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第三部分 考前静悟篇 倒数第4天 区域协调发展与经济建设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556595 上传时间:2024-04-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第三部分 考前静悟篇 倒数第4天 区域协调发展与经济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标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第三部分 考前静悟篇 倒数第4天 区域协调发展与经济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标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第三部分 考前静悟篇 倒数第4天 区域协调发展与经济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倒数第4天区域协调发展与经济建设考点一区域协调发展基础再现1资源跨区域调配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主要从原因、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线路的选择、工程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资源分布区与消费区存在差异的原因,包括为什么分布较少、为什么需求量大、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2)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包括提高利用率、节约资源、寻找替代品和资源跨区域调配等。(3)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的选择:要保证稳定、安全的资源供应;线路的造价;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等经济条件;要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4)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影响:需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方面来说明,对输出地侧重说明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并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对输入地则突出说明解决了资源短缺的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等。2产业转移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技法提升1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意义评价思路关于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意义评价这一问题,需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方面来说明。(1)对输出地侧重说明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并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2)对输入地则突出说明解决了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对环境的影响,从输出地、沿线地区、输入地三个方面进行表述。2产业转移原因的分析思路产业转移的原因可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分析,具体思路如下图:考前押题右图为“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关于资源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B穿越两类陆地自然带C目标市场位于海南D资源主要来自我国新疆和中亚2资源调配线路建设的不利条件是()A受地势影响抽水北送 B污染严重,水质差C开挖新河道,建设成本高 D加大海河的防洪压力3资源对输入地的直接影响是()A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B出口加工工业比重增加C外来务工人员明显增加 D电子工业升级换代答案1.D2.C3.A解析第1题,图中资源调配线路为西气东输线路,资源主要来自新疆和中亚。该线路没有经过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穿越了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目标市场是珠江三角洲。第2题,资源调配线路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能够自流,但需开挖新的河道,水质较好。第3题,资源调配线路是西电东送南线工程,输送电能相对于输送煤炭而言,可以改善珠三角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读企业迁移与盈利空间示意图,SRC表示空间收入曲线,SCC和SCC表示不同时期的空间成本曲线,回答45题。4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企业的空间成本曲线为SCC时,盈利空间界限为M1M2B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空间成本不断由SCC曲线变成SCC曲线C根据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拉力往往大于推力D企业的空间成本是相对稳定的5该图反映的现象是()A产业转移 B产业升级C企业全球化 D产业结构调整答案4.B5.A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SRC表示空间收入曲线,企业空间收入是相对稳定的。SCC表示企业早期的空间成本曲线,当企业的空间成本曲线为SCC时,盈利空间界限为M2M2,A错。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空间成本不断由SCC曲线变成SCC曲线,B对。根据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早期拉力往往大于推力,晚期相反,C错。企业的空间成本是不断变化的,D错。第5题,读图可知,当企业的空间成本曲线由SCC变化为SCC时,在原生产地出现了亏损,从而导致了企业的空间迁移,即产业转移,A对。产业升级则收入曲线会升高,B错。图示表示的是企业空间的移动,不是全球化,C错。该图是某个企业空间的变化,不是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D错。考点二区域经济建设 基础再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条件,明确区域发展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全面分析区域发展条件,既要分析自然条件,也要分析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还需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1)自然条件方面,可以从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植被、水源等自然地理要素入手。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平原广阔,降水丰沛;土壤肥沃,农业基础好;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不利条件是资源不足,尤其是矿产资源缺乏。(2)社会经济条件范围比较广,包括经济区位、交通、劳动力、市场、政策、技术等。如珠江三角洲地区毗邻港澳;城市密集,人口稠密,是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有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支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转移。不利条件是腹地范围小,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劳动力的素质和技术水平相对不高。分析区域发展条件,不论是自然条件,还是社会经济条件,最关键的是抓住主导因素,不能泛泛而谈。针对主导因素,要扬长避短,找到相对应的措施,促进区域发展。例如,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水源是发展农业的主导因素,一旦灌溉用水使用不当,土壤盐渍化常常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因子。考前押题读“珠江三角洲产值增长图”,回答13题。1在阶段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是()A资金密集型产业 B技术密集型产业C劳动密集型产业 D资源密集型产业2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较小的自然因素主要是()A地形的阻隔 B水源不足C夏季气温偏高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3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第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1985年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入第二阶段B珠江三角洲过去的政策优势更加明显C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仍是这一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D经济迅速发展,劳动力工资水平的提高,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答案1.C2.A3.D解析第1题,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发展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工业产值低,变化小;20 世纪90 年代后,实施了产业升级,重点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高,变化大。在阶段中,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第2题,本题考查珠三角经济腹地。珠三角受南岭等山脉的影响,故经济腹地范围小。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国内腹地应为西南和华中地区,其中,南岭起了阻隔作用。第3题,进入阶段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其生产成本也大幅度提高,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珠江三角洲的生产成本已经处于相当高的水平。因此,D选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