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人类活动与气候教案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23351638 上传时间:2021-06-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2人类活动与气候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专题12人类活动与气候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专题12人类活动与气候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 12人类活动与气候上海市吴淞中学陈玉茹一、 教材内容和说明1 、教学内容本专题是教材第三篇“大气与天气、气候”的最后一个专题,教材主要通过全球变暖、酸雨、 臭氧洞和热岛、 雨岛效应等几个典型案例来反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其中的全球变暖问题乃是当今世界的热点。2 、地位和作用本专题紧密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大气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唤起他们对气候变化的忧患意识、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和全球观。二、对学生的预见性分析重点中学的学生往往学习能力较强,对知识的理解不应成为难点。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给与适当的引导,提供一些材料、一些机会,让他们看看、议议、做做、谈谈,让一些知识传授目标高效实现,省出来的时间组织学生通过推理和发散思维训练活动培养其逻辑推理和发现问题能力。我所面对的学生大致在16 岁左右, 初步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大众媒体资源使学生对大气环境问题或多或少有些感性的认识,也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绝大多数同学的生活方式并不环保,浪费现象非常严重。学生想保护环境,但又不知从何做起,或者今天做明天忘,根据一项教育调研报告表明:学生有知识不行动, 缺乏好习惯、 缺乏战胜坏习惯的勇气和毅力。很多学生都有灵光乍现的顿悟经历,但是过后就会依然故我。而本专题对增强学生的社会责-可编辑修改 -。任感, 学生合理节能生活方式的养成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需要进行必要的拓展,以适应学生发展。三、教学目标的设定1 、知识技能目标学生了解地球上出现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知道它们形成的原因、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及可采取对策。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讨论和交流,学会分析大气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后果,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形成辨证的思维习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进行资料收集与交流,培养学生获得信息、 表达信息的能力,以及学会合作学习。通过酸雨、臭氧洞、城市热岛和雨岛问题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及探究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气候变化的忧患意识。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地球未来的情感。学会用科学的发展观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大气环境问题的成因、影响及对策。难点: 在了解大气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形成更加强烈的环保意识,促进合理节能生活方式的养成。-可编辑修改 -。五、教学方法和教具选择教法:创设问题情境、师生互动探讨学法:联系生活体验式学习、网络收集资料和汇报交流法、小组协作探究教具:多媒体课件辅助、自制网页六、教学安排全球变暖这部分内容将采用一些数据、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小组讨论,教师指导、点拨、归纳等方法来达成教学目标。酸雨、 臭氧洞、 城市热岛和雨岛等内容则由教师提供网页,学生选取内容,制作地理课件,并在课上汇报交流,以小组的形式自主探究。课时安排为3 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学内容设计意图1.戈尔和IPCC 获诺贝尔和平奖创设情景,提出疑利用近期新闻材料,一、导入新课2. 联 合 国 秘 书 长 访问,强调事实,提激发学生兴趣, 进而关注问南极大陆升学生对生活中地本专题内容。3.西北航道的开通理事项的关注。4. 巴 厘 岛 路 线 图 的-可编辑修改 -。通过通过图表阅读、数据分1.全球气温变化二、认识全球变充分认识全球变暖析,认识全球变暖这一不2.我国气温变化暖事实事实。争的事实。3.上海夏季高温通过图表的理解与判读,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全球燃料排放CO2通过图表阅读与分变化的主要原因 ;和地球表面平均气三、分析全球变析,培养学生地理利用表中相关资料和已温的逐年变化 (图 );暖的原因学习的基本技能与有知识,解释温室效应、主要温室气体 (表) ;素养。了解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温室效应示意 (图 )气体。1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引发哪些负面影响?出示地图:2气候变暖的结果一定活跃学生思维,丰面临海水威胁的岛四、探究全球变是负面的吗?有没有可富学生想象,引导国;暖的影响能出现正面的影响呢?学生用辨证的观点全球气候变暖使海3小组讨论并完成“预来看待问题。平面升高测温室效应对部分地区造成的影响(表) ”五、探究减小和1.了解 京都议定书 ;1.世界 CO2排放量认识全球变暖,人适 应 全 球 变 暖2. 了解我国能源利用现最多的十国 (图 );人买单。节能减排,的对策状及未来目标;2.京都议定书摘从我做起。-可编辑修改 -。3. 学生完成碳排放测试要 (文 );题3.碳排放测试题人类既是气候1. 学生借板书梳理全球变暖的参与者,也变暖的主要原因、 后果和是气候变化影响的六、小结一般应对措施;屏幕显示: 板书提纲受害者。激发学生2. 教师强调每个地球人的忧患意识,环保应肩负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将环保从课堂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延伸到课外,以实暖,要求学生从实际情况与“校园气候酷派”际行动遏制全球气七、设计方案考虑,设计一个能够在校活动接轨。候变暖。将学生的园里进行的绿色行动方认识转化为观念,案。再到行动中去。第二课时一、通过学习全球气候变暖这一节,讨论并小结研究环境问题的基本思路:问题表现成因探究主要影响对策措施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研究环境问题的基本思路后,学以致用。-可编辑修改 -。二、在掌握了研究环境问题的基本思路后,学生分组自主探究。学生分为四组,分别对酸雨、臭氧洞、城市热岛和雨岛进行自主探究,探究结果以课件( ppt 、 flash 、网页等)的形式向大家汇报交流。要求每组学生分工明确,共同合作完成。教师提供相关网页,方便学生查找资料。突破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尝试在E-learning基础上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系统。 本课题适合这样的教学模式:关于大气环境问题的内容非常广泛,由于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查阅资料可以进行自主学习。第三课时1 、学生分组汇报交流。2 、学生当场对其课件提出问题和看法。由各小组和老师共同打分。展示小组:评分人内容 20技术 30表达 20总分完整科学性布局色彩特效条理性互动评价3 、展示结束后,各小组自评。4 、老师对课堂内容和演示情况做出总结。5 、整理好评分表后,把其他小组及老师的评价意见反馈给学生。6 、修改完善后好的作品挂在学校的网页上。-可编辑修改 -。老师的作用:老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的唯一来源,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处于被动的地位, 而应加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控制作用,处于教学活动的制高点。因为对于学生来说, 突然成了学习的主体和信息的把关人,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兴趣而跑题或者陷入大量重复的信息中无法自拔,过多的冗余往往造成学生没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所以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前明确了研究环境问题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应注意的几个点后,做到有的放矢。 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过程中的各要素进行控制,比如师生互动式的交流,对学生作品的反馈等等。学生的地位: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建立一个开放式的、能激起学生交流的、互动的学习条件,学生处于具体学习活动的中心。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书籍、报刊收集资料。但不是简单的汇笼,是有目的,有条件的整合资料并制作成自己的东西,提出自己的观点,是DIY 的体现。这是当代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体现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由于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们协作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便有了学习伙伴的设计。“个性”并不是“个人主义” ,要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为以后踏入社会做准备。作品的展示也是体现学生能力的一种方式,让学生唱主角, 从思路的整理到口头的表达是种锻炼和能力的培养。评价:包括了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评价(自评、互评),学会评价,学会尊重他人。-可编辑修改 -。整个教学设计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伸展拳脚的舞台,能体现当代中学生的特色,培养他们的各方面能力,发展他们的个性,同时通过作品的制作过程和形式多样的展示,让学生真正理解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从认识到观念再到行动中去。-可编辑修改 -。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 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可编辑修改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