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职务经理副经理职员人数1212月工资/元50002000800说明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刻画数据的集中趋势的方法,因为方法不同,得到的结论也可能不同。很难说哪一种方法是对的,哪一种方法是错的,我们只能说,能够更客观地反映实际背景的方法要更好一些。在这组数据中有差异较大的数据,这会导致平均数较大,因此,用中位数或众数要比用平均数更客观一些。不难计算出该公司月工资的中位数和众数均为800元。而月工资的平均数=加权平均(可以看成是加权平均)=5000+2000+800=1240(元)。因此,加权平均往往就是总体平均,其中的权是数据对应的比例。n例70如果还有一个公司也有15名工作人员,他们的月工资情况如下表。参照例69,比较两个公司的月工资状况。职务经理副经理职员人数1212月工资/元300018001000说明容易计算,这个公司的月平均工资也是1240元。但是两个公司月工资的方差相差很大,通过计算可以得到:例69中数据的方差为1174400,本例中数据的方差为294400,两个方差相差4倍。可以让学生知道,进一步学习“统计与概率”,将会得到“两个方差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的结论。n例71比较自己班级与别的班级同学的身高状况。说明对于两个班级学生身高状况比较,通常可以通过平均值来判断,但有时候仅仅通过平均数是不够的,如果一个班同学之间身高差异很大,而另一个班同学之间身高差异很小,即使前一个班的平均高一些,也不能说这个班的整体状况很好。因此,在判断身高状况时,不仅要看平均值,还需要参考方差。进一步,可以引导学生逐渐深入地进行数据分析,可以要求学生把身高分段,画出频数直方图,并引导学生讨论,通过直方图是否能得到更多的信息。n例72下表给出了我国1992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在直角坐标系上描出坐标(年,GDP),并试用直线表示发展趋势。19922004中国GDP变化表(亿元)年份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GDP23938346344675958478678857446378345年份199920002001200220032004GDP820678946897315105172117390136876 说明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数据是与时间有关的,因此这些数据会呈现发展趋势。学生应当能够理解报刊书籍中的这类数据的表达,包括表格、描点、折线图、趋势图等,并且尝试自己表达分析。对于上述数据,学生应当会描点,虽然这时直角坐系的度量单位与书本上教的是不一样的,但是只要刻度之间的比例关系一致,表达就是合理的,让学生感悟到:对于实际问题往往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单纯地套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因为描点呈现线性增长趋势,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直线来表示这种趋势、预测未来经济发展,感悟变量的随机性。对于“用直线表示发展趋势”的问题,原则上可以画出很多条直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画出合适的直线、如何制定“合适直线”的标准,并且告诉学生,在高中阶段“统计与概率”的学习中将会解决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例子可以举一反三,不一定局限与时间有关的数据,比如,学生身高与体重的关系,同一种树的树叶长与宽的关系(参见例79)。也可以组织学生查阅资料,探究进出口总量与GDP的关系,人均收入与GDP的关系,等等例73 将下面这些卡片混在一起,从中任意选取一张卡片,这张卡片是船的概率是多少?是车的呢?说明 这是例42的继续。学生已经能够理解:任意选取一张卡片,这张卡片是船的可能性比是车的可能性大,现在应当明确地知道其概率分别是 和 。这个例子可以举一反三,如转动转盘,当转盘停止时指针指向某一特定部分的概率;一个袋子里有几种颜色、数量不同的球,随机摸出某种颜色球的概率,等等。n例74分析掷两个骰子点数之和的可能性的大小。n说明 这个问题看起来很难,无从下手。事实上,这也是简单事件的问题,利用例10的图,可以得到结论:对应的格子越多可能性越大。比如,点子之和为7的可能性最大,为2或者12 的可能性最小。概率的定位n1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了解数据处理的过程;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数据。统计最重要的是整个过程,统计就是要从数据里得到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收集、整理、描述、分析都是必须的。在教学中学生应该了解并学会如何处理统计的整个过程,不能很片面的认为统计仅仅是对内容的分析。在小学的第一学段,即小学一到三年级,要帮助学生学会对于一些事物进行分类,其中包括一些对数据的分类,这种分类讨论,对于将来处理数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到了第二学段,学生应该不仅会收集数据,还应该可以处理一些数据,这就需要把数据用某种方式表达出来,比如说统计图表。学生经过整理数据,然后描述数据,最后分析数据的整个过程。所以整个这个过程,就像张老师强调的。在不同的年龄段,我们分析的对象不一样,分析的复杂程度不一样,但是这个基本过程始终是一样的。在初中收集数据和在小学收集数据有什么差异。在小学收集数据,学生可能更多的是自己去收集,比如收集全班同学的身高,或者视力情况,那么到中学以后,学生不仅可以自己去收集,还可以去查阅资料,因为他学的知识多了,他可以利用现成的数据,比如说利用家长的资源,利用网络的资源,利用报纸上的一些信息,这样他数据的来源,就不仅仅是自己去调查,去收集,还有从别人那现成拿来使用的。从数据来看,比小学生就灵活多了、数据的来源也丰富多了。小学一个是自己收集,一个是老师提供他一些可以供他分析的数据,在初中,希望孩子接触的数据更多一些,所以他得到数据的来源,可能就丰富一点,这是和小学一个很大的差别。n2体会抽样的必要性,通过案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参见例68)。体会抽象的必要性,通过案例了解简单数据抽象,也是到了第三学段特别突出的一点。当我们面对这个对象,比如说从特别特别大的时候,想了解整个北京市18岁男孩的身高,特别大的时候就使得误差程度,这就抽象数据,其次一个我想就是有一些抽样的破坏性的实验,我要了解灯泡的寿命,我很长时间就要点,点完以后就会报废掉,点完就会报废掉,也是不可能做的,所以这个抽样的必要性呢,要通过一些实例才能够了解。除了抽样的必要性以外,我们还应该理解抽样的合理性。抽样如果做的不好,没有代表性,得到的结论就会有所歪曲,有所看法,所以我们通过案例了解简单抽样不仅是了解这种做法,实际上了解简单数据抽样,它是比较合理的。在初中阶段和小学阶段,一个明显的差异在收集数据上,就是我们要抽取样本。原来是以普查为主,现在要既会普查,通过普查的方式,来得到数据,又要初步的学会通过抽样的方式,特别是随机抽样的方式,来体会抽样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比如说破坏性的东西,你总是要抽取其中一部分,来替代这个整体,要去体会抽样的必要性。另外,我们要体会随机的必要性,随机的必要性的核心是合理。所谓合理,就是能反应整体的面貌。如果不能反应整体的面貌,显然就不合理,比如:你了解成绩只了解实验班的成绩就不太不合理;你调查大家是不是喜欢看哪个电视剧,你只招年龄低段的人去调查,也不合理,因为随着年龄的不同,大家的爱好会发生变化。所以怎么样合理的进行抽样,是我们在初中需要体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这样的一个变化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清楚。n3会制作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第二学段要求学生认识这些图的意义。但在第三学段要求学生会制作这些图,包括直方图。那么在这里头绘画图我想怎么理解?用这个怎么定理?包括前面用计算器处理复杂的数据,怎么理解,就是说这个绘画图我觉得第一位,就是我要画一个,我要什么目的,我要反应什么信息,根据这个信息,我来选择画什么样的图,比如说我要反应他的百分之比是多少?比如说这个08年奥运竞赛上,如果你想反应中国第一,美国第二,多少那可能是一个条形图,你要反应一下中国金牌整个金牌,那可能扇形图,所以这个绘制图的话,第一位的是,在绘画图时,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的图是最重要的。关于图表制作方面,对于图的处理方面,希望老师清楚,第一,不同的统计图表,可以帮助我们整理和描述数据;第二,初中和小学的差异是什么?小学阶段要让学生会看懂、识别。初中阶段就要求学生会制作图,如制作扇形图和直方图;第三,为何要画这个图,目的是什么?制作图表的目的不是仅仅会画这个图,而是希望把这些数据中的某些信息凸现出来,所以不仅要会画扇形图和直方图,还要理解这些图表对展示信息有什么作用?第四,自己选择统计图表,用合适的方式最好的表达数据中所蕴含的信息。画图的目的,不是为了画图而画图,而是为了把数据中蕴含的重要信息凸现出来,让你们看的清楚,一目了然,读图在这个过程中仍然是重要的。n4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计算中位数、众数、加权平均数,了解它们是数据集中趋势的描述(参见例69)。我们把数据进行加工后,构成了一些数字特征,其中平均数是最重要的。在这一阶段,可对平均要求最高的,了解他们是数据,几种趋势方法,第一,最重要还是要平均数,其次就是众数和中位数。刻画集中趋势的参数中最核心的是平均数,我们对平均数作一点拓展,即加权平均数。对于加权平均数,它的出现是很自然的,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比较自然的认识它。简单的讲,加权平均数就是反应大家做的贡献不一样,有的贡献大一点,有的贡献小一点。比如在一组分数中95分的多,那么95分在平均分里就贡献大一点,一百分的少,那么一百分在整个平均分中,做的贡献就小一点,占的成分多一点,权重大一点,从而拓展到我们对事物的看重程度。这样的理解是循序渐进的。对于加权的认识,在高中和大学仍然是我们要不断学习的。n5体会刻画数据离中程度的意义,会计算简单数据的方差(参见例70)。第一,在所有的数据特征数里,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反映这个数据集中程度的特征数,一类是反映数据离中程度的特征数,这是反映数据性质的两类不同的特征数,学生能够理解他们的差异,而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它反映的意思比较接近。第二,教师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来讲解,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帮助学生去感悟,去认识,去理解。n6通过实例,了解频数和频数分布的意义,能画频数直方图,能利用频数直方图解释数据中蕴涵的信息(参见例71)。90分到100分之间,我们班里多少个人?85分到90分有多少人?这就是在算频数。我们把它画成频数直方图,这样可以了解分布的意义,频数分布也就是落在各个段这个频数所占的分布。比起条形图的直观,频数直方图对信息的反应是比较全面的。它也是将来高中学习频率直方图的一个基础。学生在画图的基础上更应该通过尺度的度量来了解频数和频数分布的意义。频数和频数分布的意义,全面地反映了这个数据带来的信息。我们要不断地理解这些数据所反映的是全面还是分布,他把整个数据的基本状况展示出来我们要把握整体。n7体会样本与总体关系,知道可以通过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推断总体平均数、总体方差。我们可以用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方差来推断总体平均数。在学习总体方差的时候,很多学生会有些困惑,他会认为算出来的样本平均数就是总体平均数。但事实上样本平均数和总体平均数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让学生理解样本可以反映总体的某些问题,但是它和总体的还是有差异的。n8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参见例71)。n9通过表格、折线图、趋势图等,感受随机现象的变化趋势(参见例72)。国民经济总产值,调查了经济发展中的物价上升趋势,根据这些数值可以做解释。比如这几个月,通货膨胀上升的趋势,它是随机测的,并没有把所有的消费水平,物价都算进去,但是我们要根据所得到的这些数据,作出一些简单的判断和预测,而基础就建立在我们的样本、图表和数据特征上。当然我们要认识到,这样的预测是有误差的,甚至还会有扭曲。事件的概率n能通过列表、画树状图等方法列出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的结果,以及指定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了解事件的概率(参看例73、例74)。在某种意义上,所谓简单随机事件,就是指古典概型。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个古典概率模型,我们可以列表,画图,把所有的结果都列出来,这是一个计算的过程,方法。虽然计算方法很重要,但是了解古典概率这种等和的模式是非常必要的。第二,教师应该通过实验来让孩子认识到,通过大量地重复实验,可以用频率来估计概率。也是要来首先应该是不确定和随机的,其次才是定性,大量重复实验体现频率问题,即频率稳定性。所以你不能指望向全班咱们扔硬币扔一百次就出现50次正面,有的老师就不知道怎么处理的,处理的次数一次,孩子就不对,就不应该,实际上第一位是随机的,这东西太正常了,其次呢,这是怎么样,大量重复实验体现频率问题,频率稳定性,比如说掷出现正负二分之一,掷一个色子出现六分之一,这个二分之一,还是两次,出现一次,六分之一,也不是六次出现一次,他是大量地实验,所以我想我们老师在这些把握上,可能还不够,否则给孩子带来些误导。n第一,初步地理解古典概型,古典概型怎么样进行计算;第二,理解随机现象。什么样的现象是随机现象呢?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可以重复,经过大量重复,得到一个估计概率的一个重要概念频率。那么这个频率是估计概率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小学阶段,某些随机现象的可能性是不一样的。初中阶段,要理解一个特殊的随机现象,对概率的一个基本定位分为两种。一个是具体的古典概型,一个是一般的,即通过大量重复实验用频率去估计概率。统计要了解统计这门课程,需要先理解统计的概念。一般来说,统计主要研究如何搜集数据,如果整理数据,以及如何从数据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所以统计的核心词是信息,一切都是为了寻找并得到所需的信息。研究如何搜集数据,如何整理所收集的数据来凸现这个信息,无论是算平面数、算中位数,还是画图表、频数分布直方图,都是为了需要凸显的信息,判断是否能够通过统计得到所需的信息,而以此得出的统计推断靠性有多大等等。所以它的核心问题就是信息,而要得到这样的信息,我们就要关注整个过程。因此它跟我们其他的那些数学上的定义、定理、证明不太一样,它是一个从数据里归纳出结论的过程。统计课程有以下几个关键词。第一,从数据中提取信息,是统计的第一要务。我们围绕着要得到的信息去收集数据,设计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比如说选择不同的图式,无论是直方图、扇形图、折线图,还是其他的图式,都是希望通过它们将信息清晰、准确、直观地反映出来。第二,统计解决问题是靠一个过程来解决的,这个过程包括数据的收集、描述、整理,以及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且用这些信息来说明问题的过程。第三,统计处理问题是一个归纳的过程,特别是在初中阶段,我们不仅要会搜集所有的数据,整个收集过程都是去体现一个归纳的思维,用部分去说明整体,这样才能解决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更是一种重要的推理。概率n概率研究的是随机现象。随机现象实际就是在相同条件下,可以做大量地重复实验,其结果不确定,但是在大量实验中呈现出一种规律性,我想这三点是随机现象的根本特点。所以不用去给概率下定义,概率的定义也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但是有几个要界定清楚的问题,比如说结果是在实验之前无法确定的,一些老师如果把握不好,就会把一些在实验之前结果就完全确定的现象当做随机现象来处理。例如,火星上有没有生命,这是完全确定的,要么就有,要么就没有,只是我们不知道,这是未知现象,必须跟随机现象区分开来。n在中学阶段,我们的老师要帮助我们的学生学会识别,什么是随机现象。随机现象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个特征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重复实验。凡是不能重复的,条件不确定的,就不是随机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在我们研究实验之前,无法知道这次实验的结果。凡是能知道结果的,一定不是随机的。第三个特点,就是由前两个特点衍生出的一个概念频率,即大量实验某一个结果出现的次数。我们说在大量实验的前提下,这个频率将稳定在某一个数值,这是反映了我们随机现象的规律性,它的规律性就是稳定。这三个基本条件,是我们对随机现象进行基本判定的基础。随机性跟频率稳定性相比,随机性是第一位的,所以教师要和孩子们做一些探究,比如扔100次硬币,出现41次正面,这是非常正常的,不能指望每次一扔都出现50次频率。统计概率教学中的困惑n1关于概率的定义的问题。有很多老师感觉没有定义不踏实,于是要抠这个定义,结果越抠越乱。概率的确切定义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一个哲学问题而非数学问题。所以在数学上对它进行的是一个公平化的定义,所谓的公平化,就是把它定义成一个具有可加性和非负性的量,也就是说把它跟长度、面积、质量、体积之类等同起来。这样的做法实际上在数学领域里是很常见的,比如在几何中,我们不讨论线和点的定义,只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既然在数学里有这样一个处理定义问题的方法,我们就只强调和把握概率最基本的特点在相同条件下做重复实验,实验之前其结果不可预料,而它的频率则是稳定的。我想这样对我们理解、计算和应用概率,都是很有帮助的。而具体去抠什么是概率,甚至去抠什么是实验,不但无助于我们对概率的理解,反而会造成学生的迷惑。所以说虽然定义在数学里非常重要,但不能把它绝对化,因为它是一个无限上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我们在这里讲概率统计,特别强调案例的教学,希望通过大量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其实质,而不是去苛求准确的定义。n2天气预报经常说,降水概率是80%,学生的理解有很大的偏差n在杭州问一个老太太,说下雨概率是80%怎么理解,她说80%地区下雨,实际上你要理解什么,我们谈到概率,就是说在相同条件下,也就是说明天如果预报降雨的概率是80%,一定是我观测的气象条件,在我历史上的资料里头,有跟明天近似,几乎相等的情况下,那在历史中记录了,凡是这样天气里头,大概有80%都是下雨了,有20%没下雨,因此我就说,又出现这样情况了,那么根据历史的资料,那么我应该是80%,也就是说一定是在相应条件下,做重复实验的这些频率稳定性来看的,所以一定不是去抠这样一些东西。n关于概率的几个基本特征,对这几个基本特征的认识,就足以使我们能够很好地区分什么是随机现象,什么不是随机现象,并且如何用随机现象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问题,就够了,那么对于我们的学生和老师来说,没有必要他们必须建立起一个完整地确切的一个定义,专门研究数学的人,或者专门研究概率的人,他们会以某种公平的形势,给出一个自圆其说的定义,有了这三个特征,我们就可以去解释这些现象。在概率里面呢,一定是重视,而不是在所谓严格性去抠,就是说这个必然事件,什么不可能事件,是不是随机事件呢,都是随机性特定的,我觉得像这些东西,其实很清楚,我们把它规定进来了,我们在算时间概率,它也算是其中的一员对不对,就是像这样的一些东西的话,都没有必要在这使劲去抠它。n整个统计,对于定义的看法,都是应该这样,就是你要关注他的意义,比如说中位数,中位数的特征,就在于比它多的那一半,比它少的,那么如果你是偶数个,你这中位数定这么一点,定这么一点,都是无所谓的,因为我最关注的就是比他多的那一半,比他少的那一半,假设10数,从这,这样它的缺点就在于它不为1,我们有时候把这两数求一下,统计一下,但是你事情搁在这儿了,因为我们关注的是有一半比他多的,有一半比它说的。这是最关注的,抠这些东西就没有太大的意思。这样就等于把这个变成算术了,完全失去了,我们引入中位数这个概念的实质性的作用,所以有中位数,也可能产生四分位数,也可能产生八分位数,那都是根据在具体情景的需要,引入的这些概念,来反映集中的程度,或者集中偏差的程度等等等等。同样像众数,出现最多的那数,众数,它是反映这个数据里的一个信息。n3有时候考试的时候,画图,对于这个直方图有一个数,属于它好,什么半开半避这些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画图的基本方法,当然要会,分组画图,但是呢,在很多细节里头,都不是很多,特别是我们数据中,抽样地来,有它的随机性,有误差,你说是左边避右边开,还是右边避左边开,都是问题不大,你比如说这个直方图,我们有了直方图以后,我们有时候把那个每一个小矩形的中间,连成一个折线,那么有的学生,有的老师就问了,这个我最右边这是在那儿,这边就没有了,这点要不要连呢,下面要不要连,就争吵这个问题,但是你要知道,比如说我考虑的是这个身高,比如说,我量初三人的身高,这一块是1米4到1米65的,那么为什么不可能就这个别还会有1米3,未尝估计一下是不可以的,还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我考虑这个,我这预期这孩子的年龄,他是从0开始的,0到5,5到10的话,你再连着这边出现负的就没有意义了。统计它有很强的实际背景,但这实际背景需要结合,比如说出了一个矿难,我就非常关心死亡的人数,或者出了一个禽流感,这个人数,这个频数,这个数就变得非常平等,你说百分比就不行,一般人也不接受,但是如果从我考察一个学校里头,这老年人里头多少高血压的,可能百分比比那个频数,频率比频数就更重要了,在不同情况下,我关注的东西都是跟实际联系的,所以绝对不是直接地就抽象去做一个定义的。n4有一些教学中,讨论所谓用概率来讨论公平性的问题这个问题怎么看?我们并没有给公平在数学上给一个很明确的意思,不太主张在我们这个大量地去来讨论这个问题,现在这些问题问得越来越复杂了。比如说咱们两个人说这有一张票,我们两个人要一张票,只能有一个人去,我们就开始扔硬币,或者说掷一个色子,二四六我就去,这个显得就很公平,因为我们的机会是一样的,你看掷出一三五我去,掷出六他去,就不公平了,但是公平程度应该可能不止在这个概率的问题,还应该有一个得到的好处有多少的问题,比如说咱俩概率都一样,扔出正面你拿走,扔出反面,这有两张票,扔出正面你拿走这个,扔出反面我拿走这个,这两票的价值非常非常不一样,我们俩概率当然相等,但是这个也是不一样。所以这东西我觉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在现实中,所以我觉得没有在这个必要,虽然我们非常主张我们概率的一些应用,包括你在班上组织一些活动,抽签什么的,但是过分地去讨论公平问题。决定公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概率相等是影响公平的一个因素,在不同情况下,影响公平的主要因素是谁,我们要清楚,也许并不一定是概率相等不相等是主要因素,如果两张票的面额不一样,那么你这个概率相等不相等的作用就没有那么大了,所以公平是一个相对复杂一点的问题,如果我们老师一定愿意用这样的一个情景来理解概率,一定要界定清楚,让学生体会到,在这个情景中,这个概率是起了主要作用的,而不要让学生产生误解,只有概率是决定公平性唯一标准,那么这样就误导了学生的理解。n5老师举出来的例子,引入的例子,可能不是我们所谓随机现象,对这样的一些情况有什么样的建议?概率的最基本的三条,相同条件下做重复实验,结果不确定,和频率稳定性,把这三条我觉得我们把握住了,这样我们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差,否则有时候我们老师自己也有讲糊涂,把这些东西全都混在一起,我觉得,因为在初中我没有怎么教,但是我非常希望在初中开发一些好的例子,这些例子不一定是很难,但是呢,比如说要让他觉得还是有用的,别管你是估计鱼也好,估计什么,有用,另外让他知道,因为概率嘛,他既然结果不确定,很多人就觉得,学概率有什么用啊,但实际上你要让他体会,你比如说有两个工厂,这个工厂生产的产品,四平米只有百万分之一,那个四平米只有十分之一对不对,那么如果我不知道,我去买那十分之一的产品,我可能买到好的,十分之一,如果我告诉你概率了,说这个百万分之一,你去上这买去,偏偏那个百万分之一就让你给买到了,好像学到概率没什么,知道以后也没什么用,但是首先我们要知道,第一这是随机现象,本性无法避免的,现实,这随机现象就是这样,但是他对我们还是有指导作用,也就是说如果我是买,还是要去买这个产品,也就是说我们能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让孩子对这个了解的随机现象。n6通过活动的形式,来帮助我们学生去理解和认识,统计和随机现象,这样是不是一种好的处理方式?用活动的方式来让学生做能非常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他的热情非常非常好,自己去搜集数据,自己去先设计搜集方案,搜集数据,去查资料,然后来做,然后互相之间评价,评比,他就特别能容易挑出别人的毛病,这毛病实际上也可能就是他自己也有的毛病,然后有一个区分提高,我觉得这样一个过程,能让他终身不忘,他这样统计的结果。而我们要讲这个步骤,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这东西我想就丧失掉了这样的意义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关问题n概率统计进入中小学课程,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挑战。那么我们老师应该如何不断地提高自己来应对挑战呢?以下从三个角度给老师提出一些建议。首先,数学方面,因为概率统计进入到中学,初中,时间还不是很长,而概率统计,特别是概率这些感觉都不是很好理解的一个概念,咱们国家进入市场经济也比较晚,有些情况不是靠做一道题,两道题就能弄清楚的,像抽签跟顺序无关,你尽管做题得出的结论,但是在心理上,还是不舒服,就很多这样的问题还是在这存在的,所以我想对我们来说呢,在数学上有一个提高的过程,当然对我们初中老师来说,起码应该把高中中的概率和统计的内容,你应该要比较熟悉,因为大学学的可能比较远了,或者也不太熟悉,但是因为你的课是给高中,他进一步学习,是要在高中学的,起码你应该了解一下高中对抽样他讲了一些什么东西,他在统计过程里,更强调一些什么东西,包括概率,包括古典概型,这些东西,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最起码应该要了解,这样咱们很好地把握初中的教学,如果你对高中的定位,各方面都不太熟的话,可能不太有利于对初中的教学,所以我想在这一点就特别希望我们老师能够关心一下高中的概率统计的教学。其次,要了解数学模型和实际问题的关系,那么数学模型是一个被理想化了的一个东西,但是实际问题是具有多种因素的问题,那么在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我们的模型进行选择,来解决问题,我想这是我们在概率里头需要学到一些东西,另外我们希望他的教学模式和初中一样,案例出发,能采取活动更好,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习概率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关于统计呢,我想和初中一样,一定要帮助在初中的基础上,能够完善和提升我们统计处理问题的全过程,包括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整理,数据的描述,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用这些信息解决问题,只是我们抽样的方式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式,以及我们提取信息的多少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我们解决问题的广度,我们解决问题的深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另外呢,我们也希望老师能掌握几个基本的重要的统计模型,比如说回归分析,独立性检验等等,这些学习我们希望初中的老师依然能够了解,在统计的教学中,和概率一样,我们仍然强调案例教学,活动教学,强调过程,强调抓住本质的东西。最后,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喜欢做什么,那我们就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事情,对学生有挑战的事情。做中学,在开发案例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教育的本领,教育自己驾驭学生的本领,也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统计与概率主线分析统计与概率进入中学,进入小学,是数学教育一件大事情,因为在现代这个时代里头,离不开数据,天天都在跟数据打交道,天天都需要从数据中得到对有帮助的东西,所以,特别希望老师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统计n第一,统计的背景。严格的说,有两类统计学。第一类叫描述性统计学,通常就是说,举个例子,要知道这个班的成绩的基本情况,就要知道这个班上每一个人的,每一个学科的成绩,和有关成绩所有情况,作为分析的基础。去分析平均分和方差,通常把这样的一种研究数据的办法,称之为描述性统计学,很多领域都用描述性统计学。第二类研究的方法,叫推断统计学,数学上称之为数理统计学。关于数理统计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做抽样,要用样本来反应整体的情况。所以,这两种不同的统计学,希望老师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初中阶段,希望老师能够体会统计解决问题的一个基本的过程。从数据到数据的表示,比如用各种图表来呈现出这个数据,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比如要计算一些测程值,平均值,方差,中位数等,这样的一个过程是重要的。n第二件事情,非常重要的,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过程?是希望能从这些数据中挖掘对有用的东西,来帮助解决问题,比较两个班的学习成绩,看能给提供什么样的信息。n第三件事情,就是初步的感受,从样本看整体这样一个思想,n在整个数学的学习中特别重要,体现的是一个归纳的思想,是一个合情推理的思想,从部分看整体,演绎是从整体看部分。所以,这两种思想在统计里得到了非常好的体现,所以,觉得因为统计内容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在统计的执笔测试中,越来越侧重怎么样从数据出发去学,要帮助学生体会这样一个过程。统计的内容并不多,但是它的重要程度并不小,对将来进入社会以后的作用不低。概率第一,初步的体会随机现象和非随机现象之间的差别。第一,初步的体会随机现象和非随机现象之间的差别。什么是随机现象?最重要的一点,是随机现象的三个基本标志。第一个特点,就是可重复性,一个随机现象最基本的特点是可以重复,不可重复一定不是随机的。第二个特点,在随机实验之前,是绝对无法知道结果是什么,凡是能知道结果的,一定不是随机的。第三个特点,有了前两件的直接推理,可以重复,就可以做大量的实验,某一种就存在出现的次数,就形成一个概念,叫做频率,或者叫频数。这个频率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是稳定在一个数值的附近,一定是随机的,像抽奖,掷色子,扔硬币等等,都是随机的。所以随机是认识世界一个非常重要的角度,觉得这是初中要实现的一个基本的目标第二,就是初步的感受一些可能的问题第二,就是初步的感受一些可能的问题,所以总得来说,在义务教育阶段对于统计和概率的内容的要求,和理解的深度并不是特别高,但是,重要的程度非常大,这使得打开了观察世界的另外一扇窗户,会感觉,这边的风景也是非常精彩的,所以希望大家,对统计概率的整体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也希望大家重视这件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