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五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5.15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691411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五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5.15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五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5.15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五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5.15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五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5.15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新人教版【高考题组】1.(2014重庆文综T12)1998年,日本向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捐款和出资占其政府开发援助(ODA)总额的比例高达19.8%。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秘书长表示: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材料表明,日本()A.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B.获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C.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D.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解析】选C。材料无法体现日本经济持续增长,故A不正确,B、D不符合实际;经济崛起的日本不断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故C正确。2.(2014江苏单科T19)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A.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B.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C.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D.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解析】选A。从材料中“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可以看出,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从材料中“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可以看出,还是美国一家独大。A表述最确切。B、C、D表述都不够全面。3.(2013四川文综T10)1960年,联合国正式通过反殖民主义宣言。尽管没有国家投票反对,但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投了弃权票。这些国家弃权的主要原因在于()不愿意放弃过去的殖民利益已感受到非殖民化趋势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制更专注于同苏联的冷战A.B.C.D.【解析】选B。“没有国家投票反对”说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非殖民化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发展趋势。“但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投了弃权票”说明它们并不支持该宣言,想继续维持它们的殖民利益,不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制,故正确,错误。专注于同苏联的冷战主要指美国,因此错误,故选B。【预测题组】1.1945年10月,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指示日本政府修改1889年制定的明治宪法。1946年11月3日,日本公布新的日本国宪法,翌年5月3日正式实施。新宪法()A.有利于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B.保留了天皇原有的地位和权力C.没有铲除日本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D.助长了日本追求成为政治大国的野心【解析】选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动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以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这就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故A正确。2.1991年,欧洲经济货币联盟以及单一货币建设中,只有11个国家先期成为欧元区成员,这使得欧洲一体化不能按照统一速度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各国政治利益对欧洲联合造成巨大阻碍B.决策机制的不完善制约着欧洲走向联合C.欧盟东扩给欧洲联合带来极大不稳定性D.欧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影响欧洲联合【解析】选D。欧盟政治集团内部对建立单一的货币体系的愿望非常强烈,但受制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推进过程并不顺利,故A错误;欧盟内部的决策机制不是制约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故B错误,欧盟东扩时间晚于题干时间,故C错误;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直接影响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速度和广度,故D正确。3.2015年11月24日,一架俄罗斯战机被土耳其击落。土耳其方面声称击落俄罗斯战机是因为这架战机侵入了土耳其领空,而俄罗斯总统普京却说俄罗斯是在打击恐怖主义时被人背后捅了一刀。一石激起千层浪,国际形势再度出现动荡的趋势,对这一形势的认识最恰当的是()A.国际恐怖主义严重破坏世界和平B.大国矛盾尖锐,世界局势空前紧张C.国际形势和平与动荡并存D.霸权主义把世界推到世界大战边缘【解析】选C。材料体现了新形势下国际局部地区的冲突,说明当今世界和平与动荡并存。【加固训练】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这表明()A.“一超多强”格局被打破B.美国已经被中国赶超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建立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解析】选D。中国、德国、印度的发展,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故D正确;美国仍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故A、B错误;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故C错误。【拓展延伸】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1)是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多极化趋势主要包括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态势和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2)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加强,实质是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承认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等于承认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潮流,这是世界格局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向。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20世纪中,1917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两个欧洲以外的大国苏联和美国踏进历史的主流,宣告两个对立世界的意识形态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冷战,从1917年就已经开始,然而只是在1945年以后,人们才感觉到1945年后,苏联仍是一个地区性强国,“安全”对其而言意味着它的边界上都是一些“友好”的邻国。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安全”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个金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约翰W梅森冷战(19451991)材料二亨廷顿明确指出,“冷战”结束后,他要寻找一种新的范式去取代已经过时的“冷战”范式,认为主导人类引发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政治因素或者经济因素,而将是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亨廷顿的文明观的政治倾向十分明显,这从他向美国政府提出的建议中就可以一览无遗:限制儒教国家和伊斯兰教国家扩大军事力量现实地缘政治表明:文明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单位,国家仍然是划分世界的基本尺度。正像“冷战”时期的世界并未以意识形态的阵营为基本政治单位那样。方永刚、唐复全大国逐鹿新地缘政治(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1917年苏联是如何踏进历史的主流的?1945年后苏联和美国为了各自的“安全”而采取的措施有哪些?(2)关于“冷战”后导致世界冲突的根源,材料二中有哪几种观点?【解析】第(1)题,第一问十月革命,建立了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对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第二问“安全”对其而言意味着它的边界上都是一些“友好”的邻国。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安全”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个金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联系所学知识,归纳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在经济上采取的举措。第(2)题,由材料“亨廷顿的文明观的政治倾向十分明显,这从他向美国政府提出的建议中就可以一览无遗;限制儒教国家和伊斯兰教国家扩大军事力量现实地缘政治表明;文明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单位,国家仍然是划分世界的基本尺度。”可见材料中有两种观点。答案:(1)十月革命,建立了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对立的社会主义制度。苏联的措施:与中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美国的措施:主导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关贸总协定。(2)两种观点:亨廷顿认为导致世界冲突的根源是文明的差异,作者认为是国家利益的冲突。【备选习题】1.1966年,法国要求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内与美英同享决策权。这一要求遭到美国拒绝后,法国撤销了北约对法国空军和舰队的指挥权,进而退出北约。这表明()A.法国力图摆脱美国控制B.美国政治影响处于衰退状态C.欧洲国家开始走向联合D.法国对北约和美国背信弃义【解析】选A。根据题干关键信息“法国要求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内与美英同享决策权”“退出北约”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题干材料的核心意思,即反映了法国外交上的独立自主愿望,反对美国对欧洲的控制,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表述符合题意。2.(2016信阳模拟)1970年第三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谴责殖民地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种不平等的世界经济体系,希望提供机会使世界经济体系发生结构变化,以便满足穷国的紧迫需要,加强它的独立,使世界经济有更为迅速和更为均衡的发展。这充分说明不结盟运动()A.主张以和平原则解决国际问题B.倡导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C.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D.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解析】选B。根据“谴责殖民地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种不平等的世界经济体系,希望提供机会使世界经济体系发生结构变化,以便满足穷国的紧迫需要,加强它的独立,使世界经济有更为迅速和更为均衡的发展”可知,在这次会议上主要是希望改变原来不平等的经济体系,建立新的平等的经济体系,以促进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故B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