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第1部分 近代篇 第7讲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专题限时集训-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690975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第1部分 近代篇 第7讲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专题限时集训-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第1部分 近代篇 第7讲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专题限时集训-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第1部分 近代篇 第7讲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专题限时集训-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堂新坐标】(通史版)2017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第1部分 近代篇 第7讲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专题限时集训(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湖北八校联考)南京条约签订后,条约文本一直存放在两广总督衙门,而且并未颁行。以致“历来办理夷务诸臣,但知有万年和约之名,而未见其文”。相反,英国人却将其刊刻成书,四处出售,“民间转无不周知”。清政府的行为成为国际外交史上的一个大笑话。由此可见,鸦片战争() 【导学号:02792079】A有利于中国人接受近代法治观念B并没有对中国产生巨大灾难C清政府依然坚持闭关锁国政策D有利于英国的思想在中国传播A英国人却将其刊刻成书,四处出售,“民间转无不周知”,有利于中国人接受近代法治观念,故A项正确;鸦片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打破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的状态,故C项错误;英国刊印的只是条约文本,不是英国的思想,故D项错误。2(2016河南高中毕业班联考)1902年杨廷栋在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联结之关系中指出:“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该观点的实质是()A领事裁判权的撤废关系到中国主权的恢复B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国家权益C通过修改不平等条约以废除领事裁判权D通过改正条约实现救亡图存B根据“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可知领事裁判权的撤废关系到中国主权的恢复,但这并非作者观点的实质,故A项错误;根据“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可知可通过编订法律来修改条约以达到维护国家权益的目的,故B项正确;通过修改不平等条约废除领事裁判权,并非作者观点的实质,故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救亡图存,故D项错误。3(2016山西考前质检)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导学号:02792080】A是一场旧式的农民起义B旨在化解西方入侵带来的危机C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D发生于近代中国文明转型初期D旧式的农民起义只能表明“太平天国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故A项错误;旨在化解西方入侵带来的危机,只能表明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故B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故D项正确。4(2016潍坊模拟)下图是19世纪6080年代中国进口棉纱、棉布数量变化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纺织业产生与发展B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洋务企业客观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D中国成为英国纺织品最大的海外市场B从图中看出19世纪6080年代中国棉布(成品)进口整体上变化不大,而棉纱(原料)进口呈现上升趋势,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对外国经济侵略有抵制作用,另一方面对国外廉价原料需求量增加,A项正确。5(2016湖北七市(州)联考)下表数据的变化说明近代中国()表18701894年中国进口鸦片比重时间货值(千海关两)比重(%)1870187425 98739.21875187930 48641.71880188429 63637.31885188928 22627.61890189429 94721.1A.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B对外贸易总量减少C海关税收主要依靠鸦片税 D对外贸易逆差扩大A上述表格数据中18701894年中国进口鸦片货值比重出现下降趋势,而海关货值总体出现上升趋势,反映出外国对华商品输出的增加,中国日益沦为西方国家的商品市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故A项正确;表中数据没有涉及对外贸易总量及当时的海关税收,故B、C两项错误;表中数据没有涉及对外贸易总量,因此无法推断是否出现对外贸易逆差的扩大,故D项错误。6(2016济南模拟)有学者认为,通过本国金融体系及设立股份制公司等手段募集社会资金从而为工业化提供资金保障,是西方工业近代化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中国的洋务运动偏偏这两条路都行不通,从而决定了它最终崩溃的命运。这一现象反映了()A洋务运动资金保障严重短缺B洋务运动背离了近代化潮流C晚清经济管理体制的落后D洋务派坚持“中体西用”思想C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发起的自救运动,是通过政府财政拨款,给予资金保障,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故B项错误;材料中洋务运动没有通过本国金融体系及设立股份制公司等近代化的手段募集社会资金,说明了晚清经济管理体制的落后,故C项正确;“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指导思想,在立足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基础上(不触动封建根基的基础上),学习西方的器物,与材料并无相关,故D项错误。7(2016天津十二区县联考)1880年,清政府修建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1887年展筑至芦台,1888年又展筑至塘沽和天津,时称“津唐铁路”。“津唐铁路”的修建() 【导学号:02792081】A标志中国交通近代化的起步B有助于解决洋务企业的困难C诱导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D目的是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B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航运垄断局面,标志中国交通近代化的起步,故A项错误;“津唐铁路”的修建,有利于解决洋务企业运输困难的问题,尤其对于解决开平煤矿煤的运输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故B项正确;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时间上与题干不符,故C项错误;修筑铁路与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没有必然联系,故D项错误。8(2016枣庄模拟)1845年,大英轮船公司职员柯拜受公派遣,任公司驻黄埔的代表,负责船只监修工作。柯拜到黄埔后,很快便由一个监修变成一个工业资本家,他随后修建的“柯拜船坞”成为外国人在中国开设的第一个造船坞。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列强对华已开始资本输出B民族资产阶级已开始出现C工业革命后英国实力强大D英国造船技术领先于世界A根据材料中信息得出这一时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建厂,体现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故A项正确;民族资产阶级出现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在中国修建船坞,与工业革命后英国实力增强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仅仅说明这时英国在中国修建船坞,并没有说明其造船技术的高超,故D项错误。 9.(2016威海期末)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指出:“凡有益民用者,皆可于此造之。是造炮有数,而出鬻器械无数,此火器局之可推广者二。人但知船炮为西夷之长技,而不知西夷之所长不徒船炮也。”材料表明魏源()A认识到西方只有军事技术发达B认为西方民用技术优于中国C具有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思想D正式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根据材料中“凡有益民用者,皆可于此造之”“人但知船炮为西夷之长技,而不知西夷之所长不徒船炮也”可知当时魏源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故C项正确。10幼童出洋肄业事宜折规定:“出洋后,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每遇房、虚、昴、星等日,正副委员传集各童,宣讲圣谕广训,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至囿于异学。”这反映出清朝幼童留学制度()A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B中学为主要学习课程C实行全面发展的方针 D旨在培养新时代公民A由题干材料“出洋后,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可知,晚清留学教育制度始终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以最终维护封建君主专制,故A项正确。11王韬的瞍园文录外编中记载:“朝廷有兵刑礼乐赏罚诸大政,必集众于上下议院,君可而民否不能行,民可而君否亦不能行;必君民意见相同,而后可颁之于远近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这表明王韬()A准确介绍了英国议会职权B仍受古代民本思想影响C认识到君主立宪制的本质D深受卢梭启蒙思想影响B“君可而民否不能行,民可而君否亦不能行”说明王韬没有认识到议会制度和君主立宪的本质,即法在王上、议会是权力的中心,故A、C两项错误;王韬认为“必君民意见相同,而后可颁之于远近”,体现了古代的民本的思想,故B项正确;王韬主张保留君主,与卢梭的思想不同,故D项错误。12(2016南京、盐城二模)1875年10月11日申报刊载:“夫新报之开馆,大抵以行业营生为计。故其谋疏义以仅谋利者或有之;其谋利而兼仗义者亦有之。本馆即不敢自夸唯照义所开,亦愿自申其不全忘义之怀也。”这表明申报开办的宗旨是()A谋求义利兼顾B追求商业利益C开辟谋利途径 D关注时局政治A材料中“本馆即不敢自夸唯照义所开,亦愿自申其不全忘义之怀也”表明义利兼顾,故A项正确;B、C两项与材料中“自申其不全忘义之怀”不符, 故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时局政治,也与题干“这表明申报开办的宗旨”不符,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导学号:02792082】材料一陈子龙(16081647),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崇祯十一年(1638)夏,南寇北奴,日益滋大,陈子龙以“君子之学,贵于识时;时之所急,务之恐后”的紧迫感与徐孚远一起,取明朝名卿大臣“有涉世务、国政”之文,撷其精英,辑成皇明经世文编一书,选文以“明治乱、存异同、详军事、重经济”为原则,内容包活政治、典章、财经、军事、学校等,并根据现实问题加作旁注,表达政治主张。陈子龙等编辑此书的目的,是为了“上以备一代之典则,下以资后学之师法”,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扭转“俗儒是古非今,撷华而舍实”的坏风气。这部书的出版,对稍后黄宗羲、顾炎武等人讲求实用之学起了先行作用。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灭亡;陈子龙辅佐南明弘光朝,清兵陷南京后,于1647年投水殉国。摘编自朱东润陈子龙及其时代等材料二除了追求自身的修养,理学还提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任务,但这却被很多自诩为理学家的人所忽略。因此出现了两种迥然不同的理学发展路向,即“理学修身派”和“理学经世派”,前者以倭仁为代表,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后者以曾国藩为代表,更注重建功立业。曾国藩率湘军战胜了太平军,暂时保住了满清政权;之后,他又提倡并发起了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之门。他所做的一切,正是出于一个传统知识分子“家国天下”的思想和责任。“理学经世”是曾国藩思想体系的精髓,他认识到:理学经世躬行是理学经世思想的全部,而且只有躬行才是理学经世思想的真正价值所在。而在实践中,他又始终将道德主义与实用主义相胶合,前者是本,后者是用。这再一次证明了曾国藩是“我国旧有教育理论与制度下所产生的最良之果之一”。摘编自张凡曾国藩的经世致用思想初探(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陈子龙与曾国藩经世致用思想的特点及其时代背景。(15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子龙与曾国藩经世致用思想的共通之处。(10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陈子龙思想主要从材料一中“以明治乱、存异同、详军事、重经济为原则,内容包括政治、典章、财经、军事、学校等,并根据现实问题加作旁注,表达政治主张”得出总结当时的经验教训;由“与徐孚远一起,取明朝名卿大臣有涉世务、国政”之文,撷其精英,辑成皇明经世文编一书”得出借编书表达政治主张;根据材料中“是为了上以备一代之典则,下以资后学之师法,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扭转俗儒是古非今,撷华而舍实的坏风气”得出希望改变当时宋明理学下不实的文风和学风。曾国藩的思想特点根据材料二中“后者以曾国藩为代表,更注重建功立业”得出重视实践,主张建功立业;根据材料二中“他又提倡并发起了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之门”得出推动洋务运动。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陈子龙处于明朝时期,当时社会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根据材料一中“南寇北奴,日益滋大”得出当时民族矛盾激化,社会面临统治危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曾国藩处于近代中国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结合当时列强侵略、经济发展和思想上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进行分析即可。第(2)问对于两者的共通之处结合两者的目的、特点、影响及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答案】(1)特点:陈子龙重视总结治世经验教训,借编书表达政治主张,希望改变学风、文风。曾国藩侧重身体力行,注重建功立业;接受西方科技,推动洋务运动。背景:陈子龙:封建社会末期,传统社会危机四伏,各种矛盾激化。曾国藩:近代前期社会转型;西方文明冲击;民族危机严重。(2)共通之处:通过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维护封建王朝统治;都体现了传统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冲击了当时不重实际的学风、文风;两者影响深远,陈子龙影响了明末清初思想家;曾国藩参与洋务运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未能扭转社会发展大势。14(2016济宁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轮船招商局是在洋务运动中诞生的第一个官督商办企业,其发展反映了近代中国经济及思想领域的变化,浓缩了洋务企业的基本特点。(单位:两)轮船招商局历年船值统计(18731893)年份轮船小 轮 船趸船驳船合计187318741875187618761877188618901893476,1411,342,9532,782,3912,300,0001,964,0001,640,00012,73849,9036,0006,5008,00012,07840,014197,960115,00080,00050,0001,0844,1213,0001,5002,000489,3051,399,8263,030,2542,424,0002,052,0001,700,000资料来源:轮船招商局历年账略。据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根据材料,任意提取有关近代中国社会变化或洋务企业发展特点的信息,并依据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说明。(12分)(说明:任意提取两点信息即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解析】示例1:洋务企业发展特点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浓缩了洋务企业的基本特点”“18731874”年到“18761877”年船值数据增加得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一度发展迅速;根据材料“18861893”年船值数据减少分析得出又迅速萎缩;第二小问说明,结合所学知识,从发展迅速、迅速萎缩两个角度回答,得出西方工业文明的刺激,政府的支持使其发展迅速,得出迅速萎缩是由于外来企业排挤,封建因素的制约。示例2: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信息第一小问信息,根据材料“其发展反映了近代中国经济及思想领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出经济近代化起步并不断发展,学习西方逐步付诸实践;第二小问“说明”,经济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思想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指导进行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答案】示例1:特点: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一度发展迅速,但又迅速萎缩。说明:迅速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刺激;政府的支持使其发展迅速。迅速萎缩:外来企业排挤;封建因素的制约。示例2:信息:经济近代化起步并不断发展。说明: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信息:学习西方逐步付诸实践。说明: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指导进行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若答出洋务运动的具体内容,如创办近代工业和新式学堂等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