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学 第4章 教育目的

上传人:抢*** 文档编号:240559995 上传时间:2024-04-15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8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学 第4章 教育目的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现代教育学 第4章 教育目的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现代教育学 第4章 教育目的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 第四章现代教育现代教育现代教育现代教育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第第第第2)2)2)2)(扈中平(扈中平(扈中平(扈中平 李方李方李方李方 张俊洪张俊洪张俊洪张俊洪 主编)主编)主编)主编)张老师张老师/教育学博士教育学博士 QQ:1826018269教育学 第四章第四章 教育目的教育学 第四章共同的思考:教育究竟为了什么?共同的思考:教育究竟为了什么?两两个个真真实实的的故故事事故事故事1:99分和分和100分的故事分的故事故事故事2:闻乐起舞的故事闻乐起舞的故事教育学 第四章在形式上,它表现为教育观念或思想,指引人们实践。体现了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基本要求;它是关注的是个体的总体发展规格,一种预期的要求、设想或规定什么是教育目的什么是教育目的一 所谓教育目的,就是依据一定社会需要和对人的认识而所谓教育目的,就是依据一定社会需要和对人的认识而形成的关于形成的关于教育对象的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设想或规定教育对象的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设想或规定,它以观念或思想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它以观念或思想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识记,。(识记,117)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概念(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历史回顾(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历史回顾教育学 第四章课程的或教学的目标课程的或教学的目标(简称教学目标)(简称教学目标)具体的教育教学要求,也就是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要求:培养物理教师(物理,英语,计算机)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国家的或思想家理想中的)(国家的或思想家理想中的)社会对教育的总需求,国家对培养人的总要求: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医生、工程师、律师等,由不同学校培养 对培养对象的专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的质量规格 教育目的、方针,教育目的、方针,培养目标,教学目标培养目标,教学目标二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家庭教育的目的家庭教育的目的 社会教育的目的社会教育的目的 亲友的教育目的亲友的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的目的学校教育的目的1、国家的教育目的、国家的教育目的(教育目教育目的的)2、各级各类、各级各类 学校、各专业的学校、各专业的教育的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3、教学目的(或教学任务)教学目的(或教学任务)4、一种课程的目的、一种课程的目的(课程目课程目标标)5、一单元、一节课的教育目、一单元、一节课的教育目的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育目的、方针,教育目的、方针,培养目标,教学目标培养目标,教学目标二教育学 第四章空想社会空想社会主义主义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的人近代资产近代资产阶级阶级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和能力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和能力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塑造完善全面的人塑造完善全面的人古希腊人古希腊人对对“和谐发展和谐发展”的追求的追求对对“完整完整”的人向往的人向往原始人原始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历史回顾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历史回顾一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历史回顾(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历史回顾(不用记)(不用记),118教育学 第四章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一(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人的素质的多方面、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发展。教育学 第四章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一(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识记,(识记,124124)1.智能、体能2.活动能力3.道德品质4.情感、意志、性格人的素质的人的素质的四个基本要素四个基本要素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生理、心理基础,是人的潜在力量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社会关系方面的品,调节着人的活动的社会方向和行为规范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核心,是人的实际能力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能量基础,控制着人的活动的发动和停止,调节着活动的强度、速度与节奏 这四个基本要素相互依存、有机结合,大致构成了人的完整素质的框架。教育学 第四章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 二、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二、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一)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一)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二(一)个人发展还是社会发展?大学入伍?特长课还是政治课?教育学 第四章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 二、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二、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一)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一)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二(一)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所谓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大体上说,就是主张所谓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大体上说,就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教育目的应以个人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强调以个人自,强调以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的一种教育目的理论。动的一种教育目的理论。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教育学 第四章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 二、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二、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二)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二)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二(二)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 所谓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大体上说,就是主张所谓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大体上说,就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教育目的应以社会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强调以社会发,强调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的一种教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的一种教育目的理论。育目的理论。代表人物:柏拉图,孔德,代表人物:柏拉图,孔德,教育学 第四章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 二、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二、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二)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二)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二(三)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对立的 根源以及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二者的对立的社会的现实理论根源 必须指出,没有哪一个时代的教育是可以完必须指出,没有哪一个时代的教育是可以完全超脱社会而纯自然地存在的。全超脱社会而纯自然地存在的。教育学 第四章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 二、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二、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二)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二)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二(三)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对立的 根源以及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社会本位:社会本位:当社会处于比较混乱无序的时期,倡导社会本位论的主张,并以个人来反对社会,进而期望改变社会;个人本位:个人本位:当社会处于比较上升和稳定的时期,倡导社会本位论的主张,并要求以社会来约束个人,以保持社会的繁荣与稳定。教育学 第四章文科,理科?文科,理科?一第三节 20世纪教育目的观概览 二、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二、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一)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一)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教育学 第四章以人为中心和以人自身精神上的完善与发展人为中心和以人自身精神上的完善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目的观。哲学基础:人性不变、理性是人的最高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基本特征:1、永恒化,、永恒化,赫钦斯,阿德勒“百本名著计划”2、理想化,、理想化,非功利的目的,精神高于物质3、人性化,、人性化,人的存在价值,萨特、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的主体性,自我设计,创造,超越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131,识记),识记)一第三节 20世纪教育目的观概览 二、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二、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一)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一)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教育学 第四章以社会性需要社会性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科学为中心的功利性教育目的观。(实用主义,学科结构主义)哲学基础:实在是变化的而不是永恒的;事物应该具有有用性基本特征:1、社会适应性;、社会适应性;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过程,实践2、社会功利性;、社会功利性;教育是为了谋生,反对空谈发展、理想、文化、人格3、科学教育;、科学教育;自然学科、科学家、工程师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135,识记),识记)二二教育学 第四章科学人文主义:科学人文主义: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以人文精神为价值方向的教育目的观。基本精神基本精神:1、科学精神是教育目的的基础;2、人文精神是教育目的的价值方向。3、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必将融合,两者都只是教育的“一半”。学会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学会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学校的人化,教育的“人性化、人道化、个性化”。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138,识记),识记)三三教育学 第四章时间时间 来来 源源 内容的具体表达内容的具体表达1957 毛泽东 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7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81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和又红又专的人才,坚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相结合。198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198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建国以来教育目的的演变建国以来教育目的的演变(142,不用记),不用记)一一第四节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与实践 二、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二、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二)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二)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教育学 第四章(续表)(续表)199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1年6月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学 第四章当前我国教育目的实践中存在的问当前我国教育目的实践中存在的问(143)二二(一)存在问题:(一)存在问题:片面追求升学率,一是只注重少数学生的发展而忽视全体学生的发展;二是注重学生的个别方面的发展,忽视了素质的全面提高。(二)原因分析:(二)原因分析: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与人们对于教育资源的巨大需求之间的矛盾,社会选拔竞争与利益分配机制之间的矛盾。还有传统文化,用人制度,教育结构,高考制度,教育评价等问题。(三)改进对策:(三)改进对策:首先,有赖于社会的发展。其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1、建立灵活的教育体制;2、加强新课程改革;3、推进高考制度的改革;4、推进中等教育改革;4、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教育学 第四章德育德育智育智育体育体育美育美育劳动劳动技术技术教育教育五育的基五育的基本要求本要求第四节 全面发展的教育二、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二、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二)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二)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人的全人的全面面发展展 一、一、“五育五育”的基本要求(的基本要求(144144)教育学 第四章“五育五育”对人对人的发展各有其的发展各有其不可替代的作不可替代的作用用“五育五育”相互相互依存、相互渗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透、相互促进“五育五育”并举并举并不意味着教并不意味着教育上的平均主育上的平均主义义内在联系内在联系不平衡性不平衡性相对独立性相对独立性二、二、“五育五育”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1461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