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 第2章 2.4《廉颇蔺相如列传》暑假作业(含解析)-人教高一语文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690305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 第2章 2.4《廉颇蔺相如列传》暑假作业(含解析)-人教高一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 第2章 2.4《廉颇蔺相如列传》暑假作业(含解析)-人教高一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 第2章 2.4《廉颇蔺相如列传》暑假作业(含解析)-人教高一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章24 廉颇蔺相如列传四、廉颇蔺相如列传解读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是以廉颇、蔺相如为主,兼及赵奢、李牧等人的合传。这里选的是原传的前一部分,集中记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著名的历史故事。 文中着重刻画了蔺相如智勇与不畏强暴的形象。前二则颂扬了他在对外斗争中,面对强敌,临危不惧,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之绩。后一则表现他在处理内部关系上,“先国家之急”,顾大局,识大体,和不计私仇,忍辱含垢之德。当时,秦国正以强大的军事实力进行兼并六国的战争。而此时秦正准备集中力量对付楚国。赵国在六国当中居于强国,秦未敢轻易对赵国用兵。这种客观情况,使蔺相如的两次外交活动,具有了胜利的可能条件。文中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豪迈气概和磊落胸怀。想一想1“完璧归赵”中,蔺相如是怎样出场的? 2“负荆请罪”这则故事,是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刻划蔺相如形象的?3廉颇看不起蔺相如,有哪些原因?这种认识为什么不对?练一练(一)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然后回答问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宦官(fn) 避匿(n) 缪贤(mi) 礼节甚倨(j)B袒露(tn) 赦免(sh) 睥睨(n) 白璧微瑕(xi)C不肖(xio) 驽钝(n) 不怿(y) 望风披靡(m)D列观(gun) 渑池(min) 衣褐(y) 刎颈之交(wn)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使人遗赵王书(送给) B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拜访)C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唯独) D求人可使报秦者(报复)3下列句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B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C请奏盆缻秦王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D固请,召有司案图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B璧有瑕,请指示王C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D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5下列句中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不如因而厚遇之B今君乃亡赵走燕 乃使其从者衣褐C徒慕君之高义也 徒以吾两人在也D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赵强而燕弱6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B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C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D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7下列各句加点的“以”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秦亦不以城予赵 以勇气闻于诸侯 宁许以负秦曲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A/ B/C/ D/8下列各项中,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乃使其从者衣褐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且庸人尚羞之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毕礼而归之卒廷见相如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A/ B/C/ D/(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击数牛飨士 飨:用酒食慰劳B赵王让李牧 让:责备C失亡多,边不得田畜 田:在野外D匈奴小入,详北不胜 北:失败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然匈奴以李牧为怯 徒以吾两人在也B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C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D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李牧大败匈奴的直接原因的一组是()常居代、雁门,备匈奴然匈奴以李牧为怯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A BC D4下列关于本文内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李牧守边时,对地方的军政事务有极大的权力,甚至不听赵王向敌人进攻的命令,因此招致赵王极大的不满,曾经一度被撤职。B李牧为赵国防守北部边防,因为害怕匈奴的凶猛而一直采取以防守为主的方针,但总的来看,李牧守边是有成绩的。C赵国对匈奴作战之所以取得胜利,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匈奴轻敌,二是赵军斗志昂扬,三是李牧指挥得当。D赵国守边士卒对匈奴的屡次入侵忍无可忍,一致向李牧请战,李牧迫不得已,才只好下达了作战的命令。乐一乐廉颇巧计退敌兵武安城东南14里地有座小山叫粟山,平地突起,远远望去,就象一个大粮堆。说起它的名字,还有段不平凡的来历呢。那是战国时期,秦赵交兵,秦国探知赵国粮草不丰、人心不稳,便派大将白起率大军来攻赵国都城邯郸,赵王速派名将廉颇带兵迎敌。老将廉颇出邯郸西门,来到离城50里的一座小山下安营扎寨。这里南靠鼓山,北临洺水,是秦军进攻邯郸的必经之路。傍晚,他令士兵把军中的粮食盛到布袋里,都摆到小山上,派人严密看守,然后四处贴下告示:粮草重地,任何人不得靠近,违令者斩。第二天,白起率大军攻入武安境内,忽然探子来报:“往东二十里,发现赵军粮营,大将廉颇带重兵把守。”白起听了将信将疑,亲自前去察看。不看还好,一看差点儿把他从马上惊下来,只见赵军营中粮食一袋袋、一层层堆积如山,下面军营,大帐连阡,号旗严整。于是仰天叹息道:“赵军粮足兵精,天不助我也!”急忙下令退兵。从此,这座无名小山,就称作粟山了。后人还在半山腰立一块石碑,以诗文形式记述了这件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