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石油地质特征

上传人:gao****ang 文档编号:227881975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庆油田石油地质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庆油田石油地质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庆油田石油地质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庆油田石油地质特征简述姓名:王紫娟班级:勘探 0903 班 学号:200911010311一、大庆油田简述1、企业简述大庆油田位于黑龙江西部,地处哈尔滨、齐齐哈尔市之间。油FH南北长140公里, 东西最宽处70公里,总而积5470平方公里。现在中国最大的油区,位于松辽平原中央 部 分滨洲铁路横贯油田中部其中大庆油田为大型背斜构造油藏,自北而南有喇 嘛甸、萨尔 图、杏树岗等高点。油层为中生代陆相口垩纪砂岩,深度900米1200米,中等渗透率。 原油为石蜡基,具有含蜡量咼(20%30%),凝固点咼(25C30C),粘度咼(地面粘 度35) ,含硫低(在0.1%以 下)的特点。原油比重0.830. 86o 1959年,在高台子油田 钻出第一口油 井, 1960年3月,大庆油田投入开发建设。 1976年以来,年产原油一直 在 5000万吨以上,1983年产油 5235万吨。大庆油区的发现和开发,证实 了陆相地层能够 生油并能形成大油田,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石油地质学理论, 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落后面貌2、企业文化大庆油田釆油区2000年以来,大庆油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咼举大庆红旗,践 行历史使命, 创新油田科技,转变增长方式,进一步开创了可持续发展的 新局面。石油勘探迎来储量增 长新咼峰,通过推进勘探理论和技术的创新, 累讣提交石油探明、控制、预测储量 18.4 亿吨,进一步增强了可持续发展 的后劲;发现了我国东部陆上最大的天然气田,累计提交 天然气探明储量 1173亿立方米,对于平衡我国天然气市场的宏观布局,保障国家的能源供 应,具有极其 重要的战略意义;油田开发继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累讣生 产原油3. 38亿吨,其中聚驱 年产油量连续 5年保持在 1000万吨以上,建 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三次采油生产基地,外围 低效油田年产油量也达到 550 万吨,在高含水后期实现了高水平、高效益开发;新的业务 区域进一步拓 展,取得了进口俄罗斯原油的经营权,收购了蒙古国塔木察格盆地勘探开 发项目,在走向海外进行油气勘探开发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石油工程技 术服务实现了快 速发展,通过调整业务结构,实施集团化运作,在保证大 庆油田开发建设的同时,LI前已 有 300 多支队伍进入 28 个国家和地区,以 及国内 29 个省、市、自治区,其中钻探系统成 功进入了美国、印尼、委内 瑞拉、埃及、苏丹等国际市场;基建系统先后承揽和参与了国 家西气东输 工程、沪亍高速公路、大连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等 20多项国家级重点工程建 设 项目,在国内工程建设施工领域创出了 “大庆建设”品牌;石油装备制 造产品市场占有 率不断扩大,形成了以抽油机、潜油电泵、螺杆泵、射孔 弹为主的 20个系列 150种产 品。潜油电泵国外市场收入已占总收入 70%以 上,射孔弹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 40%以 上,主导产品还远销美国、加拿大、 印尼等 10多个国家;油田化工主导产品生产能力进 一步提高,目前拥有两 套 10 万吨/年中醇装置、3 万吨/年甲醛装置、20万吨/年轻桂分憎 装置、5 万吨/年戊烷精细分离装置、250 万吨/年原油稳定装置、2万吨/年表活剂 及重烷 基苯磺酸盐装置等,主导产品为中醇、屮醛、液氨、液化石油气、 工业混合烷、重烷基苯 磺酸盐,以及荧光增白剂和中间体等精细化工产品。大庆油田坚持科技自主创新、持续创新,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积 极推进科技创 新体系建设,启动实施十大现场试验,努力做到超前 13年储 备、超前 10年研究、超前 5 年试验。“十五”期间,先后取得科研成果 1540 项,其中国家级重大成果 8项,省部级 以上奖励 97项,获得专利 1009项。 其中,油田开发在发展完善水驱、聚驱技术的基础 上,乂创新发展了当今 世界最前沿的三元复合驱、泡沫复合驱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 接替技 术。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形成了调整井钻井完井、薄差层水淹层测井、三 维地震 等八大技术系列,掌握了一批专有技术和知识产权,进一步提升了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大庆油田始终坚持“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 牢固树立“关 爱生命,关注健康,关心公众”的理念,认真履行国有企业 承担的社会责任,注車发挥大 企业的辐射和拉动作用,积极支持地方经济 发展,每年给社会提供的市场容量都在 300亿 元以上,不仅带动了地方 GDP 及税收的增长,带动了地方劳动力资源的开发,而且带动了 城乡交通、通 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周边市县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 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油田还大力实施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文明生产, 加强隐患治 理,加大环保投入,努力打造绿色油田,积极支持和参与城市 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主义 新农村”帮建工作,为维护地区改革、发展、 稳定的良好局面做出了积极贡献。3、发展成就大庆油田开发建设 47年来,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创造了中国石油乃至整个工业战线 的三个第一:原油产量第一,累汁生产原油 19.2 亿吨,占全国同期陆上原油总产量的 40% 以上;上缴利税第一,共为国家上缴各种资金 9734 亿元,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岀了重要贡献:原油采收率第一,主力油田采收率已突破 50%,比国内外同类油出高出 10-15 个百分点, 并从 1976年开始,实现年产原油 5000万吨以上持续 27年髙产稳产,十五期间年均油气 当量仍然保持在 5000万吨水平,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大庆油田不仅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摘掉了我国 贫汕的帽子,而且形成了 一 整套非均质大型砂岩油田地质开发理论及工程技术系列,油出勘探开发等重大成果载入 了中 国科技发展史册:培育了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大庆精神、铁人 精神, 以及三老四严”等优良传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创出了享誉中外的大庆 品牌:涌 现出以铁人王进喜、新时期铁人王启民为代表的英雄群体,成为我国工业战线上的 一而旗帜: 建成了功能配套、环境优美的新型矿区,促进了大庆地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社会文明的共同进步、协调发展。二、地质概况大庆长垣位于松辽盆地中央拗陷区的中部,是一个轴向为北东 20的隆起 比较高的二 级构造带。南北长 140公里;短轴方向南宽北窄:北部的宽度为612公里,南部的宽度为 1230公里。按葡一组顶部计算,最高点海拔一 632.2米, 以海拔一 1100米构造的等高线 圈闭,闭合面积 2000平方公里,闭合高差 567.8 米。长垣上发育七个局部构造,即喇嘛甸、萨尔图、杏树岗、太平屯、高台子、 葡萄花、 敖包塔。七个局部构造中,萨尔图构造隆起最高。葡萄花构造次之。长垣构造平缓。北部的喇嘛甸、萨尔图、杏树岗构造两翼陡( 5。7。)、东 翼缓(3 九长垣南北构造特点有所不同。北部构造排列规则,轴向变化在北东 18至 北西 356。 之间。北部的喇嘛甸、萨尔图、杏树岗为三个不对称的短轴背斜,局 部构造圈闭范围小, 圈闭的构造等高线为-875 Xo南部是排列不整齐的四个近似穹窿状构造,局部构造圈闭范圉 大,圈闭的构造等高线为-1025米。大庆长垣构造虽然平缓,但断层发育,且都属正断层。初步统计,全油田有 断层近 500 条(相当于嫩江组底界)。断层走向绝大多数为北西向及北北西向,少数为北东向、南北向、东西向。 断层倾角 在 41 -74之间(原始 40 80之间)一般在 55 (原始 60 )左 右。长垣北部断层倾角 大,南部断层倾角小,南北可相差 20。左右。断层的断距一般在 3080米之间,最大断距 220米,北部断距大,南部断距 小。断层延伸长度从038公里到12公里、一般为L3公里。断层面形态,北部简单(直线 型占多数),南部复杂(弧型及座椅型显著增加)。在已注水开发的地区,断层主要起封闭作用。三.大庆油田地震勘探技术发展方向1. 补偿近地表层吸收衰减是进一步提高三维地震勘探分辨率的有效途径 表层吸收衰减是影分辨率的主要因素。 U 前已开展了应用微测井求取近地表 低降速带的吸收因子及其反滤波器,补偿近地表对地震反射波的吸收衰减的硏究, 地震资料视主频 能提高5 10 Hz,证明了这一研究方向的可行性。应进一步开展 吸收衰减机制及补偿方法 深入研究,用VSP资料补偿处理等技术,使地震资视主频再提高5 10 Hz,进一步提高地 震资料的分辨率。2. 发展高密度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技术,解决松辽盆地北部和海拉尔格一塔木 察格盆地 地震勘探精度问题高密度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技术是未来发展方向,是解决地震勘探精度的有 效手段, 国外已有成功的实例,国内各油田都相继开展攻关试验,其地震资料 空间采集信息量和常 规三维地震相比成十儿倍地增加,数字检波器的使用拓宽 了地震信号的频带,对勘探 L1 标成像精度也成倍地增加。当然,该项技术对外部 设备的需求量增加 56倍。在未来 5年 内,我们将攻关该项技术,并在技术有 效性方面取得突破。3. 转换波地震勘探技术是解决火山岩含气性预测难题的办法2004 年在兴城地区开展多波现场试验,完成二维地震 100 km, 口的是检验 数字检波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是直接检测储层中所含流体性质的有效手段 器提高地震分辨率的 潜力和多波地震在松辽盆地北部深层预测储层含气的可行 性。通过采集处理解释技术攻 关,初步见到效果,纵波和横波资料联合解释可预 测火山岩储层是否含气,为三维多波地 震攻关作了技术储备,应继续开展研究。 宽线地震技术是解决外围勘探瓶颈的关键宽线地震采集处理技术覆盖次数大幅度提高,可以有效地压制侧面干扰,对 山地地区 复杂构造、大倾角地层成像效果改善明显。宽线地震技术在西部山地地 震勘探和前陆盆地 勘探中取得了明显效果。我们应该借鉴、应用并加以研究。 开展火山岩覆盖区综合地球物 理勘探技术研究推进大杨树盆地勘探进程 大杨树盆地地表曲火山岩覆盖,火山岩厚度达到 1 000 m 以上,对其下沉积地 层的屏蔽作用很强,激发接收地震波变得异常困难,使得盆 地的构造和结构无 法准确落实,限制了大杨树盆地的勘探。经过儿年的攻关,虽然取得了 一些进展, 但仍不能使火山岩覆盖下的地层准确成像。单一地震方法难以解决火山岩效覆 的 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可行措施。盖区勘探难题,探索有 三、勘探目标1 通过对油、气、水分布规律的研究,认识到大庆长垣油、气藏类型主要受构 造、岩性和 断层控制。虽然长垣上七个构造均为背斜构造,但是山于储集层的发 育程度和断层对油、 气的封隔作用,长垣南北有着明显的差别。长垣北部储集层发育、砂岩厚度大,一般说来断层对油、气、水不起分隔作用;而长 垣南部储集层不发育,砂岩厚度小且呈透镜状分布,加之断层较北部发 育,当断距大于砂 岩厚度时就形成遮挡。因此油、气藏类型也不同。1、块状背斜油气藏:长垣北部,萨尔图油层厚70-120米,砂层厚10人25米,葡萄花油层厚4CT60米,砂 层厚 28.8米(拉83井);高台子油层厚 300400 米。砂层厚 100780 米 (萨尔图地区)喇 嘛甸,萨尔图和杏树岗油田连成一片,在大幅度的圈闭中发育 厚层储集砂岩,渗透性好(一 般为200人900毫达西),孔隙度高(22人28%),储 量大、产量高,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油藏内、油.气.水分异明显。2、层状背斜油气藏:背斜圈闭中,储集岩被非渗透岩层隔成薄层状。如高台子油田,油藏主要受 背斜构造 的控制,油层顶、底被不渗透的泥岩所分隔,各油层没有统一的油水界 面,但自下而上油 水界面有规律地逐层抬高,西翼油水界面山海拔1020997 壮 东翼由-1032-1018 米, 使油藏的含油范围上大下小,呈扇形。3、断块背斜油藏:在局部构造控制的范围内,由于断层的分隔作用,使油、水界面复杂化,形 成断块背 斜油藏。如葡萄花油田,储集层属三角洲前缘沉积,砂岩不发育,断距10-30 X的断层就能 起切割封闭油层的作用。因此,油、水分布比较复杂,油水 界面随断块不同而髙低不一, 高断块油水界面高,低断块油水界面低,变化范围 在-78-1025 米之间。从剖面上看,西翼 断块界面较高,为-800-900 米;东翼断 块界面较低,为-850-1000 米。同一断块,油水分异 完全,有统一的油水界面, 形成以断块为单元的相对独立的油水系统。4、岩性构造油藏:太平屯构造储集砂岩不发育,大多呈透镜状,砂岩之间连通性差,故油田内 油水分异不完全,没有统一的油水界面。但同一口井中,油水分异还是清楚的。五、大庆油田石油地质特征:大庆长垣位于齐家古龙凹陷和三肇凹陷即最有利。生油区和有利生油区 之间,是青山口组嫩江组三角洲发育的场所,是最有利的聚集油气的二级构造带。(1) 河流三角洲相与湖泊相交替出现、构成了大庆油田最良好的生、储、盖组合。(2) 与聚油期同时形成的构造对油气圈闭最有利。(3) 大庆油田原油性质的变化受生油区生油条件的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