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用).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22709419 上传时间:2021-05-3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语言鉴赏: 炼字 一、知识储备 “炼字”的内涵 :作品中的点睛传神之笔,有时是精 练传神的一个字,往往就能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的 情感。 炼字,除了理解语言字面的意义,还要体会其言外之 意、弦外之音,进而把握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赏 析时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 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 赏析诗意的关键字词,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 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 象动词。 2. 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 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 炼动词 炼形容词 3. 。修饰语也有副词,副词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 点对象。 4. 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 诗情。数词不只可以写出事物的数量,还常收到出人意料的表达 效果。 炼副词 炼数量词。 5.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 :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 作用。 叠词 :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其作用是使诗文 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拟声词 :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 感、浓郁的画面感、鲜明的节奏感,渲染气氛。 表颜色的词 二、技能储备 1解题方法 一定要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 从 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 联系 分析。 将所炼之字 遣词、造句、修辞 感情或主旨 2设问方式 某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请对字进行赏析。 本诗的字,换成另外一个字好不好?为什么? 【 经典例题 】 1、阅读课本典题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 P136) 理解课本归纳的解题思路及方法 。 附 诗人说日暮忧思多,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都有哪些忧思? 开头四句,写自己奔波在外,眺望家乡,表现的是一种 对故乡的 深深 眷念 之倩;( 2分 )借家乡名山的典故 ,写已无傅岩、伯夷、叔齐这样 的贤士 ,表达了 对古人的追念与仰慕 ,也 流露出对当今政治的隐优 ; ( 2分 )最后,诗人想到自己已多年客游在外 ,时间像轮回般地不断前进, 一生还能有多长的时间呢?表达了了 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 2分) 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4分 ) 2、现场阅卷辨失误 2014大纲全国卷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现场答案 答案 1:过雨,指被雨淋湿,诗人冒雨去看松色,足见其 闲情雅趣;随山,指诗人与山为伴,自有一番隐逸情怀。 答案 2:诗人用一“过”字,写出了松色之清新;着一 “随”字,写出了山路之曲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译文 】 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青苔小道留下鞋痕。白云依偎安静 沙洲,春草环绕道院闲门。新雨过后松色青翠,循着山路来 到水源。看到溪花心神澄静,凝神相对默默无言。 失误分析 1 该答案没有理解 “过”“随”二字在文中的含义 ,把二 字孤立起来理解,导致赏析时偏离诗意。所以,此答案只能 得 1分 。 失误分析 2 该答案写出了“过”字所烘托的意境,但是却 把“如 何烘托” (用雨霁云收 )给忽略掉了 ;交代出了“随”字在句中的表层 含义,但是 没有指出“随”字的深层含义 ,即表现出水源之幽深。所 以,此答案 得 2分 。 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4分 )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译文 】 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青苔小道留下鞋痕。白云依偎安静 沙洲,春草环绕道院闲门。新雨过后松色青翠,循着山路来 到水源。看到溪花心神澄静,凝神相对默默无言。 参考答案 “过” ,过了,过后,“过”字把 雨后松树翠绿的颜色 显现了出来。 (2分 ) “随”,跟随,随着,“随”字形象地表现了 山道峰回路转 ,人 在随山转折、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 曲径探幽 的遐思。 (2分 ) 总结答题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 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 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内容 展示 点评 骤雨 第 4组 第 7组 最爱东山晴后雪 第 5组 第 8组 送邹明府游灵武 第 6组 第 9组 任务分配 【答案】“卷” ,席卷 ,从 视觉 角度,写出了 骤雨袭来时 的迅猛态势 。“吼” 怒吼(形容声音之大), 从 听觉 角 度,写出 骤雨声势之大 。 随堂练习 骤 雨 宋 华岳 问: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 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 随堂练习 骤 雨 宋 华岳 【解析】 骤雨非常真切地写出了 农村夏日急雨的壮观 景象。 一个家住溪西水湾的牧童,大清早骑着牛来到溪北放牧。正在放牧的时候, 忽然乌云翻滚,风雨骤至, 诗歌就从暴雨将至的一刹那写起。在牧童的身 后,乌云密布,一片阴沉。“泼浓墨”,是说天空呈现出深黑色,就像泼 上了大片浓墨一般。在他的眼前,暴雨已经倾泻了下来。“翩车轴”,形 容风雨声的巨大,就像是农村里用水车汲水,轴翻水涌,发出哗啦哗啦的 声响。作者从 视觉和听觉 的不断转换来描绘这壮观的景色。夏日阴晴瞬息 变化的奇景,在作者的笔下自然地表述了出来,使人读罢为之叫绝。 三、四句分别从 视觉与听觉正面描写雨势凶猛 ,“卷”“吼”二字正 是其集中体现。本诗给人的突出印象是一个“骤”字,暴雨来得“骤”, 去得也“骤”。最后一句,既紧扣了题目,又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之 大,还 隐含着牧童因雨过天晴而高兴的心情 。 【随堂练习】 2. 最爱东山晴后雪 问: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答案】“软”字 以触觉写视觉 ,生动地写出了 夕阳余 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 ; “涌”字运用 比拟 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 在夕阳红光 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 巩固练习 送邹明府游灵武 问: 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 二字作简要赏析。 【答案】“藏”, 隐藏、藏匿 ,运用 拟人 手法,描 绘 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 ,写景生动, 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 包含 大雪纷飞、道路莫辨、 行人稀少等 多重意蕴 。“透”, 穿透,渗透 ,极为 传 神地展现了 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 ,同时还 隐含风 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内容 展示 点评 东坡 第 1组 第 4组 江间作四首(其三) 第 2组 第 5组 端居 第 3组 第 6组 任务分配 巩固练习 东坡 ( 2006年高考卷)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5分 ) 答案:“铿然”, 响亮且有力 ,传神地描绘出 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 响亮有力的声音 , 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 ; (3分 ) “铿然 ” 表现了 作者行走时的愉悦 ,可使读者体味到 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 情怀 。 (2分 )( 以上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 解析:诗一开头便把东坡置于一片清景之中。 僻冈幽坡,一天月色,已是 可人,又加以雨后的皎洁月光,透过无尘的碧空,敷洒在澡雪一新、珠水 晶莹的万物上,这是何等澄明的境界。市人为财利所驱,只能在炎日嚣尘 中奔波,惟幽人才有雅事。 后两句一个“莫嫌”,一个“自爱”,那以险 为乐、视险如夷的豪迈精神,都在这一反一正的对比中凸现了出来。 巩固练习 2 江间作四首 ( 2008年全国卷 )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 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拳”和“退”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 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 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 分析 】 诗人借助“拳”和“退”两字巧妙地写出了俯看浩瀚江面和 仰望寥廓长天时所见的景象;“拳”和“退”两字写活了白鹭栖息江边的 静景和飞鸿翱翔天际的动景。 考生在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必须将其融入于句中进行整体的 理解,考生在作答时要结合全诗的描写的意境和抒发的情感来具体分析。 巩固练习 2 端居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 述理由。 答案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 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 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 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他词语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 次句写中宵醒后寂寥凄寒的感受。“敌”字不仅突出“空 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 ,而且表现出空床 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 ,抒发了难以 言状的凄怆之情 。 素秋,是秋天的代称。但它的暗示色 彩却相当丰富。它使人联想起洁白清冷的秋霜、皎洁凄寒 的秋月、明澈寒冽的秋水,联想起一切散发着萧瑟清寒气 息的秋天景物。 对于一个寂处异乡、“远书归梦两悠 悠”的客子来说,这凄寒的“素秋”便不仅仅是引动愁绪 的一种触媒,而且是对毫无慰藉的心灵一种不堪忍受的重 压。 【 赏析 】 一个“敌”字,用字险而稳,除了客观环境清寥 凄寒之外,更兼有主观心灵的寂寞凄怆。 补充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 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案】 同意。“看”在诗中指 回望 (释含义,步骤一 )。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 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 敢看的形象 (描图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 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点情境,步骤三 )。 补充练习 2.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 “一枝”语出庄子 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 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 1)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 【答案】“常”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 常著落日之色;“偏”字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 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 为情造景,凸显诗人的心绪与情感。 【解析】语言风格类的题目,首先考查学生解字的能力, 学生需要结合诗歌的意思先将两个目标字的大意讲出,并 结合诗人的情感进行分析。 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 【 结束语 】 古人写诗作词,讲究锤炼字面,凡在节骨眼处 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刮目相看的,便 是诗眼、词眼。 它在句中的作用 : 翻出新意; 增添情趣; 加强形象性; 铸就诗词的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