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教学教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32128755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一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教学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专题一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教学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专题一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教学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一土地利用的影响因专题一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素.主要参考书目1.统计分析方法:应用及案例 谢家发主编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统计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张崇甫等编著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5.9 3.统计分析理论与方法岳魏 章钟基 主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10考试事项时间:十六周随堂考形式:开卷考试内容:课堂讲授内容,以ppt为主总评:平时成绩(30%)+试卷成绩(70%)注意事项:带计算器专题一土地利用影响因素概论专题二统计综合评价专题三统计预测专题一、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一、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 physical factors 经济因素 economic factors社会因素 institutional factors(一)自然要素 1.气候climate,2.地质geology,3.地貌relief surface,4.水文hydrography,5.土壤soil 6.植被vegetation1)资源禀赋2)经济体制(三)社会要素1.政策及规章制度2.政府机构设置3.法规系统4.风俗习惯5.宗教6.教育1.政策及规章制度政策的持续性与变动性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土改阶段(土地私有制)合作化阶段(由私有向集体公有转变)人民公社阶段(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股份合作制2.政府机构设置The organisation capacity and assignment of power at various levels affect land resources according to their policies for land.1986年8月国家土地管理局,全国构建从国家到省(区、市)、市(地)、县(市)、乡(镇)五级土地管理机构,把土地管理的主要权力交给了市、县政府。市、县政府享有土地的收益权和处置权改革背景:上世纪80年代初耕地急剧减少:平均每年减少 700 多万亩,1985年当年则减少了1500多万亩!1.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制度;2.建立建设用地计划管理制度;3.建立建设用地审批管理制度,各级政府部门确定建设项目用地数量、质量和位置,控制占用耕地;(建设用地分级管理,限额审批,县有审批权)4.建立了土地开发复垦管理制度1998年4月成立国土资源部。整合了国家土地管理局、地质矿产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实现包括土地在内的自然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从体制上确立国家统一管理的模式。改革背景及原因:1986年的改革使市、县政府享有土地的收益权和处置权,而国家和省级政府的权力受到严重削弱。1997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开展土地大清查显示:1997年全国非农建设用地为 202 万多公顷,其中102.44万公顷来源于耕地,而依法批准的仅占总面积的75%;闲置土地达11.65万公顷,其中54%为耕地。1986-1998年,全国耕地净减数达到7000多万亩,年均约600万亩改革方向:土地统一管理,土地管理的主要权力上收到国家和省级政府,主要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批权、农地转用批准权和土地征用权,实际上是农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总量控制权。收权后,大大加强了国家和省级政府对土地的用途管制,为严格保护耕地创下了新的体制基础。2004年后,国家土地实行省级以下垂直管理。改革背景:统计显示,1996 年我国共有耕地 19.5亿亩,到2002年底减少为18.89亿亩,平均每年减少1000 余万亩。原因:地方土地管理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隶属于地方政府,对本级政府违法问题缺乏制约机制,难以保证土地执法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地方政府成为土地违法的主体。3.法规1986年6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经六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于同日正式颁布。1988年12月,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对1986 年6月 25 日颁布的土地管理法进行部分修改。1991年1月,国务院发布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自当年2月1日起施行。1997年3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次立了土地犯罪条款,即破坏耕地罪、非法批地罪和非法转让土地罪。1998年8月,土地管理法再次修订,并经九届人大常会审议通过;1999年1月9日,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正式实施,新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与其同步实施。2003 年7月,经全国人大有关部门认可,土地管理法部分内容将进行修改,主要集中在集体土地流转和征地制度改革两方面。国土资源部为此专门成立了法律修改小组。二、土地集约利用(一)土地集约利用的涵义源于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在地租理论中对农业用地的研究,是指在一定面积土地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土地上获较小面积土地上获取高额收入取高额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土地集约利用的具体涵义1)土地投入的提高;2)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优化;3)土地产出率的提高;4)土地使用强度的提高;5)土地利用率的提高。本质涵义是充分挖掘土地资源的经济供给潜力,使土地投入产出比和土地利用率达到最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多数学者的观点:以合理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通过增加存量土地投入、改善经营管理等途,不断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概念不统一: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前提和实现途径的看法基本一致,但对于具体目标是仅注重经济效益还是综合效益最大化以及是否认为集约利用是一个相对概念(相对于特定时段和特定区域)等尚存在一定分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前提:土地利用宏观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指导思想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加存量土地投入、改善经营管理 综合效益:资源效益(物尽其用,用尽其利)、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效率高)、社会效益(资源利用公平公正)和生态效益(生态破坏小且污染少)。郑新奇: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在特定时段、特定区域的一个动态、相对的概念,意指在现期和可以预见的未来条件下,在满足城市发展适度规模、使城市获得最大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基础上,以城市合理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通过增加存量土地投入、改善经营管理等途径,不断提高城市土地的使用效率,并取得更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综上:集约利用是相对的、动态的概念集约利用具有区域性基于城市发展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现状基础 有一个合理限度问题报酬递减规律作用 并非投入越多越集约,即单位面积土地上资本和劳动投入量(集约度)指标并非越大越好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涵义1.土地产出高效化,即不断增加存量土地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及产出率,获得土地产出的最大化。2.土地布局和土地结构合理化,即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之间高效协作,使城市健康高效发展。3.土地利用效益的综合化,即城市土地利用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体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应的统一。(二)土地非集约利用的主要表现1.土地闲置土地闲置率1997-2003年全国城镇用地面积合计增156.98,而同期城镇非农业人口只增长了40.40。,人地发展不匹配预示着城市土地的非完全利用。截至2004年底,全国共有闲置土地107.93万亩,空闲土地84.24万亩,批而未供土地203.44万亩,合计395.61万亩,占城镇建设用地总量7.8。2.土地单位产出偏低以深圳为例,2004年深圳单位土地产出为1.75108元/km2,在全国已是很高水平,但较之国际水平仍有很大差距,如仅分别是香港和东京的1/8和1/10。3.城市扩张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如浙江省1998-2001年全省县(市)级以上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率为15.31%,而同期GDP年均增长率为10.48%。(三)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1.土地利用的系统性自然生态基础经济社会基础农户单位土地适宜性和限制性空间分异人口及就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实施管理地方政府气候水文土壤地质生物地貌科技与文化政策因素经济结构 经济效益经济总量政策制定制度建设法规完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市场规范科技推广执法监督规划实施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经济增长解决就业开发保护投入增加用途替换技术启用观念更新增加收入增加产出中央政府生产实践宏观调控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利用主体及主要手段和目标2.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1)土地利用适宜性与限制性及其时空分异 土地适宜性和限制性及其时空分异是影响土地集约利用及其水平高低的前提条件,而不遵循其适宜性和限制性特点的集约利用也必定不能获得最大化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益。(2 2)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其区域差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其区域差别 1)人口: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及其分布 在人多地少、人地关系较为紧张的地区,由于土地资源稀缺程度较高,土地利用较为集约2)科学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上限和自然生态上限而突破既有水平下的投入强度限制通过改变工艺提高土地利用程度、产出效果和改善持续状况。3)文化习俗主要通过用地观念和传统对人们土地利用行为方式产生影响。4)政策制度性因素 国家的宏观调控,如农地制度、农业经营组织、经营方式等微观方面的问题,也有农业投入、农产品价格、流通、工农关系等宏观政策方面的问题。5)经济总量 经济总量及其与人口比较得到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区域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而资本市场发育状况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所在地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物质基础。6)经济结构主要通过产业结构影响土地集约利用。产业结构粗放与否主要看其在更大区域甚至全国范围内的优势与劣势、现状产业结构是否与其区域定位以及在全国分工一致、是否与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而不一定千篇一律将初级的、资源利用型的产业用地界定为不集约土地利用。7)经济效益为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经济动力 土地集约利用归根结底在于投入增加,而其中的经济效益如何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投入增加的“量”。3.不同土地利用和管理主体(1)中央政府宏观指导和调控土地集约利用,为土地利用营造集约经营的经济社会环境。1)土地利用目标v经济发展v社会进步,如社会公正、社会和谐等;v资源安全如粮食安全v生态安全如人地关系协调发展2)宏观调控手段v政策制订产业政策、区域政策、资源环境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科技政策等v制度建设市场制度、产权制度和规划制度v相关立法(2)地方政府宏观指导和调控土地集约利用,为土地利用营造集约经营的经济社会环境。2)管理手段规范市场推广科技实施规划执法监督1)目标经济增长解决就业;开发保护3)地方政府管理不善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干预往往会扭曲土地市场供求关系,改变要素的相对价格,从而影响土地集约利用效果对政绩的过分追求土地财政土地粗放利用在经营城市土地过程中为实现短期收益最大化,大力进行土地批租,导致政府土地经营行为的短期化。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为了吸引投资而压低工业用地价格,其结果导致投资者占用过多的工业用地,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3)具体农户或单位理性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目标:增加产品产出和经济收入手段增加投入应用科技改变土地用途更新观念1.指标设计的原则1)全面性 指标体系要涵盖土地集约利用的各个方面,以便对其进行全面的系统研究和评价;2)可比性 指标选取要反映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在各城市之间的普遍适用性,考虑国际通用性和城市、地区间的可比性。3)可操作性 各指标的统计记录要完整,数据本身要准确、易获得。4)动态性 考虑土地集约利用的动态发展趋势。5)独立性 尽量排除密切相关的指标。(四)土地集约利用常用的评价指标2.指标设计方法目标法逐点、逐级细化土地集约利用目标,在每个目标或每组目标下选取若干指标,而目标则体现在概念或涵义的界定上。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为例:资源效益物尽其用,用尽其利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效率高社会效益资源利用公平公正生态效益生态破坏小且污染少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目标土地利用程度分析土地投入产出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程度结构和布局投入水平经济效益人口负荷城市总容积率城市各主要用地类型所占比重人均居住用地面积地均固定资产投入地均基础设施投入地均第二三产业GDP建设用地与第二三产业GDP增长弹性系数建设用地与城市人口增长弹性系数城市总建筑密度土地闲置率商品房空置率人均园林绿地面积地价地均环保投入建设用地与固定资产投入增长弹性系数城市用地扩张系数地均GDP1)土地利用程度指标城市总建筑密度:城市地域范围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地总面积(房屋首层占地的面积)与城市用地总面积的比值。城市总容积率:指城市地域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城市用总地面积的比值。一般越高越集约,在过高则带来一系列负效应,因此,应考虑适宜值作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上限。人口负荷 指单位土地面积上作居住的人口数。在一定限度内,城市的人口负荷越高则人均用地越少,表明土地利用越充分,越集约,但超过限度,又会造成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紧张,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导致不集约,所以要做具体的分析。土地闲置率 闲置土地面积占用地总面积的比例 直接反映激越水平的高低。另外,商品房空置率指标也可以反映土地利用程度。建设用地与城市人口增长弹性系数 指城市人口比上年的增长率与建设用地比上年的增长率之比值,反映土地集约利用动态发展趋势,从城市土地使用强度变化的角度反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潜力。建设用地与城市人口增长弹性系数=人口变化率/建设用地变化率城市用地扩张系数 城市建成区面积与上年相比增加面积的比例,反映城市用地外延扩张的强度和趋势。一般,该值越低,某种程度上表明城市土地注重内部潜力挖掘,集约利用水平高。城市用地扩张系数=(本年建成区面积-上年建成区面积)/本年建成区面积 2)土地利用结构指标土地利用结构表现为数量结构(比例结构)与空间结构两方面,其评价主要由建成区各类用地面积来反映用地比例的协调程度。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是提高利用效率的前提,又是整个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城市各主要用地类型所占比重 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间接地决定着土地集约利用的整体水平,对该指标的大小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关系应做具体的分析人均居住用地面积: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人口局级规模是否协调一致。人均居住面积过大,则城市土地利用状况总体粗放,过小,则由于过度利用而带来负效应。我国小康社会标准:35平方米/人3)土地投入指标地均固定资产投入。对土地投入程度的经济数量上的总体衡量和反映;该值越高,其投入量越大表明土地的集约度越高。资料的获得:统计年鉴 固定资产投资项地均基础设施投入。其投入量越大,配套设备完善程度越高,则城市各项职能发挥得越好,城市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也就越好,即集约利用水平越高。资料的获得较难,基础设施资金没有单列,可以用各项基础设施的状况的间接反映指标,如城市铺装道路面积、城市基础管道面积(水、气、光缆)等。建设用地与固定资产投入增长弹性系数 指城市固定资产投入比上年的增长率与建设用地比上年的增长率之笔,反映土地集约利用动态发展趋势,从土地投入强度变化的角度反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潜力。建设用地与固定资产投入增长弹性系数=固定资产投入变化率/建设用地变化率地均环保投入。是维持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保障,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资料的获得较难,环保投入资金没有单列,可以用各间接反映指标,如城市污水处理率等环评指标。4)土地产出指标 地均GDP、地均利税、地均工业产值、地均第二、三产业产值、地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地价 从微观看,城市土地的价值高低是影响城市土地集约程度的最重要和直接因素之一;从宏观角度看,城市的聚集效益是影响土地价值的决定因素,是促进成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杠杆,可以间接的表明城市土地的经济产出。改值越高,集约利用水平越高。建设用地与第二、三产业GDP增长弹性系数 指城市第二、三产业GDP比上年的增长率与建设用地比上年的增长率之比值,反映土地集约利用动态发展趋势,从城市土地经济效益变化的角度反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潜力。建设用地与第二、三产业GDP增长弹性系数=第二、三产业GDP变化率/建设用地变化率指标类型指标类型指标名称指标名称土地投入水平地均总投资额地均固定资产投入土地经济产出效益地均GDP地均财政收入地均税收土地利用程度容积率人口密度地均就业人口土地闲置率商品房空置率城市人居环境人均居住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土地市场化程度经营性用地招拍挂比例城市发展土地资源耗费程度城市化率与用地增长弹性GDP与用地增长弹性3.综合指数法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步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核心指标标准化确定核心指标权重构建指数公式与评判标准专家咨询法级差标准化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等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程度结构和布局投入水平经济效益人口负荷城市总容积率城市各主要用地类型所占比重人均居住用地面积地均固定资产投入地均基础设施投入地均第二三产业GDP建设用地与第二三产业GDP增长弹性系数地价集约利用潜力建设用地与城市人口增长弹性系数Y为指标标准化值;x为指标标准值;xmax实测最大值;xmin实测最小值核心指标标准化指标标准值确定的原则(1)参考国内外同类发达城市的水平,同时又要考虑到国内外相关城市经济实力与发展水平的差距,还要考虑城市土地利用的需要与可能,合理确定标准值。(2)有国家标准的尽量采用国家标准,并参照地方标准调整幅度范围;没有国家标准的,参照地方标准,即省或市级标准(3)即没有国家标准也没有地方标准的,参照全国或同类城市的一般水平,加上一定的调整幅度(4)以近几年的各评价指标的平均值作为指标的下限值,以土地规划、城市规划、环保规划等规划期末的指标作为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的上限值。影响因素核心指标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土地利用程度0.3106人口负荷0.1592城市总容积率0.1514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合理性0.2320城市各主要用地类型所占比重0.1420人均居住面积0.0900投入水平0.1033地均固定资产投入0.0573地均基础设施投入0.0460土地利用经济效益0.1884地均第二三产业GDP0.1182地价0.0702土地集约利用潜力0.1657建设用地与第二三产业GDP增长弹性系数0.0741建设用地与城市人口增长弹性系数0.0916确定核心指标权重等级指数状态描述1 0-2高度粗放城市土地利用系统服务功能几近崩溃:用地结构、空间和强度配置极不合理,经济效益差,生态效益破坏大,社会问题大,集约利用潜力巨大2 2-4中度粗放城市土地利用系统服务功能严重退化:用地结构、空间和强度配置不合理,经济效益较差,生态效益破坏较大,社会问题较大,集约利用潜力很大3 4-6一般集约城市土地利用系统服务功能已有退化:用地结构、空间和强度配置较不合理,经济效益一般,生态效益受到一定破坏,社会问题显著,集约利用潜力较大4 6-8中度集约城市土地利用系统服务功能较为完善:用地结构、空间和强度配置较为合理,经济效益较高,生态效益收到较好保护,社会问题不显著,集约利用潜力尚未充分挖掘5 8-10 高度集约城市土地利用系统服务功能完善:用地结构、空间和强度配置合理,经济效益达到最佳,生态效益受到很好保护,基本无社会问题,集约利用潜力得到充分挖掘结果分析(1)我国城市集约利用水平较低,全国平均为4.36,处于一般集约状态,其中上海为6.66,其次是石家庄,为6.31,二者出于中度集约水平;乌鲁木齐最低,为2.97,出于中度粗放状态。(2)明显的区域性东部最高,平均为4.63,其次是中部,平均为4.62,西部最低,平均为3.87。等级指数状态描述1 0-2高度粗放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服务功能几近崩溃:用地结构、空间和强度配置极不合理,经济效益差,生态效益破坏大,社会问题大,集约利用潜力巨大2 2-4中度粗放 天津、贵阳、昆明、长春、南宁、济南、呼和浩特、海口、银川、乌鲁木齐 103 4-6一般集约 长沙、南昌、合肥、深圳、成都、广厚、福州、郑州、南京、杭州、哈尔滨、南宁、北京、太原、兰州、重庆、西安、沈阳、武汉 19个4 6-8中度集约上海 石家庄5 8-10 高度集约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服务功能完善:用地结构、空间和强度配置合理,经济效益达到最佳,生态效益受到很好保护,基本无社会问题,集约利用潜力得到充分挖掘三、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1.定义土地的利用不能对后代的持续利用构成危害,即土地的利用既要满足当代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又不妨碍后代人的生存发展的需要。“需要”是多样的,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群体具有不同的价值观,“需要”是不一样的。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原则生产性(保持和加强生产/服务):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加强生产服务而提高其生产潜力稳定性(减少生产风险程度):改善土地生产的生态条件进而保证生产的稳定性保护性(保护土地资源的潜力和防止土壤与水质的退化):即不能因为生产或高产而破坏水土资源可行性(具有经济活力):即生产与经济要双向持续发展,不能高产出穷村可承受性(社会可以接受):必须考虑社会的可承受性。2.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土壤、地形、水资源、植被等(2)经济因素(3)技术因素(4)管理因素 各项政策和规章制度3.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1)可持续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在评价目标的绝对性:第一,系统的结构稳定性第二,系统的动态性第三,系统的综合有效性,满足这三方面的要求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条件。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标准的相对性: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区域的价值观、文化观、发展水平、消费水平的差异,确定绝对的评价标准是不可能的,任何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都会带有历史的、区域的局限性。其评价标准的相对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度量指标的多样性。对特定土地利用系统采用不同的度量指标可能会出现不同,甚至相悖的结论。第二,社会文化的差异。不同的利用主体对土地利用持续性的认识存在判断价值的差异。第三,区域的差异。不同自然地理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对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目标也存在差异。3.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目标法,分析土地持续利用的目标,解析影响目标实现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选择各影响因素下的具体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土地供给与保障耕地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用地供给土地集约利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农业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土地市场利益与贡献土地市场运行房地产市场运行土地生态土地退化土地受害程度土地保护生态建设(1)国土资源部信心中心研究成果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探索与实践一级二级三级土地供给与保障粮食生产能力耕地面积单产水平建设用地供给建设用地面积第二三产业GDP总值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城镇人口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新增建设用地/规划用地土地集约利用二级三级指标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人口负荷容积率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入单位面积基础设施投入地价地均GDP城市主要用地类型比例人均居住用地面积城市人口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GDP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农业用地集约利用垦殖系数复种指数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粮食(谷物)单位面积产量畜产品产量土地市场二级三级指标收益与贡献土地出让价款土地出让价款对GDP的贡献房地产业对于经济的贡献土地市场运行招拍挂比例单位面积招拍挂价款招拍挂面积地价与GDP弹性系数地价与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弹性系数房地产市场运行待开发面积与本年完成开发面积比值购置土地面积商品房空置率房价与GDP弹性系数房价与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弹性系数土地生态二级三级指标收益与贡献土地荒漠化面积水土流失面积土地污染面积土地盐渍化面积土地受害程度风、水、旱等灾害受灾面积与受灾程度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受灾面积和受灾程度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受灾面积和受灾程度土地保护自然保护区面积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率土地整理复垦面积基本农田面积生态建设土地荒漠化治理面积土地污染治理面积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土地盐渍化治理面积(2)傅伯杰 陈利顶 蔡运龙 李秀彬等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可持续利用研究1)评价指标的选择:以持续土地管理评价纲要(FAO 1993)提出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五项原则为依据,考虑到影响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最根本因素是土地利用者(人)和利用对象(土地)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另外添加协调性指标,即选择土地生产力、生产稳定性、资源保护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和协调性六项评价指标。2)评价指标的定量化对比法 将研究区域的某项指标与上一级区域(自然区或行政区)对应指标的平均值进行对比,如果比值大于1,则说明研究区域该指标优于背景区的平均水平,则该指标具有相对的持续性。土地生产力指数Pik:以土地产出GDP作为土地生产力的基本指标来计算,Gik为第i地区k年GDP;为i地区上一级行政或自然单元第k年GDP平均值。生产稳定性指数Sik:以土地产出GDP变差系数作为衡量土地生产稳定性基本指标来计算,Gk为第i地区k-1、k、k+1年GDP滑动平均结果;为i地区上一级行政或自然单元第k年SVk平均值。耕地资源保护指数CLPik:以耕地资源数量作为计算耕地资源保护的基本计算指标,LMik、LMik-1分别表示i地区第k年、k-1年耕地资源面积,CVk表示i地区上一级行政或自然单元第k-1年到第k年耕地资源面积变化的平均值。CLPik=(CVik/CVk)100 CVik=LMik/LMik-1经济可行性指数EBik:以土地投入产出比作为经济可行性的基本指标,EOik EIik为第i地区k年土地经济产出和经济投入,为i地区上一级行政或自然单元第k年土地投入产出比平均值。公平性指数Eik:从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两个方面来计算。代内公平用基尼系数来计算,代际公平用GDP增长年变化率与贴现率的对比值来计算,贴现率可采取一年流动资金贷款利率。PCik、dik、rik分别表示第i地区k年人均GDP、GDP增长年变化率、一年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年变化率,为i地区上一级行政或自然单元第k年公平性的平均值。协调性指数Hik:区域协调发展性与资源保护程度和地均GDP增长成正比,与人口增长、污染物排放呈指数正、负相关关系。PCLMik、PCLMik-1为第i地区k、k-1年人均耕地资源面积,DGik、DGik-1为第i地区k、k-1年地均GDP,PGik、PGik-1为第i地区k、k-1年人均GDP,为i地区上一级行政或自然单元第k年HVik比平均值。(3)综合评价模型(4)综合判断标准类型指标可持续强可持续S150弱可持续100S150不可持续不可持续100S50极不可持续S50(5)案例项目9192939495权重生产力1501201541621680.09生产稳定性808586901020.01耕地保护性9990951071200.00经济可行性65707885950.50公平性1351401431521680.23协调性82901201321520.17持续性91.7994.15107.01 115.38 128.12结束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