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障碍儿童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234244504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视觉障碍儿童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视觉障碍儿童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视觉障碍儿童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视觉障碍儿童视觉障碍儿童教科1001吴丹 姜应民 周佩佩 张志颖歌曲聆听 你是我的眼-萧煌奇你认识他们吗?1、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2、阿炳(二泉映月的作者)3、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穿针引线一、什么是视觉障碍二、视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三、视觉障碍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四、视觉障碍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矫正五、一些成功的治疗方法视觉障碍定义 视觉障碍是由于视觉系统出现结构或功能上的缺损或疾病,无法透过视觉吸取或传递足够的资讯,而导致日常生活上的显著困难及限制。视障儿童的两个级别二、视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一)视觉障碍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一)视觉障碍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1、对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影响(1)难以形成完整的视觉表象,知觉的恒常性与理解性发展相对缓慢;(2)有意、无意注意加强;记忆完整性缺乏;想象丰富;(3)内部动机活动减弱,理解易出现片面性2、对个性的影响(1)气质方面:粘液质&抑郁质为主,多血质&胆汁质少(2)能力方面:听觉分辨&触觉明眼儿童;应变/定向行走/操作能力差 (3)兴趣方面:对听触觉方面更感兴趣,兴趣广度窄但很稳定 (4)性格方面:对他人自私、漠不关心、孤僻;对学习认真踏实;意志方面不果断,缺乏自我判断力,敏感二、视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二)视觉障碍儿童的心理问题表现(二)视觉障碍儿童的心理问题表现1.情绪特征 不稳定(41%pk29%)、紧张(27%)、敏感(47%)2、人际关系 孤僻倾向(13%pk10%)(只爱与盲童交朋友)3、自我意识 有良好心理调整(4.5%)、有退缩人格和依赖心理(7%)、自卑心理较重(27%)4、意志特征 独立意识较差(17%pk35%),制止力相对正常三、视觉障碍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1、视觉障碍儿童的心理适应过程2、早期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3、社会环境的影响4、学校教育的缺位1、视觉障碍儿童的心理适应过程(1)精神创伤期 先天性有视觉障碍的儿童开始就会逐渐意识到自己与其他儿童不同;后天性的开始于失明的那一刻;表现:心里开始失去平衡、不和谐,有较严重的受伤感,焦虑、沮丧(2)震惊及否认期 表现形式: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产生孤独感和不信任感(3)悲伤及退缩期 特点:悲伤及自怜,退缩和孤立,拒绝所有人的帮助,心里苦恼沉重(4)屈服及沮丧期 特点: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严重悲观情绪,缺乏面对现实勇气,抑郁(5)重新认识期(重新肯定期)特点:重估生活意义、生命价值、生活目标,寻求个人肯定,心理康复开始(6)适应期(对应期)表现:寻求各种途径(内在潜能&外在帮助)适应环境(7)自我接纳和自尊期 表现:自信心和能力恢复,接纳他人,也让自己被他人所接纳,具备良好社会适应能力2、早期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视障儿童,有一部分家长是无法接受的,甚至以他们为耻,平时不愿与孩子交流,更别说主动带孩子外出。还有部分家长有一种愧疚心理,对孩子十分溺爱,怕被别人欺负,也不愿带孩子外出。这样,对视障儿童的发展很不利,易形成他们偏执、内向、胆小的性格。3、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许多环境都是按照正常视觉的标准而构建的。视障儿童就可能遭遇更多挫折。这不利于其情绪适应与社会适应,他们就容易焦虑。再者,社会上的一些人对视障儿童持一种异样的眼光,对他们有一种偏见、歧视甚至是仇视的态度,这些都会影响视障儿童人格的正常发展。盲人女孩报考播音主持专业遭拒4、学校教育的缺位1、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缺乏2、残疾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缺乏 3、视障生心理健康调查量表匮乏 4、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内容不充分 5、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完善6、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欠规范四、视觉障碍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矫正(一)情绪不稳定问题及其处理不稳定原因:自身视觉损伤引起的 外界的不当行为造成的对策:(1)在学校中开设相关课程,通过榜样,树立信心,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不稳定情绪 (2)对个别严重者进行个别心理咨询与辅导四、视觉障碍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矫正(二)学习不专心问题及其处理1、注意力存在缺陷对策:(1)感觉统合训练、注意力训练和心理咨询等(2)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使用药物。一般认为服用中枢神经刺激药物有一定效果,但要注意药物所引起的失眠或食欲减退等副作用。2、外部环境的干扰 视障儿童由于受视觉缺陷的影响,比较容易受外部环境刺激的干扰。对策:(1)应尽量减少学习环境中多余的视觉和听觉刺激;(2)教育教学时的指示语要简单明了,易被领会理解,对视障儿童的反应要做出及时明确的反馈。3、独立行走能力差 视障儿童一般独立行走能力较差,容易导致生性不好动、懒散、缺乏学习动机和热情,碰到困难就失去信心,认为自己不如他人,缺乏战胜困难的决心。对策:教师和家长就要为视障儿童提供生活和学习中的榜样,并尽可能给予他们学习上的帮助,降低学习难度,提供学习成功的方法。4、不良的家庭环境 父母不和或离异极易造成儿童的心灵创伤,影响其学习;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严厉和苛刻,也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对策:教师和家长应进行积极沟通,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从根本上改变儿童的学习态度,提高其对学业的关注程度。5、吸引教师注意 有的视障儿童表面上不专注,只是为了吸引教师对其行为的注意。对策:教师要在教学情境之外,可与儿童保持一定接触,满足其人际交往方面的需求。但在教学情境中,对视障儿童有意吸引他人注意的行为,则不要给予回应。6、学习目标不明确 有的视障儿童不能专注于自己的学业,学习目标不明确,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也不知道要学成什么样。对策:教师要帮助其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其了解学习目标或降低目标的达成度,使儿童能体验成就感,同时对儿童取得的点滴成绩给予充分的赞许。(三)暴力行为问题及其处理 暴力行为通常是指打人、踢人、掐人、推人、拉扯他人头发等不良行为。视障儿童的这些行为具有相当的危险性,具有突发性的特点。他们暴力行为的理由,不外乎以下几点:(1)想得到某件东西或从事某种活动;(2)看到对方为难的样子很有趣;(3)想引起周围的人的注意;(4)不知做什么好,始终处于焦虑状态;(5)不喜欢现在做的事情,想逃避。对策:视障儿童的暴力行为处理及辅导方法应随引起该行为的原因不同而有所不同。特别要注意的是,错误的处理方法反而会强化视障儿童的暴力行为。(四)畏缩、害羞问题及其处理 有些视障儿童无法与人相处而畏缩离群,而畏缩、害羞带给视障儿童的影响常常被家长和教师忽视。事实上,视障儿童的畏缩离群将会影响其今后的生活适应能力。视障儿童的退缩行为通常表现为回避其他的同龄人,而一般不太回避成人。对策:(1)社会性技能训练目标 当视障儿童处于团体伙伴中时,能运用微笑、点头、模仿、赞赏语言等社会性增强要素。在跟同伴相处时,懂得用模仿、微笑、点头、夸奖他人等方式来建立朋友关系。有能力被社会所接纳,且有自身价值,在人际交往中,使交往双方都能获益。在人际交往中具有能够影响他人反应的语言或语言性技能。(2)正强化法 当视障儿童表现出良好行为时,若能得到他人适当的强化反应,就会引发我们所期望的良好行为的增加。对视障儿童可以产生强化作用的强化物包括:社会性强化物(如夸奖、微笑、点头等),身体接触(如抚摩、握手等),食物,物品(如贴纸、玩具等),代币,团体或同伴的肯定,室内外运动或活动成人的关注塑造法同伴媒介法系统脱敏法(五)逆反心理及其处理1视觉障碍儿童的逆反心理及反抗行为 有逆反心理的视障儿童常常不听从教师和家长的善意劝告,而故意做出一些相反的行为。例如,有些视障儿童突然间暴跳如雷,说些不负责任的气话,故意让人讨厌和生气。出现这种状况并非儿童、家长或教师任何一方的问题,而是教师、家长与视障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出现了问题。2视觉障碍儿童反抗行为的处理 处理视障儿童反抗行为应把握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加强培养视障儿童令人满意的良好 行为,特别是被忽略、从未被鼓励过的行为,通过鼓励法和代币制强化良好行为,改善同伴关系。二是尽量减少令人厌恶的反抗行为。(1)鼓励法 鼓励视障儿童做令人满意的事情,不去理睬其反抗行为。(2)代币制 找到能切实激励儿童的物品或活动,可直接询问视障儿童最想做的事和最想要的东西,当他们做出令人满意的行为时就加分,出现反抗行为时就减分。积分达到一定量时,可给他喜欢的东西或让他参与喜欢的活动。代币制的关键是,只要看到学生的反抗行为得到改善,就要及时地满足他的愿望;只要是令人满意的行为,都要积极地给予夸奖和鼓励。一些成功的治疗方法音乐疗法音乐疗法1、在唱歌教学中提高审美理解力和表现力2.在器乐教学中培养审美情感和创造力3、在欣赏教学中提高审美想象力沙盘游戏沙盘游戏感触游戏感触游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