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专题质检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691643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8.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专题质检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专题质检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专题质检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质检十二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1649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并宣布成立共和国。但光荣革命后,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等,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这种变化()A.说明君主制比共和制更具有优越性B.是人民革命斗争的必然结果C.体现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妥协D.调动了各阶级参政议政的积极性答案C解析无法判断君主制与共和制哪一种政体更具有优越性,故A项错误;“必然”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体现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妥协,故C项正确;这种变化有利于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各阶级”说法不合适,故D项错误。2.据统计,18781887年英国政府议案占用下院83%的工作时间,18881897年增加到84.5%。英国内阁合法占用下院超过80%的议事时间,使许多其他议案不能列入议事日程。这一情况表明英国()A.议会核心地位逐渐丧失B.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C.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完善D.内阁的权力不断膨胀答案D解析英国君主立宪制以议会为核心,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出行政权控制立法权,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责任内阁制,故C项错误;政府议案增多,使其他议案不能列入议事日程,导致内阁的权力不断膨胀,故D项正确。3.(2018辽宁重点高中协作校三模,34)美国法学家卡尔文达伍德在谈到某国宪政的特点时说:“没有(宪政)传统的支持,一部成文宪法不过是一纸空文,而有了那种传统,一部成文宪法就没有必要了。”这一评价是基于()A.英国宪政根植于悠久的历史传统B.近代德国帝国宪法暴露了军国主义传统C.美国成文宪法未能有效贯彻实施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各派妥协的结晶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有了那种传统,一部成文宪法就没有必要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历史上有宪政的传统,但是没有明确的成文宪法,故A项正确。4.(2018广东茂名一模,33)英国国王的活动总原则之一是“国王不能为非”,即国王永远没有是非错误,国家政策中出现的一切错误,都不能归咎于国王,国王永远不对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负政治责任。这一原则()A.违背了权利法案的基本精神B.实质是对国王行使权力的限制C.表明国王已经失去自由权利D.意在为国王的行为开脱责任答案B解析国王不掌实权体现了权利法案的基本精神,故A项错误;国家政策的是非错误不归咎于国王体现了对国王权力的限制,故B项正确;国王失去政治实权不等同于失去自由权利,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对国王权力的限制,而非为国王行为开脱,故D项错误。5.(2018河南洛阳统考,32)1742年,英国首相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1784年,小皮特首相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这反映了英国()A.国家权力逐渐向内阁倾斜B.首相、国王和议会互相制约C.议会成为政党角逐的中心D.责任内阁制不断发展和完善答案D解析18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形成,国家权力已经转移到内阁,与小皮特首相做法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首相和议会的互相制约,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不同政党角逐议会多数席位,故C项错误;材料中首相和议会的互相制约,反映出责任内阁制不断发展和完善,故D项正确。6.(2018天津六校期末联考,12)美国人民的幸运和政治精英的睿智在于他们总是恰如其分地达到了某种平衡。18世纪美国政治体制构建中直接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体B.建立联邦制C.建立总统制共和政体D.保留奴隶制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民主政治中达到平衡的制度而非民主政体,故A项错误;由材料“恰如其分地达到了某种平衡”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联邦制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达到了权力平衡,故B项正确;总统制共和政体强调以掌握行政和军事大权的总统为核心,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美国政治体制中的进步性而非局限性,故D项错误。7.托克维尔说:“小国有自由,大国有力量。十三个州就是一个小国,现在要让渡权力建立起一个大国,如何设计中央和各州的纵向分权机制,以使国家兼具自由和力量?”美国开国元勋们的做法是推行()A.邦联制B.联邦制C.共和制D.三权分立答案B解析题干中“使国家兼具自由和力量”说明托克维尔希望在保证各州独立自主的同时能够加强中央集权,邦联制下中央权力过小、地方权力过大,不符合题干要求,故A项错误;联邦制下中央权力有所加强,地方依然保持一定的独立自主权力,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共和制是国家政权组织的形式,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C项错误;三权分立是总统、国会、法院之间的分权制衡机制,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D项错误。8.下表是某学者对出席1787年制宪会议的全部55名代表的财产状况和职业统计。作为史料,它可以()制宪会议代表财产状况和身份分布表财产状况和身份拥有公债券土地投机商高利贷者奴隶主从事商业、制造业和航海业小农和技工人数40142415110A.佐证美国宪法内容的局限B.表明美国工业资本的崛起C.证明制宪过程的尖锐冲突D.说明美国宪法缺乏权威性答案A解析与会代表为资产阶级和奴隶主,没有工人和小农的参与,因此该法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故A项正确;从事商业、制造业和航海业的人数较少,不能说明美国工业资本的崛起,故B项错误;材料是对与会代表财产状况和身份的统计,不能反映出制宪过程的状况,也与宪法的权威性无关,故C、D两项错误。9.(2018湖北百所重点学校联考,9)直到1879年1月,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派历经百年才把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及总统职位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公爵们的共和国”才变成了“共和派的共和国”,第三共和国最终确立起来。这反映出()A.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强大B.法国民主政治构建任务的完成C.法国民主政治之路的艰难D.保皇派实际上主张建立共和制答案C解析材料没有体现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强大,故A项错误;题目材料强调的是法国变成了“共和派的共和国”,并不是所有人的共和国,所以不能说明法国民主政治构建任务完成,故B项错误;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到1879年建成共和派的共和国,反映了法国民主政治之路的艰难,故C项正确;保皇派实际上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不是主张建立共和制,故D项错误。10.(2018山东德州期末,22)下面为漫画德国皇帝的木偶戏,从中国特有的木偶戏角度来反映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漫画自后往前依次为帝国皇帝、首相、帝国议会与联邦议会。该漫画表明()A.帝国皇帝拥有巨大权力,是国家的权力中心B.立法权控制行政权,皇帝与首相对议会负责C.首相、帝国议会与联邦议会之间分权与制衡D.帝国议会与联邦议会相互独立,受控于皇帝答案A解析根据漫画,德意志帝国皇帝手中操弄首相、帝国议会与联邦议会,如同玩弄提线木偶,说明皇帝处于国家权力中心,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皇帝有权召开、解散议会,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首相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要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故D项错误。11.(2018吉林二模,21)马克思通过大量文献和资料,深入分析了当时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初步阐述了剩余价值的思想,揭示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这些成果和结论都写进了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这些研究成果()A.揭示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社会问题B.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理论学说C.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D.论述了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特征答案A解析共产党宣言“初步阐述了剩余价值的思想”,反映出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资本家对工人进行剥削的社会问题,故A项正确;材料中这些写进了共产党宣言的成果和结论与社会主义理论学说无关,故B项错误;这些成果和结论与公有制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经济制度无关,故C项错误;共产党宣言发表时,资本主义还处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故D项错误。12.关于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苏联官方的说法是:晚上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起义成功的士兵用炮轰击冬宫,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苏联解体之后研究资料表明:当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正在大修,没有装弹也没有人员。据此推测()A.两者描述存在矛盾,无法得知真相B.前者记录为官方资料,可信度更高C.后者研究更加客观,可信度更高D.多方史料互证才会更接近历史本真答案D解析无法得知真相的表述绝对化,材料中的后者是“研究资料表明”,进一步研究可能会更加接近真相,故A项错误;B项表述片面,故错误;后者研究是否更加客观,还需进一步印证,故C项错误;全面客观是正确的历史研究方法,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选举是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主要特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任何行政官员都不应根据人民的选举来任命。议会中掌握着多数的政党通常将任命它自己的领袖;各大臣自然均由为首的大臣选任;而为首的大臣本人,尽管实际上由议会指定,但在一个王国政府则应正式地由国王任命。美国宪法规定四年一度由全体人民选举总统,当国家的最高职位要由每数年一度的普选来决定时,两次选举之间的整个时间将消耗在竞选运动当中。摘编自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材料二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资产阶级取得了选举权,但政权仍在贵族手中,资产阶级仍处于从属地位。工人阶级在争取改革的斗争中出力最大,结果却一无所获。1832年改革是一次和平的改革运动,打开了通向民主之路的大门,但民主的道路并没有走完,它还要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才能最终完成。摘编自王觉非英国近代史材料三帝国议会选举实行了当时很先进的普遍、直接的男子国会选举权,每个25岁以上的德国男子都拥有选举权,参选率从1871年的51%提高到1921年的84.9%。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社会民主党人就是通过这一合法渠道从帝国政治制度的外围进入内院的。不过国会无权选举帝国总理及其政府,这仍是皇帝的特权。摘编自武寅西方国家政治制度(1)结合英国的责任内阁制,指出材料一中密尔设计的任命行政官员的办法。(6分)(2)根据材料二,为什么说1832年议会改革后“民主的道路并没有走完”?英国议会改革表现出哪些特点?(10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德意志帝国议会选举中的进步之处与不足。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选举制度的认识。(9分)参考答案(1)办法:议会多数党领袖任首相;首相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首相由国王任命,对议会负责。(2)原因:资产阶级在政治体制中仍处于从属地位;工人阶级没有获得政治权利。特点:以和平方式进行;呈现渐进性;广大民众进行了艰难的斗争。(3)进步之处:实行普遍与直接的选举;工人阶级获得一定的自由和权利。不足:帝国总理及其政府由皇帝任命。认识:选举权是逐步扩大的;资产阶级选举制度存在局限性。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面为世界各国选民或公民资格变化情况表。时间内容公元前5世纪雅典妇女、儿童、奴隶、外邦人等均不享有民主权利1832年英国议会增加新兴工业城市议席;扩大选民范围,工业资产阶级和富农获得选举权1867年英国小资产阶级和上层工人获得选举权18841885年英国部分农业工人获得选举权1918年英国年满30岁的妇女获得选举权,出现女议员1920年美国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1928年英国将妇女选举权的年龄限制降低为21岁1969年英国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下院的选举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时须史论结合)(12分)参考答案示例论题:民主的范围在不断扩大。阐述:从世界范围来看,民主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古代雅典虽较早地确立了民主制度,但享受民主权利的主体公民,却只占总人口的少数,广大的妇女、儿童、奴隶和外邦人均被排除在外。近代以来,美英等西方国家虽然较早踏上了民主的道路,但一直受到财产、性别、种族、年龄等诸多限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些限制被不断取消,享受民主权利的主体在不断扩大。综上所述,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民主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