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合作 促进经济快速持续发展

上传人:女**** 文档编号:231595190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合作 促进经济快速持续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合作 促进经济快速持续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合作 促进经济快速持续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合作 促进经济快速持续发展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郴州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后发展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2021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湘南地区开发开放战略,2021年又赋予郴州承接沿海梯度产业转移34条优惠政策。郴州要抢抓机遇,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湘南开发中准确定位,更好地发挥承接产业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服务“两城”建设的重要作用,实现科学跨越式发展。 一、郴州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1、郴州区域经济发展历程。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郴州国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gdp由1949年的1.01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10.3亿元,2021年达到84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60年来增长69.4倍,年均增长7.3%。从各产业看,2021年第 一、 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是1949年的143.5倍、6391倍和1683倍,年均增长3.9%、13.1%和8.7%;分别是1978年的34.8倍、94.2倍和114.7倍,年均分别增长5.2%、11.3%和10.2%。 经济结构呈现新格局。三次产业比重由一产业占绝大比例逐步向 二、三产业倾斜。1949年建国之初,郴州三次产业比例为75.0: 6.5: 18.5,到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郴州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 30.3:43.2: 26.5,2021年产业结构进一步转变为15.7:50.0: 34.3。六十年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44.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36.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8.0个百分点。工业化水平由1978年的25.9%提高2021年的45.9%,三十年提高20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8年郴州被批准成为改革开放过渡实验区后,郴州市各级认真贯彻实施开放兴郴战略,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对外开放的政策和措施,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开拓国外市场,积极为本市企业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攀亲结友搭建平台,想方设法吸引国内外资本雄厚、技术先进的大企业大集团来郴和相关企业共同发展,先后引进了华润电力、三九南开、青岛啤酒、云锡矿业等一批境内外大企业(公司),中国五矿、西部矿业、华信有色、上海杉杉、深圳中邦等战略投资者也纷纷落户郴州,增强了郴州的经济竞争力。郴州企业和郴州产品逐步走向世界。郴州建成了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和全省第一个对外开放二类公路口岸,并被批准为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城市。 2、郴州区域经济发展现状。2021年,郴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即gdp)为843.22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8亿元,增长7.0%;第二产业增加值419.9亿元,增长21.3%;第三产业增加值314.6亿元,增长1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9059元,比上年增长16%。全市三次产业比重为13.3:50.1: 36.6。全部工业增加值387.4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1.1亿元,增长24.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园区工业增加值49.2亿元,增长12.1%,高技术工业增加值4.2亿元,增长36.9%。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513.2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2.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127.24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49%,比上年提高2.5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9.9亿元,增长19.3%。财政总收入80.2亿元,比上年增长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27元,增长9.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19元,增长10.2%。 3、郴州承接产业转移情况。郴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开放带动首选战略,大胆先行先试,大力招商引资,加快对接珠三角,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了全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2021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61个,同比增长29.79;实际到位外资4.65亿美元,同比增长19.19,完成全年任务101.07;实施内联引资项目767个,实 际到位内资156.7亿元,同比增长13.91,完成全年任务的106.97;加工贸易备案企业27家,其中外资14家、内资13家,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过千万美元的企业4家(华录数码、俊丰印染、成城金属、金旺实业)。 2021年,全市出口加工贸易完成进出口总额1.28亿美元,同比增长88.71%,总量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23.2%,加工贸易总量居全省第二位,进出口增加绝对额居全省第一位,出口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全年完成标准厂房建设投资20.34亿元,建成167.63万平方米,当年出租率达62.5。据统计,各县市区共安排财政资金投入6.69亿元,银行贷款及社会融资4.81亿元,完成标准厂房建设96.1万平方米。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郴州出口加工区)已建设21.52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和3万平方米的外来员工公寓。市经济开发区建设2.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科技总部基地均已动工。 二、郴州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一)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郴州承接产业转移,2021年9月把郴州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试点,支持郴州先行先试。为进一步推动湘南开放开发,2021年2月19日,省委副书记梅克保、副省长甘霖在郴州组织召开现场办公会,要求大力支持郴州承接产业转移试点工作,省委、省政府赋予郴州先行先试若干优惠政策,确保先行先试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先后出台了郴州市关于加快承接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意见、郴州市加快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加工贸易发展实施细则等系列文件。市财政连续两年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同时,加强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建设。按照“建设1个国家级重点承接产业园(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2个重点承接试点县(宜章县、桂阳县)、3个重点承接工业小区(石盖塘工业小区、良田工业小区、华塘工业小区)”的工作思路开展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郴州海关建设,市长向力力特意从市长专项资金中挤出600万元用于海关建设,加快了郴州海关建设的进程。2021年4月16日郴州海关正式开关,这为郴州外贸出口提供了更为快捷、便利的通道。申报的郴州出口加工区叠加保税物流功能获国务院批准。争取了省政府将全省唯一的供港澳农产品集中验放场定在郴州建设,推进了湘南国际物流园建设,郴州二类公路口岸车检场、国际快件中心建设已全部完成。大大提高郴州乃至湖南的对外开放程度和水平,郴州已成为全国内陆省份中对外开放平台最齐全、功能最完备的市州之一。 2、区域优势。郴州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湘、粤、赣三省交接之处,东界江西赣州,南邻广东韶关,西接湖南永州,北连湖南衡阳、株洲,素有湖南的“南大门”、粤、港、澳“后花园”之美誉。北瞻衡岳之秀,南直五岭之冲,自古以来为中原通往华南沿海的“咽喉”。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文人毓秀之所”。靠近沿海,是与粤、港、澳对接的前沿阵地,毗邻江西,是红色老区的摇篮。郴州是“泛珠三角”的门户,位于“珠三角”向“泛珠三角”扩散的过渡区域,并处于重要的交通枢纽位置,无论是南下北上,还是东进西出,郴州都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中转站和汇集点。 3、交通优势。郴州交通便捷,历来被称为“楚粤之孔道”,目前已形成了高速公路、国道纵贯南北,高等级公路、省道横卧东西的四通八达的交通格局。国家交通“大动脉”京广电气化铁路、武广高速客运专线,公路107国道、106国道纵穿郴州南北,为南来北往的人流、物流提供了畅通的渠道。武广高铁的贯通,更使郴州便捷的交通如虎添翼,北上武汉,南下广州,可以朝发午返,实现了武汉、长沙、郴州、广州生活圈的大连接。省道1806线、1803线和郴资桂、桂嘉高等级公路贯通东西,东连江西、西接广西,从而构成了“六纵三横”的主骨架路网结构,正在建设的厦蓉高速、岳汝高速再为郴州的便利交通锦上添花。 4、资源优势。郴州资源丰富,素有“中国有色金属之乡”、“南方重点林区”、“湖南能源基地”之称,系联合国农工发“小水电”基地。全市已探明各种金属矿物类70多种,有色金属储量占湖南全省总储量的三分之二。其中钨、铋、钼储量居全国第一,锡、锌储量居全国第三位、第四位。柿竹园多金属矿被誉为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此外,区内石墨储量占全国储量的一半以上,煤炭储量8.12亿吨,占全省储量的四分之一。全市水能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237.1万千瓦,可开发量166.1万千瓦,其中农村水电可开发量105.7万千瓦。全市人平可开发量365瓦,为全省人平194瓦的1.88倍,为全国人平303瓦的1.2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9.1,是华南地区天然的绿色宝库。宜章县莽山10万亩原始次森林是中国南北动植物的汇集地,被誉为“第二西双版纳”,现为国家级森林公园。郴州旅游资源尤为丰富,集奇、险、秀、美、幽于一体,汇山、水、洞、穴、热于一市,有“天下第十八福地”苏仙岭、“世界洞穴奇观”万华岩、蓄水82亿立方米的“南国洞庭”东江湖、“中国生态旅游第一漂”东江漂流等。 (二)制约因素 1、经济增长不集约,发展后劲不强。虽然全市结构趋于改善,但仍处于低层次、低水平发展状态,经济增长模式仍属于传统的粗放型。从规模以上工业结构看,2021年,高耗能工业增加值增长19.1%,化工工业增长32.1%,造纸工业增长44.7%,资源型工业增长36.0%。虽然技术含量高,产品竞争力强的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增长36.9%,装备制造工业增长43.3%,其中电子信息工业增幅也达到39.4%。但高耗能工业占规模工业比重仍高达52.3%,而高技术工业占比重仅1.4%,装备制造工业占比重也只有 4.9%,比重明显偏小。从投资结构看,内涵性投资增长,外延式投资趋于下降。2021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169.63亿元,增长122.8%,增幅比城镇投资高2.8个百分点;新建和扩建投资分别增长195.8%和164.1%。传统产业仍占主要地位。郴州市传统的矿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经济增长和税收增长的主动力。据统计,全市矿产品工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超过24.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6.6%。这种产业结构对资源的依赖性大,对环境影响大,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同时还容易受政策及价格因素影响。 2、产业结构不优化,资源利用不高。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重为13.3:50.1: 36.6,虽然同比 二、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但远不及沿海发达地区2021年水平,2021年东莞三次产业比重为0.3:52.8:46.9,深圳三次产业比重为0.1:48.9:51.0,珠海三次产业比重为0.4:52.8:46.8,与他们比却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新产品产值仅占9.0%;在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中,出口交货值仅占5.4%。从承接产业转移主要平台的开发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18.0%)来看,园区工业企业对全市工业生产的贡献并不是很大。从利用外资方面来看,2021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为4.65亿美元,而沿海的东莞、深圳、珠海2021年则分别为24. 47、40.30、103.44亿美元,郴州2021年仅为东莞2021年的15.9%,深圳2021年的9.7%,珠海2021年的3.8%。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郴州的产业结构尚处于亟待优化升级之际。作为以资源性生产为主的工业企业,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单位gdp耗能为1.5263吨标准煤/万元,比全国和全省分别高0.6、0.3个百分点。 3、经济发展不均衡,县域经济不强。从各县市区的情况来看,各地的经济发展很不均衡。从总量上看,经济相对较发达的郴(北湖、苏仙)、资、桂总人口占全市总人口39.0,经济总量却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0.7;经济欠发达的汝城、桂东、安仁总人口占全市人口20.1,经济总量仅占全市经济总量的 7.3。从人均水平来看,经济强县的北湖、苏仙、资兴、永兴四县市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分别为全市平均水平的216.7、159.3、182.6、103.8,而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汝城、 桂东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却分别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30.7、30.9,明显处于落后状态。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北湖、苏仙、资兴、桂阳、永兴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522元、1328元、1221元、453元、11元,汝城、桂东、安仁则明显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低4135元、5192元、2622元。从农民人均纯收入来看,经济发展较强的北湖、苏仙、资兴、永兴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788元、2447元、1564元、1516元,而经济相对落后的汝城、桂东、安仁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低2618元、2517元、2468元。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县域经济的竞争力不强,对承接产业转移吸引力不大。 4、体制机制不灵活,龙头企业不多。近些年来,虽然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政策措施,但与沿海地区相比,全市的体制机制仍然存在差距,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仍然有待进一步改善与加强。部分经济领域存在市场竞争的不公,个别地区社会治安留有隐患,少数政府部门服务意识滞后,使得全市体制机制不灵活,难以吸引外资企业的落户。目前,进驻郴州境内的大型龙头企业仍然是屈指可数,特别是国际知名企业,国内百强企业对郴州的投资力度不大。 三、承接产业转移促进郴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1、加强基础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一是要用活政策。要在用足用好现有省政府赋予郴州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的同时,努力推动政策创新,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充分利用政策,大力深化各项制度改革,理顺管理体制,用政策吸引沿海优质产业的进驻,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政策保证。二是要搭建平台。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发展工业园区,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共享基础设施、集中治理污染、集约利用土地。要通过搞好园区规划,扩展园区功能,建好标准厂房,引进优质企业,建好配套设施,优化园区服务等一系列途径,发挥开发园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筑巢引凤”作用。三是要发展交通。郴州目前的交通网络较为发达,高速、高铁、国道、省道纵横交错,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交通建设的投资力度,努力打好全市交通大会战,构建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全市物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四是要优化环境。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减少多头检查,严禁重复检查,严禁卡、索、拿、要,严禁以权谋私。依法保护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生活秩序,严厉打击搅乱企业发展的不法行为,优化企业发展的空间与环境。 2、构筑产业集群,提高配套能力。积极构筑产业集群是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和拓展企业创新与发展空间、增强产业竞争力、提高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要依托传统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发展配套及相关产业,结合各地的资源、环境、区域优势,形成区域品牌,培育多种模式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强化小城镇产业集群发展的措施。要依托工业园区、骨干企业,发展协作配套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发展功能。要采取各种措施增加投入,培养、发掘和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人才培训,充分发挥人才在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构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的生力军作用。 3、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服务质量。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服务质量。一要提搞行政效能。要以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为契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改善政府的纵横向权力结构,把握好上下级政府分权和集权的度,从法律、组织、风险等方面约束和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以高质量的品牌和人性化的服务,实现政府职能真正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二要加大财政投入。各级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加强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的建设,积极筹措资金,按要求落实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资金。同时要制定激励措施,重奖产业发展的领头人和对承接产业转移有功的单位和个人。三要简化办事程序。要对承接产业转移实行“保姆式”服务各种模式,对进驻企业的审批登 记,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从快、从简办理,对产品的物流、出口通关等方面要限时办理。四要加大金融支持。各金融部门要改进对转移企业的资信评估制度,开辟信贷支持“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信用贷款。要建立健全银企会商制度,完善多层次融资结构,培育资本市场,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及时周到的融资服务。 4、强化自主创新,统筹资源利用。一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引进尖端技术,培养高技人才等手段来实现自主创新,从而提升产业效益,提高资源利用率。要依靠自主创新,促进企业从高耗、高污染的产业链末端走出来,实现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齐头并进。二要加强人力资源利用。要根据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切实抓好人才的培养教育,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力度,建设一批综合性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教育培训,为企业提供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力。要加强各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大批懂管理、会经营的企业家队伍。三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继承性,随着经济成长阶段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原有优势的发展已不能完全适应今天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原有优势积累起来的资金、人才、产品和市场等先天之利,培植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职业技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