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通史模块集训2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691158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通史模块集训2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通史模块集训2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通史模块集训2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史模块集训(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肇庆一模)鸦片战争前,烟叶已经成为商品性的农作物,1844年,烟叶的出口数量为2.444 3万担,1894年为11.3886万担。导致烟叶大量出口的主要原因是()A鸦片战争使国内战乱不断B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需求D烟叶出口与国内战乱无关,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逐渐解体,使农产品日益商品化,但不能反映烟叶大量出口的原因,故B项错误;烟叶大量出口能够体现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但不是对其出口原因的表述,故C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列强大量引进中国农产品,导致烟叶等产品出口,故D项正确。2(2019四平一模)“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纲领。因为西学是新学,中学是旧学,“中体”和“西用”不会互相侵犯,“用”在“体”中会发酵。这说明“中体西用”的思想()A束缚了知识阶层的思想进步B无法推动中国的现代化C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D促进了社会的新陈代谢D通过题干可知,“中学”与“西学”并不矛盾,“不会互相侵犯”,可以同时兼具,这推动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促进了社会的新陈代谢,故选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故排除A项;洋务运动引进了一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故排除B项;抵制列强的侵略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C项。3(2019内江二模)19世纪末上海、汉口等地开始出现一些小规模的由同乡或行会组织的抵制洋货运动;进入二十世纪后,因政治原因如“二十一条”“九一八事变”等引发了多起由学生带头倡导的遍及全国的抵制日货运动。这反映出这一时期()A工商学界联合斗争局面形成B民族资本家利用民众热情牟利C民族复兴思潮得到迅速发展D经济斗争成为外交的主要内容C根据材料“19世纪末上海、汉口等地开始出现一些小规模的由同乡或行会组织的抵制洋货运动;进入二十世纪后,因政治原因如二十一条九一八事变等引发了多起由学生带头倡导的遍及全国的抵制日货运动”得出这一时期民族复兴思潮得到迅速发展,故选C项;材料强调了学生的带头作用,无法得出工商学界联合斗争,故排除A项;材料强调抵制日货,没有涉及民族资本家利用民众热情牟利,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外交方面的信息,故排除D项。41895年2月,两江总督张之洞向清政府进言:以台湾作保,向英国借款以抵御日本侵略台湾;台湾巡抚唐景崧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提出台湾租界化、抵押台湾,并直接与法德方面磋商保台之方。这本质上反映了张之洞、唐景崧()A对台湾的得失高度重视B为保台湾采取了有效措施C为国家统一做出了贡献D对侵略者的本质认识不清D题干中张之洞、唐景崧的保台方案寄希望于英法德,且都以抵押台湾为手段,无异于用强盗来抵御强盗,故D项正确。5(2019郴州一模)梁启超在草拟京师大学堂章程时指出“中国学人之大弊,治中学者则绝口不言西学,治西学者亦绝口不言中学。二者相需,缺一不可不讲义理,绝无根底,则浮慕西学,必无心得”。能全面准确体现梁启超办学理念的是()A主张全面学习西方科技文化B主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C中学和西学融会贯通D借助传统文化宣传西学C由材料中梁启超批评“治中学者则绝口不言西学,治西学者亦绝口不言中学”可知,主张中学和西学融会贯通,故选C项;梁启超主张中学和西学融会贯通,A、B两项不够全面,故排除;梁启超主张中学和西学融会贯通,而非借助传统文化宣传西学,故排除D项。6(2019南京调研)民国初年,姚灵犀在采菲录中记载:“天足萌秀之际,因放足而致夫妻反目者、翁姑虐待者,时有耳所闻。旧有缠足之妻,多成弃妇;纤小之足,每致离婚。”这说明()A近代社会民众的习俗变迁异常缓慢B妇女缠足习俗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C社会思想观念呈现新旧冲突的局面D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引发社会大变革C材料“天足萌秀之际,因放足而致夫妻反目者、翁姑虐待者,时有耳所闻。旧有缠足之妻,多成弃妇;纤小之足,每致离婚”说明了在废止缠足这个问题上的看法不一致,体现思想观念新旧冲突,故C项正确。7(2019乌鲁木齐一模)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推动下,全国各地国货界一致响应,国货运动曾一度颇具声势。特别在上海,作为经济大埠,全国经济重镇,提倡国货运动轰轰烈烈,民众踊跃参加,到1930 年10月7日,已进行了第三次国货运动大会,成效显著。这一做法有利于()A阻断西方的经济侵略B加快工业体系的形成C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D调整失衡的国民经济C国货运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故选C项;国货运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而不能阻断西方的经济侵略,故排除A项;国货运动不能起到加快工业体系形成的作用,故排除B项;能调整失衡的国民经济的应是政府的经济发展政策,故排除D项。8(2019蚌埠一模)有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之所以能够酿成大气,并不只是几个新思潮的“弄潮儿”一呼即应的结果。胡适就曾以“逼上梁山”来表达他投身“文学革命”之初的切身感受。这说明()A特殊的历史条件呼唤了思想觉醒B先进的知识分子引领了时代变革C先进思想并不为当时民众所接受D新文化运动存在过于绝对化倾向A根据材料“胡适就曾以逼上梁山来表达他投身文学革命之初的切身感受”可知,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具有其特殊的历史和时代背景,故选A项;根据材料,这里强调的是时势造英雄而非英雄本人的历史影响,故排除B项;材料中并没有提及一般民众对先进思想的具体态度,故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提及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故排除D项。9(2019凌源一模)1938年2月美国记者的纪实报告文学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在上海出版发行,考虑到时局因素,而特意改名成西行漫记。据此推断其“改名”的主要原因是()A南京国民政府的文化高压政策B日本侵略者的文化殖民政策C中共陕甘宁边区采取开明政策D西方国家言论自由权利影响B根据材料,1938年2月美国记者的纪实报告文学红星照耀中国在上海发行,考虑到时局因素,而特意改名为西行漫记,当时的时局是日本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上海、南京相继沦陷,日本的殖民侵略者实施文化专制政策,所以“改名”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日本的文化殖民政策,故选B项。10(2019广东六校联考)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A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C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D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C我国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体系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及其新发展,故A项错误;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是不断发展的体现,非原因,故B项错误;从1957年到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的国情认识不断深入,所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有新的发展突破,故C项正确;这种变化固然有国际政治变化的影响,但更多基于本国的实际国情,故D项错误。11(2019“皖南八校”联考)1971年,有位美国学者所说:“外交已开始付出红利,苏联因怕美国与中共过分亲善,愿意在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坚定立场上让步。”这主要表明()A美苏关系缓和具有战略意义B美苏军备竞赛负担沉重C中美关系改善影响较为明显D苏联力图破坏中美关系C由材料“1971年,有位美国学者所说:外交已开始付出红利”可知中美关系改善对苏联有很大触动,故选C项;材料“苏联因怕美国与中共过分亲善,愿意在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坚定立场上让步”强调美苏关系缓和的原因而非影响,故排除A项;材料“苏联因怕美国与中共过分亲善,愿意在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坚定立场上让步”主要说明了中美关系改善对美苏关系的影响,故排除B项;“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坚定立场上让步”不能体现破坏作用,故排除D项。12(2019广安一模)改革开放后,外资根据市场需求投资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线。如汽车制造业,中外合资企业,现在已居主导,许多国产品牌被市场淘汰。中国汽车年产量跃居世界第一,早已超过了国家计划控制的产量,并大量供应世界市场。这说明()A外资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B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C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被削弱D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强国B材料中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反映了汽车行业顺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经济快速发展的现象,故选B项;由材料“如汽车制造业,中外合资企业,现在已居主导”可知,合资企业占主导是指汽车制造业,故排除A项;我国的改革开放一直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故排除C项;中国汽车产量世界第一,但不能说明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强国,故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和国家学说的倡兴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期,民族与国家的内忧外患更甚,人们强烈要求用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及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中国。但是,这一时期西方国家的许多政治、经济、文化的弊端也暴露出来,使得当时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注意中国发展中应当避免的问题。于是在“救亡”与“救国”的相互推进中,时人有一个对西方民族国家思想和西方文化正反两面性的认识深化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出在国家与民族认同问题上逐步具有的中国特色的认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近代仁人志士积极探索民族国家的重建途径,创造性地提出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统一的思想,并以此为核心构建近代中华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新的一致性。摘编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材料二在民族主义的感召和激荡下,英、法等民族国家先后建立。到19世纪前期,民族主义在西欧、北美取得了辉煌胜利,并为其传播到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奠定了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化、现代化的迅猛进展,欧美各国原有的民族国家内的市场已容纳不下急速膨胀的生产力。于是,这些国家利用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结,狂热地宣扬本民族优越论,打着“传播文明”和为本民族“谋福利”的旗号,进行野蛮的殖民侵略和掠夺,建立起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摘编自程人乾论近代以来的世界民族主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背景并概括其特点。(1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主义的认识。(13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内忧外患”“人们强烈要求用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及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中国”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危机、西方的影响、国人的探索等角度分析作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注意中国发展中应当避免的问题”“具有的中国特色的认识”“创造性地提出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统一”“构建近代中华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新的一致性”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特点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在民族主义的感召和激荡下,英、法等民族国家先后建立”“传播到整个欧洲乃至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化、现代化的迅猛进展”“狂热地宣扬本民族优越论”从对欧美、亚非拉地区的不同影响进行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可知,民族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产生了不同影响,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答案:(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传播;先进的中国人主动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特点:立足国情,借鉴西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统一。(2)影响:促进欧美民族国家建立;推动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促进亚非拉地区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为殖民侵略和掠夺提供了借口。认识:民族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服务于不同的利益群体;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促进国家发展,另一方面易演变为狭隘的民族主义,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应注意发挥民族主义的积极作用。14(2019长春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经济的发展必然推动政治的变革,政治的变革也同样会促动经济的变迁。中国民族工业长期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的夹缝中,饱受压抑之苦的资产阶级渴望政治革命带来“产业革命”。辛亥革命的胜利不仅使“当时人们特别感到解放的欢欣”,以为发展实业的最佳“运会”到来了,而且曾实为资产阶级发展实业提供了封建专制政体下所不可能有的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的有利条件。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概括材料的核心观点,试以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12分)解析:根据材料“经济的发展必然推动政治的变革,政治的变革也同样会促动经济的变迁”可以得出材料的核心观点,即:政治和经济互相影响、互相促进,针对这个观点,在说明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即“经济发展推动政治变革”“政治变革推动经济发展”,然后联系近代的相关辛亥革命、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相关史实来说明即可。答案:示例核心观点:政治和经济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说明:经济发展推动政治变革。 19世纪后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取得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维新变法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中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出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无产阶级壮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变革推动经济发展。 19世纪60、70年代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刺激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为民族资本主义扫除一些障碍,(或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列强放松侵略)促使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出现;日本全面侵华时期(或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在华势力的扩张),民族资本主义受到严重打击,民族工业日益萎缩陷入绝境。 注意:(每一项内容要求至少有对两点史实说明,有其他史实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