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33题研究——工业文明的发展配套练习-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691301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33题研究——工业文明的发展配套练习-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33题研究——工业文明的发展配套练习-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33题研究——工业文明的发展配套练习-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3题研究工业文明的发展1.(2017全国卷,33)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2.(2018全国卷,33)如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3.(2016全国卷,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4.(2014全国卷,33)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5.(2015全国卷,32)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6.(2016全国卷,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7.(2017全国卷,33)综合下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年份约1770约17901793约18301835数额(百万英镑)140175360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年份175517971835指数42.7442.4878.69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8.(2013全国卷,33)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C.废除君主立宪制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9.(2014全国卷,33)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A.主权在民原则B.天赋人权原则C.各州自治原则D.各州平等原则10.(2018全国卷,33)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C.专制王权已经衰落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11.(2017全国卷,33)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A.三权分立B.君主立宪C.人民主权D.法律至上12.(2018全国卷,33)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1.A本题表面上描述一座教堂的变化,实际是以13世纪后半期以佛罗伦萨为代表的欧洲社会变化为背景,考查考生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本质的能力。题干中的政府决定建“小而简陋”的教堂,还要结合“众多市民的意志”,可见市民阶层即工商业阶层发展壮大,并日益影响政府的决策,A项正确;B项“人文主义广泛传播”始发于14世纪,而非13世纪后半期。教堂简陋与否并不能反映教会权威提升或下降,故C项错误;新教理论在16世纪以后才逐渐形成,故D项不合题意。2.A1618世纪是欧洲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奴隶贸易是欧洲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对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A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日不落帝国”的特点是殖民地范围广,是通过武力扩张、殖民战争来占领和扩大殖民地的,奴隶贸易与之无直接关联,C项错误。奴隶贸易达到极盛是发展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需要,D项错误。3.B本题旨在通过安妮女王因个人好恶可以任意解除、任命行政官员的例子,引导学生深入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是在实践中,君主立宪制经历了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国王权力的减少、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也有一个过程。分析君主立宪制中王权的消长,注意题干的时间点和女王可以任意罢免和任命官员,可知国王的权力依然很大,议会对国王的权力缺乏约束,因此,君主立宪制没有完善。故此,选择B。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4.A第一次工业革命实质上是人类历史上由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的飞跃,是生产方式的一种革命性变化,所以A项正确。机器的采用使得生产活动摆脱了原始的手工操作,使得妇女可以走出家庭,进入工厂,参与纺织业等社会生产,但纺织机的使用只是提高了劳动效率,并没有提高纺织女工的社会经济地位,当时女工的工资相对较低,在政治上毫无权利,在家庭生活中仍然低于男性,故B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重点在轻工业,虽然也促进了钢铁、交通运输、机器制造等重工业的产生和早期发展,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国家经济总体上仍以轻工业为主导,尤其在19世纪初,那时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完成,情况更是如此,故C项错误。机器生产的出现取代了许多传统的手工业生产,但有些行业机器生产只能完成主要生产流程,某些次要生产环节仍需要手工来完成,何况有些特殊的行业只能靠手工完成。所以,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及其以后,部分家庭手工业依然存在,故D项错误。5.D该题重点考查工业革命前到工业革命初期英国社会经济的变化。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既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条件,也是其结果,茶叶消费量的迅速增长是此一时期英国国内外市场急剧扩大的缩影,故D项为正确答案。而此时英国传统的等级结构并未发生根本变化,等级观念依然如故,且题干中没有任何等级观念淡化的信息,故A项错误。单从喜欢饮用东方的茶叶,不能得出崇尚东方生活方式的结论,故B项是错误的。在工业革命的初期,贫富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一度出现扩大趋势,故C项是错误的。6.A本题以英国工业革命期间死亡率为主题,考查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题干说明了进入19世纪后英国死亡率上升的情况,而且给出了工业集中地区死亡率上升的数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是英国工业革命蓬勃发展的时期,人口向工业城市集中。与18世纪死亡率明显下降相比,显然19世纪死亡率上升的主要是城市,工业集中地区死亡率上升也佐证了这一结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早期工人阶级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据此,能够判断A项是正确项。B项中的化学工业兴起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C项中的“人口膨胀”一般是指全国性问题,不会只导致城市死亡率上升,D项中医疗技术水平下降与工业革命期间科技发展事实相悖,故均可以排除。此题一方面揭露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弊端,同时也强调要重视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7.D工业革命期间国民收入逐年增加,而且增幅较大(两倍多),工人实际工资总体有所增加,但在17551797年有所下降,增速有限(不到一倍)。依据二者的增幅数据比较可知,这一时期,国民总收入增加较多而工人工资增加较少,表明社会贫富差距拉大。据此,正确答案为D,A、B、C三项均与历史事实不符。8.D独立之初的美国遭遇内忧外患,形势极其严峻。此时的美国虽然在名义上是一个国家,但实际上是一个松散的联盟。邦联政府拥有的权力极其有限,无法适应形势的需要。因此,改变原有松散的邦联体制,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建设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国家。华盛顿致麦迪逊的信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根据所学知识排除A、C两个错误项。B项虽然带有一定的干扰性,但是和材料的史实内容不符。此外,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召开的最初目的,只是想通过修改邦联条例来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只是随着会议的深入进行,最终突破了原有目的,彻底抛弃了邦联政治体制,制定了新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故B项可以排除,最符合题意的就是D项。9.B材料中的核心信息在于“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里的“其他人口”显然指的是黑奴。在美国1787年宪法当中,黑奴不被算作一个完整的人,他们的人权遭到忽略,不具有与白人同等的权利。题干中并没有涉及主权与自治方面的问题,故A、C两项可以排除;各州的众议员名额根据各州人口的比例进行分配,而各州人口数量是不一致的,因此,在众议员名额分配上,各州之间却是不平等的,所以D选项也可以排除。独立宣言中强调的原则之一就是“人人生而自由平等”,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10.A沙龙在17、18世纪法国上流社会风靡一时,沙龙是社交性质的聚会,是信息交流、思想交锋、集体批判、讨论学术的场所。根据材料时间“18世纪前半期”可知当时法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启蒙思想发展。根据“沙龙聚会不再局限于传统思想极为活跃”可知,这一时期的法国沙龙聚会宣扬思想和言论自由,而里面聚集了很多启蒙思想家,启蒙思想得到传播。“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反映了启蒙思想的听众扩展到统治阶级,逐渐流行,A项正确。宫廷文化的重要内容应该是“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沙龙话题“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是新的思想,B项错误。18世纪前半期,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C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以及上流社会的人们,他们大部分应该是贵族,未见贵族与平民的变动。同时,法国大革命前,仍然保留了严格的等级制度,D项错误。11.C材料中用“既是又是”的并列连词来说明国民公会代表的广泛性和平民化的结合、职能的权威性和大众化的结合,代表了革命中全体人民群众的利益,突出了人民主权,故C正确。12.A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参与正义者同盟的改组,后又一起为该组织撰写了宣言。根据题干正义者同盟口号由“人人皆兄弟”到“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变化及同盟的目的可以看出,他们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A项正确。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B项错误。C项错在“开始”,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已爆发三大工人运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社会主要矛盾就已发生变化,所以不能说明材料中正义者同盟名称和口号的变化,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