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互通有无》PPT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39655610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互通有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我们互通有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我们互通有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马可可波波罗罗张骞是西汉时伟大的探险家。他自请出使西域,历经13年,足迹遍及天山南北和中亚、西亚各地,是中原去西域诸国的第一人。当时,汉朝正在准备进行一场抗击匈奴的战争。一个偶然的机会,汉武帝从一个匈奴俘虏口中了解到,西域有个大月氏,其王族被匈奴单于杀死了。于是汉武帝想联合大月氏,以“断匈右臂”,决定派使者出使大月氏。沙漠、雪山、绿洲,时而长风漫卷、飞沙走石,时而万里寂静。牧人的炊烟袅袅升起,直接云天,驼铃响过,这片大地又复天地开辟时的苍凉。这就是古代中国的西域:新疆及与之山水相连的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西,直到中亚的巴尔喀什湖一带。然而,要越过西域7000多千米流沙与荒漠,绝非小可,横越西域,既要有外交家的辩舌,又要有探险家的胆魄。宫廷用招贤榜的方式,想全国招募贤能之士。张骞义无返顾地应招了。张骞以郎官身份应招,肩负出使大月氏的任务。公元前139年,张骞率领100多人,浩浩荡荡从陇西(今甘肃一带)冒险西行。张骞一行一路逐水草、簧野火,躲避一切可疑的乱蹄踪迹,提防着随时可能发生的明攻暗袭。可是即便如此小心,他们还是一出甘肃临挑就与一队匈奴马队遭遇。匈奴单于知道了张骞西行的目的之后,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他。张骞被迫去放羊牧马,并由匈奴人严加管制。他们还张骞娶了匈奴女子为妻,一是监视他,二是诱使他投降。但是,张骞坚贞不屈,虽被软禁放牧,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待时机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整整过了11个春秋。一个月黑之夜,张骞带上匈奴妻子和向导堂邑父,趁匈奴不备,逃离了匈奴。整整过了11个春秋。一个月黑之夜,张骞趁匈奴不备,逃离了匈奴。大惊初定,张骞依然初衷不改,又继续起“出使西域”的重大使命。由于他们仓促出逃,没有准备干粮和饮用水,一路上只能忍饥挨饿,干渴难耐,随时都会倒在荒滩上。好在堂邑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猎一些飞禽走兽,饮血解渴,食肉充饥,才躲过了死神之手。他们沿天山南麓,经过焉耆、龟兹、疏勒,终于越过沙漠戈壁,翻过冰冻雪封的葱岭,来到了大宛国。这里是中亚的一个富裕之邦,人口数十万,有70余城镇,盛产“天马”。大宛王早有通汉之念,所以欣然派出向导、翻译,护送张骞来到大月氏国,但是,此时大月氏的国情已发生很大变化。张骞仔细考察了西域诸国的山川地理、城网市镇和民风民俗。他还来到这一带的大邦大夏国都蓝氏城,发现这里有高度集权的王室,民多事商贾,兵弱怯战。这些情况,张骞一一记在心上。在大夏等地考察了一年多后启程回国。归途中,张骞为避开匈奴控制地区,改道向南。他们翻过葱岭,沿昆仑山北麓而行,经莎车、于阗、鄯善等地,进入羌人居住地区。途中又被匈奴骑兵所擒获,被扣押一年多。公元前119年,他又率队从四川出发,对中国西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探险活动,但因蛮人阻杀而失败。之后,他又以中郎将身份,第二次出使西域,取得了外交进展。人们以“张骞凿空”四字概括了他出使西域的贡献和传奇的一生。张骞出使西域线路马可波罗,13世纪来自意大利的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和商人。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历时四年多到达蒙古帝国。他在中国游历了17年,曾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古城,到过西南部的云南和东南地区。回到威尼斯之后,写下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271年,即马可波罗17岁时,父亲和叔叔拿着教皇的复信和礼品,带领马可波罗与十几位旅伴一起向东方进发了。他们从威尼斯进入地中海,然后横渡黑海,经过两河流域来到中东古城巴格达,从这里到波斯湾的出海口霍尔木兹就可以乘船直驶中国了。然而,这时却发生了意外事件。当他们在一个镇上掏钱买东西时,被强盗盯上了。这伙强盗乘他们晚上睡觉时抓住了他们,并把他们分别关押起来。半夜里,马可波罗和父亲逃了出来。当他们找来救兵时,强盗早已离开,除了叔叔之外,别的旅伴也不知去向了。马可波罗的中国之行及其游记,在中世纪时期的欧洲被认为是神话,被当作“天方夜谭”。但马可波罗游记却大大丰富了欧洲人的地理知识,打破了宗教的谬论和传统的“天圆地方”说;同时马可波罗游记对15世纪欧洲的航海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意大利的哥伦布、葡萄牙的达加马、鄂本笃,英国的卡勃特、安东尼詹金森和约翰逊、马丁罗比歇等众多的航海家、旅行家、探险家读了马可波罗游记以后,纷纷东来,寻访中国,打破了中世纪西方神权统治的禁锢,大大促进了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因此可以说,马可波罗和他的马可波罗游记给欧洲开辟了一个新时代。马可波罗游记直接或间接地开辟了中西方直接联系和接触的新时代,也给中世纪的欧洲带来了新世纪的曙光。事实已经证实,马可波罗游记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积极的作用是不可抹杀的。马可波罗去过的地方郑和出生于明洪武四年郑和出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年),原名:马三保。,原名:马三保。洪武十三年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三保朝军队进攻云南。马三保10岁,被掳入明营,被阉岁,被掳入明营,被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难之变中,的燕王府。在靖难之变中,马三保在河北郑州(在今马三保在河北郑州(在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郑州)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郑州)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永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永乐二年(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年)明成祖朱棣认为马姓不能登三宝朱棣认为马姓不能登三宝殿,因此在南京御书殿,因此在南京御书“郑郑”字赐马三保郑姓,改名字赐马三保郑姓,改名为和,任为内官监太监,为和,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宣德六年(礼监。宣德六年(1431年)年)钦封郑和为三保太监。钦封郑和为三保太监。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从南京龙江港启航,经太仓出海,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第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800多人。郑和第二次下西洋郑和第二次下西洋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出发,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锡兰山迎请佛牙,随船带回,永乐七年夏(1409年)回国。第二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000多人。郑和第三次下西洋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从太仓刘家港启航,姚广孝、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到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回国途中访锡兰山,永乐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国。郑郑和和第第五五次次下下西西洋洋永乐十五年五月(1417年5月)出发,随行有蒲寿庚的后代蒲日和,途经泉州,到占城、爪哇,最远到达东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国家,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国。郑郑和和第第四四次次下下西西洋洋永乐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出发,随行有通译马欢,绕过阿拉伯半岛,首次航行东非麻林迪,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国。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来中国进献“麒麟”(即长颈鹿)。第四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670多人。郑和第六次下西洋郑和第六次下西洋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出发,往榜葛刺(孟加拉),史载“于镇东洋中,官舟遭大风,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毕,风恬浪静”,中道返回,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回国。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炽即位,以经济空虚,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动。郑和第七次下西洋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宝船从龙江关出水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返航后,郑和因劳累过度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第七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550多人。郑和郑和宝船是郑和船队中最大宝船是郑和船队中最大的海船,是的海船,是郑和船队中郑和船队中的主的主体,也是郑和率领的海上特体,也是郑和率领的海上特混舰队的混舰队的旗舰旗舰,它在郑和船,它在郑和船队中的地位相当于现代队中的地位相当于现代海军海军中的旗舰、主力舰。另有一中的旗舰、主力舰。另有一种说法,郑和宝船是郑和下种说法,郑和宝船是郑和下西洋船队中海船的总称,郑西洋船队中海船的总称,郑和船队是由多种不同船型、和船队是由多种不同船型、不同尺度、不同用途的海船不同尺度、不同用途的海船组成,它们统称为郑和宝船。组成,它们统称为郑和宝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