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第2部分 专项3 诠释两题型领悟高考规范答题 题型1 技巧3 定时空、明关键题干选项对照选教师用书-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691392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第2部分 专项3 诠释两题型领悟高考规范答题 题型1 技巧3 定时空、明关键题干选项对照选教师用书-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第2部分 专项3 诠释两题型领悟高考规范答题 题型1 技巧3 定时空、明关键题干选项对照选教师用书-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第2部分 专项3 诠释两题型领悟高考规范答题 题型1 技巧3 定时空、明关键题干选项对照选教师用书-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项3 诠释两大高考题型,领悟高考规范答题 题型1 技巧3 定时空、明关键,题干选项对照选教师用书解题技巧第一步定时空、明关键1定时空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中发生的,解答选择题只要锁定时空就可以缩小知识范围,准确排除与该时空无关的选项。所以做选择题时首先要定位好时空,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得分几率。 2明关键新课标下的高考,多数考查运用了新材料,设置了新情景,在诸多信息中,明确抓住关键信息,试题就可以迎刃而解。第二步题干选项对照1题干材料参照法以题干材料传递的信息为参照,排除不符合要求的选项。如果题干材料信息包含时间、地点、性质、含义等,要以此作为参照,排除不符合要求的选项。2选项参照法选项参照法就是利用某一选项提供的信息,对其他选项进行推理和判断的一种解题方法。具体选项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因果、包含、交叉、矛盾、重复等。高考示例(2016全国丙卷)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技巧运用定时空、明关键东汉王充论衡表明是汉代,明关键:汉承秦制。“文书”泛指古代的国家档案文献,“收拾文书”“文书之力”是关键信息。题干选项对照A项,可用题干参照法排除,汉初实行“无为而治”,并不是崇尚儒家政策。B项题干“萧何入秦,收拾文书”使得汉朝能够掌握秦朝的制度,所谓“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汉初在掌握秦朝制度的基础上继承了秦朝有利于国家统治的制度,如皇帝制、三公九卿制等,故B项正确。C项与题干关键信息“文书之力也”不符,可排除。D项在题干材料中并未体现,可排除。【答案】B运用演练7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B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C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D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C解答本题注意定时空、明关键,根据材料中“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要求对方也守约”等信息说明随着国门被打开,清政府在与外国的交往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外关系上逐渐近代化,故C项正确。8罗斯福曾针对大萧条指出:谨慎地考虑一下我国国民生活未来有可能突发的不测,我们必须建立起某种手段,为美国人民的未来提供更为有力的经济保障;谁也不能担保我们的国家不再出现萧条的危险,但我们可以减少这种危险。最能说明罗斯福这一想法的新政举措是()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和改革银行体系,恢复银行的正常信贷活动B规定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的标准,承认劳动者与雇主谈判的权利C同农场主签订减少耕地面积的合同,并销毁农牧产品,屠杀牲畜D颁布社会保障法,积极扩大联邦政府在社会福利领域的责任D抓住材料关键信息“为美国人民的未来提供更为有力的经济保障”,颁布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福利制度,能为人民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故D项正确;A、B、C三项都是政府加强对经济干预的措施,但不能充分保障人民利益,故排除。9(2016宜春二模)在古希腊,人们通过订立契约,自愿组成国家社会。在这个国家社会里,每一个人要承担一定的义务,也要放弃自己的一些自由和独立的权利,但独立的人格和尊严除外。这反映了古希腊()A提倡民主排斥专制B格外强调个人的权利C注重法治反对人治 D具有民主与人文精神D根据材料“国家社会里,每一个人要承担一定的义务,也要放弃自己的一些自由和独立的权利”可知,古希腊政治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但是材料不能体现出反对专制,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放弃自己的一些自由和独立的权利”可知,并非格外强调个人的权利,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订立契约”能看出一定的法治基础,但材料不能体现出反对人治,故C项错误;材料前半部分体现了古希腊的民主,而“独立的人格和尊严除外”又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特色,注重人性,故D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