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 专题13 种群特征暑假作业(含解析)-人教高一生物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690304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生物 专题13 种群特征暑假作业(含解析)-人教高一生物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生物 专题13 种群特征暑假作业(含解析)-人教高一生物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生物 专题13 种群特征暑假作业(含解析)-人教高一生物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13 种群特征【知识回顾】1.种群是在一定自然区域内 的全部个体的总和。2.种群的特征包括 、 、 _、 ;其中_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3.估算种群密度时,植物及活动范围小的动物一般用_法,活动范围大的动物一般用_法。(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 ;若压到边界线时,计数的原则:只记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的数目。利用标志重捕法估测种群密度时,要满足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且在调查期间,没有大量的出生和死亡以及迁入和迁出的条件才行。)4.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_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型、 型、 型。根据当前的年龄组成情况可以预测出来一段时间内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所以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种群的数量变化。而且,这是唯一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种群的数量变化的种群特征。5.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都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种群密度决定种群的大小,种群的年龄组成提供了未来种群的动态信息。(关系如图所示)【想一想】例题1: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km2 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 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 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 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基本相同B迁入率和迁出率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C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大刺猬被捕食的概率D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 只km2例题2: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度影响最严重的是 ( )A. B. C. D.【练一练】1.在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对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C.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2.在对某地麻雀的种群调查中,第一次捕获了50只麻雀,将这些麻雀腿上套上标志环并放掉,数日后又捕获麻雀40只,其中有标志环的为5只。请计算该地约有麻雀( )A.2000只B.400只C.200只 D.500只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 ( )A.明显增加 B.明显减小 C.先减后增 D.相对稳定4.调查木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真正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不一定需要 ( )A.随机取样 B.样方面积为1 m2C.样本数量足够大 D.调查期无大量砍伐5.近几十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 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B.性别比例适当C.迁入大于迁出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6.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的动态信息主要来自( )A现有居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B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C现有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D现有人口男女性别比例7.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 )将某地分为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m2的样方 将某地分为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 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再计算平均值 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相加获得总数值 A B C D8.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 )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B.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C.宜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9.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不同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相同B.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的密度和大小C.一个种群是由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全部成年个体组成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10.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点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区域中鼠的数量约为306只B.这种调查方法叫样方法C.草原上鼠害严重会影响畜牧业发展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等自然灾害,则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11.“标志(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捕获数/只标记数/只雌性个体数雄性个体数初捕32321418重捕3641818(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N)的计算公式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 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 12.如下图表示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三个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由大到小依次是 。据统计,70年代初,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与图A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是 。因此我们要认真执行人口的 政策。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最终使害虫年龄组成变为三图中 类型东海渔场因捕捞过度造成产量下降,现在当地政府采取控制网眼大小来“抓大放小”,一段时间后,年龄组成会变成 所示。【乐一乐】为何你独一无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的道理,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是什么让你独一无二?据介绍,每个个体的“独一无二”的秘密并不是蕴藏在基因中,而是在于DNA序列周围的一些因子。在DNA序列周围,存在一系列关键的蛋白,名为转录因子,这些转录因子就是控制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关键所在。转录因子控制着我们的外貌、发育情况甚至疾病。与先前的研究不同的是,以往的研究往往纠结于基因本身,从基因中找出人与人之间的不同难以实现,这个新的研究着眼于宏观的基因组。研究发现,影响人与人之间差异的是与DNA序列结合的蛋白,它们深刻地影响基因的表达。这些结果表明,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差异给人类的个体带来很大的差异。这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根源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