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主观题题型建模练(五)观点探讨类(含解析)-人教高三地理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690145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主观题题型建模练(五)观点探讨类(含解析)-人教高三地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主观题题型建模练(五)观点探讨类(含解析)-人教高三地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主观题题型建模练(五)观点探讨类(含解析)-人教高三地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观题题型建模练(五) 观点探讨类1(2018烟台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柚木被誉为“万木之王”,是热带高大阔叶林或半落叶乔木,有落叶或半落叶现象,要求较高的温度,成材时间较长。系强阳性树种,根系浅、树冠大,易遭风害,喜深厚、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材质坚硬,耐腐耐磨,不翘不裂,防火防水性好,用途极为广泛,是世界最重要的用材林树种之一。下图示意爪哇岛柚木人工林的主要分布区。(1)据材料推测适宜柚木生长的气候类型,并说明理由。(2)分析爪哇岛柚木集中分布区大多位于山地缓坡的原因。(3)说明目前印度尼西亚把柚木作为保护性商品,限制原木出口的原因。(4)你是否赞同我国大力发展柚木人工林,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对柚木的描述分析即可。第(2)题,分布于山地缓坡的原因,主要从缓坡的采光条件、排水条件及柚木本身形态特征去分析。第(3)题,印尼限制原木出口的原因,主要从柚木成材时间、木材蓄积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去说明。第(4)题,如果选择“支持”,主要从我国有适宜柚木生长的环境、我国在生物技术上的优势及市场需求等角度去归纳。如果选择“不支持”,主要从我国的国情特点及柚木本身的特点两个方面来分析。从国情特点分析:我国热带范围小,不宜扩大某种或某几种作物的种植面积,我国部分热带地区易受台风影响;从柚木本身特点分析:结合材料可知柚木成材时间较长,更新周期长,经济效益不高等。答案:(1)热带季风气候。理由:柚木是热带树种,有落叶或半落叶现象,说明其生长的热量条件具有季节性;柚木喜湿润,根系浅,说明当地降水条件充沛。(2)柚木系强阳性树种,缓坡便于种植和采光,缓坡风力较小;柚木的树冠大、根系浅,缓坡种植可防倒伏;缓坡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较好等。(3)柚木成材时间较长,蓄积量有限;产业链短,经济效益低;大量釆伐破坏生态环境等。(4)赞同。理由:我国热带地区多山地,适宜柚木生长;柚木用途极为广泛,市场需求量大;生物技术先进,可寻求柚木种植范围的突破等。或不赞同。理由:我国热带面积较小,不宜大力发展柚木人工林;柚木根系浅,需水量大,不抗风,易受台风的影响;柚木成材时间长,更新周期长,经济效益慢;缺乏柚木良种等。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穿越崇山峻岭,在云南省境内并行奔流170多千米,形成了“三江并流”这一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高山峡谷景观。“三江并流”所在区的云南丽江雪桃分布于海拔2 4002 800 m原生态高原地区。果树不施用化肥、农药,每年3月开花,10月果子成熟,而其他地区的桃子从开花到成熟大多为34个月。丽江雪桃果型硕大、色彩鲜艳、口感甜脆、营养极为丰富,是馈赠礼品中的佳品。下图示意“三江并流”及附近地区示意图。(1)简述“三江并流”地区地形对河流的影响。(2)分析丽江雪桃果型大、色彩鲜艳、口感好、营养丰富的自然条件。(3)专家建议在丽江地区扩大丽江雪桃的种植规模,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仔细读题,注意关键词“地形”对河流的影响;由题干材料可知,“三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势北高南低使河流自北向南流;由于穿越崇山峻岭,所以地势起伏大使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河流侵蚀能力强,含沙量增大;三江并流地处高山峡谷地区,流域面积较小。第(2)题,农业自然区位条件应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气象灾害等方面分析。据图可知,丽江背靠玉龙雪山,有清洁的高山冰雪融水,灌溉便利;据材料可知,丽江雪桃分布于海拔2 4002 800 m原生态高原地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雪桃色彩鲜艳,口感好;气候温凉,生长周期长,积累的营养物质多;海拔高,气温低,病虫害少,果树不施用化肥、农药,因此丽江雪桃果型大、色彩鲜艳、口感好、营养丰富。第(3)题,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正反均可言之有理即可。赞成应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据材料可知,该地区自然环境优越,适合丽江雪桃的生长;丽江雪桃口感好、营养丰富,绿色无污染,市场竞争力强。不赞成应从生态角度分析。该地区地处西南偏远山区,交通不便,远离东部市场;该地区地势起伏大,且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大规模种植会引起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答案:(1)地势起伏大使河流落差大,流速快,含沙量大;地势北高南低使河流自北向南流;高山峡谷地区三江并流,导致流域面积较小。(2)背靠玉龙雪山,有清洁的高山冰雪融水,灌溉便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雪桃色彩鲜艳,口感好;气候温凉,生长周期长,积累的营养物质多;海拔高,气温低,病虫害少(或土壤优质,富含多种微量元素)。(3)赞成。该地区自然环境优越,适合丽江雪桃的生长;丽江雪桃口感好、营养丰富,绿色无污染,市场竞争力强。或不赞成。地处西南偏远山区,交通不便,远离市场;大规模种植会引起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茭白, 生长在浅水中,生长适温1025 ,喜肥,不耐寒冷、高温和干旱,茭白结荚时要避开高温干旱。单季茭白一般在春季种植,89月结荚,910月上市,主要分布在淮河流域以南的平原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栽培面积最大。“中国高山茭白之乡”磐安县,在浙江省被称“群山之祖,诸水之源”,火山土分布广泛。近年来,该地区科研人员培育了高山双季茭白种植模式。夏季茭白在春季种植,6月上市;秋季茭白在夏季种植,1011月上市。茭白生产中,磐安县积极完善农业水利系统,现共有山塘水库200座。左图示意浙江省磐安县,右图示意茭白田里养鸭模式。(1)简述磐安县种植高山茭白的有利自然条件。(2)分析磐安县在生产高山茭白过程中大量兴修水利工程的原因。(3)以下两种促进磐安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你赞同哪一种,并阐述理由。甲:扩大高山茭白的种植规模。乙:在茭白田里养殖鸭、鱼等。解析:第(1)题,农业自然条件应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结合材料中茭白的生长习性分析。第(2)题,磐安县在生产高山茭白过程中大量兴修水利工程的原因应从该地的地形特点及降水的季节变化角度分析。第(3)题,该题为开放性试题正反均可言之有理即可。赞同甲应从当地自然条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分析。赞同乙应从混合农业的优点角度分析。答案:(1)纬度较低,海拔高,气候凉爽,适合茭白生长所需温度;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降水大;众多河流发源地,水源充足且水质优;火山岩广布,土壤肥沃;高山地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强。(2)磐安县多山地地形,地势起伏大,地表水流失快,地表存水不足;该地年降水量较大且集中在夏季,降水年际变化大;高山茭白需水量大,兴修水利有利于茭白生长。(3)赞同甲。磐安县自然条件优越,适合高山茭白的种植;扩大高山茭白种植,能提高收入,增加就业,促进磐安县经济发展;临近长三角地区,市场广阔。赞同乙。茭白田里养鸭、鱼等,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收入;适应市场灵活性强。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解析:根据经纬网可以确定图示区域为华北平原的西北部地区。第(1)题,M处沙源丰富,一方面来自河流的堆积,另一方面来自风力的堆积。结合等高线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图中河流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的泥沙;从位置上看,西北风在此受到山地的阻挡,风沙沉积。第(2)题,根据等高线与河流的关系可以看出河流的流向(即河谷延伸方向)与冬春季风向一致,另一方面H县城位于风口,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强大。第(3)题,这是一道开放式设问,言之有理即可。观点A主要从风沙的堆积和流水的沉积两方面分析,沙不断增加,沙丘群会增多。观点B主要从气候、修建水库、植树造林的角度来看,沙丘群不会增多。答案:(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3)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论据:该区域西邻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