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轮复习 遗传的分子基础3测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691708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二轮复习 遗传的分子基础3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二轮复习 遗传的分子基础3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二轮复习 遗传的分子基础3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届二轮复习测试题-遗传的分子基础3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届临沂质检)下列关于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需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B.配制培养基的成分应适合肺炎双球菌的生长和繁殖C.转化的有效性与R型细菌的DNA纯度有密切关系D.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根据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过程,提取的S型细菌的DNA纯度越高,转化的有效性越强,说明转化的有效性与S型细菌的DNA纯度有密切关系,C项错误。【答案】C2.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正常情况下,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DNA结构一定相同,数量也一定相同B.正常情况下,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DNA结构一定相同,数量可能不同C.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任何生物个体的遗传物质只有一种正常情况下,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由于其代谢程度不同,细胞质中的DNA含量有很大不同。任何一种生物,即使体内同时含有两种核酸,遗传物质也只能是其中的一种,如人的遗传物质是DNA,不能说人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当然可以说人的遗传物质是核酸)。【答案】A3.噬菌体又称为细菌病毒。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能够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侵染所需的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C.为确认何种物质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2P、35S共同标记一组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D.连续培养噬菌体n代,则含母链的DNA应占子代DNA总数的1/2n-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A项正确;噬菌体增殖除自身注入最初模板DNA分子外,其余所需原料、ATP、酶、场所等均是由细菌细胞提供的,B项正确;连续复制n代,子代DNA数量为2n,含母链的DNA始终是2个,所占比例为2/2n,即1/2n-1,D项正确。用32P、35S共同标记一组噬菌体,检测时不易区分放射性元素为何种,也就不能说明DNA和蛋白质的作用,C项错误。【答案】C4.(2012届泉州质检)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32.9%和17.1% B.31.3%和18.7%C.18.7%和31.3% D.17.1%和32.9%由于整个DNA分子中G+C=35.8%,则每条链中G+C=35.8%,A+T=64.2%;由于其中一条链中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由此可以求出该链中,G=18.7%,A=31.3%,则其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1.3%和18.7%。【答案】B5.不同物种的DNA分子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 ( )(A+G)/(T+C)的不同 (A+T)/(G+C)的不同(A+U)/(G+C)的不同 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核糖核酸的顺序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A. B. C. D.不同的DNA中,而不确定,且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答案】B6.下列物质或结构中含胸腺嘧啶“T”的是 ( )A.DNA聚合酶 B.三磷酸腺苷C.烟草花叶病毒 D.生发层中的线粒体胸腺嘧啶“T”仅存在于DNA中,四个选项中仅生发层中的线粒体中存在DNA。【答案】D7.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如果细菌体内的DNA和蛋白质分别含有31P和32S,噬菌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别含32P和35S,噬菌体DNA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次,那么从细菌体内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和含35S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 ( )A.1/4和1 B.3/4和0 C.1/4和0 D.3/4和1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含S的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含P的DNA则侵入到细菌体内,噬菌体DNA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次,共产生了23个DNA分子,其中有2个含有32P,占总数的1/4,而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由细菌体内的氨基酸形成的,不含有35S。【答案】C8.(2012届大连调研)下列是关于32P标记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与细菌转化实验相同,都是根据遗传物质具有控制性状的特性而设计的B.在沉淀物中放射性很高,说明RNA是遗传物质C.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D.所使用的噬菌体,必须是接种在含32P的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再释放出来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根据遗传物质在亲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而设计的,A项错误;在沉淀物中放射性很高,说明DNA是遗传物质,B项错误;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大肠杆菌分开,C项错误。【答案】D9. DNA分子中胸腺嘧啶的数量为M,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q,若此DNA分子连续复制n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 ( )A.(2n-1)M B.M(1/2q-1)C.(2n-1)M(1-2q)/2q D.(2n-1)M/2nqDNA分子中胸腺嘧啶的数量为M,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q,则总碱基数为,则鸟嘌呤的数量为,则DNA分子连续复制n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为(2n-1)M(1-2q)/2q。【答案】C10.(2012届巢湖模拟)对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含有一个基因B.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C.三者都是生物的遗传物质D.在生物的传种接代中,基因的行为决定着染色体的行为每条染色体上可含1个或2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中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分子上的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随染色体传递而传递。【答案】B11.下列关于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若DNA分子一条链中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中A和T的数目也相等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G的数目为C的2倍,则另一条链中G的数目为C的1/2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GC=1234,则另一条链中相应碱基的比例关系为2143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GT=12,则另一条链的CA=21A. B. C. D.双链DNA分子中,A=T,G=C,正确;若DNA的一条链中G为C的2倍,则另一条链中C为G的2倍,正确;若DNA分子一条链中ATGC=1234,则另一条链中相应碱基的比例为2143,正确;若DNA分子一条链中GT=12,则另一条链中CA=12,故不正确。【答案】B12.甲培养基中含有15N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乙培养基中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别用这两种培养基培养人的胰岛B细胞,细胞对这两种物质的吸收量 ( )A.甲大于乙 B.乙大于甲 C.甲等于乙 D.无法确定胰岛B细胞是已分化的成熟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分裂,不发生DNA复制,不消耗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蛋白质(胰岛素)合成旺盛,转录、翻译过程强,需利用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13.(14分)为了探究DNA的复制、转录等过程,科学家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实验一:将大肠杆菌中提取的DNA聚合酶加到具有足量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试管中。培养在适宜温度条件下,一段时间后,测定其中的DNA含量。实验二:在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DNA和ATP,培养在适宜温度条件下,一段时间后,测定其中的DNA含量。实验三:取四支试管,分别放入等量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等量的ATP和等量的DNA聚合酶,再在各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四种DNA分子,它们分别是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小牛胸腺细胞、T2噬菌体的DNA。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定各试管中残留的脱氧核苷酸中每一种的含量。(1)实验一中 (填“能”或“不能”)测定出DNA,原因是 。(2)实验二中 (填“能”或“不能”)测定出DNA,加入ATP的作用是 。(3)实验三要探究的是 ,若结果发现残留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量不同,则说明 。(4)如果要模拟DNA的转录过程,试管中应加入 。DNA的复制需要四个条件:模板、能量、酶和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实验一中缺少模板、能量,不能合成DNA;实验二中四个条件具备能够复制合成DNA分子。实验三中,由于残留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量不同。DNA转录需要的条件为模板(DNA、能量、酶(RNA聚合酶)和原料(四种核糖核苷酸)。【答案】(1)不能 缺少DNA模板和ATP(2)能 提供能量(3)各种不同生物的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组成是否相同 不同生物的DNA分子脱氧核苷酸组成不同(4)DNA、足量的四种核糖核苷酸、RNA聚合酶、ATP14.(2012届东莞质检)(10分)如图是大肠杆菌DNA分子结构示意图(片段)。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1表示 ,2表示 ,1、2、3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 。(2)3有 种,中文名称分别是 。(3)DNA分子中3和4是通过 连接起来的。(4)DNA被彻底氧化分解后,能产生含氮废物的是 (填序号)。(5)若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中(A+T)/(A+T+C+G)=k,则另一条互补链中这种比例是 ,而在整个DNA分子中是 。如果DNA分子一条链中的A占15%,互补链中的A占25%,则整个DNA分子中A占 。(2)3与4间有三个氢键,故3与4应是G(C)和C(G);(4)只有含氮碱基3或4被氧化分解后才能产生含氮废物;(5)若一条单链的A+TA+T+C+G=k,则另一条单链的 =k,且整个双链中的=k;假设此DNA分子中有200个碱基,则一单链上的A为15个,另一单链上的A为25个,故整个DNA分子中A占=20%。【答案】(1)磷酸基 脱氧核糖 脱氧核苷酸(2)2 鸟嘌呤、胞嘧啶(3)氢键(4)3和4(5)k k 20%15.(16分)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完全可以自主合成组成核酸的核糖和脱氧核糖。细胞系由于发生基因突变而不能自主合成核糖和脱氧核糖,必须从培养基中摄取。为验证DNA分子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而不是核糖核苷酸,现提供如下实验材料,请你完成实验方案。(1)实验目的:验证DNA分子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而不是核糖核苷酸。(2)实验材料:突变细胞系、基本培养基、12C-核糖核苷酸、14C-核糖核苷酸、12C-脱氧核苷酸、14C-脱氧核苷酸、放射性探测显微仪等。(3)实验原理DNA主要分布在 ,其基本组成单位是 ;RNA主要分布在 ,其基本组成单位是 。(4)实验步骤第一步:编号。取基本培养基两个,编号为甲、乙。第二步:设置对照实验。在培养基甲中加入适量的12C-核糖核苷酸和 14C-脱氧核苷酸;在培养基乙中加入等量的 。第三步:培养。在甲、乙培养基中分别接种等量的突变细胞系,放到 培养一段时间,让细胞增殖。第四步:观察。分别取出培养基甲、乙中的细胞,用放射性探测显微仪探测观察 。(5)预期结果培养基甲中 ;培养基乙中 。(6)实验结论: 。【答案】(3)细胞核 脱氧核苷酸 细胞质 核糖核苷酸(4)第二步:14C-核糖核苷酸和12 C-脱氧核苷酸第三步:适宜的相同环境中第四步: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放射性强弱(5)细胞的放射性部位主要在细胞核细胞的放射性部位主要在细胞质(6)DNA分子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而不是核糖核苷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