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剖析

上传人:208891****657173 文档编号:232040934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 页数:136 大小:1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剖析 对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进行评估,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原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在对高等专科教育的性质、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进行大量深入研究之后,为加强宏观管理,规范办学标准,形成专科特色,当时设计了两个评价方案,即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价方案和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工作优秀评价方案,并在1996和1997年在湖南等四省市开展了合格评价试点,在沈阳电力专科学校进行了优秀评价试点。1998年后,教育部在管理体制上作了调整,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并入高教司,与原高教司管理的高等专科教育实行三教统筹,统称高职高专教育。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高职高专教育推入了大力发展的快车道,从此,高职高专教育的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21年,教育部提出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越是在事业规模快速发展的时期,越要更加重视培养质量。要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制度。为此,在这之后组织实施的21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建设计划中又设立了教学评价研究课题,并于2021年提出了初步的研究成果。2021年,为了加强对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的质量监控工作,教育部党组决定,从2021年开始,在高等学校中建立五年轮的高校教学工作评估制度。从此对高职高专教育妁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正式拉开帷幕,成为推动高职高专教育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宏观管理手段。如何科学客观地建立评估方案,将是能否成功实现上述目的的重要前提。 评估的目的和性质 进行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的根本目的和总目标是,落实人才培养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全面提高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并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因此,就本评估性质而言,一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不是学校全面评估,不是学校综合实力评估,关注的是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教学效果。二是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性评估。整个方案贯穿始终的是创新和特色,重在如何通过改革和建设,开拓创新,形成特色。三是条件、过程和结:果评估相结合,属于诊断性评估。不仅控制输入和输出,还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对培养过程中各主要环节达到或偏离目标的程度进行诊断,找到原因以达到优化培养过程的目的。四是强调学校自我评估。要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估工作指导思想,由被评学校全体师生对照评估方案各项指标,全面检查本校人才培养工作,找出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提出自我整改措施,并加快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从而推动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是实现评估目的的前提和最终落脚点。五是注重专家实地评估。“纸上得来终觉浅”,不身临其境地深入感受学校的一切,包括校园环境、图书馆、教室、教学实践场所和设备,与校长、教师、学生面对面交流,特别是体会那些无形的积淀下来的特有的东西如氛围、所谓校风、学风等等,就对学校给出怎么样的评估结果,简直是不可想象的、轻浮的和不负责任的。 综上所述,该评估的性质有别于许多社会和教育研究机构对高校的评价性质。不同的评估,由于设计思想不同,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角度和重点不同,导致其结果也大相径庭。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评估指导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评估结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该评估的公正性、科学性、客观性究竟如何,有赖于评估者对该类教育的研究深度、该研究得到大众认可的程度和不受商业利益左右始终科学的负责任的评估态度。 评估目标(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忠实地贯彻本评估的根本目的、实现总目标是制定评估目标体系的核心原则。总目标的实现是通过由若干分目标及其子周标组成的目标体系来实现的。评估的实施过程就是通过将这个目标体系转化为指标体系,并对各个指标达标程度进行测定,最后综合给出评估结论的过程。因此,如何科学客观地将总目标分解为具体目标,并按其对总目标实现的重要性,给予权重系数,是实现评估目的的重要环节。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在制订中遵循了以下几项重要原肘, 首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要遵循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21世纪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要求,在符合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力求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的特有规律,反映现阶段我周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基本经验与发展趋势,并鼓励学校从买际出发办出特色。 其次,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要推动高职高专学校以就业为导向,正确定位。评估方案的设计要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教育办学方针。要考察学校是否把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全面贯穿在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全过程中,并最终落实在就业率上。就业率虽然未列为重要指标,但要作为确定评价结论的主要依据。例如,有较高的就业率应该是优秀学校的必要条件;当就业率低于平均水平时不能评为良好学校。通过评估,引导学校的办学方向逐步转到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和培养实用人才的方向上来。学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学校管理机制,努力探索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第三,注重规范与建设。在所有100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中,大部分是近十年新建或新升格的学校,特别是近几年新升格学校,规范和建设的任务更加繁重。通过把评估重点放在教学建设和建立规范标准上,也充分体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估工作指导思想。 评估指标体系的指标构成 该指标体系由三级组成,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15项,三级为观测点36个。 其主要内容是: 办学指导思想。包括学校定位与发展规划,教育思想观念,教学中心地位和产学研结合。 师资队伍建设。包括学生与教师比例,双师型教师比例和专任教师结构,兼职教师数量与结构,师资质量,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 教学条件与利用。包括教学用房及辅助用房状况,教学仪器设备状况,图书馆及校园网状况,体育运动设施,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职业技能鉴定,教学经费保证,学费收入用于教学经费比例。 教学建设与改革。包括专业设置,教学计划,专业教学改革试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实践训练体系,职业能力考核,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包括教学管理、学生管理队伍,教学规章制度与执行,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效果。包括学生专业技能和能力,学生必备理论知识掌握,学生素质,就业率和社会对毕业生综合评价。 为了鼓励创新和特色,特设一个附加指标,特色与创新项目。 该体系没有对15个二级指标给予权重,但设计了重要指标。将其中体现高职高专特色的8个指标定义为重要指标,实际上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权重安排。 高职高专评估强调的这八个重要方面是: 产学研结合这是高职高专教育的办学理念、指导思想和必由之路,应体现在人才培养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中。 双师素质教师和兼职教师建设前者是关键,没有技术应用能力强、职业技能熟练的教师,培养;不出技术应用能力强、职业技能熟练的学生;后者是必要的补充,建设一支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要两条腿走路,仅靠学校自己培养和引进是不够的,还要尽可能利用社会资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真正实现产学合作培养人才。 实训基地各专业应基本均有实训基地(校内为主,校外为辅,鼓励共建),具有良好的实践环境和条件,并和劳动部门合作,建有职业资格鉴定站或培训点 专业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的设置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面向市场需求的首要环节,是社会需求与高职高专教学目标的结合点。依据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能力及就业要求为主线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至关重要。 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这是高职教育改革能否向纵深推进,并一举突破本科压缩型、形成自身特色体系的关键所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要突破以学科系统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一本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强调在做中学,练中学,理论更多的通过与实践相结合而习得,能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相接轨,要结合起来做,力争实现“双证书教育制度”。 职业能力训练职业技能和能力训练要安排较多的时间,探索建立更科学、更系统、更成熟、更具效率的和理论教学相融合的实践训练体系。 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变他控为自控,是评估的终极目标。 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体现校内教学效果。检验对人才培养全过程质量控制后的产品质量与原定人才目标的一致性。检验所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效性。 评估的具体实施 为保证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的顺利实施,建立权威、公正的专家队伍,制订科学、严谨的评估工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专家组成员不仅应熟悉高职高专的教育规律,还应在高等教育评估方面有一定造诣,和具有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能够公正、客观地给出判断。其次,对专家进行培训是做好评估工作的重要环节。培训的目的是,能使专家们全面准确深刻地认识各项评估指标的内涵,并在给分时能按照统一的尺度把握,从而保证评估的公正性。为此,培训的安排除了举办培训班外,还将各专家组长组成专家组对第一所学校进行了评估试点,统一思想、标准和尺度。 为使评估实施有章可循,教育部着手制定并公布了包括评估原则、评估程序、学校自评、学校应准备的各项信息等多种材料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指南、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工作细则等文件,使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评估工作规程更加科学、严谨。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指南(试行) 一、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1.开展高职高专院校评估工作,是通过系统总结人才培养工作,肯定成绩,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并实施整改方案;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和定位,规范办学标准,自觉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自我保障和监控机制;总结优秀学校的办学经验,树立典型,不断增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的内在动力;发挥评估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规范、导向作用。 2.通过评估工作的实施,逐步建立国家、省级高职高专教育评估制度、质量保障机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制度;积极探索中国高职高专教育评估理论和制度体系;改善与加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宏观管理,促进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3.通过评估工作的实施和评估结果的公布,发挥社会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支持与监督作用,为用人单位择人用人提供信息依据;促进学校主动服务社会,把满足用人单位、家庭、学生的社会需求作为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基本依据。 4.应对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我国加入wto的挑战,推进高职高专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二、评估的指导思想 以_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的统一,以能否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作为评价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基本标准,引导学校从实际出发,准确定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 三、评估的工作方针 评估工作要始终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通过评估,加强学校的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使人才培养工作上一个新水平。评估要抓住重点,边评边改。要防止在评估过程中作表面文章和形式主义的做法。 四、评估的基本任务 评估的本质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标准,运用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即对学校教育目标和标准适应社会需要的程度和人才培养工作达到教育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作出价值判断。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基本任务是,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办学标准和质量标准),按照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通过系统地搜集学校的主要信息,准确地了解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作出判断,形成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评估结论。 评估的核心是建立标准(办学标准和质量标准),评估指标体系是标准的分解,指标是标准某一方面要求的具体化或行为化的体现。由于现行方案是一个试行方案,需要通过评估实践不断加以完善。 评估的关键是通过系统地搜集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信息,在准确地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分析,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评估的结果是形成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对学校具有规范、激励、导向作用,体现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满意程度的具有一定权威性的评估结论。 五、评估的依据 1.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依据。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新时期教育方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 2.教育科学依据。遵循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规律,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 3.管理科学依据。遵循高等教育管理、评估理论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管理、评估理论,重视全面质量管理和系统方法在高职高专教育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4.工作依据。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指南(试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工作细则(试行)等文件,是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和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的现实状况制订的评估指导性文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开展评估时,可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坚持评估方案标准的前提下,制定本地区的评估实施方案。 六、评估的原则 1.学校内部自评与外部专家评估相结合。专家评估与被评学校学生和教师对本校评估相结合。通过内外结合的评估,有效地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2.条件、过程、目标、结果相结合。既要重视“硬件”条件,更要注重“软件”建设;既要重视过程,更要重视结果,即更加重视学校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工作的结果是否符合社会需要和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3.全面评估和重点评估相结合。评估一定要抓住重点,对重要指标要予以特殊控制。 4.静态评估和动态评估相结合。既重视学校的现实状态,更要重视其与时俱进的状况,重视其发展过程的进步程度与今后的改革发展趋势。 5.符合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评估工作关注的基本要点是三个“符合度”,即学校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符合社会、学生需要和国家规定的程度;学校实际工作状态符合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学校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符合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抓住三个“符合度”,有助于实现学校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防止千校一面的趋同倾向。 6.规范性和创造性相结合。在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和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强调学校开拓创新,办出特色。 7.注重客观、科学、民主、公正、效率和效益相结合。 七、评估的程序 被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列为当年评估对象的学校按如下程序开展评估工作: 1.学校自评,并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交自评报告及相关材料一式10份。 2.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组成员对被评学校上报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核。 3.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组到学校进行现场考察评估,形成专家组与被评院校及其上级主管部门交换意见的考察评估反馈意见以及向省级评估委员会提交的评估结论建议和评估工作报告。 4.省级评估委员会审议专家组评估结论建议,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结论建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后,向社会公布评估结论。 5.学校根据公布的评估结论和专家组的考察评估意见制定并实施整改方案。 6.教育部将组织专家组不定期对省级评估结论进行抽查,并公布抽查结果。同时,教育部将适时组织开展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评估工作,达到标准者由教育部正式确定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八、学校自评工作 参评学校要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和评估方案要求,切实做好自评工作。自评工作要与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不应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自评工作重点要放在加强学校的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 1.组织干部、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有关评估的文件,准确理解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基本精神,掌握各评估指标及观测点的内涵与等级标准,以及学校特色或创新项目要求。 2.认真回顾总结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管理发展的成果、经验和特色,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解决的对策,制订整改的方案和措施,把“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落到实处。 3.按评估指标、观测点的等级标准和特色或创新项目要求,系统地搜集、整理、提供主要信息。提供的资料可分两类:一是各评估指标的依据材料,需单独成卷供专家组审阅;二是其它背景材料和原始材料需列出目录备查。 4.组织校内专家和干部、教师,按评估指标和观测点的权重系数进行分项自评赋分,并提出各二级指标的自评等级建议。必要时,组织专门小组,系统总结学校改革创新成果,确定学校特色或创新项目,撰写特色或创新项目的论证报告。 5.填写学校自评结果汇总表和学校分项自评结果一览表(内容包括指标名称、自评等级、评定该等级的依据说明、证据或佐证资料目录四个方面)。 6.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由学校党政领导审定,最终形成学校的自评报告。自评报告一般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学校概况(沿革与现状);(2)自我评估(包括在改革、建设、管理、发展总体上取得的成果和自评结果);(3)特色或创新项目的简要说明;(4)存在的主要问题;(5)整改方案、思路及措施。 7.自评材料和数据的准备应本着实事求是、少而精的原则,充分体现针对性、原始性、真实性,不允许临时突击修改原始材料和数据。对于修改原始材料和数据的,一经发现并核实,将严肃处理。 九、学校搜集整理提供的主要信息1.学校基本状态信息 (1)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组成人员基本状况一览表(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学位、职务、职称、任职日期、分管工作)。(2)学校党政机构设置一览表。 (3)全校按部门排列的党政中层干部一览表(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学位、职务、职称、任职时间、分管工作、兼课周学时)。 (4)全校有教师任职资格的专任教师名单(按系部分专业填写,含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学位或在读学位、职称;承担的教学任务,分公共课与基础课、专业基础与专业课、实践课教学三类,任课周学时,是否具有双师素质,教学或科研成果等)。 (5)全校分专业、年级、班级、带学号的学生名单。(6)全校现行课程表(含实践环节)。 (7)近二年学校上报的普通高等学校基层报表(复印件)。(8)近二年学校上报的年度教育事业费决算(复印件)。 (9)全校非专任教师名单(按双兼挑、返聘及外聘的公共与基础课教师、从企事业单位聘用的从事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的教师分类分专业填写)。(10)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一览。 2.按评估指标要求提供的主要信息(主要提供原始材料)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信息1.办学指导思想1.1学校定位与办学思路 1.学校教育事业“十五”发展规划2.近二年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3.近二年学校制订的重大改革方案 4.近二年学校制订的向教学倾斜的政策文件 5.近二年开展教育思想学习研讨的情况和效果原始资料 1.2产学研结合 1.学校(专业)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专业指导)体(机)制的文件2.近二年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计划与总结3.近二年学校产学研结合主要成果的原始资料4.学校在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的协议书2.师资队伍建设2.1结构 1.青年教师按专业(含专业基础)、基础、公共课分类的学历学位结构统计表2.学校专任教师按专业(含专业基础)、基础、公共课分类的职称结构统计表3.全校分专业的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专任教师名单(标明是否具有双师素质,双师素质教师须标明专业实践经历、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与工作量、参与企业科研培训状况) 2.2质量与建设 1.“十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2.分专业的专业带头人、教学与科研骨干教师名单3.教师工作规范 4.校内教师教学检查与评价(含学生评教)的原始资料5.教师科研(含教学研究)立项及获奖情况一览表6.教师参加业务进修、学位进修、实践进修情况一览表3.教学条件与利用3.1教学基础设施 1.全校教学仪器设备一览表(注明使用专业、功能、购入时间、技术水平、价值和利用率) 2.全校语音教室一览表(含数量、座位数、利用率) 3.全校计算机装备状况一览表(按用于教学和管理分类统计,标明牌号型号)4.近二年图书馆的分科类藏书与流通量及其适用状况统计表5.图书馆管理制度 6.全校体育器材实物与价值的统计表 3.2实践教学条件 1.分专业配置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一览表(标明实训项目和利用率)2.分专业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标明实训项目、实训时间、效果)和校企协议 3.劳动部门批准设置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或培训点一览表及批准文件 3.3教学经费 1.学校当年的教学经费预算及执行情况 2.学校近二年年度教育事业费、专项资金拨款文件3.学校自筹经费情况及资料4.教学建设与改革 4.1专业 1.全校专业设置一览表(含专业名称、设置时间、分年级的学生数)2.近二年人才需求与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及其原始资料3.学校各专业现行教学计划,理论与实践课程必备的教学文件 4.国家、省、校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一览表(注明批准时间和试点实施起始时间)及批文复印件 5.各试点专业的教改试点方案与实施计划6.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阶段总结 4.2课程 1.全校分专业的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与本学期授课计划 2.近二年学校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试模式改革的相关资料3.全校按专业、课程分类的使用教材一览表,标明选用或自编、出版单位与年度、是否为高职高专教材(规划教材)和获奖教材(发奖单位)4.各专业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及其学时数统计表 5.近二年已开出选修课一览表(含课程名称、学时数、选修人数及其专业、年级) 4.3职业能力训练 1.近二年学生实验报告、实习报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训成果2.全校分专业的实验课、实训课程开出率统计表 3.全校分专业实践课程指导教师名单(姓名、性别、年龄、专业、职称或工种等级、所在单位、专长)4.全校分专业的综合实践训练项目一览表(含项目名称、训练任务、内容、方法、学时数、开设学期、训练效果) 5.近二年学生参加社会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考试的学生名单、成绩和证书复印件 6.近二年学生参加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状况统计表(含主考单位、参考人数、通过率) 7.学校建立的职业技能测试试题库 4.4素质教育 1.近二年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阶段工作计划和总结2.近二年“两课”教学部门的年度工作总结 3.近二年文化素质教育必修课与选修课开设状况一览表(含课程名称、学时数、分专业和年级的学习人数) 4.心理咨询机构、人员及近二年的年度工作总结等相关文件和材料 5.近二年学生课外文化、科技、体育活动组织工作的年度工作总结等相关文件6.近二年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年度工作总结等相关文件7.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一览(汇编)5.教学管理5.1管理队伍 1.校、系两级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组织系统及管理队伍统计表2.就业指导与服务机构设置与人员一览 3.近二年分年度的就业服务指导工作总结等相关文件和材料 5.2质量控制1.教学与学生管理制度汇编 2.教学与学生管理采用现代管理技术的相关材料 3.学校颁发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方面的文件及实施总结 4.教学督导组成人员一览表(含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专业、曾任课程教学和管理工作年限、督导工作任务) 5.近二年分年度开展教师教学评估(含教师评教、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工作)的年度总结等相关文件和原始资料 6.学校制定的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文件7.建立教学信息反馈系统与适时调控工作的原始资料6.教学效果 6.1知识能力素质 1.近二年学生参加省或社会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等级测试状态统计表2.近二年各专业学生各门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考试成绩统计分析表3.近二年学生期末考试试卷 4.近二年毕业实践环节的有关规定及原始资料5.近二年学生分年度的素质教育工作总结6.近二年实施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状况的资料7.近二年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状况统计表8.近二年学生科技文化作品获奖情况 6.2就业与社会声誉 1.近三年分专业的招生计划、录取人数、报到人数统计表2.近三年分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年底前就业人数、就业率统计表3.近三年分专业的毕业生及其就业单位一览 4.近三年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和社会对毕业生称职状况评价的原始资料5.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就业率排名顺序的相关文件特色或创新项目 1.省内同类学校相关工作成果排序或获奖的原始资料2.同类学校对学校特色或创新项目认同的佐证材料3.学校对各特色或创新项目分别提供佐证材料目录 十、专家组评估工作1.专家组的组成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由教育部高教司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受教育部高教司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与派遣,承担赴被评高职高专院校进行实地考察评估或抽查的任务。 教育部委托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委员会为各地评估工作提供咨询和帮助。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组织评估时,可充分发挥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库中专家的作用。 专家组由学术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学管理干部、教师和比较熟悉教育评估、教学评估理论与方法的人员7至8人组成,从专家库中选调,设组长、副组长各1人。专家组成员的条件是:对高职高专教育与管理理论有较深的造诣,熟悉高职高专教育管理或教学工作;对教学评估工作比较了解,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分析能力,责任心强,作风正派。 2.专家组的工作职责和任务 (1)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对学校提供的主要信息和自评结果进行现场检查和复核,准确掌握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情况。 (2)以掌握的学校实际情况为基础,通过科学分析和民主讨论,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按评估方案分项赋分、评定等级(每个专家赋分到小数点后2位,专家组综合赋分到小数点后1位),并提出评估结论建议。(3)对学校申报的特色或创新项目,在现场复核、准确掌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通过民主讨论投票确认,必要时也可进行咨询或答辩。 (4)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进行系统分析,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形成考察评估反馈意见,并与被评学校及其主管部门交换意见。(5)向评估委员会提交评估工作报告、评估结论建议和相关材料。 3.现场评估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现场评估时间为四天。评估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包括。听取学校领导自评报告、参观教学基础设施和实验实训条件、查阅资料、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听课、座谈会、专题研讨会、个别访谈、技能测试、专业剖析等。 4.注意的问题 (1)专家组要严格按照评估方案和教育部有关规定进行考察评估。考察工作要抓住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特点和主要环节,有重点地进行。(2)评估考察意见要客观、准确、公正、针对性强,重点突出,要真正反映参评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3)进一步严肃评估考察纪律,树立良好的评估考察风气,不准受聘赴被评估学校作关于如何进行评估准备的讲座,要杜绝受礼、借机旅游等影响评估工作正常进行的不良现象发生。 二四年五月十七日 第二篇: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知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知识 01.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以下简称评估)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答:凝练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总结办学经验,整改存在问题,抓住发展机遇,实现三方受益 02.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要实现三方受益,哪三方受益。答:学校受益,培养对象学生受益,用人单位受益。 03.评估原则是什么。 答:评估专家组对学校评估,一般把握如下原则:(1)学校自评与专家组评估相结合;(2)专家评估与被评估学校的学生、教师对本校评估相结合;(3)条件、过程、目标(结果)相结合,且更加注重结果;(4)全面评估与重点评估相结合;(5)符合性与多样性想结合;(6)静态评估与动态(发展性)评估相结合;(7)工作规范与工作特色、创新评价相结合。 04.问。评估的工作方针是什么。 答。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05.问。评估体系指标中,一级指标有几个。其内容是什么。 答:一级指标有7个,其内容:(1)办学指导思想;(2)师资队伍建设;(3)教学条件与利用;(4)教学建设与改革;(5)教学改革;(6)教学效果;(7)特色或创新新项目。 06.问。评估体系指标中,二级指标有几个。其内容是什么。 答:二级指标为15个,其内容:(1)学校定位与办学思路;(2)产学研结合;(3)结构;(4)质量与建设;(5)教学基础设施;(6)实践教学条件;(7)教学经费;(8)专业;(9)课程;(10)职业能力训练;(11)素质教育;(12)管理队伍;(13)质量控制;(14)知识能力素质;(15)社会声誉。 07.问。在15项二级指标中又明确了那8项为重要指标。 答:8项重要指标是:(1)产学研结合;(2)实践教学条件;(3)专业;(4)课程;(5)职业能力训练;(6)教学质量控制;(7)师资结构;(8)就业与社会声誉。 08.问。在评估体系中一共确定了多少个“主要观测点”。其内容是什么。 答:一共确定了36个主要观测点,其内容:(1)学校定位与发展规划;(2)教育思想观念;(3)教育中心地位;(4)产学研结合;(5)学生与教师比例;(6)专任教师结构;(7)兼职教师数量与结构;(8)质量;(9)建设与发展(10);教学及辅助用房状况;(11)教学仪器设备状况;(12)图书馆及校园网状况;(13)体育运动设施状况;(14)校内实训条件;(15)校外实训基地;(16)职业技能鉴定;(17)经费保证情况;(18)学费收入用于教学经费的比例;(19)专业设置;(20)教学计划;(21)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22)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23)教材建设;(24)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15)实践训练体系;(16)职业能力考核;(27)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状态和效果;(28)教学管理、学生管理队伍的数量、结构、素质及运行情况;(29)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执行;(30)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31)教学质量监控与学生质量调查;(32)学生能力;(33)学生掌握必备知识的程度;(34)学生基本素质状况(35);录取新生报到率及毕业生就业率;(36)社会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 09.问。评估专家组到校现场评估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 答。(1)听,一是听取学校领导自评工作汇报,二是听课,专家组随机选定基础课、专业课、实验实训课等听课评价课堂效果。(2)看,评估专家组对学校基础设施,理论教学,实验实训条件,校容校貌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办学察看评价。(3)查,专家组针对评估标准查阅信息资料。(4)访谈,专家组抽调干部、教师和部分学生进行访谈或问卷调查。(5)测评,专家组以职业能力为主,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6)专业分析,专家组抽取重点或普通2个专业围绕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课程结构,科目课程,教学环节,学学环境,产学研合作,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学生素质等10个方面进行综合剖析。 10.问。评估工作关注的基本要点是“三个符合度”其内容是什么。 答。(1)学校培养目标(质量标准)符合社会、学生需要和国家规定的程度;(2)学校实际工作状态符合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质量标准)的程度;(3)学校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符合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质量标准)的程度。 11.问。专业分析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答。专业建设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石,更上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关键,评估是选取被评院校重点专业和普通专业各一个进行深入全面分析的目的是为整个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提供依据。同时也是高职高专评估工作的创新。 12.问。专业分析的内容是什么。 答。(1)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2)课程体系和结构;(3)科目课程;(4)教学环节;(5)职业素质教育;(6)教学环境;(7)产学研合作;(8)教学改革与建设;(9)师资队伍;(10)学生素质;(11)学生就业。 13.问。专家组从那些方面分析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 答。(1)专业设置的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面向地区、行业和企业急需和紧缺的人才设置专业,并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特色鲜明;(2)专业名称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专业口径宽窄适当;(3)培养目标定位的准确性;(4)知识、能力、素质规格表述明确,与目标定位的一致,具有可操作性。 14.问。专家组从那些方面分析课程体系和结构。 答。(1)课程结构设计合理,符合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目标;(2)课程体系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分别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3)实践课程体系突出,符合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规律;(4)针对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课程形式;(5)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以科目课程改革为基础,进行必要的课程整合;(6)有一套科学、规范、稳定的专业培养方案(或专业教学计划),能够根据产业和经济结构变化适时调整更新;(7)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实施“双证书”教育。 15.问。专家组如何分析科目课程。 答。(1)有比较规范的高职科目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实训大纲;(2)理论课程有比较系统的符合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3)重视教材建设,能够组织自编实验、实训指导书,满足实践教学需要;(4)教材选用合理,能够选用优秀高职高专教材及优秀课件。 16.问。专家组如何分析教学环节。 答。(1)教师教学(包括理论和实践教学)档案规范、齐备;(2)必修实践实训课开出情况,是否开设了综合性实践训练课;(3)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实际技能、综合训练等均有考核标准,并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如;笔试、面试、操作等;(4)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推广多媒体教学。 17.问。专家组如何分析职业素质教育。 答。(1)职业素质教育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体现;(2)职业素质教育在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的体现,是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3)职业素质教育改革创新的措施、力度、成效;(4)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开展情况;(5)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素质教育讲座开展情况。 18.问。专家组从哪几方面分析专业教学环境。 答。(1)该专业必须的实验、实训软硬件保障情况;(2)校外实训基地运行状态及保障机制;(3)实验室实验开出率、实训基地利用率情况;(4)图书馆生均面积、馆藏册数、开放时间保障情况,电子阅览室建设情况;(5)专业教学及建设运用校园网情况;(6)专业教学及建设的经费支持保障情况。 19.问。专家组如何分析产学研合作。 答。(1)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规格、专业培养方案设计方面的合作;(2)在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方面的合作;(3)在面向社会、行业进行计划素培训方面的合作;(4)为企业解决技术攻关、项目推广方面的合作;(5)校企人员互兼互聘方面的合作;(6)教师承担/参与企业科研课题方面的合作。 20.问。专家组分析教学改革与建设包括那些方面。 答。(1)教学模式、课程方案改革;(2)科目课程改革;(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4)教学管理体制(学分制)改革;(5)产学研合作。 21.问。专家组从哪些方面分析师资队伍建设。 答。(1)专业师资队伍整体梯队结构状态;(2)专业带头人、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骨干等专任教师配备,以及科研教改开展情况;(3)兼职教师来源、数量、素质;(4)师资队伍保障机制建设情况;(5)学生管理队伍情况一览。 22.问。专家组分析学生素质包括那些方面。 答。(1)该专业近三年入学学生成绩、报到率;(2)近三年学籍处理情况;(3)学生社会实践、科技文化活动;(4)学生计算机、英语水平考试及应用能力;(5)学生专业综合能力,抽查毕业设计(论文)。 23.问。专家组怎样分析学生就业工作。 答。(1)适合高职教育的就业保障机制;(2)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年底就业率;(3)该专业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情况。 24.问。专家组专业分析的方法有那些。 答。(1)阅读专业提供的有关文件,材料和试卷;(2)对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3)对学生、教师进行问卷调查;(4)对专业分析情况进行总结。 25.问。产学研结合是评估体系指标中八个重要指标之一,专家组从哪几个方面评价学校“产学研”结合的力度。 答。专家组在认定这项指标时,采用实地考察,对各个教学环节实际运作情况的调查,一般从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培训、实训基地建设、实习组织、科技成果转化、面向社会(企业)开展培训等6个方面,评估该校产学结合的情况。 26.问。学校迎接评估的整体规划是什么。 答:迎接评估的整体规划是:2021年第 三、四季度为学习发动、统筹规划阶段。学习指标内涵,统一思想认识、制订工作规划,规范教学管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院整体管理水平;2021年上半年为以评促建阶段。整理编制评估材料,进行模拟自评,针对不足,认真整改,把以评促建落到实处。2021年第三季度为迎接评估验收阶段,向省教育厅报送“申请评估验收的报告”及相关材料,迎接验收。 27.问。学校的定位是什么。 答。以师范教育为主,师范非师范并举,面向社会培养教育、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28.问。办学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专业设置以市场为导向、课程设置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设专业、根据岗位设课程,以质量求发展,服务企业,面向社会,办特色,创名校。 29.问。评估专家组到校评估时,为什么要组织学生专题讨论活动。 答。学生研讨活动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评估专家根据开展研讨活动的过程及结果,衡量学生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掌握程度,评价学生收集信息能力、自学能力、语言文字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外语和创新能力。 30.问。学生专题研讨会的方法和技术。 答。由专家组确定专题研讨的题目,随机抽取两个专业两个班级30名左右学生参加研讨,提前一天将研讨题目及要求通知与会学生作准备。研讨会中可现场随机提问。通过专题研讨,考察学生采集与处理信息、综合分析、表达交流、探索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与素质。 31.问。评估专家组织专题研讨会的范围及主题是什么。 答。研讨活动与专业教学中的考试的目标具有一致性,都侧重考查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不同的是专业教学中的测试主要是针对某一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而研究活动的内容可以是分别或同时对专业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察。研讨活动中涉及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内容,详见各院校专业教学大纲。 主题要以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为基础和载体,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研讨主题及材料注重能力立意,注重知识的应用,注重创新思维和能力引导,注重开放性,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体现语言表达能力、数字演算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学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外语和创新能力。主题和材料可不拘泥于大纲,强调与生活、生产、科技和社会的联系,强调情景和知识应用性,联系实际,以现实问题立意命题;强调更加注重对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考察,解决一些有一定综合性的现实问题,也包括解决未知问题。 32.问。评估专家组组织专题研讨会的研讨形式及要求是什么。 答:(1)研讨时间:研讨题目及相关材料提前2天交给学生,学生准备时间为1天半,集体研讨时间为半天。 (2)从学生中随机抽出30人,每3人一组,其中。主发言1人,补充发言2人,发言时间15分钟以内。 (3)每人至少收集2篇与主题有关的材料。 (4)每人撰写一篇材料,字数不少于2021字,并用外文摘要;用中外两种文字撰写发言提纲。 (5)学生撰写的材料文体不限,可以是案例分析、技术方案、调研报告、论文,也可以是其他文件。 33.问。评估专家组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技能测试。 答:一是职业技能测试(针对02级学生);二是基本技能测试(针对非计算机专业03级学生);三是英语应用能力测试(针对0 2、03级学生)。 34.问:职业技能测试如何进行 答。职业技能的测试由专家组命题,原则上从学校建立的职业技能库中随机抽取,由专家组成员会同学校教师监考评定成绩,一般可选重点剖析专业三年级的若干名学生参加测试,将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报告分发专家组全体成员。 35.问:基本技能测试如何进行 答。基本技能测试一般可选“计算机基础”方面的测试题,由专家组命题,从非计算机专业二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若干人参加。 36.问:英语应用能力测试如何进行 答。由专家组确定测试专题和人选,并提前一天通知学生作准备.要求三名学生为一小组,其中一人为组长,每人写2021字左右的论文,摘要部分用英语表达,小组长主汇报,另两人作补充发言.通过专题讨论,考察学生采集与处理信息、综合分析、表达交流、探索创新等方面的能力素质。 37.问。评估体系指标中,从哪几个方面核定毕业生就业率。 答。毕业生就业率包括签约率、上岗率、自主创业率和升学深造率、出国率等。 38.问。实地考察的方法。 答:除参观学校基础设施和实训基地外,根据要求有针对性地对校园文化、秩序、教风、学风、校风、教师教研和学生课内外学习活动等方面进行观察,以获得相关信息 39.问。听课的内容和技术要求。 答。按学校提供的当日课表随机选择,听课的课程类型应包括基础课、专业课、实验课、实训课等,要注意教师职称、年龄结构的覆盖面尽可能大一些。每位专家听课不少于2节次。专家听课过程中应做简要记录,对上课的评价不向教师与学生公布,听课后可与教师学生就所要了解的情况进行交谈,听课获取的信息和对课程教学活动的评价应向专家组全体会议汇报。 40.问。问卷调查如何进行。 答。由评估委员会秘书处拟定教师、学生问卷调查题库,由专家组根据学校的情况从中选定问卷调查提纲。在专家组进校前由秘书负责随机抽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向专家组全体成员报告。参加答卷人数根据评估工作指南附件4样本抽取要求确定,尽量扩大覆盖面。 41.问:个别访谈的要求 答。查阅学校提供的主要信息中如有不足或遇到疑点可约请学校领导、中层管理干部、学生、教职工进行个别访谈,以便准确掌握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的师生员工也可向专家反映情况或意见,每位专家的访谈对象为4人左右,尽可能与分工相一致。 评估问题答疑之一 按。2021年3月20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二期“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方案培训班”上,各院校提出一些问题要求予以解答。经汇总整理后,请评估委员会几位专家进行了研究。现答复如下,供各地各校在在评建工作中参考。 高职高专评估委员会秘书处 2021年4月22日 01.能否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样本公布(93年版的蓝皮书就有样本)。答:暂时不能。问卷调查应该在自然状态下随机取样。02.能否对评估中所涉及的文档、表格作出样本或案例,并公开以便参考。答:学校类型繁多,不必也不能作。 03.关于二年、三年,专家说法不一,学校到底该如何准备材料。答:按蓝皮书评估方案的要求中规定准备材料即可。 04.指标资料准备中的“ 二、三年”问题,如06年评估,财务决算是年度指标,是准备0 4、05年资料否。 答:应该准备0 4、05年的财务决算。 05.办学条件非常好的成人学校已具备了评估优秀的各项条件,且只收高职学生已经超过6年,但未被评过“优秀成人学校”,是否能申请优秀评估。答:评过成人优秀学校只是条件之一,其他按规定执行即可。 06.评估方案在2021年前或者说到2021年能否进行修改,可能的修改方向是什么。哪些指标或观测点会有可能修改。 答。要修改,修改的取向一般来说是只升不降。对于医学、师范、体育、艺术、公安等专门院校,会调整或置换相应的特殊要求。 07.高职和高专有一些不同之处,特别是在产学研结合、职业技能考核方面不同,评估时是否有所区别。答:没有区别。 08.等级标准及内涵中,多处出现“大多数”,能否具体说明。答:可按2/3左右来掌握。 09.专家提出“要对学校的1个主体专业和1个新建专业(新建专业也应该有一届毕业生)重点剖析。” (1)主体专业和新建专业的界限是什么。答:学校应该知道自己的主体专业与新建专业。(2)未有毕业生的专业肯定不用剖析吗。答:不一定。 (3)没有专业剖析的赋分标准,全靠专家自己的理解来评分,不是含有很多的主观因素吗。这样公平、准确吗。 答。专业剖析也是按照评估指标体系的标准来进行的。专业剖析不搞另一套打分,而是从纵向上来采集信息,与面上采集的信息结合起来作综合判断。 10.对技能测试和专业剖析的抽测对象是否能明确,因为蓝皮书上所讲与专家所述并不一致。(专家所讲是学校抽一半,专家指定一半) 答。两种方法都可以,由专家组与学校商定。如果是学校抽一半,专家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职业技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